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讲数学,深入生活学数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关键词:数学教学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一、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如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说关系
  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2.猜老师的岁数
  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老师几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
  3.猜扑克牌的张数
  猜猜老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了各种关系,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主动地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如在一班数学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逐渐登上了各学校课程改革的舞台,  然而由于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对于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始终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可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氛围,认为小组合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花架子”。的确,小组合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是比较困难,但是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俯下身来去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多年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改革实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加以探讨。  一、利用物理实验,再现物理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多渠道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最基本的方法,即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数学教学之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摒弃“标准件型”的人才观、教育观,树立“尊重个性,发展所长”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就是指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
期刊
摘 要:高中研究性学习应具有以下特点:应与学生知识相关,应从身边的问题入手,要有与众不同的视角,问题切入要小而实,应具有唤醒的价值。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联系知识 身边问题 新视角 小而实 唤醒价值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与“接受式学习”相
期刊
摘 要:一、合作性学习在分层教学中的意义。二、合作性学习在分层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1.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1)实施“感情投资”,密切师生关系;(2)改变强制性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合作性学习。(1)分组合作学习;(2)明确组长和组员的任务;(3)评价方式:采取加分式,形成竞争态势。  关键词:增强主动意识 团结协作 主导作用 主体作用 分组合作  分层教学就是依照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高要求,学校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而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备课充分是前提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授课的质量。可以说,任何一堂高效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那么,
期刊
摘 要:目前阅读教学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以教者对文本的理解来衡量学生的接受。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然而,我们普遍采用的“二元对立”教学模式却严重地背离了阅读本意。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发现作者、发现自我,进而理解文本、创新自我。  关键词:
期刊
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法——用函数式“细”化经济、哲学道理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政治学科,带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但它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讲,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
期刊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