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规划;绿地
1.城市公园绿地概述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工塑造的城市环境中,城公园绿地以他独有的特性而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承载体,是城市中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标志,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2.城市公园设计
2.1 城市公园立意设计
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满足人们对公园某种功能的需求。
2.2 城市公园分区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面积比较大的公园会相应的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等。
2.3 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
公园内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他“自然”形式,人所活动的区域被局限在有限的园路、广场等铺砌地面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影响到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设计,而直线穿越草坪。同时由于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工作、学习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组织。
2.4 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一般在公园中园林植物种类比较集中,所以在场地分析时,要调查当地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快长与慢长树种的比例,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应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游人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相应考虑不同的活动空间内植物的特色问题,用植物区分不同的区域。其次,在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相结合,模拟自然植物群,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这样不但丰富了园林中的绿化景色,增添了自然美感,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有效地提高了生态效益,更为有益地改善了环境。
2.5 公园入口设计
公园的入口是公园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它往往是公園内在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公园的入口也是划分公园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除了集散功能外,还要注意结合整个公园的性质,所处地位,当地居民、地域文化等等来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通过道路等级的降低、路面材质的改变、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等不同的形态,成为内外空间限定的要素。
3.盐城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
该地块位于开发大道和聚亨路之间,是盐城新城城市中心的重要地块。基地以开发大道和聚亨路为南北界线,东侧以跃马路为界。东西宽约628米,南北长约627米,占地面积33.2公顷。
3.1规划结构
中央公园规划结构为:“两带、两心、双环”。
“两带”——滨水商业休闲带、自然景观休闲带
滨水商业休闲带位于场地的西侧与南侧的环湖地块,规划开发为以高档酒吧、酒店、高档会所为主的滨水空间。整个沿湖岸布置三个院落式分布商业建筑组团,注重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用丰富的绿化形成幽静独立的院落空间,同时临湖岸线形成一条滨水步道,通过高差变化、绿化设计,使滨水空间呈现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自然景观休闲带位于北侧与东侧的环湖地块,规划以密林空间、疏林草地为主的生态空间,并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景观亭廊,完善道路游线系统,形成安静、自然的空间,与湖对岸的商业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一软一硬,一动一静,同时两者整体风格又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央公园的景观体系。
