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品牌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10年,大约有4000多家小公司获得了1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新生品牌如雨后春笋,快速崛起。
  与之对应的则是陷入困境的大品牌,康师傅、统一、娃哈哈、汇源……这些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品牌,最近几年都经历了业绩持续下滑或徘徊不前,就连曾经居于主导地位的品牌和渠道操作方式也面临质疑。

大品牌的困境


  以娃哈哈为例,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显示,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排名第327位,比上年下降56位。业绩上更加明显,2013年—2016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2.8亿元、720亿元、494亿元、529亿元,2017年营收则缩减至456亿元,5年营收缩水超过300亿元。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其实,统一茶饮料业务的尝试倒更能说明问题。
  2014年统一茶饮料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0.05%,而2016年,则实现逆势增长,将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24.8%大幅提升至27.8%,这其中就与统一新推出的“小茗同学”等网红品牌的贡献密不可分。
  这些大品牌过去基本都采取“公司品牌+产品品类”的方式,并强调公司品牌的主导地位,像康师傅的老坛酸菜面、娃哈哈的营养快线,然后通过铺天盖地的媒体投入,掌握了话语权,在品牌认知、渠道拓展、市场覆盖及销量上都取得了良好的表现。但进入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方式的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了挑战。
  统一推出的“小茗同学”,则一改“大品牌”策略,力图建立“又好喝又好玩”的更加鲜明、更加独立的品牌形象。品牌操作上,以95后族群为目标用户,以“认真搞笑”为品牌主轴,极力进行娱乐社交营销尝试,与QQ family、爱奇艺、秒拍等网络媒体深度绑定,并基于核心诉求在内容上持续创新,像“搞笑剧场32幕”漫画系列、“666牛牛牛”主题活动,以及“五官消失,只留下脸部轮廓”的“不要脸”的恶搞包装,号召用户模仿小茗同学的鬼畜表情和动作,上传到秒拍……一系列的创意,充分渗透年轻消费者的语境,产生了很好的互动和共鸣,不断提升品牌黏度。品牌一面市,就创下5个月销售额5亿的行业奇迹。
  可以看出,用户选择不再满足于品牌知名度这一基本品牌要素,传统的从品牌知名度到品牌忠诚度的“品牌认知理论”,是从品牌出发,而不是用户。现在的用户更加关注品牌的价值观及品牌与自我的关系,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正在从消费某一品牌从而归属某一群体,向哪个品牌能够彰显我的个性就选哪个品牌发展,甚至拒绝大众化的品牌,因为在他们看来,大众就是“随大流”。
  所以为了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品牌也必将更加多样化,这也是更多小品牌崛起的原因,即使高端强势品牌也面临这一困境。2017年,Coach连续收购Kate Spade和Stuart Weitzman两个品牌,从之前的单品牌转变为多品牌运营,其中Kate Spade一改Coach高端稳重形象,定位轻奢,追求简洁灵动的造型,鲜亮大胆的颜色以及活泼有趣的生活态度,以更好地覆盖年轻用户。

“小”品牌的崛起


  与大品牌的困境相比,江小白、山楂故事、今日头条等“小”品牌纷纷崛起,在传统认知里,这些小品牌是很难有出路的:高昂的广告费用、庞大的渠道工程、大品牌的阻击……那么它们是怎么崛起的呢?
  Everlan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5年的时候,它还只有不到100名员工,但2016年的估值已超过2.5亿美元。
  与GAP、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针对一种流行借助供应链进行批量生产,然后利用品牌和渠道优势快速推向市场不同,Everlane更关注品牌与每一个用户间的关系,强调“慢经典”,喜欢一件一件地推产品。
  首先,它尝试打造高透明度的品牌态度,以示对消费者的尊重。一方面,将衣服的生产信息呈现给消费者,比如罗列一件衣服的生产成本:$22.17的布料成本、$12.39的人工成本、$2.99的税。另一方面,拒绝与“黑工厂”合作,将衣服的产地和代工工厂信息公布在网站上,包括厂貌和工人照片。这些做法在其他品牌运营商那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却帮助Everlane极大消除了消费者與品牌间的“隔膜”,也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建立了品牌信任。
  其次,它尝试打造高亲密度的品牌关系,充分利用Tumblr、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并与用户直接接触,传统的广告支出只占到公司总支出的5%,当然也制作了iPhone版的具有购物、天气双重功能的App。它还在Snapchat平台上推出Transparency Tuesdays活动日,由公司社交媒体负责人亲自在线解答用户疑问。不过邮件仍然是它与用户间的重要沟通方式,他们会贴心地向用户发私信邮件,用户甚至可以从中读出发件人的关切之情。
  最后,它尝试提供独特的“高性价比”的品牌选择,他们倡导的“慢经典”设计理念会给设计团队充足的时间去慢慢酝酿一个想法,使得产品不会因为太过于流行而使消费者产生厌倦。另一方面,他们主要在公司网站发布产品,用户可以在上面注册邮件并下单,没有实体店,也不在电商平台销售,消除了中间商,降低了成本。消费者能够以远低于大品牌的价格购买到同等品质的衣服,这种高性价比使得粉丝群不断扩大,近30%的消费者成为重复购买者。
  从Everlane的成功可以看出,“小”品牌崛起或成功有其必然的趋势:一是消费升级,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相较于大品牌,小品牌更聚焦,诉求更直接,更重度;二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消费成为习惯、新媒体高度发达,小品牌能够借助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精准锁定目标、传递价值并与用户亲密地接触,用户也能够便利地获取丰富的品牌信息并畅通交流,使得小品牌不会被“埋没”。

