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桥”和“杂技”,密不可分。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
故事背景:相传,吴桥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风俗。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50年代末。
杂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于杂技的相关记载可谓少之又少。但是,那些杂技艺人却亲身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闯天下》以讲述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为主题,以赵天福一家实现艺人的理想,创建自己的杂技班子为故事主线,全方位展示杂技艺人锲而不舍的人文精神和性格魅力,十分真实而深刻地刻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杂技艺人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艰辛。作为一部以杂技艺人的人生道路为主线,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为剧情的年代大戏,新颖的选材,独特的视角以及曲折情节所描绘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既是《闯天下》这部戏的特点,也是整部戏的精华。
真刀真枪耍杂技
《闯天下》剧组在吴桥精心挑选了32名杂技演员参与电视剧演出,他们分别来自于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团和吴桥杂技学校。这些演员年龄在7岁到50多岁不等。别看戏份不重,这些演员在电视剧里可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当剧情需要剧中的演员出场表演杂技的时候,他们就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什么“三仙归洞”、“顶缸”等杂技绝活全部真实再现。经过编剧的巧妙安排,《飞杆》、《顶椅》、《舞狮子》等具有吴桥杂技代表性的高难度节目以及失传已久的吴桥九月庙会场景也将在剧中一一展现。
印小天 敢担当才是真汉子
在以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为主线的新作《闯天下》中,印小天扮演的旧社会闯荡江湖的杂技班班主赵沧海,是一个草根式的英雄人物。从心高气傲的莽撞少年,到救国救民的“杂技英雄”,印小天为观众诠释了一个极富激情和热血的男性形象。虽然有着舞蹈表演的底子,但是印小天仍然为了能够把角色演绎到位而亲自去学习杂技,体验“吴桥生活”。他说自己这次挑大梁“闯天下”的感受很是独特:“从赵沧海这个角色的身上,我分外体会到坚定和执著的可贵,这股子闯天下的精神,也是我需要的。”
电视指南:为什么说这部戏是令你感触最深的一部?
印小天:首先这个本子是我近几年看过的令我非常兴奋的一个本子,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极富个性化,这点我觉得太难得了,包括杂技班里十几个人的个性都非常突出鲜明,总的说是一部很有张力的具有史诗性的跨度20年的男人戏。周振天老师写的剧本很用心,而且在子牛导演尽心尽力的改编下,又有了很上层的提升。这部戏是我近几年拍过的倾尽我心力最多的一部戏。
电视指南:拍这部戏会不会有压力?
印小天:开始时压力特别大,到后来我觉得是一种释怀,因为我就怕令导演失望,后来我了解到导演对我还是相对满意的,心里就踏实了。最后转景到横店的时候,我感觉人物已经长在我的身上了。
电视指南:之前对杂技你有过了解吗?
印小天: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杂技车,看那些小孩练得真是苦,包括演神奇小子班的那些孩子,很苦,但又很皮,大冬天的冻得够戗。
电视指南:你在这部戏里面学到的杂技都有哪些?
印小天:赵沧海不能说是杂技艺术最高深的,但展现他的活比较多,首先是绸吊,绸吊实际上是很练臂力的,一男一女,手拽着绸子两人在空中飞。空竹是他的绝活,还有他的二人技巧和六合刀。
电视指南:学这些应该很花时间吧?
印小天:我其实只是学了个皮毛,这个东西没几年功夫根本达不到,比如绸吊,你没有臂力是不行的。(那种在空中的危险吗?)很危险,但我们当时不想吊威亚,胳膊要勒在上面,女演员都疼死了。得瑟地说,这东西一般人确实不行,后来我还完成了,绷着劲转了一圈。
电视指南:在你演完了之后你觉得杂技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印小天:杂技就是五花八门的技巧,真的是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艺术,什么东西都能玩,几个球就能玩出花样来,很神奇。我真的看到一个吴桥杂技的老人,他能用手掌拍鹅卵石,一拍就碎了,我们看到他掌心的骨头都折了两次了,老人特别厉害,还会三仙归洞和缩骨法。现在没有人会去练这个了,但也确实有句话:世界杂技团里面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吴桥人。
电视指南:饰演这样的角色会不会有难度?
