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随着村镇建设规划研究的不断深入,村庄建设规划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对于城镇的建设规划已经大规模开展,但是村庄的建设规划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技术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缺陷,本文从浙江村庄建设规划出发,对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深入探讨其技术问题,以期为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两美浙江;村庄建设
在2015年五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共浙江省委下达了“建设美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和指导方针。在这一背景之下,对于浙江村庄建设的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以及利用的改革制度,有必要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研究。
一、两美浙江背景之下的村庄建设规划的需求
(一)开展村庄建设规划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对于改造落后村庄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适应了广大农民对农村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条件改善的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首先要将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随着浙江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人民对改善村庄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这一要求,对农村村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农民的生活相关活动加以统筹安排,对村庄居住格局加以重新规划以及布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以统筹协调,按照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村庄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求[1]。
(二)开展村庄建设规划是科学引导当前农村综合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
2010年1月,浙江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全面部署了浙江省农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即对农村土地利用类型加以重新规划和布局。通过重新规划和布局可以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应用更加合理科学,可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能力。同时,科学规划和改造也可以促使村庄的居住布局更加合理,从而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加快整个农村的综合、全面发展,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科学引导当前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
(三)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和农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当前对于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体系只是将县级及以上的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尚未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重点研究范畴,这种情况下的建设规划难以适应农村和农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当前开展的土地综合整治中,首先要进行村庄综合整治项目的工程设计,此外,还应当对农村建设规划做出整体、全面的协调,对于村庄建设规划的各部分用地加以细化,根据其各部分用地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划分,因地制宜,科学利用,从而促进现阶段我国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2]。
二、村庄土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对村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从整体上加以规划。
在进行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时,要严格按照城乡主管部门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求进行。根据村庄的地域特点、原始格局进行整体规划,将古宅、祠堂、宗庙等历史建筑作为关注焦点。对村庄建设规划中的各类用地比例加以協调,对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应当加以考虑,尽量使得规划中的村庄建设用地、道路、其它建设用地分配合理得当。同时在村庄建设规划中,将民宿民风、节庆习俗、村庄特产等记录在规划方案中。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庄经济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已经渐渐进入瓶颈期,依照现有的村庄产业结构,村庄建设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而现有的村庄产业结构也不符合新时期村庄建设的需求。村庄应当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推广绿色农产品,通过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为村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浙江省桐庐深澳村,在村庄发展过程中,依托桐庐区域整体建设,全面推进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情况详见下表。
深澳村村庄建设规划及落实情况一览表
基本规划方案 发展项目 落实情况
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环溪村游客服务中心 新建项目
禅静花园 水口寺
禅音素食馆 结合水口寺建设
爱莲文化街 规划用于提升老街
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 银杏会所游客接待中心 以上发展项目均以落实到位
特色小吃街建设
农居点建设
周永烈厂房建设
溪摊北区块高档民宿
莲庭院和美丽庭院打造 涉及改建农户共488户,已整治庭院共计20处
在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中,深澳村深挖文化内容,尤其是周敦颐的理学文化以及莲文化和农耕文化,发扬创新精神,并且结合文化内涵设置具体项目,构建多元文化共荣、共雅的“美丽乡村”。
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村庄建设规划中,村庄土地规划指标的下达一般是经过省、市、县、乡四级之后,才下发到村级单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设计的规划方案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甚至与之前的设计目标相悖,这对于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会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来讲,村庄独立编制建设规划相对较难,由于本身技术人员以及规划经验的缺乏加上资金的投入不足使得村庄独立编制建设规划困难重重。此外,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时,编制单位往往按照上级的指示来进行,没有按照村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没有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普通村民也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这些都对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起到了阻碍作用[3]。
四、两美浙江背景下的村庄建设规划试点技术探讨
建立村庄建设规划数据库以及查询系统,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时,对村庄的建设规划信息建立数据库系统。同时,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开发村庄建设规划的查询系统。通过这一措施,可以解决因为村庄的建设中不同建设项目之间冲突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村庄建设规划的效率,还能提高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村庄建设规划的数据库中应当包含以下几项:对村庄产业项目利用加以规划的土地类型及其用途的文本以及图像信息;对实际规划中存在的产业项目问题加以说明,注意征求的各方面意见等。目前,村庄建设规划中主要使用的数据库一般是ArcGIS模式。这种系统模式具有空间几何图形数据同步编辑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支持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及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村庄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将对村庄的经济发展以及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村庄建设规划要高度重视,从村庄土地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以及技术,推动两美浙江背景下的村庄建设,最终,促进我国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开,周素红,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11,06:79-81.
[2]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4,01:55-59+63.
[3]张成昭.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级建设规划编制技术[J].低碳世界,2014,15:176-177.
[4]魏开,周素红,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11,06:79-81.