“小”品牌的成长烦恼


  其实,小品牌也有小品牌的烦恼。
  小品牌通过精准聚焦“利基”市场很快打开了局面,但是“利基”市场的潜在需求也是有限的,继续发展就会遇到天花板。
  江小白,在近几年徘徊的白酒市场,以黑马之势驰骋,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实现销售10亿元(外部推测),作为一个“小白”品牌,创造了一个奇迹。与传统白酒品牌不同,江小白直接定位年轻人市场,通过别具一格的表达瓶,江小白式文案成为互联网文案代表,直击80后、90后群体,实现了销量与流量齐飞。
  江小白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找到了一个“利基”市场。在这个市场,大品牌不够关注,江小白的精准定位,情绪化诉求和轻口味产品设计,与用户一拍即合,这部分年轻用户也将江小白作为自己的标签,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他们消费江小白甚至不认为是在饮酒,而是以江小白的品牌诉求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
  江小白如果进一步追求增长,不仅需要深耕现有核心市场,还需要拓展新的市场,并将品牌诉求延伸到新的市场,这样就会导致原有鲜明的品牌诉求被改变或稀释,品牌面临泛化,甚至被现有“粉丝”认为是一种背叛。退一步讲,即使到主流大众市场,用户选择品牌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茅五剑”才是标配,江小白要想建立类似现有细分市场上的地位很难。即使如Everlane进一步发展也将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原来强调在线销售,Everlane现在已经开始尝试推出线下概念店,这与品牌的初始做法相比已经发生了改变。

后记:出路在哪里?


