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我国的能源损耗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用电模式得到更新,就需要落实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政策,增强人们的环保理念,对电网进行改革,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而智能电网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配电的自动化系统,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影响电网的建设还能影响电网的使用,所以说对其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电力资源的使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力量。电力资源的使用,需要以电力系统为承载。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施为电力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能够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展开配电
我国不同区域对用电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如果在此过程中采用统一的供电方式,可能出现部分地区供电缺乏,部分地区供电量较多的情况。而在此过程中应用智能电网,能够对各个地区的供电量展开科学划分,进而保证各个地区之间供电量的科学性以及平衡性。
1.2提升电网中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
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在网络的基础上运行,应用相应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电网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以上技术能够提升电网中电力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对电网中的故障展开全面排查,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对故障展开自动修复,大大提升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智能性。
1.3自我检测以及自我修复
电网中的线路通常安装在室外,因此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升出现运行故障的概率。在此过程中,由于电网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而影响故障的处理效率。但是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监测系统会对电网展开全面监控,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会在第一时间确定电网故障位置,进而展开针对性的修复,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1]。
2配电自动化系统框架及建设标准
在对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主要将其按照容量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三类。在实际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电力需求具体选择适当的系统型号,以便达到较好的供电效果,并且应在系统建设时充分考虑该系统之后需要达到的运行规模,从而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1]。配电系统建设关键在于注重系统运行的可扩展性及安全性,保证自动化系统能在合理运行下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电力需求,发挥系统应用效能。另外,在智能电网基础上实现配电自动化,还能一定程度增强系统灵活性,能在对电力信息加以分析后,提供对应的电力资源,同时可在调整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系统适用性。例如,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创建电力系统时,通常优先选择中型自动化系统,在发挥系统基本配电功能的同时,在系统上增设一个配电站以及终端设备等。通过安装上述设施,能促使配电系统实现功能上的拓展,如将主站转变成中心站,再次围绕中心站来建立多个子站,可明显扩展系统适用范围。从配电自动化结构上看,可根据不同配电需求,将中心站分为三层,并能结合系统建设目标,对两层以下的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在建立配电自动化时,还需要对系统建设标准有较好把握。电力企业在规定系统构建标准时,将结合电网实际运行需求来制定标准,确保做到智能电网技术在系统中的充分运用。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主要涉及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等多个专业,需要在有效协调多个智能电网技术的条件下,实现电网系统运行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3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体系的构建
3.1完善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
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必须严格遵循IEC61970/IEC61968标准,真正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稳定性、标准化、灵活性及开放性等要求,同时还需要增加系统对不同类型信息数据源的分析与处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可持续发展,为智能电网的实现构造信息交互体系模型。
为了简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维护的相关环节,必须保证系统的图形数据采集和数据统计。在现有GIS地图源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操作,精确、统一地维护了图形,提高了图形的一致性。以IEC61968标准为参考,积极输出GIS中的图形,并根据配电自动化的不同需求,以多种方式应用图形。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可伸缩矢量图形数据标准(SVG)能够相互对应,调整数据采集、统计和监控中的矛盾,处理SVG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积极与配电网数据对应。
3.2积极创新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
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是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不断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购买最新的自动化配电设备,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管理和信息模式。智能电网非常重视自动化手段。无论是自动化技术还是自动化管理,都应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优化整合。
3.3优化网络结构
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线路受损的现象,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展开优化。第一,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系数展开远程控制,保证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中的一致性。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展开配电自动化建设,保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以及传输控制,进而保证通讯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第二,对负荷管理控制系统展开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升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对配电自动化中的终端检测系统展开完善,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据平台,利用其中的终端设备对变压器以及其中的电压展开全面控制。
4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建設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重大的意义。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障电能产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所以说,电力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大力度,并且要及时总结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使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东.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技术进展[J].供用电,2014(05):22-25+4.
[2]韦磊,缪巍巍,赵新建.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选择及建设方案[J].供用电,2014(05):38-42+4.
