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大数据横流和视觉爆炸的时代,观众的观影趣味和审美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第六代导演的异军突起恰好迎合了这个时代,也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而作为第六代杰出代表的管虎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与叙事技巧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关键词】:老炮儿;管虎;导演风格
不同于多数商业电影导演为了迎合观众取向和创造票房纪录,也不同于多数文艺电影导演一味的追求艺术价值,管虎游荡在商業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但有一点是固定的,他只追求自己想要的电影。管虎的《斗牛》、《杀生》、和《厨子戏子痞子》这三部电影以非线性叙事游走于荒诞与现实、黑色戏谑与绝望悲情之间,继管虎这充斥酒神精神的风格化印象的“狂欢三部曲”之后,《老炮儿》回归了温情与平实,以自然平淡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时代变迁的故事:曾经风光四九城的老炮六爷,知悉儿子小波被新崛起一代的“小爷”小飞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六爷重出江湖。六爷用自己的规矩,试图摆平事件,却无奈的发现,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的身体,早已今非昔比。
电影的精彩体现在在管虎对人物关系别具匠心的处理上。其中处理最为巧妙的是六爷同话匣子的人物处理。首先,镜子作为导演管虎最常用的隐喻媒介,出现在了电影中话匣子和六爷的第一见面时。六爷同话匣子在窗边亲热时,导演通过一个景深镜头透过窗户进行拍摄,这里的窗户就起到了隐喻蒙太奇的作用。两人出现在镜中通常隐喻着二人脆弱的人际关系,为之后话匣子同六爷的悲剧爱情买下了伏笔。其次,在话匣子的发廊屋中充满了红色的元素,我们知道红色通常象征着欲望与爱情,比如:发廊的招牌就是红色的,沙发也是红色的。这些都代表着他们两人对欲望与爱情的向往。导演管虎通过对画面道具颜色的处理将两人内在的人物关系外化了出来,使观众不用通过台词就能感受到他们二人的的欲望。
跳轴作为管虎常用的视听技巧之一多次出现在他的电影之中。跳轴的使用可以提升影片的节奏,常用在激烈的冲突和打斗之中。这在老炮开场时六爷灯罩与城管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灯罩因为无照经营煎饼摊而受到城管的围追堵截,其中张队长要强行拖走“他们家饭碗”时两人起了激烈冲突,灯罩被张队扇了耳光。扇耳光的镜头便运用了跳轴的方法提升了影片的画面节奏,将二人激烈的冲突外化出来。同时,轴线关系即是人物关系,跳轴的使用通常象征着人物关系的变化,在六爷第一次去小飞的车厂还钱时六爷与小飞的交锋中运用了大量的跳轴的手法,一开始小飞没有发现车背上了劣质漆时两人的人物关系相对缓和,轴线的处理相对稳定。但是,当小飞发现自己的爱车被灯罩弄得更加不堪时,他与六爷的矛盾迅速激化,在这里,关乎运用了大量的跳轴的手法将两人的人物变化表现了出来。除此之外,电影《杀生》里也频繁使用跳轴,传达出一种社会病态与神经气息,突兀地挑起观影不适,从而使整部影片笼罩在黑暗的环境下。
隐喻也是管虎常用的表现电影主题的手段。在《老炮儿》中,六爷在朋友看门的大宅子里看见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鸵鸟,而此时被圈养的鸵鸟便是对六爷的隐喻。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当年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如同失去自由的鸵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鸵鸟如同被现实禁锢的六爷。其次,鸵鸟也象征着逃避现实,六爷生活在现代化都市蚕食殆尽的胡同里,虽然外面是新一代人的天地了,在胡同里仍保留着六爷一帮人的“规矩”。之后的鸵鸟逃脱铁笼,在车水马龙的都市狂奔时,暗示六爷内心经过一番斗争终下定决心与小飞等人开始一场“战斗”。类似的用动物隐喻在电影《斗牛》中也有体现:奶牛的倔强与看牛人牛二身上中国底层农民坚韧不拔的性格相呼应。
《老炮儿》犀利生动,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时代变迁,老新更迭。提笼遛鸟、无所事事,教训年轻人不懂规矩,教训扒手毫无道德,教训城管无视规矩。在胡同里的六爷掌管一切事情,无论谁都得给六爷面子。然而,当他走出胡同时,却发现自己秉持的规则在现代化都市里变得滑稽甚至荒谬,自己身边的兄弟也早已被时代的洪流冲刷至社会底层。最终使六爷、灯罩和闷三儿这几个英雄主义的人物身上多了几分悲情色彩。影片想要表达的不仅是一个曾经辉煌的“英雄”迟暮却壮心不已的故事,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是必然之事。导演管虎更想要表达的是中国男人为人处事的规矩。无论是“老炮儿”六爷的规矩,还是小爷小飞的规矩,深藏其中的都有道义。