  大品牌很难精准化,小品牌很难规模化,那么,品牌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不管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用户的需求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和成熟,品牌要想打动用户,靠噱头和光环已经不太可能,品牌定位必须更加精准,品牌形象必须更加鲜明。最重要的是,必须从品牌传播向品牌关系建设转变,从价值观出发,引发用户在个人主张和深层次上诉求的共鸣,以期与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联系,将用户发展为忠实的粉丝和口碑来源。所以,把品牌做“小”很有必要,当然还要“美”,有“品质感”。
  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解决大品牌与精准、小品牌与规模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对于“大”品牌,要改变单一的品牌策略,采用多品牌或母子品牌组合,借助原有大品牌的影响力,化大为小,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建立更多的“小”品牌,提高品牌针对性,这样也有利于分散单一品牌风险,像统一的小茗同学、Coach的Kate Spade。另一方面,对于“小”品牌,则要从品牌背后出发,利用现有品牌已经产生的影响力,夯实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反向渠道操作,区隔新品牌与老品牌联系,在借助原有品牌资源的同时,避免对原有“品牌”產生负面冲击。
  所以,把小品牌做“大”很难,把大品牌做“小”也不易,不如将品牌经营与企业经营相结合,将对市场的规模化追求放置在企业层面,将对用户的个性化追求放置在品牌层面,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的品牌表达与规模化的企业增长相统一。
其他文献
为什么很多家喻户晓的品牌还要继续打广告?在很多人看来,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已经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品牌,就可以不用打广告了呢?难道停止广告人们就真的不买可口可乐了吗?为什么它还要一如既往地花这么多钱继续打广告呢?健力宝的故事:“家喻户晓”从来都靠不住  我们说可口可乐家喻户晓正是其持续投放广告的一个结果,然而“家喻户晓”从来都是靠不住的我们来看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典型例子健力宝,当年被称之为“东方魔水
期刊
1994年在中国企业史上同样是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不但被称为中国公司的转折年,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社会精英的“下海”潮。这一年,诸多诞生于1984年的企业开始进入青春期,情绪躁动,渴望改变。“春风化冰暖阳来”,改革的春风解冻了冰封的市场,许多行业开始呈現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高速增长的刺激下,中国市场的企业家们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批人开始洋洋得意,迷失自我;另一批人却异常清醒—在他们看来,草根创业行将落
期刊
《销售与市场》:我们一直很好奇,30年前您是怎么想到生产黑芝麻糊的呢?新产品上市之后市场怎么样?  韦清文:1988年,我去南昌处理一笔货款的事,其间和洪城大厦食品经理一起吃饭,他拿出一包黑芝麻糊告诉我说,这个东西很好卖,一个月能卖2个集装箱。第二天我就去市场上观察,发现南昌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来自云南昆明的黑芝麻糊,卖得确实不错,一小时可卖20包。我一看,行,回去就上马了黑芝麻糊项目。  因为是新
期刊
2018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鸟巢总决赛,于10月7日落下帷幕,旦增尼玛以大比分获得冠军,成为好声音历届以来难得的没有争议的冠军得主。  美,一定具有通感。李健战队清晰而完美地为受众塑造了一个新的冠军标杆。这是本届好声音的最大收获。  而这在7强诞生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当时李健团队几近全军覆没。他们只是安静地歌唱,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直到康树龙被谢霆锋团队一个小女生大比分打败,才猛然一惊!人们发现
期刊
市场永远在不完美的矛盾中运行  近期,杜建君先生题为《谁在“摧毁”当下中国制造业的价值根基?》一文引发热议。实际上,商业生态环境与整个上游制造业利益攸关,原本就是基本常识。一直以来,厂商博弈、竞合都是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又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变着既存的一切,厂商间的博弈、竞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厂家都在谈新营销;商家都在谈新零售;消费者则在
期刊
伴随着中美贸易冲突,较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个话题被放到了改革开放40年的大背景下讨论,之所以显得太过重要,是因为关乎到中国经济的未来持续驱动力问题。作为市场化自下而上的力量的主要承载者、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策源地,被心系家国情怀、民族复兴大义的有识之士寄予了更多希望。  近来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上上下下达成了共识,已经一扫人们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担忧与犹疑。那么,
期刊
何为用户思维?“顾客不是要买1/4寸的钻头,而是买1/4寸的洞。”  1963年以前,讲市场营销的书就是营销故事会,没有统一的理论框架。但其实我们知道,很多表象的背后都有同一个逻辑,营销也是如此。  1963年的某一天,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像突然醒了一样,发现了所有营销故事背后的逻辑。在他的著作《基础营销学》中,提出划时代的4P理论,即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
期刊
随着阿里、腾讯系在消费领域中的泛零售布局,其挟社交平台之势,一波波地发起进攻,不少传统行业原有业务纷纷受到冲击,一时慌乱无措,从对互联网的漠视到视其为香饽饽,从不屑变为盲目崇拜,过犹不及。  如何看待过去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又如何正确地看待消费升级后的未来?笔者先把前提放在这里: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同样适用于丛林法则,无须过度理解。认识:互联网巨头布局的背后  真正引发传统企业关注的是新零售业大量的收购
期刊
“品牌肚子大,生堆孩子打群架。”  这句话的版权实属于田友龙这厮。当然绝非是笔者故意用出位言论来博取眼球,而是笔者这几年互联网创业实践的体验心得。  当然这个实践不是拿小白鼠做实验,而是遵循社交时代品牌基本法则。要知道品牌族群不是田友龙一个人在战斗,这个舞台早就群星闪耀。比如欧舒丹你印象中是什么?天然植物护理品?你还可以喝杯咖啡吃点甜点,我们顶礼膜拜的奢侈品—表、笔、珠宝、服装、箱包、香氛护理品那
期刊
至少应该看作一个愿景:若干年或若干代后,人们会像看待奴隶制一样看待今天许多还广泛存在于企業之中、以掌控为目的和因权力集中而派生出的管理制度,小如上下班的打卡、各类鸡毛蒜皮的KPI指标,大如歃血盟誓式的业务发展启动大会、责任细化与公司政治相互强化的组织流程设计,等等。  企业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都非常明确的社会组织,可持续地赢得客户是它唯一的使命,科斯把企业存在的理由解释为:现实世界里,市场交易并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