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效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传统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促进,互补短长,也要注意应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 高效课堂 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场地。改变学生的学法和改变教师的教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兴趣的培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条件。
1.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把凸透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教师的眼睛,学生“轰”的笑开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起之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知识、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学以致用这一过程,注重实验过程,尊重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问题性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所谓问题性教学,是指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然后师生一起去分析矛盾,揭示规律,答疑解惑。可以说,启迪思维是优质课的主旋律,而问题性教学则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均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义,规范优化教学语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博取众长,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备课时,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如在晶体的熔化实验教学中,由于试管不是很大,海波装的不是很多,持续加热温度升高很快,负责读数的学生来不及观察到实验现象,海波已经全部熔化,效果不好。在集体备课时,笔者把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同事指出,在书上的实验装置上再加一只温度计放在烧杯中,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待达到55~60摄氏度时把酒精灯移开停止加热,用热水的余温给海波加热就可以了。小小的改动使实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深感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讲《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些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指出,要使学生重视物理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
1.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物理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这句名言明确地告诫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与物理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丹辉.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
[2]刘超.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5,(06).
[3]马建新,陈顺娣.试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时代,2014,(0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 高效课堂 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场地。改变学生的学法和改变教师的教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不仅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影响了师生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兴趣的培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条件。
1.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把凸透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教师的眼睛,学生“轰”的笑开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起之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知识、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学以致用这一过程,注重实验过程,尊重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问题性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所谓问题性教学,是指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然后师生一起去分析矛盾,揭示规律,答疑解惑。可以说,启迪思维是优质课的主旋律,而问题性教学则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均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义,规范优化教学语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博取众长,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备课时,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如在晶体的熔化实验教学中,由于试管不是很大,海波装的不是很多,持续加热温度升高很快,负责读数的学生来不及观察到实验现象,海波已经全部熔化,效果不好。在集体备课时,笔者把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同事指出,在书上的实验装置上再加一只温度计放在烧杯中,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待达到55~60摄氏度时把酒精灯移开停止加热,用热水的余温给海波加热就可以了。小小的改动使实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深感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讲《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些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指出,要使学生重视物理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
1.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物理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这句名言明确地告诫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与物理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丹辉.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
[2]刘超.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5,(06).
[3]马建新,陈顺娣.试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时代,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