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内容对很多专业课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关于整合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组合、可以是交叉、可以是渗透。本文倾向于“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工具、媒介和手段,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发展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种理解。它应体现在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中。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整合
目前,教育体系下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分科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单纯强调传授知识,重视系统性而忽视了整体性,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其实,任何知识都是多种要素的复合体、统一体,且与其他知识有着多维联系。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更强调培养一技之长,强调能力本位。而每一项技能都包含了许多相关的学科知识,学科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服务专业的功能。现在,课程整合作为职校的重要工作,已引起了充分的重视。尽管职校不同专业的班级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程,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课,是所有专业必修的。因此,在“课程整合”的趋势下,如何理解和实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定义
教学中的整合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定义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融入专业课程的整体中,在学习学科知识点的同时,学习计算机知识,使两门课程交叉、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财会专业中融入EXCEL的教学等。这种整合对教材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不同专业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如果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点放入其他学科中,那是否还需要单独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呢?如果开设,每个专业都需要不同的内容,否则,就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假如不开设,那些没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如计算机的发展、硬件的组成等)又难以教授给学生。可见,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上,这种意义的整合还不易实现和普及,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阶段。
2、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同时,也可以将部分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这种观点实现的可能性大,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它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工具、媒介和手段,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提高了信息素养,增强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中实现整合
整合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都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原则。
1、整合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在其开发过程中也需要“整合”的思想,并具体落实。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提出把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能力、整理能力等。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把专业课程教学或者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使他们在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综合信息素养,并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作为演示、交流、个别辅导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还可以建立学科专题网站,网站中既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也有Internet资源的超链接等,并把资源分类,如按学科主线区分等,以方便学生查找。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网页形式的微教学单元,以利于课程的开展。或在网站上建立“留言簿”、“学习论坛”等栏目,教师可以把对某些问题的想法和意见留在“留言簿”中,以供其他师生查阅。这样,就把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协作学习的工具,使学生能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还可以在网站上开设“学生作品”和“交流评价”栏目,学生可通過WORD、POWERPOINT等工具,制作与学科学习有关的电子作品,并上传到专题网站上的栏目,供大家共同交流。
目前,很多整合课都在履行“呈现任务→学生上网查资料→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评价总结”这一形式,但大都没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或其他综合素养。可见,能否利用整合形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是关键。
3、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课程实效为取向来衡量整合的效果和效率。评价一节或一系列整合课堂教学,应主要考查其实效。同时,在评价此类课的效果时,还要注意考查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否在活动过程中对他们的信息素养、研究方法、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他们所习的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否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等。
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中需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的构建、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整合要求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真正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使师生习惯于使用信息技术或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获取所需的信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应在整合过程中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不等于抛弃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等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模型等传统的教学工具,都具有优势及计算机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不能因为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盲目地淘汰或闲置原有的教学工具。 3、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不能为了应用这种模式而生硬地使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更不能陷入“用计算机技术的课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计算机技术用得多的课比用得少的课好”等误区。用不用、用哪些、如何使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都应完全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定。因此,教师必须着力追求每节课或每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效,不能只顾形式。
四、关于实现有效整合主体的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层面中。同时也可将部分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在知识上,两者是相互融合的。那么,在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术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这两个方面,引申出判定整合主体的问题。
假如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主体,把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就得身兼几个不同专业的班级的教学任务,就得掌握不同专业的知识,这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相反,如果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就只需要专业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其实,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这种知识和技术。而且,他们也不需要教授学生这些知识和技术,只要会运用即可,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没有多大难度。因此,要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就必须由计算机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并逐渐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建构促进他們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应充分认识到,达到一种“完美”的整合状态还需要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更好地整合,进而创建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高级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何克抗.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OL],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网站,200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整合
目前,教育体系下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分科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单纯强调传授知识,重视系统性而忽视了整体性,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其实,任何知识都是多种要素的复合体、统一体,且与其他知识有着多维联系。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更强调培养一技之长,强调能力本位。而每一项技能都包含了许多相关的学科知识,学科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服务专业的功能。现在,课程整合作为职校的重要工作,已引起了充分的重视。尽管职校不同专业的班级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程,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课,是所有专业必修的。因此,在“课程整合”的趋势下,如何理解和实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定义
教学中的整合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定义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融入专业课程的整体中,在学习学科知识点的同时,学习计算机知识,使两门课程交叉、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财会专业中融入EXCEL的教学等。这种整合对教材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不同专业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如果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点放入其他学科中,那是否还需要单独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呢?如果开设,每个专业都需要不同的内容,否则,就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假如不开设,那些没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如计算机的发展、硬件的组成等)又难以教授给学生。可见,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上,这种意义的整合还不易实现和普及,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阶段。
2、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同时,也可以将部分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这种观点实现的可能性大,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它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工具、媒介和手段,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提高了信息素养,增强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中实现整合
整合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都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原则。
1、整合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在其开发过程中也需要“整合”的思想,并具体落实。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提出把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能力、整理能力等。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把专业课程教学或者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使他们在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综合信息素养,并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作为演示、交流、个别辅导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还可以建立学科专题网站,网站中既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也有Internet资源的超链接等,并把资源分类,如按学科主线区分等,以方便学生查找。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网页形式的微教学单元,以利于课程的开展。或在网站上建立“留言簿”、“学习论坛”等栏目,教师可以把对某些问题的想法和意见留在“留言簿”中,以供其他师生查阅。这样,就把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协作学习的工具,使学生能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还可以在网站上开设“学生作品”和“交流评价”栏目,学生可通過WORD、POWERPOINT等工具,制作与学科学习有关的电子作品,并上传到专题网站上的栏目,供大家共同交流。
目前,很多整合课都在履行“呈现任务→学生上网查资料→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评价总结”这一形式,但大都没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或其他综合素养。可见,能否利用整合形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是关键。
3、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课程实效为取向来衡量整合的效果和效率。评价一节或一系列整合课堂教学,应主要考查其实效。同时,在评价此类课的效果时,还要注意考查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否在活动过程中对他们的信息素养、研究方法、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他们所习的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否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等。
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中需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的构建、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整合要求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真正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使师生习惯于使用信息技术或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获取所需的信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应在整合过程中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不等于抛弃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等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模型等传统的教学工具,都具有优势及计算机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不能因为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盲目地淘汰或闲置原有的教学工具。 3、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不能为了应用这种模式而生硬地使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更不能陷入“用计算机技术的课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计算机技术用得多的课比用得少的课好”等误区。用不用、用哪些、如何使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都应完全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定。因此,教师必须着力追求每节课或每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效,不能只顾形式。
四、关于实现有效整合主体的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整合,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层面中。同时也可将部分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在知识上,两者是相互融合的。那么,在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术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这两个方面,引申出判定整合主体的问题。
假如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主体,把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就得身兼几个不同专业的班级的教学任务,就得掌握不同专业的知识,这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相反,如果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就只需要专业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其实,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这种知识和技术。而且,他们也不需要教授学生这些知识和技术,只要会运用即可,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没有多大难度。因此,要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就必须由计算机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并逐渐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建构促进他們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应充分认识到,达到一种“完美”的整合状态还需要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课程更好地整合,进而创建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高级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何克抗.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OL],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网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