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回归美术学科的“本位”, 教师应该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美术学科的技能和技巧、如何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听的。教师十分尊重学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习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
【关键词】课堂 本位 归真 更替 调控
课堂的时空是有限的,教师需要的是追求课堂的本位生成。如何回归美术学科的“本位”,让美术课堂教学焕发真正属于自己的光彩?教师不能从美术教学外部找亮点,而要从美术教学内部去挖亮点,要让美术课堂教学?“由内而外”地精彩,而不再是去为它寻一件漂亮的外衣。当美术课堂剔除了那些花哨的外衣,由外表的热闹走向内心深层次的灵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之花才能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美术课堂才能折射出原生态的真实与活力。那么,怎样让“美术味”回归我们的美术课堂呢?本人言述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的返璞归真
以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尤其是研讨课的教案时,总是想着怎么让听课者获得直觉上的视听享受,因而没有课件不上研讨课,没有情境衬托不上研究课,而忽略了真正要关注的“美术本位”的含义。所以看起来一节课轰轰烈烈,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如果你真正留心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发现这样的课是不如平时一节平平常常的随堂课。其原因是学生无意识的关注多了,反而分散了注意力。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设计是难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发展的。为此,教师应该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美术学科的技能和技巧、如何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使学生的美术的潜能获得萌芽绽放。至于辅助教学手段,应该合理有效地选择使用,能够不用的尽量不用,能够少用的尽量少用。当我们的教学设计回归到学生本位的时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动静更替
有些教师过分地追求课堂上的热烈气氛,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踊跃地说。可是说过之后,留下的记忆却是那么的少。我、本人认为:现在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听的。如果学生能静静地聆听,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表现。于是我们教师应该懂得课堂也可以是静谧的,可以是一个深刻问题之后的暂时“冷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享受思想火花的乐趣,冷场不冷课,场冷人不冷,静谧的冷场尤如国画中的留白,更让人回味!课堂还可以是朴素的。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一块普通的黑板,一段平常的粉笔,都可以让我们怦然心动。一位教师上过一节美术课“画情绪”,师问:这是我们平时听过的音乐吗?师:随即放了几锻不同情感的乐曲。师:有谁来根据听到的乐曲,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画画自己的感受?手势了一下。学生回答:我来。同时把身子侧转过去,小手拿着油画棒有节奏地有快有慢地不停地画着,那种神情的投入,那种自鸣得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老师并没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多少精妙的设计,就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就让学生体验了成功。
三、教学互动的有效调控
课堂应成为学生群体表演的舞台,这是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如果没有老师的领舞,课堂又很可能陷入自由散乱的无序状态。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适时适度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不仅敢想,想说,敢做,且有的放矢,始终处于一种有序的积极、活泼、兴奋状态。做到形散神不散。
在听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的确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整个课堂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习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唯一忽略的就是美术学习的基本目标----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率的关注。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可互动生成不是信马由缰。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学生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感悟群体互动的真实内涵,赢得切实有效的课堂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放飞有共同的归属地。
现实中理想的美术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具有浓郁的“艺术味”,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充满“学生本位味”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经历一个“艺术化”的过程,感受美术学科的真正价值,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活起来,让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 本位 归真 更替 调控
课堂的时空是有限的,教师需要的是追求课堂的本位生成。如何回归美术学科的“本位”,让美术课堂教学焕发真正属于自己的光彩?教师不能从美术教学外部找亮点,而要从美术教学内部去挖亮点,要让美术课堂教学?“由内而外”地精彩,而不再是去为它寻一件漂亮的外衣。当美术课堂剔除了那些花哨的外衣,由外表的热闹走向内心深层次的灵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之花才能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美术课堂才能折射出原生态的真实与活力。那么,怎样让“美术味”回归我们的美术课堂呢?本人言述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的返璞归真
以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尤其是研讨课的教案时,总是想着怎么让听课者获得直觉上的视听享受,因而没有课件不上研讨课,没有情境衬托不上研究课,而忽略了真正要关注的“美术本位”的含义。所以看起来一节课轰轰烈烈,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如果你真正留心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发现这样的课是不如平时一节平平常常的随堂课。其原因是学生无意识的关注多了,反而分散了注意力。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设计是难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发展的。为此,教师应该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美术学科的技能和技巧、如何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使学生的美术的潜能获得萌芽绽放。至于辅助教学手段,应该合理有效地选择使用,能够不用的尽量不用,能够少用的尽量少用。当我们的教学设计回归到学生本位的时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动静更替
有些教师过分地追求课堂上的热烈气氛,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踊跃地说。可是说过之后,留下的记忆却是那么的少。我、本人认为:现在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听的。如果学生能静静地聆听,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表现。于是我们教师应该懂得课堂也可以是静谧的,可以是一个深刻问题之后的暂时“冷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享受思想火花的乐趣,冷场不冷课,场冷人不冷,静谧的冷场尤如国画中的留白,更让人回味!课堂还可以是朴素的。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一块普通的黑板,一段平常的粉笔,都可以让我们怦然心动。一位教师上过一节美术课“画情绪”,师问:这是我们平时听过的音乐吗?师:随即放了几锻不同情感的乐曲。师:有谁来根据听到的乐曲,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画画自己的感受?手势了一下。学生回答:我来。同时把身子侧转过去,小手拿着油画棒有节奏地有快有慢地不停地画着,那种神情的投入,那种自鸣得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老师并没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多少精妙的设计,就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就让学生体验了成功。
三、教学互动的有效调控
课堂应成为学生群体表演的舞台,这是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如果没有老师的领舞,课堂又很可能陷入自由散乱的无序状态。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适时适度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不仅敢想,想说,敢做,且有的放矢,始终处于一种有序的积极、活泼、兴奋状态。做到形散神不散。
在听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的确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整个课堂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习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唯一忽略的就是美术学习的基本目标----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率的关注。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可互动生成不是信马由缰。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学生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感悟群体互动的真实内涵,赢得切实有效的课堂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放飞有共同的归属地。
现实中理想的美术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具有浓郁的“艺术味”,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充满“学生本位味”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经历一个“艺术化”的过程,感受美术学科的真正价值,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活起来,让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