中国人,凡事得讲规矩。
【关键词】:老炮儿;管虎;导演风格
不同于多数商业电影导演为了迎合观众取向和创造票房纪录,也不同于多数文艺电影导演一味的追求艺术价值,管虎游荡在商業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但有一点是固定的,他只追求自己想要的电影。管虎的《斗牛》、《杀生》、和《厨子戏子痞子》这三部电影以非线性叙事游走于荒诞与现实、黑色戏谑与绝望悲情之间,继管虎这充斥酒神精神的风格化印象的“狂欢三部曲”之后,《老炮儿》回归了温情与平实,以自然平淡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时代变迁的故事:曾经风光四九城的老炮六爷,知悉儿子小波被新崛起一代的“小爷”小飞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六爷重出江湖。六爷用自己的规矩,试图摆平事件,却无奈的发现,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的身体,早已今非昔比。
电影的精彩体现在在管虎对人物关系别具匠心的处理上。其中处理最为巧妙的是六爷同话匣子的人物处理。首先,镜子作为导演管虎最常用的隐喻媒介,出现在了电影中话匣子和六爷的第一见面时。六爷同话匣子在窗边亲热时,导演通过一个景深镜头透过窗户进行拍摄,这里的窗户就起到了隐喻蒙太奇的作用。两人出现在镜中通常隐喻着二人脆弱的人际关系,为之后话匣子同六爷的悲剧爱情买下了伏笔。其次,在话匣子的发廊屋中充满了红色的元素,我们知道红色通常象征着欲望与爱情,比如:发廊的招牌就是红色的,沙发也是红色的。这些都代表着他们两人对欲望与爱情的向往。导演管虎通过对画面道具颜色的处理将两人内在的人物关系外化了出来,使观众不用通过台词就能感受到他们二人的的欲望。
跳轴作为管虎常用的视听技巧之一多次出现在他的电影之中。跳轴的使用可以提升影片的节奏,常用在激烈的冲突和打斗之中。这在老炮开场时六爷灯罩与城管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灯罩因为无照经营煎饼摊而受到城管的围追堵截,其中张队长要强行拖走“他们家饭碗”时两人起了激烈冲突,灯罩被张队扇了耳光。扇耳光的镜头便运用了跳轴的方法提升了影片的画面节奏,将二人激烈的冲突外化出来。同时,轴线关系即是人物关系,跳轴的使用通常象征着人物关系的变化,在六爷第一次去小飞的车厂还钱时六爷与小飞的交锋中运用了大量的跳轴的手法,一开始小飞没有发现车背上了劣质漆时两人的人物关系相对缓和,轴线的处理相对稳定。但是,当小飞发现自己的爱车被灯罩弄得更加不堪时,他与六爷的矛盾迅速激化,在这里,关乎运用了大量的跳轴的手法将两人的人物变化表现了出来。除此之外,电影《杀生》里也频繁使用跳轴,传达出一种社会病态与神经气息,突兀地挑起观影不适,从而使整部影片笼罩在黑暗的环境下。
隐喻也是管虎常用的表现电影主题的手段。在《老炮儿》中,六爷在朋友看门的大宅子里看见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鸵鸟,而此时被圈养的鸵鸟便是对六爷的隐喻。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当年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如同失去自由的鸵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鸵鸟如同被现实禁锢的六爷。其次,鸵鸟也象征着逃避现实,六爷生活在现代化都市蚕食殆尽的胡同里,虽然外面是新一代人的天地了,在胡同里仍保留着六爷一帮人的“规矩”。之后的鸵鸟逃脱铁笼,在车水马龙的都市狂奔时,暗示六爷内心经过一番斗争终下定决心与小飞等人开始一场“战斗”。类似的用动物隐喻在电影《斗牛》中也有体现:奶牛的倔强与看牛人牛二身上中国底层农民坚韧不拔的性格相呼应。
《老炮儿》犀利生动,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时代变迁,老新更迭。提笼遛鸟、无所事事,教训年轻人不懂规矩,教训扒手毫无道德,教训城管无视规矩。在胡同里的六爷掌管一切事情,无论谁都得给六爷面子。然而,当他走出胡同时,却发现自己秉持的规则在现代化都市里变得滑稽甚至荒谬,自己身边的兄弟也早已被时代的洪流冲刷至社会底层。最终使六爷、灯罩和闷三儿这几个英雄主义的人物身上多了几分悲情色彩。影片想要表达的不仅是一个曾经辉煌的“英雄”迟暮却壮心不已的故事,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是必然之事。导演管虎更想要表达的是中国男人为人处事的规矩。无论是“老炮儿”六爷的规矩,还是小爷小飞的规矩,深藏其中的都有道义。
中国人,凡事得讲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