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后新发侧凸畸形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新发侧凸畸形(emerging scoliosis,ES)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月,168例单发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在我科接受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2例发生ES。ES诊断标准:(1)新发弯Cobb角较术前同节段Cobb角进展≥20°;(2)同时新发弯主弯顶椎距离融合节段端椎的节段≥2(近端融合椎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以下);(3)排除半椎体切除不完全、融合内固定失败等因素。男4例,女8例;年龄11.8±3.2岁(5~15岁,其中10岁以下2例,10~15岁10例),融合节段数为2.7±1.0节(2~5节),随访34.0±10.0个月(18~50个月)。收集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患者主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新发侧凸Cobb角、节段后凸角度、术后融合交界区后凸角度等指标。结果:12例ES患者术前半椎体所在节段为胸腰段8例,胸段4例。经初次手术,患者半椎体节段侧凸Cobb角由术前36.1°±14.4°(21.8°~69.0°)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8.9°±8.5°(0°~19.5°)(P=0.000),平均矫正率为75.3%;节段后凸角从术前25.9°±12.8°(15.5°~40.2°)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9.5°±4.3°(4.0°~14.7°)(P=0.014)。术后ES出现时间:术后3个月5例,6个月7例。7例患者术后ES的节段与术前代偿弯节段一致。5例患者接受观察,其中1例ES进展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他4例患者平均随访至术后25个月(18~36个月),ES角度无明显进展(平均25°→32°);7例患者接受支具治疗,其中4例支具治疗效果满意,支具治疗后平均随访36个月(24~42个月),ES角度有所改善(平均34°→23°)。4例患者在观察或支具治疗失败后(ES角度>45°且发展为结构弯),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后随访平均22.5个月(12~36个月),ES角度由平均52°(45°~64.2°)矫正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0°~25°),且均未出现其他继发畸形。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ES的发生率约为7%,胸腰段半椎体(T11~L1)及初次手术患者年龄偏大(青春期)为其可能风险因素,其发生和进展较为迅速(3~6个月内),针对该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应采用"观察—支具—手术"的阶梯性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与理科整合课程的设计。21世纪,人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也日益增强,因此人才必须具有高
评论眼:与东京、香港乃至上海、北京的高架桥相比,广州的立交桥有其特点,也存在明显的短板。这种局限有些体现于硬件的设计理念和规划上。对于商脉的维护,香港不仅在高架路规划、
报纸
播种是种植业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播种机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播种作业质量及作物出苗率。对播种机来说,排种器是它的核心部件,它对播种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本文
背景与目的:多西他赛(多西紫杉醇,进口药泰索帝,TXT)单药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本研究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异环磷酰胺(IFO)方案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
陶瓷行业原料除铁至关重要.本文介绍过流式永磁除铁器的结构设计,简述磁性颗粒在分选过程中的力学分析、永磁磁选机设计原则、介质冲洗机理及其影响和永磁磁选的应用.
目的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相对于传统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与生物敷料A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自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77例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日期进行随机分组,
随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三维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与自动处理技术是地球空间信息获取技术的核心和发展前沿。而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能够直接快速获取
API的突出特点是常温固化,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优异,但也存在缺点,如随着固化剂比例的增加虽然胶接强度提高,但是适用期大幅度缩短,并且是两液型胶黏剂,需要现场混合
福建要实现从"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跨越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支撑不可或缺。但是,由于缺乏高端海洋产品、先进海洋科技等重要条件的支撑,福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