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下衍生出了很多新型媒体,给传统媒体广播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冲击。为此,不得不对广播的发展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实现广播发展的稳定与长久。本文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发展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发展;策略
广播的发展历经了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后已经进入到了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阶段,同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形态也进入了快速演变的状态。此种情况下,广播既面临着来自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又承受着来自新兴媒体势力的冲击与挑战,为此,广播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下面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索。
一、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处境分析
从互联网到笔记本电脑、PAD,再到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使得点对点式的咨讯传播成为可能。数字报纸、数字杂志和网络视频、桌面视窗、三维全景和数字广播等都属于新媒体形态,在PC、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支持下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性以及延展、融合等特点,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使得传输方式更为多样和强大,且花费的储存成本更少[1]。可见,相较于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广播,新媒体在技术支撑、内容与收入来源、特征、终端接收以及营销目标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具有明显的交互性与指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与网络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越来越明显,行业竞争、市场资源抢占愈发激烈,处境艰难。但与此同时,广播媒体又是唯一可以将受众眼睛解放出来的媒体,具有便捷、贴近、成本少以及不影响听众手、口、眼等器官正常活动的特点,并且不仅能够满足直播需求,还能够依托于汽车、手机、随身听等成为个人媒体。此外,随着广播节目制作质量和收听品质的不断提升,相比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经过压缩,且时断时续的音质,通过广播接收到的音质更好、更稳定。
综上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面临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仍然有着一定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广播并不会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渐消逝,但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和转变,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多样化受众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发展策略
(一)实现广播内部的市场化
第一,我国的广播媒体基本都属于国有性质,经费来源除了日常广告经营之外,主要源自政府拨款,在事业单位性质下采取的是产业化经营管理方式。但是由于其在信息传播和体制上存在的劣势和限制,日渐向着边缘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一是要根据广播媒体不同的性质赋予其更为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如像新闻广播这类电台,应继续保持其在节目内容上客观、真实的特点,分别在政策和日常运行中对其实行全方位管理,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二是对于运作方式为公司化的广播电台,要切实转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只负责广播电台宏观上的政策制定以及监督调控,不插手其日常运作,在为其营造规范有序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让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同时将节目采编播部门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对广告这类市场经营部门则采取开放化管理,给予其足够发展空间[2]。
第二,当前阶段我国广播电台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实行“频率制”与“中心制”并行的方式,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心制”,“频率制”为辅。在将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整合为一个总台后,电视和广播都隶属于总台管辖,广播之下再设置各个频率,频率领导享有部分的经营自主权。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将这两种组织模式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其一,由总台掌控全局,在此基础上以广播频率不同的节目特点为依据做分类处理,设置新闻中心负责新闻或评论类的频率管理以及新闻节目、人员的编播与管理[3]。在人事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把节目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作为参考依据,还要将其与人员收入挂钩。同时,新闻中心不设置广告经营指标,由总台负责管理、由政府负责经营经费的划拨。其二,除却新闻中心,不同频率在立足于不同定位的基础上将节目制作、日常运营交由频率领导完全负责,总台则根据各频率的定位设置与其相适应的经营指标;各个频率自主设立市场部门负责市场调研工作,为节目改进提供有效依据。其三,设立与节目中心处于同一级别的广告部门,负责新闻中心与各频率的广告招商工作。
(二)利用媒介融合打造广播新闻品牌
与新媒体新闻相比,雖然新媒体新闻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但在权威性和真实性与可信度方面广播新闻显得更为可靠。为此,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借助媒介融合将广播新闻的优势扩大,打造广播新闻品牌。具体如下:一是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打造诸如新闻评论类、访谈类和现场直播类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广播新闻节目品牌,充分凸显出广播的优势和特色。以现场直播形式为例,记者在通过口头描述将正在发生的事件展示给受众时,受众会有更为真实的现场体验感,如重大节日、国家庆典、会议,或是灾难性事件的现场播报。同时,还可在网络广播和手机广播的支持下,打造广播新闻的可视化直播节目形态。二是借助媒介融合将广播主持人塑造成品牌,将其从“幕后”带到“台前”。
(三)不断增强广播内容在思想上的内涵
在媒体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形下,是否“独家”已经不是制胜的唯一指标,受众越来越重视新闻内容的深度,看重新闻观点中蕴含的内涵和思想性。为此,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要通过观点制胜,即时正确地对新闻事件做出解读和点评,成为在政策上和舆论上具有权威性的解释者和引导者[4]。
三、结语
对于广播媒体来说,新的媒体环境下其既占有一定发展优势,又在一些方面存在劣势,但仍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此,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当前自身面临的处境,在明晰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顺应和借助媒介融合趋势,扬长避短,不断扩展自身优势,以谋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海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新闻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市场,2015(19):267-268.
