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学者沿着河边散步,遇到一位民工也在河边散步。这位学者问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我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民工不知道学者在说什么东西,没有理会他。
随后,学者看到河边的一棵柳树在随风摆动。学者说:“风吹柳动。”而民工说:“风和柳都没动,是心在动。”学者笑了笑,又问:“你认为这个世界有神存在吗?”民工回答:“我相信神的存在,神会保佑我家平平安安。”学者反驳道:“如果神主宰一切,你为何还要出来打工,在家求神保佑你发财不就可以了?”学者一脸嫌弃地离开了。
上述学者和民工的辩论其实就是在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但是对于第一个问题,学者认为追求精神的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学者没有正确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比如我们说的香蕉、苹果、梨是“物质具体形态”,而水果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并不是说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者既可以追求物质满足,也可以追求精神满足。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学者和民工辩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河边的柳树随风摆动的原因。学者认为是风吹柳动,这是辩证唯物主義的观点,承认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表明了运动的主体。这两句话恰好完整地反映了运动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可分割的运动即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而民工认为心在动,所以风和柳在动,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第三个辩论中,民工认为世界上存在神,神是世界的本原,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那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有几种基本形态呢?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类哲学家们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并没有科学依据。第二种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该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而形成的。简单来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用联系、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整个物质世界,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思想,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由于人们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形成了两种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第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该理论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第二种是客观唯心主义,该观点把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经过无数先贤的实践和论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已经毋庸置疑。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相信我命由我不由“鬼神”,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挫折和磨难,坚信汗水承载希望,梦想筑就伟大,行动塑造奇迹!
随后,学者看到河边的一棵柳树在随风摆动。学者说:“风吹柳动。”而民工说:“风和柳都没动,是心在动。”学者笑了笑,又问:“你认为这个世界有神存在吗?”民工回答:“我相信神的存在,神会保佑我家平平安安。”学者反驳道:“如果神主宰一切,你为何还要出来打工,在家求神保佑你发财不就可以了?”学者一脸嫌弃地离开了。
上述学者和民工的辩论其实就是在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但是对于第一个问题,学者认为追求精神的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学者没有正确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比如我们说的香蕉、苹果、梨是“物质具体形态”,而水果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并不是说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者既可以追求物质满足,也可以追求精神满足。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学者和民工辩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河边的柳树随风摆动的原因。学者认为是风吹柳动,这是辩证唯物主義的观点,承认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表明了运动的主体。这两句话恰好完整地反映了运动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可分割的运动即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而民工认为心在动,所以风和柳在动,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第三个辩论中,民工认为世界上存在神,神是世界的本原,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那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有几种基本形态呢?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类哲学家们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并没有科学依据。第二种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该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而形成的。简单来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用联系、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整个物质世界,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思想,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由于人们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形成了两种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第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该理论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第二种是客观唯心主义,该观点把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经过无数先贤的实践和论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已经毋庸置疑。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相信我命由我不由“鬼神”,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挫折和磨难,坚信汗水承载希望,梦想筑就伟大,行动塑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