[3]党存禄,吴青峰,葛智平.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11):6-10.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电力资源的使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力量。电力资源的使用,需要以电力系统为承载。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施为电力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能够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展开配电
我国不同区域对用电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如果在此过程中采用统一的供电方式,可能出现部分地区供电缺乏,部分地区供电量较多的情况。而在此过程中应用智能电网,能够对各个地区的供电量展开科学划分,进而保证各个地区之间供电量的科学性以及平衡性。
1.2提升电网中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
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在网络的基础上运行,应用相应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电网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以上技术能够提升电网中电力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对电网中的故障展开全面排查,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对故障展开自动修复,大大提升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智能性。
1.3自我检测以及自我修复
电网中的线路通常安装在室外,因此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升出现运行故障的概率。在此过程中,由于电网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而影响故障的处理效率。但是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监测系统会对电网展开全面监控,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会在第一时间确定电网故障位置,进而展开针对性的修复,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1]。
2配电自动化系统框架及建设标准
在对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主要将其按照容量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三类。在实际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电力需求具体选择适当的系统型号,以便达到较好的供电效果,并且应在系统建设时充分考虑该系统之后需要达到的运行规模,从而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1]。配电系统建设关键在于注重系统运行的可扩展性及安全性,保证自动化系统能在合理运行下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电力需求,发挥系统应用效能。另外,在智能电网基础上实现配电自动化,还能一定程度增强系统灵活性,能在对电力信息加以分析后,提供对应的电力资源,同时可在调整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系统适用性。例如,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创建电力系统时,通常优先选择中型自动化系统,在发挥系统基本配电功能的同时,在系统上增设一个配电站以及终端设备等。通过安装上述设施,能促使配电系统实现功能上的拓展,如将主站转变成中心站,再次围绕中心站来建立多个子站,可明显扩展系统适用范围。从配电自动化结构上看,可根据不同配电需求,将中心站分为三层,并能结合系统建设目标,对两层以下的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在建立配电自动化时,还需要对系统建设标准有较好把握。电力企业在规定系统构建标准时,将结合电网实际运行需求来制定标准,确保做到智能电网技术在系统中的充分运用。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主要涉及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等多个专业,需要在有效协调多个智能电网技术的条件下,实现电网系统运行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3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体系的构建
3.1完善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
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必须严格遵循IEC61970/IEC61968标准,真正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稳定性、标准化、灵活性及开放性等要求,同时还需要增加系统对不同类型信息数据源的分析与处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可持续发展,为智能电网的实现构造信息交互体系模型。
为了简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维护的相关环节,必须保证系统的图形数据采集和数据统计。在现有GIS地图源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操作,精确、统一地维护了图形,提高了图形的一致性。以IEC61968标准为参考,积极输出GIS中的图形,并根据配电自动化的不同需求,以多种方式应用图形。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可伸缩矢量图形数据标准(SVG)能够相互对应,调整数据采集、统计和监控中的矛盾,处理SVG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积极与配电网数据对应。
3.2积极创新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
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是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不断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购买最新的自动化配电设备,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管理和信息模式。智能电网非常重视自动化手段。无论是自动化技术还是自动化管理,都应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优化整合。
3.3优化网络结构
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线路受损的现象,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展开优化。第一,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系数展开远程控制,保证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中的一致性。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展开配电自动化建设,保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以及传输控制,进而保证通讯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第二,对负荷管理控制系统展开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升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对配电自动化中的终端检测系统展开完善,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据平台,利用其中的终端设备对变压器以及其中的电压展开全面控制。
4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建設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重大的意义。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障电能产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所以说,电力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大力度,并且要及时总结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使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东.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技术进展[J].供用电,2014(05):22-25+4.
[2]韦磊,缪巍巍,赵新建.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选择及建设方案[J].供用电,2014(05):38-42+4.
[3]党存禄,吴青峰,葛智平.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11):6-10.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