“两心”——文化活动中心、水韵舞台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是中央公园地块中体量最大的建筑。采用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为主,造型现代,伸出水面110米,是南部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是观景的最佳场所之一。它统领了两侧的商业服务建筑,与它们一同构成了滨水休闲带。
水韵舞台中心位于北侧,紧邻湖面,以圆形水上舞台及弧形看台为中心,以一组弧形喷泉为背景,集表演、休憩、亲水活动于一体,配以特色的照明及音响系统,形成北面的视觉中心。
“双环”——陆上游览环、水上游览环
陆上游览环结合道路系统布置,形成一条环湖的陆上游览线路,串联了场地内的主要景点,既可体验沿湖风光,也可方便到达园区内各景点。
水上游览环利用其内部的大水面,布置一定数量的码头,形成一条水上游览环线,既能在水中观赏自然景色,近距离接触水面,又可在宽敞的水面上欣赏周边风光,放松心情。
3.2功能分区
中央公园功能分区为:“水云追月”、“城南新翼”、“碧波流翠”、“绿林水韵”。 3.2.1水云追月
水云追月是以文化活动中心建筑为主的滨水空间。文化活动中心是中央公园中体量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建筑,它位于南侧主入口处,是一幢临水建筑,建筑置于挑出水岸线110米处的扇形平台上,以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为主,是城南新区中心内港湖乃至新区中心地块的标志性建筑。它的空间位置极其重要,在建筑外的弧形临水平台上,是观赏景观的视觉焦点。文化艺术中心可以作为盐城大型文化活动如话剧、歌舞剧、晚会等及当地戏曲表演的场所,是整个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2.2城南新翼
位于文化活动中心的东西两翼,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建筑布局灵活多样,并掩映于一片绿树丛中。具体功能主要分为酒吧会所、高档接待及休闲茶座等几个组团,每个组团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这片区域主要面向高消费人群,通过水体绿化遮挡,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静谧;这部分建筑采用四坡顶形式,两层为主,局部三层,高低错落。建筑造型上突出表现建筑的休闲性,强调建筑的韵律感,典雅大方又独具个性;另外,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通过砂岩及大玻璃的运用,展现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性,与整个大环境有机共融。
3.2.3碧波流翠
碧波流翠主要位于场地的东侧,由一条6米宽的水上木栈道与商业休闲区相连接。以自然、生态的环境为基础,结合小型展览建筑,生态栈道、亭廊等,整合道路游线系统,开展生态游览,为游人提供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场所,与对岸的商业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在水面开阔区开展划船等亲水活动,并开辟一些休闲场所,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提供一个以自然环境为主,优质人工环境为辅的室外休闲场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主要景点有入口水景广场、盐城历史展览馆、翠洲、水上走廊等景点。
(1)入口水景广场位于道路的交界口,为一圆形广场,正对入口处是一组跌水景观,分三层,高约4米左右,水体跌落在铺满鹅卵石的浅水池中,成为儿童戏水的乐园。
(2)盐城历史展览馆是碧波流翠景区中主要的一座建筑,建筑以传统形式为主,由主体建筑、长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内部庭院,并引水入院,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盐城历史展览馆是一个以展示、服务为主的建筑空间,主要以展示盐城的历史变迁为主,用照片、历史文献、实物、模拟场景的方式展现盐城由古至今的历史发展变化。
(3)翠洲是公园内最大的绿岛,以绿化为主,环绕岛西侧大草坪。利用乔木、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进行立体式种植,营造出一片疏林草地的景观。岛上临水建水云轩,与水韵舞台和文化活动中心互为对景。
3.2.4绿林水韵
绿林水韵位于北侧的沿湖地带,沿道路一侧以密林为主,不仅可以遮挡道路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场地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而且也可作为绿色背景。沿湖地带以大片的草地、孤植或散植的高大乔木形成开敞、大气的生态空间,游客可以在草坪上休息、玩耍、聊天、放风筝、踢球,享受阳光,享受城市中难得的自然气息。主要景点有水韵舞台、缓坡草坪、烟雨轩等。
(1)水韵舞台
水韵舞台是场地北侧的视觉中心,它由入口广场、水上舞台及弧形喷泉四部分组成。入口广场以矩形硬质铺装场地为主,为北部人流集散中心。入口广场经下沉式台阶逐步过渡至水上舞台,水上舞台是一个伸出水面的圆形场地,两侧有弧形看台,是进行小型表演,市民活动、休息的主要场所。弧形噴泉与弧形看台相呼应,是舞台的背景,结合音响系统、激光表演及照明系统,形成一处极具吸引力的场所。
(2)缓坡草坪
缓坡草坪位于水上舞台的两侧,结合道路处理微地形。植物种植以散植、孤植为主,配以大片的草坪,创造自然的亲水空间。
(3)烟雨轩