印小天:我觉得最难的是描写杂技人的精气神魂的东西,扮演杂技,尤其走地摊的艺人独特的风格,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难做到的。杂技人有一种风格,每个人都有不同性格,演的杂技也都不一样,尤其在后半截我觉得有一些风格就在我身上,至于做得到位不到位,还得观众去检验了。
吴子牛 令国人振奋的文化瑰宝
作为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主题的电视剧,《闯天下》的导演吴子牛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国内文化产物方面杂技题材的内容非常少,只有儿时记忆中一部描写杂技的电影《飞刀华》。杂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级产物,应该得到大力的弘扬,尤其是吴桥杂技。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体现在两国文化上的较量,而不是战争或武力那种常规的抗日战争题材。吴子牛导演向记者透露,大部分演员都在吴桥体验了生活,其间演员们不能说是被吴桥杂技艺人打动,而是被他们震撼。相信《闯天下》与观众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部既有动感杂技表演,又有动人剧情表演的上乘作品。
电视指南:《闻天下》是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主题的电视剧,当初是因为这个题材特别新颖才决定拍的吗? 吴子牛:这是一个方面吧,因为杂技题材表现得很少,我的印象中只有在非常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电影《飞刀华》是写杂技的,后来就很少看过,杂技在中国还是属于国宝级的,特别是吴桥。第二个,这部戏涉及中日战争,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文化上的那种较量,而不是战争或武力那种常规的抗日战争题材。
电视指南:剧中对于吴桥杂技艺人的故事是完全源于那个年代的真实事件吗?
吴子牛:是的,它有很多原型,是在比较写实的基础上,但还是有提炼和创作。之前没有接触过吴桥,接触了以后我发现这个地方太神奇了,从小到老,家家户户都有一手杂技。吴桥是中国的杂技之乡,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对它非常感兴趣,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40年代,就有日本杂技艺人进入吴桥,来拜师或交朋友,包括很多杂技艺人漂洋过海,也认识了很多日本的艺人,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些当年来拜师学艺的日本朋友由于战争的原因成了敌人,从而在杂技上和战场上都要开始较量,是朋友之间的较量,是文化的较量,所以很有意思,最后我觉得还是以文化和道德的胜利而告终。(是想要弘扬吴桥杂技人的那种精神吗?)对,这种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精神。
电视指南:在拍摄手法上与拍其他戏有没有不同?
吴子牛:我觉得主要就是对题材的处理而已,除了战争或者是武术,还有一个其他戏不具备的,就是杂技的动作,它的视觉冲击力和可看性很强,所以这部戏的节奏是比较快的,而且展现杂技的内容、知识,让大家看了以后可能会对杂技感到好奇,会觉得经典而且喜欢。
电视指南:杂技的技巧对于演员来说是不是也要有一个很高的要求?
吴子牛:大致的起承转合,手势、感觉,那个范儿都要有的,演员只要把感觉找到,其他动作自己就会完成,所以才会天衣无缝,确实在片子里面他们都完成得相当好。
电视指南:据说您特地要求演员们提前进组体验生活,是为了让他们与之塑造的角色更加融合?
吴子牛:对,因为杂技对我们组的演员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如果你连杂技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去表演这个杂技呢,所以必须要去,最后他们都去了。
电视指南:您一早就选定了由印小天来演男主角赵沧海吗?为什么选他?
吴子牛:有一年我找他演戏,但种种原因没有合作成。我接触过这个孩子,你别看他长得很秀气,但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有股韧劲,而且很硬,正好是赵沧海这个角色所需要的,加上印小天自己非常努力,他没拍过动作戏、打戏,这个戏里的动作要求是非常强的,而且他完成了很多杂技,当然都是在杂技演员的帮助下完成的,所以表现得特别好,应该会让观众对他过去的小生形象有颠覆性的刮目相看。
电视指南:发现您的团队都有一个固定班底,这部戏里也是,包括杜志国,王绘春都是与您有过好几次合作的,是因为对他们非常信任和放心?
