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新起点,谱写林业新篇章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报告中指出,林业被赋予为水库、钱库、 粮库的新内涵,面对新机遇的挑战,林业建设的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以新思路作为指导,以供给侧为改革方向,全面推动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国家实现社會和谐建设和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文明;林业改革
  一、全省林业工作成绩
  1.1 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台阶
  中国经济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现在的中高速,发展质量也从过去的粗犷式,转变为高质量精细化模式,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而人民对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要求与不均衡的发展是当下的主要矛盾。对林业来说,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不均衡的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台阶,就解决这一矛盾,需积极推动林业供给侧改革,建立起新的林业发展体系以符合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1.2 林业治理能力的新提升
  就本省林业治理能力而言,首先是提升了依法治林能力,加强了林业立法并严格依法办事,违法必纠。其次是提升了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其中,以生态红线保护、丝绸之路生态建设等工程为标杆,加强了风沙治理、水土保护、治污减霾的能力,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之后是提升了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突破治理的瓶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是提升了林业信息化能力,实现林业信息化,提升了林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1]
  1.3 林业重点领域改革的新突破
  虽然本省造林面积有所增加,但林业仍处于质量不高、功能脆弱、综合利用水平偏低等状态,我省林地面积较目标达成还有很大差距,总体林带面积不足、生态脆弱。为达到森林覆盖率23%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此外,本省森林资源有效供给不足,木材对外依存度高,安全面临挑战,林业生态系统功能依然薄弱,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且机制不健全,这既是制约本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林业发展的机遇。因此,本省林业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等效益还有新突破口。其中,本省林业建设工作可沿用已有成效继续造林,同时,绿化西北植被稀少地区,增加覆盖率,此外,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经营,以实现林业质量提升。
  1.4 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近年来省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但在偏远县级地区,林业建设还存在较大限制,政策调控常常失灵。林业发展需新的发展模式,林业的发展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息息相关,也是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也明确提出国家长期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林业发展将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本省可借鉴发达国家林业发展模式,根据资源特点,改变经营体制和方式,解决林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实现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1 改革方向要准
  本省林业建设工作改革方向要利用内部原有优势,防止外部因素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对资金缺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做重点规划,对相关企业进行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增强合,逐步提高产业化水平。
  2.2 发展方式要活
  林业建设需因地制宜进行灵活发展,本省地处西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带主要功能是抵御风沙,维护水土,因此,林业建设以防沙为重点工作,主要方式为防护林建设、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以恢复植被,治理荒漠为本省林业发展重点。[2]
  2.3 政策措施要实
  由于目前政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出现环境治理二次污染的现象,对此,要将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放在突出位置,提高违法排污赔偿处罚的威慑力。此外,对于林业建设典范予以鼓励和支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程序。
  三、提高认识创新思维
  3.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林业科技创新,促进林业发展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实现,其次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在林业建设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予以修复,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后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关系,着眼于未来,做长远规划。最后要提倡共享发展的理念,提高人民对保护生态的认识,以开放发展的理念,借助机遇,增强林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
  3.2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是提高农业和林业产品供给质量及供给能力,首先是提升农林业产品的有效供给,以供给总量和质量为核心,同时发展农林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尝试以“互联网+农林业”等模式,推动农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弄林业智能化、信息化的结合。其次,在供给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要做到去库存,妥善处置低端、高能耗、低效率的农林业产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之后,是依靠新技术新手段,将科技创新与农林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产品品牌相应,优化生产与经营,提升农林产高质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消除制约农林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打破农林业产权、流转的限制,打造产业规模化经营,树立生态文明概念,引进先进的思想与制度,促进知行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本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好转的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本省要立足经济发展的大局,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以全新的生产方式投入林业建设中,具体来说,是实现本省农林区的脱贫致富。从美化环境开始,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农业作为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而林业是农业发展的保障,要实现绿色无公害的农业产品供给,就要提高本省林区的覆盖率。这就需要在探索中明确发展的目的,凝聚社会力量,重视经济发展方向,引导规范建设。同时,注重科技研发,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和鼓励,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始终坚持供给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形成绿色消费观,着眼于未来,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3]
  四、结语
  林业发展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以新的发展思维适应社会发展的矛盾变化,充分肯定林业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发挥林业的综合效应,就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断的提升供给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要科学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以科学的方式全面进行规划、以适应的制度推进林业建设改革,细化林业发展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董美怡. 建国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历程研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7
  [2]徐斌,张德成,胡延杰,等. 世界林业发展热点与趋势[J]. 林业经济, 2016
  [3]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 生态 学报,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周边,地摊成为特别的风景线,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对应相关法律法规,凡流动摊点均为不合法经营,但相关部门对其的打击和管理也是屡禁不止。如何杜绝这些不合法经营的流动摊点,有效保障学生的食品健康,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研究和探讨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小学;食品安全;垃圾食品;管理策略。  根据相关食品安全专家和行为专家研究结论,小学生通常由嘴巴来决定是否“好吃”,
期刊
摘 要:新常态下,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丰富的群众文化,可以教育人、塑造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群众文化是国家的坚实后盾与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强大的武器。基层文化活动机构要站在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各个环节。让人们增强文化辅导意识,并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须发挥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文化传播文章,为人民
期刊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质图书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相应的公共图书馆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是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能够因为纸质图书的式微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而停滞不前,在挑战中需求发展才是公共图书馆互联网时代重新获得生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服务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一些简单的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快速增长,公司焊接生产人员缺口巨大,采取从各兄弟公司抽调电焊工方式以实现经营目标。为确保借调电焊工快速适应我公司生产环境,围绕借调员工现状开展技能育成工作,制定一系列措施使其技能水平快速满足岗位需求,确保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关键词:借调人员;技能;育成  1现状  近年来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快速增长,公司焊接工序生产能力日渐无法满足要求,其中2014年
期刊
摘 要: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非一般性的金融模式,其投入资本金,运作资本金,收回资本金,投入对象不是债券、股票、期货,而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创业企业,并参与企业的成长过程,以获取资本的增值。风险投资推动了我国的创新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尤其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亟待研究解决。因此,本文分析梳理了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服务学习理念,从非遗视域出发,探讨了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融入高校学生服务学习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分析了服务学习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借鉴意义,以达到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并使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运用和锻炼所学专业知识的多方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实践;非遗;大学生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不是“服务”与
期刊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古遗址遍布全国各地,提倡古遗址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加强古遗址保护与利用,应该理解其内涵和特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遵守生态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原则,构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本文主要基于荆楚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探讨推进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相关工作,应该制定总规划、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推动学术研究、开发文旅产业、塑造文化品牌。  关键词:古遗址;保护;利用;探讨  
期刊
摘 要: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省级一流培育专业,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存在的不足,我院优秀护理教学团队建设从构建 “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选拔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加强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等7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建设 优秀 护理教学团队 实践探索  近年来,
期刊
摘 要:我国的食品制造业由于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对于食品制造业的规模与食品质量不断地提高,食品的制造业与民生不可分割,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有重要作用,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的重要方式。食品加工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品大国,对于食物的消费水平在在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加工检测就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关乎到食品的质量好坏,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健康与安全的考量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出现的生命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许多痛苦。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一些缺口。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缺失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路径探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生命自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文在对生命自觉进行概念分析以及对教育与生命自觉二者关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