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运算率》 课堂教学
预习展示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75-01
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而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预习让学生形成初步感知
预习是新知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的重要一环。通过预习,学生了解了将要学习的知识,找出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了自己还不能理解的地方,进而为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先学后教”是教学的基本理念,教要教在学生不会处,这样也就避免了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而不考虑学生学情而展开的教学。预习计划单不仅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知,还让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促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是学生接触简便运算的开始,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运算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运算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用运算律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如让学生预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设计了预习计划单:①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cm,宽为8cm,另一个长方形长为15cm,宽为8cm,如果将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面积可以怎么表示?②如果一个长方形的边用a、c表示,另一个长方形的边用b、c表示,那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吗?
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预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了乘法分配律,能够将分配律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为新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预习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
课堂是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时,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收获更大的成功。课堂展示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学生通过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可以实现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从而点亮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辩论、争论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展示环节,学生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投放,这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列式为10×8+15×8,也有的列成(10+15)×8,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图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得到10×8+15×8=(10+15)×8。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但用字母表示数学生还不太熟悉,在经过讨论之后,很多小组都可以展示出a×c+b×c=(a+b)×c。因为回答前后顺序的不同,等号两边又是相同的,所以也可以写成(a+b)×c=a×c+b×c,这样,学生对分配律的正逆运用有了全面的认识,为下一步正确解题做好了准备。
三、预习展示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有了精心的预习才能有精彩的展示,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继续学习的前提和保障。通过预习与展示,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品质。预习是浅层次的感知,展示是更进一步的交流,这些都是为了下一步学习时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提供保障,只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充满活力。
在预习与展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究才是教学的根本,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58×99、69×101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与学习分配律。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发现运用分配律计算只是多了一步,也就是将99写成(100-1),将101写成(100+1),但是这一步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是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的前提,通过转化确保了运算的简便与准确。所以教师要高度评价和大力表扬学生的这种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出示35×890+650×89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在复习了积不变定律的前提下加深对分配律的拓展,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预习让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初步感知,展示丰富了数学体验,没有预习就没有精彩的展示,也就没有高效的课堂。预习是因,展示是果,两者结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林 剑)
预习展示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75-01
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而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预习让学生形成初步感知
预习是新知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的重要一环。通过预习,学生了解了将要学习的知识,找出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了自己还不能理解的地方,进而为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先学后教”是教学的基本理念,教要教在学生不会处,这样也就避免了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而不考虑学生学情而展开的教学。预习计划单不仅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知,还让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促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是学生接触简便运算的开始,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运算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运算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用运算律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如让学生预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设计了预习计划单:①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cm,宽为8cm,另一个长方形长为15cm,宽为8cm,如果将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面积可以怎么表示?②如果一个长方形的边用a、c表示,另一个长方形的边用b、c表示,那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吗?
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预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了乘法分配律,能够将分配律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为新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预习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
课堂是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时,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收获更大的成功。课堂展示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学生通过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可以实现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从而点亮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辩论、争论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展示环节,学生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投放,这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对于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列式为10×8+15×8,也有的列成(10+15)×8,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图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得到10×8+15×8=(10+15)×8。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但用字母表示数学生还不太熟悉,在经过讨论之后,很多小组都可以展示出a×c+b×c=(a+b)×c。因为回答前后顺序的不同,等号两边又是相同的,所以也可以写成(a+b)×c=a×c+b×c,这样,学生对分配律的正逆运用有了全面的认识,为下一步正确解题做好了准备。
三、预习展示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有了精心的预习才能有精彩的展示,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继续学习的前提和保障。通过预习与展示,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品质。预习是浅层次的感知,展示是更进一步的交流,这些都是为了下一步学习时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提供保障,只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充满活力。
在预习与展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究才是教学的根本,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58×99、69×101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与学习分配律。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发现运用分配律计算只是多了一步,也就是将99写成(100-1),将101写成(100+1),但是这一步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是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的前提,通过转化确保了运算的简便与准确。所以教师要高度评价和大力表扬学生的这种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出示35×890+650×89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在复习了积不变定律的前提下加深对分配律的拓展,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预习让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初步感知,展示丰富了数学体验,没有预习就没有精彩的展示,也就没有高效的课堂。预习是因,展示是果,两者结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