烟雨轩位于商业休闲建筑东侧,该地块以密林种植为主。结合小桥、折线亲水步道,微地形,形成一个自然安静的空间,与背后的商业空间形成对比。烟雨轩为一座小型游船码头服务建筑,兼有小卖、服务、售票、候船等功能。
(4)演艺广场
演艺广场位于内港湖公园的北侧,与内港湖地块隔开发大道相望,广场处于城南新区主轴线上,为规则对称式布局,并且延续了北侧的弧形纹理。以大面积铺装场地为主,结合树阵、花坛、大台阶的布置来分隔空间,中心是一处高起的“T”型舞台,平常是市民集散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开展大型的室外歌舞表演,举办大型活动。
3.3专项研究
3.3.1硬质景观
各种园林硬质景观和现代社会活动设施(包括建筑、装饰、公用设施、游憩设施)的设计,如亭、廊、门区、公厕、雕塑、栏杆、铺地、景石、座椅、棚架、井盖、灯具、标识、引导牌等。做到融功能性、整体性、艺术性和个性于设计之中,强调使用材料的质感、装饰的色彩以及加工工艺的精致。
3.3.2水体景观
中央公园的水体是整个公园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水体的设计上,采用“借水拓绿”和“借水生景”的传统手法。“借水拓绿”可以从平面布局上避免林地线条单调的弊处。“借水生景”指这里湖面开敞,湖水澄清,溪流蜿蜒,瀑布壮美,以及堤岸或笔直,或弯曲,或为台地各不相同。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生态和景观美。
3.3.3生态、环保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中央公园在设计中大量采用环保、节能新技术。在污水排放上采用生化处理,做到污水零排放。利用盐城沿海的地理位置,路灯照明系统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供电。道路加强了渗水性处理,植物的根系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3.3.4驳岸景观
中央公园内水面面积较大,驳岸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沿场地西侧及南侧是滨水商业休闲带,以建筑空间、滨水广场空间为主,沿河为滨水步道,局部有亲水平台、下沉广场及码头,驳岸的设计可采用垂直式石砌驳岸,同时增加护栏。沿北侧及东侧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休闲区,应采用自然式驳岸形式,以自然草坡入水,配合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的形式,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部分湖岸处于半自然状态区域,有一定的自然干预,设计结合块石、沙滩结合水草种植的形式。 3.3.5种植设计
根据场地内不同的景观需求,植物的种植方式可分为四种:庭院空间、广场空间、水域空间、疏林草地。
(1)庭院空间:以高大的落叶树为丛植或孤植树为主,点缀竹、石楠等造型优美的植物或常绿灌木,以海棠、柿树、丁香等色叶或观果灌木作主景,下植品种单一的耐荫地被,达到简洁、流畅的效果,与建筑相互衬托。
(2)广场空间:多以丛植或孤植为主,选择栾树、香樟等冠幅大生长状况良好的乔木,以供人们享受夏荫冬暖的好处,下层种植麦冬、白三叶、萱草等,在临水的林荫广场,树种选择大叶柳等耐水湿树种。
(3)水域空间:在浅水区或驳岸边种植水生或湿生灌木,在陆地上以自然种植为主,营造出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乔木以丛植为主,片植和孤植为辅,少种中层灌木,以开阔视野,品种有:柳树、水杉、荷花、水葱、菖蒲等。
(4)缓坡草坪:以层层密林为背景,以片状花灌木为中景,以缓坡草坪为主景,并有丛植或片植的水生植物过渡到水系。密林的营造以银杏、栾树、杨树等高大落叶乔木为上层,香樟、雪松、女贞、石楠等常绿树为中层,常春藤、菊花等耐荫地被为下层。
4公园绿地规划的几点新原则
4.1富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对公园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园绿地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由去公园散散心向求知、求乐、求趣转化;由观光型的静态游览向全方位、多样性、可参与型的休闲娱乐转化。这就给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公园绿地规划应具有时代感
4.2突出主题,特色鲜明,才具有吸引力
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日趋丰富多彩,歌厅舞厅、茶楼酒楼、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体育竞技、商场购物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吸引游人,公園不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唯一选择.因此,近年来足,或者是内容设置比较单调,游人的求知、求乐、求趣心理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加上各种娱乐设施的不断出现,致使公园的游人数量减少,经济效益不高,大量的资金投入难以得到回报面对21世纪,公园的规划设计更要突出特色,只有特色鲜明才具有吸引游人的能力,才能在众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中占有一席之地.
