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不都是对的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为了解救在外被卖为奴隶的鲁国人,鲁国国君颁布了一条法律:国民看到被卖为奴隶的同胞时,只要先出钱把他们赎回,回到鲁国后,就可以到相关机构领取相应的物质奖励。
  这条法律在鲁国实行后,很多流落在外的鲁国人因此获救。在法律实行期,鲁国的风气改善很多,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友爱。因为做善事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励,很多鲁国人都很愿意帮助别人。
  有一年,子贡在外经商,看到很多贫穷的鲁国人被迫卖身为奴。他二话不说,拿出大量钱财把人都赎了回来。最后,子贡还派人把这些鲁国人都送回了家乡,并出钱帮他们安居乐业。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鲁国,人尽皆知。事后,子贡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到机构领取奖励,反而拒绝了国家的奖励。在他看来,自己本来就很富有,理应为国家分忧。
  身为老师,孔子听到子贡的做法后非常生气。他大骂子贡不义。在孔子看来,凡事不过为了义利。按照鲁国法律,人们只要本着对落难同胞的“义”,就会自动生出恻隐之心,并在义心的推动下赎救同胞。而用法律和奖励来赞赏这种行为,更会让人们以帮助他人为荣。
  子贡的做法固然显示了自己的德行,为个人赢得了更多的赞誉,却提高了大家行善的标准。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子贡的经济能力,都能像他这样为国分忧。子贡的做法看起来是善举,却会让做好事后按律法领取国家补偿的人显得行为下乘。有了这层顾虑,人们做好事时反而不如以前那样坦然自在。
  事实证明,孔子的担忧不无道理。自从子贡的这一做法传扬开来,主动帮助同胞的鲁国人越来越少,很多鲁国人反而因此流落异乡。
  子贡的做法看似无私,却等同于废除了法律的效用。如何让善举成为人人甘守的良知,甚至成为驻守心中的法律,鲁国的做法值得深思与学习。
  【外链·同类素材】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只老鹰正在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见此情形,猎人愤怒不已:哪有母親这样对待子女的?他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只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捕食而活活饿死。故事里,老鹰啄幼鹰,表面上看是恶,而实际上是为了幼鹰的成长。猎人好心救了幼鹰,却打破了鹰的生存法则,间接害死了幼鹰。
其他文献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最早源于德国,后在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被普遍采用。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施行“选科制”。笔者基于河北省
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房地产出售、转让、投资、抵押等业务十分频繁,这些都需要确定房地产的价值。收益法是房地产估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运
摘要:当下族群记忆视角中的华夏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争执正酣之时,重新释读一个契合“场域与惯习”原则,重建了具有“华夏边缘”品格的纳木依人二十八宿文化,将会产生多层面的启迪作用。本文从西夏语与羌彝语入手,试图重构有纳木依记忆参与的诸星官图的整体意义,品位納木依人母语中的星空文化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思索。  关键词:纳木依语;二十八宿;华夏边缘;族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本文对一起群体性事件成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是世界法治理论的开端,包括正义理论,衡平理论,法治主义理论等等。首先从司法者的角度提出了法官需要有衡平的理念,其次说明了正义论是法律的基础,最后阐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