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早期阅读是孩子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开始,是孩子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为孩子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幼教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阅读环境 阅读气氛 阅读内容
兴趣是人们获得认识、探究外界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培养孩子早期的阅读兴趣将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充满阅读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新《纲要》明确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孩子的语言是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获得的,因此营造环境时,要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在孩子阅读材料、生活用品、孩子生活照片旁,标出相应物品名称;标出各个游戏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门口写“请慢些走”,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孩子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巧克力牛奶、酸奶等。孩子就置身于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文字,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了文字的敏感性,从而萌生对阅读的兴趣。
书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新《纲要》明确规定要引导孩子接触适宜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纲要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适宜的图书。同时要注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阅读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多样:首先,丰富阅读材料的样式,图文结合的图书、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都要投放;其次,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可将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范围增大;第三,丰富材料的来源,集体阅读的材料、自由阅读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孩子自己熟悉的、以及孩子喜欢的图书;第四,材料的难度要有梯度和层次:书架上始终有孩子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的图书,过一段时间,保留孩子熟悉的图书,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以此培养不同水平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创造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阅读快乐
引导孩子成为阅读氛围创设的主人,在宽松的阅读氛围互动中产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把孩子讨论时的发言记录打印出来,加以展示,使孩子享受成功的体验,进而对自己讲述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更感兴趣,激发孩子阅读和创作的欲望,把阅览室变成孩子愉快阅读、分享成果的展览室,在幼儿园的其他可利用场所,选择孩子喜爱的经典作品,如《青蛙王子》《精卫填海》《白雪公主》等,模拟故事情境,布置相应的场景、音乐音响等,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开辟宝宝剧场、故事屋、故事长廊等,展示孩子“作品”:孩子独自创作、孩子相互合作、孩子和家长共同绘制的等,由于画面生动形象,更主要的是作品是自己的作品,所以孩子当然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其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顺理成章的得以提高。
三、开展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把阅读内容渗进日常生活中
阅读活动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所有孩子身上,让所有儿童参与阅读。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设置悬念,引导阅读
在对阅读材料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带有悬念的阅读材料。因此,指导阅读时,我刻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给孩子讲故事时不是一口气讲完,故意设置“悬念”,让孩子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要求孩子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其次,我先给孩子讲述一遍故事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再讲第二遍的时候故意“漏掉”中间或结尾部分,要求孩子自己在书中寻找相应的画面,并根据画面说说“漏掉”的那部分故事内容,孩子参与可踊跃了。
2.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
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内容与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预设一些孩子熟悉的、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引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进行阅读活动
孩子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利用孩子喜爱看图的特点,多引导孩子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孩子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阅读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孩子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能有效克服孩子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是孩子阅读活动的“拐杖”。
四、把阅读分解到游戏活动中去
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依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开展这样类似的活动:给每个孩子的右手食指贴上小红点表示火车头,用开小火车的游戏练习阅读,孩子非常喜欢;学动词时看字做相应动作,看到动物字词时要模仿动物形态表演。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展表演游戏,要求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台上台下相互呼应,孩子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活动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培养了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五、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求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孩子阅读图书;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拿到他所喜爱的书,使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确有序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我们幼教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8.
2.皮亚杰:《儿童智慧的起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7.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第一幼儿园)
【关键词】阅读环境 阅读气氛 阅读内容
兴趣是人们获得认识、探究外界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培养孩子早期的阅读兴趣将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充满阅读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新《纲要》明确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孩子的语言是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获得的,因此营造环境时,要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在孩子阅读材料、生活用品、孩子生活照片旁,标出相应物品名称;标出各个游戏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门口写“请慢些走”,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孩子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巧克力牛奶、酸奶等。孩子就置身于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文字,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了文字的敏感性,从而萌生对阅读的兴趣。
书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新《纲要》明确规定要引导孩子接触适宜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纲要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适宜的图书。同时要注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阅读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多样:首先,丰富阅读材料的样式,图文结合的图书、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都要投放;其次,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可将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范围增大;第三,丰富材料的来源,集体阅读的材料、自由阅读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孩子自己熟悉的、以及孩子喜欢的图书;第四,材料的难度要有梯度和层次:书架上始终有孩子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的图书,过一段时间,保留孩子熟悉的图书,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以此培养不同水平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创造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阅读快乐
引导孩子成为阅读氛围创设的主人,在宽松的阅读氛围互动中产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把孩子讨论时的发言记录打印出来,加以展示,使孩子享受成功的体验,进而对自己讲述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更感兴趣,激发孩子阅读和创作的欲望,把阅览室变成孩子愉快阅读、分享成果的展览室,在幼儿园的其他可利用场所,选择孩子喜爱的经典作品,如《青蛙王子》《精卫填海》《白雪公主》等,模拟故事情境,布置相应的场景、音乐音响等,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开辟宝宝剧场、故事屋、故事长廊等,展示孩子“作品”:孩子独自创作、孩子相互合作、孩子和家长共同绘制的等,由于画面生动形象,更主要的是作品是自己的作品,所以孩子当然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其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顺理成章的得以提高。
三、开展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把阅读内容渗进日常生活中
阅读活动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所有孩子身上,让所有儿童参与阅读。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设置悬念,引导阅读
在对阅读材料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带有悬念的阅读材料。因此,指导阅读时,我刻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给孩子讲故事时不是一口气讲完,故意设置“悬念”,让孩子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要求孩子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其次,我先给孩子讲述一遍故事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再讲第二遍的时候故意“漏掉”中间或结尾部分,要求孩子自己在书中寻找相应的画面,并根据画面说说“漏掉”的那部分故事内容,孩子参与可踊跃了。
2.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
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内容与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预设一些孩子熟悉的、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引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进行阅读活动
孩子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利用孩子喜爱看图的特点,多引导孩子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孩子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阅读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孩子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能有效克服孩子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是孩子阅读活动的“拐杖”。
四、把阅读分解到游戏活动中去
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依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开展这样类似的活动:给每个孩子的右手食指贴上小红点表示火车头,用开小火车的游戏练习阅读,孩子非常喜欢;学动词时看字做相应动作,看到动物字词时要模仿动物形态表演。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展表演游戏,要求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台上台下相互呼应,孩子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活动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培养了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五、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求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孩子阅读图书;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拿到他所喜爱的书,使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确有序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我们幼教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8.
2.皮亚杰:《儿童智慧的起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7.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