4.3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公园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将公园今后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使园林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公园的运作真正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达到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特别是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以前就被雅典宪章定义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游憩”,其实绿地并非只作为游憩场地,它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地区概念的相对模糊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独具匠心的公园绿地布局,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突出城镇的个性,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小型生存空间,对常住居民和旅游者都有持久不衰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公园绿地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开拓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共建和谐人居环境永远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规划;绿地
1.城市公园绿地概述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工塑造的城市环境中,城公园绿地以他独有的特性而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承载体,是城市中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标志,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2.城市公园设计
2.1 城市公园立意设计
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满足人们对公园某种功能的需求。
2.2 城市公园分区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面积比较大的公园会相应的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等。
2.3 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
公园内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他“自然”形式,人所活动的区域被局限在有限的园路、广场等铺砌地面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影响到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设计,而直线穿越草坪。同时由于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工作、学习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组织。
2.4 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一般在公园中园林植物种类比较集中,所以在场地分析时,要调查当地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快长与慢长树种的比例,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应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游人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相应考虑不同的活动空间内植物的特色问题,用植物区分不同的区域。其次,在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相结合,模拟自然植物群,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这样不但丰富了园林中的绿化景色,增添了自然美感,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有效地提高了生态效益,更为有益地改善了环境。
2.5 公园入口设计
公园的入口是公园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它往往是公園内在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公园的入口也是划分公园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除了集散功能外,还要注意结合整个公园的性质,所处地位,当地居民、地域文化等等来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通过道路等级的降低、路面材质的改变、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等不同的形态,成为内外空间限定的要素。
3.盐城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
该地块位于开发大道和聚亨路之间,是盐城新城城市中心的重要地块。基地以开发大道和聚亨路为南北界线,东侧以跃马路为界。东西宽约628米,南北长约627米,占地面积33.2公顷。
3.1规划结构
中央公园规划结构为:“两带、两心、双环”。
“两带”——滨水商业休闲带、自然景观休闲带
滨水商业休闲带位于场地的西侧与南侧的环湖地块,规划开发为以高档酒吧、酒店、高档会所为主的滨水空间。整个沿湖岸布置三个院落式分布商业建筑组团,注重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用丰富的绿化形成幽静独立的院落空间,同时临湖岸线形成一条滨水步道,通过高差变化、绿化设计,使滨水空间呈现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自然景观休闲带位于北侧与东侧的环湖地块,规划以密林空间、疏林草地为主的生态空间,并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景观亭廊,完善道路游线系统,形成安静、自然的空间,与湖对岸的商业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一软一硬,一动一静,同时两者整体风格又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央公园的景观体系。