【摘 要】随着村镇建设规划研究的不断深入,村庄建设规划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对于城镇的建设规划已经大规模开展,但是村庄的建设规划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技术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缺陷,本文从浙江村庄建设规划出发,对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深入探讨其技术问题,以期为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两美浙江;村庄建设
在2015年五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共浙江省委下达了“建设美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和指导方针。在这一背景之下,对于浙江村庄建设的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以及利用的改革制度,有必要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研究。
一、两美浙江背景之下的村庄建设规划的需求
(一)开展村庄建设规划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对于改造落后村庄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适应了广大农民对农村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条件改善的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首先要将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随着浙江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人民对改善村庄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这一要求,对农村村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农民的生活相关活动加以统筹安排,对村庄居住格局加以重新规划以及布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以统筹协调,按照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村庄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求[1]。
(二)开展村庄建设规划是科学引导当前农村综合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
2010年1月,浙江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全面部署了浙江省农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即对农村土地利用类型加以重新规划和布局。通过重新规划和布局可以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应用更加合理科学,可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能力。同时,科学规划和改造也可以促使村庄的居住布局更加合理,从而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加快整个农村的综合、全面发展,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科学引导当前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
(三)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和农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当前对于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体系只是将县级及以上的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尚未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重点研究范畴,这种情况下的建设规划难以适应农村和农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当前开展的土地综合整治中,首先要进行村庄综合整治项目的工程设计,此外,还应当对农村建设规划做出整体、全面的协调,对于村庄建设规划的各部分用地加以细化,根据其各部分用地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划分,因地制宜,科学利用,从而促进现阶段我国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2]。
二、村庄土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对村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从整体上加以规划。
在进行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时,要严格按照城乡主管部门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求进行。根据村庄的地域特点、原始格局进行整体规划,将古宅、祠堂、宗庙等历史建筑作为关注焦点。对村庄建设规划中的各类用地比例加以協调,对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应当加以考虑,尽量使得规划中的村庄建设用地、道路、其它建设用地分配合理得当。同时在村庄建设规划中,将民宿民风、节庆习俗、村庄特产等记录在规划方案中。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庄经济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已经渐渐进入瓶颈期,依照现有的村庄产业结构,村庄建设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而现有的村庄产业结构也不符合新时期村庄建设的需求。村庄应当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推广绿色农产品,通过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为村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浙江省桐庐深澳村,在村庄发展过程中,依托桐庐区域整体建设,全面推进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情况详见下表。
深澳村村庄建设规划及落实情况一览表
基本规划方案 发展项目 落实情况
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环溪村游客服务中心 新建项目
禅静花园 水口寺
禅音素食馆 结合水口寺建设
爱莲文化街 规划用于提升老街
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 银杏会所游客接待中心 以上发展项目均以落实到位
特色小吃街建设
农居点建设
周永烈厂房建设
溪摊北区块高档民宿
莲庭院和美丽庭院打造 涉及改建农户共488户,已整治庭院共计20处
在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中,深澳村深挖文化内容,尤其是周敦颐的理学文化以及莲文化和农耕文化,发扬创新精神,并且结合文化内涵设置具体项目,构建多元文化共荣、共雅的“美丽乡村”。
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村庄建设规划中,村庄土地规划指标的下达一般是经过省、市、县、乡四级之后,才下发到村级单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设计的规划方案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甚至与之前的设计目标相悖,这对于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会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来讲,村庄独立编制建设规划相对较难,由于本身技术人员以及规划经验的缺乏加上资金的投入不足使得村庄独立编制建设规划困难重重。此外,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时,编制单位往往按照上级的指示来进行,没有按照村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没有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普通村民也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这些都对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起到了阻碍作用[3]。
四、两美浙江背景下的村庄建设规划试点技术探讨
建立村庄建设规划数据库以及查询系统,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时,对村庄的建设规划信息建立数据库系统。同时,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开发村庄建设规划的查询系统。通过这一措施,可以解决因为村庄的建设中不同建设项目之间冲突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村庄建设规划的效率,还能提高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村庄建设规划的数据库中应当包含以下几项:对村庄产业项目利用加以规划的土地类型及其用途的文本以及图像信息;对实际规划中存在的产业项目问题加以说明,注意征求的各方面意见等。目前,村庄建设规划中主要使用的数据库一般是ArcGIS模式。这种系统模式具有空间几何图形数据同步编辑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支持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及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村庄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将对村庄的经济发展以及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村庄建设规划要高度重视,从村庄土地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以及技术,推动两美浙江背景下的村庄建设,最终,促进我国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开,周素红,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11,06:79-81.
[2]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4,01:55-59+63.
[3]张成昭.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级建设规划编制技术[J].低碳世界,2014,15:176-177.
[4]魏开,周素红,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11,0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