吴子牛:对,因为大家熟了,比较了解他们,觉得他们都能完成,知道谁跟哪个角色靠,所以都沿用下来。(能说您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吗?)应该是,因为团队吧,大家一有感觉了,只要有可能,合适的时候都会让他们来。
故事背景:相传,吴桥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风俗。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50年代末。
杂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于杂技的相关记载可谓少之又少。但是,那些杂技艺人却亲身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闯天下》以讲述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为主题,以赵天福一家实现艺人的理想,创建自己的杂技班子为故事主线,全方位展示杂技艺人锲而不舍的人文精神和性格魅力,十分真实而深刻地刻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杂技艺人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艰辛。作为一部以杂技艺人的人生道路为主线,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为剧情的年代大戏,新颖的选材,独特的视角以及曲折情节所描绘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既是《闯天下》这部戏的特点,也是整部戏的精华。
真刀真枪耍杂技
《闯天下》剧组在吴桥精心挑选了32名杂技演员参与电视剧演出,他们分别来自于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团和吴桥杂技学校。这些演员年龄在7岁到50多岁不等。别看戏份不重,这些演员在电视剧里可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当剧情需要剧中的演员出场表演杂技的时候,他们就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什么“三仙归洞”、“顶缸”等杂技绝活全部真实再现。经过编剧的巧妙安排,《飞杆》、《顶椅》、《舞狮子》等具有吴桥杂技代表性的高难度节目以及失传已久的吴桥九月庙会场景也将在剧中一一展现。
印小天 敢担当才是真汉子
在以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为主线的新作《闯天下》中,印小天扮演的旧社会闯荡江湖的杂技班班主赵沧海,是一个草根式的英雄人物。从心高气傲的莽撞少年,到救国救民的“杂技英雄”,印小天为观众诠释了一个极富激情和热血的男性形象。虽然有着舞蹈表演的底子,但是印小天仍然为了能够把角色演绎到位而亲自去学习杂技,体验“吴桥生活”。他说自己这次挑大梁“闯天下”的感受很是独特:“从赵沧海这个角色的身上,我分外体会到坚定和执著的可贵,这股子闯天下的精神,也是我需要的。”
电视指南:为什么说这部戏是令你感触最深的一部?
印小天:首先这个本子是我近几年看过的令我非常兴奋的一个本子,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极富个性化,这点我觉得太难得了,包括杂技班里十几个人的个性都非常突出鲜明,总的说是一部很有张力的具有史诗性的跨度20年的男人戏。周振天老师写的剧本很用心,而且在子牛导演尽心尽力的改编下,又有了很上层的提升。这部戏是我近几年拍过的倾尽我心力最多的一部戏。
电视指南:拍这部戏会不会有压力?
印小天:开始时压力特别大,到后来我觉得是一种释怀,因为我就怕令导演失望,后来我了解到导演对我还是相对满意的,心里就踏实了。最后转景到横店的时候,我感觉人物已经长在我的身上了。
电视指南:之前对杂技你有过了解吗?
印小天: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杂技车,看那些小孩练得真是苦,包括演神奇小子班的那些孩子,很苦,但又很皮,大冬天的冻得够戗。
电视指南:你在这部戏里面学到的杂技都有哪些?
印小天:赵沧海不能说是杂技艺术最高深的,但展现他的活比较多,首先是绸吊,绸吊实际上是很练臂力的,一男一女,手拽着绸子两人在空中飞。空竹是他的绝活,还有他的二人技巧和六合刀。
电视指南:学这些应该很花时间吧?
印小天:我其实只是学了个皮毛,这个东西没几年功夫根本达不到,比如绸吊,你没有臂力是不行的。(那种在空中的危险吗?)很危险,但我们当时不想吊威亚,胳膊要勒在上面,女演员都疼死了。得瑟地说,这东西一般人确实不行,后来我还完成了,绷着劲转了一圈。
电视指南:在你演完了之后你觉得杂技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印小天:杂技就是五花八门的技巧,真的是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艺术,什么东西都能玩,几个球就能玩出花样来,很神奇。我真的看到一个吴桥杂技的老人,他能用手掌拍鹅卵石,一拍就碎了,我们看到他掌心的骨头都折了两次了,老人特别厉害,还会三仙归洞和缩骨法。现在没有人会去练这个了,但也确实有句话:世界杂技团里面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吴桥人。
电视指南:饰演这样的角色会不会有难度?