“两心”——文化活动中心、水韵舞台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是中央公园地块中体量最大的建筑。采用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为主,造型现代,伸出水面110米,是南部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是观景的最佳场所之一。它统领了两侧的商业服务建筑,与它们一同构成了滨水休闲带。
水韵舞台中心位于北侧,紧邻湖面,以圆形水上舞台及弧形看台为中心,以一组弧形喷泉为背景,集表演、休憩、亲水活动于一体,配以特色的照明及音响系统,形成北面的视觉中心。
“双环”——陆上游览环、水上游览环
陆上游览环结合道路系统布置,形成一条环湖的陆上游览线路,串联了场地内的主要景点,既可体验沿湖风光,也可方便到达园区内各景点。
水上游览环利用其内部的大水面,布置一定数量的码头,形成一条水上游览环线,既能在水中观赏自然景色,近距离接触水面,又可在宽敞的水面上欣赏周边风光,放松心情。
3.2功能分区
中央公园功能分区为:“水云追月”、“城南新翼”、“碧波流翠”、“绿林水韵”。 3.2.1水云追月
水云追月是以文化活动中心建筑为主的滨水空间。文化活动中心是中央公园中体量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建筑,它位于南侧主入口处,是一幢临水建筑,建筑置于挑出水岸线110米处的扇形平台上,以玻璃、钢等现代材料为主,是城南新区中心内港湖乃至新区中心地块的标志性建筑。它的空间位置极其重要,在建筑外的弧形临水平台上,是观赏景观的视觉焦点。文化艺术中心可以作为盐城大型文化活动如话剧、歌舞剧、晚会等及当地戏曲表演的场所,是整个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2.2城南新翼
位于文化活动中心的东西两翼,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建筑布局灵活多样,并掩映于一片绿树丛中。具体功能主要分为酒吧会所、高档接待及休闲茶座等几个组团,每个组团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这片区域主要面向高消费人群,通过水体绿化遮挡,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静谧;这部分建筑采用四坡顶形式,两层为主,局部三层,高低错落。建筑造型上突出表现建筑的休闲性,强调建筑的韵律感,典雅大方又独具个性;另外,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通过砂岩及大玻璃的运用,展现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性,与整个大环境有机共融。
3.2.3碧波流翠
碧波流翠主要位于场地的东侧,由一条6米宽的水上木栈道与商业休闲区相连接。以自然、生态的环境为基础,结合小型展览建筑,生态栈道、亭廊等,整合道路游线系统,开展生态游览,为游人提供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场所,与对岸的商业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在水面开阔区开展划船等亲水活动,并开辟一些休闲场所,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提供一个以自然环境为主,优质人工环境为辅的室外休闲场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主要景点有入口水景广场、盐城历史展览馆、翠洲、水上走廊等景点。
(1)入口水景广场位于道路的交界口,为一圆形广场,正对入口处是一组跌水景观,分三层,高约4米左右,水体跌落在铺满鹅卵石的浅水池中,成为儿童戏水的乐园。
(2)盐城历史展览馆是碧波流翠景区中主要的一座建筑,建筑以传统形式为主,由主体建筑、长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内部庭院,并引水入院,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盐城历史展览馆是一个以展示、服务为主的建筑空间,主要以展示盐城的历史变迁为主,用照片、历史文献、实物、模拟场景的方式展现盐城由古至今的历史发展变化。
(3)翠洲是公园内最大的绿岛,以绿化为主,环绕岛西侧大草坪。利用乔木、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进行立体式种植,营造出一片疏林草地的景观。岛上临水建水云轩,与水韵舞台和文化活动中心互为对景。
3.2.4绿林水韵
绿林水韵位于北侧的沿湖地带,沿道路一侧以密林为主,不仅可以遮挡道路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场地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而且也可作为绿色背景。沿湖地带以大片的草地、孤植或散植的高大乔木形成开敞、大气的生态空间,游客可以在草坪上休息、玩耍、聊天、放风筝、踢球,享受阳光,享受城市中难得的自然气息。主要景点有水韵舞台、缓坡草坪、烟雨轩等。
(1)水韵舞台
水韵舞台是场地北侧的视觉中心,它由入口广场、水上舞台及弧形喷泉四部分组成。入口广场以矩形硬质铺装场地为主,为北部人流集散中心。入口广场经下沉式台阶逐步过渡至水上舞台,水上舞台是一个伸出水面的圆形场地,两侧有弧形看台,是进行小型表演,市民活动、休息的主要场所。弧形噴泉与弧形看台相呼应,是舞台的背景,结合音响系统、激光表演及照明系统,形成一处极具吸引力的场所。
(2)缓坡草坪
缓坡草坪位于水上舞台的两侧,结合道路处理微地形。植物种植以散植、孤植为主,配以大片的草坪,创造自然的亲水空间。
(3)烟雨轩
烟雨轩位于商业休闲建筑东侧,该地块以密林种植为主。结合小桥、折线亲水步道,微地形,形成一个自然安静的空间,与背后的商业空间形成对比。烟雨轩为一座小型游船码头服务建筑,兼有小卖、服务、售票、候船等功能。
(4)演艺广场
演艺广场位于内港湖公园的北侧,与内港湖地块隔开发大道相望,广场处于城南新区主轴线上,为规则对称式布局,并且延续了北侧的弧形纹理。以大面积铺装场地为主,结合树阵、花坛、大台阶的布置来分隔空间,中心是一处高起的“T”型舞台,平常是市民集散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开展大型的室外歌舞表演,举办大型活动。
3.3专项研究
3.3.1硬质景观
各种园林硬质景观和现代社会活动设施(包括建筑、装饰、公用设施、游憩设施)的设计,如亭、廊、门区、公厕、雕塑、栏杆、铺地、景石、座椅、棚架、井盖、灯具、标识、引导牌等。做到融功能性、整体性、艺术性和个性于设计之中,强调使用材料的质感、装饰的色彩以及加工工艺的精致。
3.3.2水体景观
中央公园的水体是整个公园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水体的设计上,采用“借水拓绿”和“借水生景”的传统手法。“借水拓绿”可以从平面布局上避免林地线条单调的弊处。“借水生景”指这里湖面开敞,湖水澄清,溪流蜿蜒,瀑布壮美,以及堤岸或笔直,或弯曲,或为台地各不相同。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生态和景观美。
3.3.3生态、环保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中央公园在设计中大量采用环保、节能新技术。在污水排放上采用生化处理,做到污水零排放。利用盐城沿海的地理位置,路灯照明系统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供电。道路加强了渗水性处理,植物的根系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3.3.4驳岸景观
中央公园内水面面积较大,驳岸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沿场地西侧及南侧是滨水商业休闲带,以建筑空间、滨水广场空间为主,沿河为滨水步道,局部有亲水平台、下沉广场及码头,驳岸的设计可采用垂直式石砌驳岸,同时增加护栏。沿北侧及东侧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休闲区,应采用自然式驳岸形式,以自然草坡入水,配合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的形式,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部分湖岸处于半自然状态区域,有一定的自然干预,设计结合块石、沙滩结合水草种植的形式。 3.3.5种植设计
根据场地内不同的景观需求,植物的种植方式可分为四种:庭院空间、广场空间、水域空间、疏林草地。
(1)庭院空间:以高大的落叶树为丛植或孤植树为主,点缀竹、石楠等造型优美的植物或常绿灌木,以海棠、柿树、丁香等色叶或观果灌木作主景,下植品种单一的耐荫地被,达到简洁、流畅的效果,与建筑相互衬托。
(2)广场空间:多以丛植或孤植为主,选择栾树、香樟等冠幅大生长状况良好的乔木,以供人们享受夏荫冬暖的好处,下层种植麦冬、白三叶、萱草等,在临水的林荫广场,树种选择大叶柳等耐水湿树种。
(3)水域空间:在浅水区或驳岸边种植水生或湿生灌木,在陆地上以自然种植为主,营造出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乔木以丛植为主,片植和孤植为辅,少种中层灌木,以开阔视野,品种有:柳树、水杉、荷花、水葱、菖蒲等。
(4)缓坡草坪:以层层密林为背景,以片状花灌木为中景,以缓坡草坪为主景,并有丛植或片植的水生植物过渡到水系。密林的营造以银杏、栾树、杨树等高大落叶乔木为上层,香樟、雪松、女贞、石楠等常绿树为中层,常春藤、菊花等耐荫地被为下层。
4公园绿地规划的几点新原则
4.1富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对公园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园绿地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由去公园散散心向求知、求乐、求趣转化;由观光型的静态游览向全方位、多样性、可参与型的休闲娱乐转化。这就给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公园绿地规划应具有时代感
4.2突出主题,特色鲜明,才具有吸引力
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日趋丰富多彩,歌厅舞厅、茶楼酒楼、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体育竞技、商场购物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吸引游人,公園不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唯一选择.因此,近年来足,或者是内容设置比较单调,游人的求知、求乐、求趣心理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加上各种娱乐设施的不断出现,致使公园的游人数量减少,经济效益不高,大量的资金投入难以得到回报面对21世纪,公园的规划设计更要突出特色,只有特色鲜明才具有吸引游人的能力,才能在众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中占有一席之地.
4.3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公园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将公园今后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使园林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公园的运作真正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达到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特别是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以前就被雅典宪章定义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游憩”,其实绿地并非只作为游憩场地,它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地区概念的相对模糊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独具匠心的公园绿地布局,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突出城镇的个性,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小型生存空间,对常住居民和旅游者都有持久不衰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公园绿地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开拓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共建和谐人居环境永远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