印小天:我觉得最难的是描写杂技人的精气神魂的东西,扮演杂技,尤其走地摊的艺人独特的风格,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难做到的。杂技人有一种风格,每个人都有不同性格,演的杂技也都不一样,尤其在后半截我觉得有一些风格就在我身上,至于做得到位不到位,还得观众去检验了。
吴子牛 令国人振奋的文化瑰宝
作为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主题的电视剧,《闯天下》的导演吴子牛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国内文化产物方面杂技题材的内容非常少,只有儿时记忆中一部描写杂技的电影《飞刀华》。杂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级产物,应该得到大力的弘扬,尤其是吴桥杂技。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体现在两国文化上的较量,而不是战争或武力那种常规的抗日战争题材。吴子牛导演向记者透露,大部分演员都在吴桥体验了生活,其间演员们不能说是被吴桥杂技艺人打动,而是被他们震撼。相信《闯天下》与观众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部既有动感杂技表演,又有动人剧情表演的上乘作品。
电视指南:《闻天下》是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主题的电视剧,当初是因为这个题材特别新颖才决定拍的吗? 吴子牛:这是一个方面吧,因为杂技题材表现得很少,我的印象中只有在非常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电影《飞刀华》是写杂技的,后来就很少看过,杂技在中国还是属于国宝级的,特别是吴桥。第二个,这部戏涉及中日战争,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文化上的那种较量,而不是战争或武力那种常规的抗日战争题材。
电视指南:剧中对于吴桥杂技艺人的故事是完全源于那个年代的真实事件吗?
吴子牛:是的,它有很多原型,是在比较写实的基础上,但还是有提炼和创作。之前没有接触过吴桥,接触了以后我发现这个地方太神奇了,从小到老,家家户户都有一手杂技。吴桥是中国的杂技之乡,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对它非常感兴趣,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40年代,就有日本杂技艺人进入吴桥,来拜师或交朋友,包括很多杂技艺人漂洋过海,也认识了很多日本的艺人,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些当年来拜师学艺的日本朋友由于战争的原因成了敌人,从而在杂技上和战场上都要开始较量,是朋友之间的较量,是文化的较量,所以很有意思,最后我觉得还是以文化和道德的胜利而告终。(是想要弘扬吴桥杂技人的那种精神吗?)对,这种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精神。
电视指南:在拍摄手法上与拍其他戏有没有不同?
吴子牛:我觉得主要就是对题材的处理而已,除了战争或者是武术,还有一个其他戏不具备的,就是杂技的动作,它的视觉冲击力和可看性很强,所以这部戏的节奏是比较快的,而且展现杂技的内容、知识,让大家看了以后可能会对杂技感到好奇,会觉得经典而且喜欢。
电视指南:杂技的技巧对于演员来说是不是也要有一个很高的要求?
吴子牛:大致的起承转合,手势、感觉,那个范儿都要有的,演员只要把感觉找到,其他动作自己就会完成,所以才会天衣无缝,确实在片子里面他们都完成得相当好。
电视指南:据说您特地要求演员们提前进组体验生活,是为了让他们与之塑造的角色更加融合?
吴子牛:对,因为杂技对我们组的演员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如果你连杂技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去表演这个杂技呢,所以必须要去,最后他们都去了。
电视指南:您一早就选定了由印小天来演男主角赵沧海吗?为什么选他?
吴子牛:有一年我找他演戏,但种种原因没有合作成。我接触过这个孩子,你别看他长得很秀气,但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有股韧劲,而且很硬,正好是赵沧海这个角色所需要的,加上印小天自己非常努力,他没拍过动作戏、打戏,这个戏里的动作要求是非常强的,而且他完成了很多杂技,当然都是在杂技演员的帮助下完成的,所以表现得特别好,应该会让观众对他过去的小生形象有颠覆性的刮目相看。
电视指南:发现您的团队都有一个固定班底,这部戏里也是,包括杜志国,王绘春都是与您有过好几次合作的,是因为对他们非常信任和放心?
吴子牛:对,因为大家熟了,比较了解他们,觉得他们都能完成,知道谁跟哪个角色靠,所以都沿用下来。(能说您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吗?)应该是,因为团队吧,大家一有感觉了,只要有可能,合适的时候都会让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