[2]王晓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空间的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20.
[3]弓雪.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多元融合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1.
[4]谢燕琼.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新闻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51,5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发展;策略
广播的发展历经了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后已经进入到了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阶段,同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形态也进入了快速演变的状态。此种情况下,广播既面临着来自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又承受着来自新兴媒体势力的冲击与挑战,为此,广播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下面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索。
一、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处境分析
从互联网到笔记本电脑、PAD,再到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使得点对点式的咨讯传播成为可能。数字报纸、数字杂志和网络视频、桌面视窗、三维全景和数字广播等都属于新媒体形态,在PC、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支持下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性以及延展、融合等特点,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使得传输方式更为多样和强大,且花费的储存成本更少[1]。可见,相较于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广播,新媒体在技术支撑、内容与收入来源、特征、终端接收以及营销目标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具有明显的交互性与指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与网络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越来越明显,行业竞争、市场资源抢占愈发激烈,处境艰难。但与此同时,广播媒体又是唯一可以将受众眼睛解放出来的媒体,具有便捷、贴近、成本少以及不影响听众手、口、眼等器官正常活动的特点,并且不仅能够满足直播需求,还能够依托于汽车、手机、随身听等成为个人媒体。此外,随着广播节目制作质量和收听品质的不断提升,相比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经过压缩,且时断时续的音质,通过广播接收到的音质更好、更稳定。
综上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面临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仍然有着一定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广播并不会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渐消逝,但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和转变,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多样化受众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发展策略
(一)实现广播内部的市场化
第一,我国的广播媒体基本都属于国有性质,经费来源除了日常广告经营之外,主要源自政府拨款,在事业单位性质下采取的是产业化经营管理方式。但是由于其在信息传播和体制上存在的劣势和限制,日渐向着边缘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一是要根据广播媒体不同的性质赋予其更为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如像新闻广播这类电台,应继续保持其在节目内容上客观、真实的特点,分别在政策和日常运行中对其实行全方位管理,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二是对于运作方式为公司化的广播电台,要切实转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只负责广播电台宏观上的政策制定以及监督调控,不插手其日常运作,在为其营造规范有序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让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同时将节目采编播部门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对广告这类市场经营部门则采取开放化管理,给予其足够发展空间[2]。
第二,当前阶段我国广播电台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实行“频率制”与“中心制”并行的方式,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心制”,“频率制”为辅。在将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整合为一个总台后,电视和广播都隶属于总台管辖,广播之下再设置各个频率,频率领导享有部分的经营自主权。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将这两种组织模式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其一,由总台掌控全局,在此基础上以广播频率不同的节目特点为依据做分类处理,设置新闻中心负责新闻或评论类的频率管理以及新闻节目、人员的编播与管理[3]。在人事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把节目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作为参考依据,还要将其与人员收入挂钩。同时,新闻中心不设置广告经营指标,由总台负责管理、由政府负责经营经费的划拨。其二,除却新闻中心,不同频率在立足于不同定位的基础上将节目制作、日常运营交由频率领导完全负责,总台则根据各频率的定位设置与其相适应的经营指标;各个频率自主设立市场部门负责市场调研工作,为节目改进提供有效依据。其三,设立与节目中心处于同一级别的广告部门,负责新闻中心与各频率的广告招商工作。
(二)利用媒介融合打造广播新闻品牌
与新媒体新闻相比,雖然新媒体新闻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但在权威性和真实性与可信度方面广播新闻显得更为可靠。为此,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借助媒介融合将广播新闻的优势扩大,打造广播新闻品牌。具体如下:一是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打造诸如新闻评论类、访谈类和现场直播类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广播新闻节目品牌,充分凸显出广播的优势和特色。以现场直播形式为例,记者在通过口头描述将正在发生的事件展示给受众时,受众会有更为真实的现场体验感,如重大节日、国家庆典、会议,或是灾难性事件的现场播报。同时,还可在网络广播和手机广播的支持下,打造广播新闻的可视化直播节目形态。二是借助媒介融合将广播主持人塑造成品牌,将其从“幕后”带到“台前”。
(三)不断增强广播内容在思想上的内涵
在媒体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形下,是否“独家”已经不是制胜的唯一指标,受众越来越重视新闻内容的深度,看重新闻观点中蕴含的内涵和思想性。为此,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要通过观点制胜,即时正确地对新闻事件做出解读和点评,成为在政策上和舆论上具有权威性的解释者和引导者[4]。
三、结语
对于广播媒体来说,新的媒体环境下其既占有一定发展优势,又在一些方面存在劣势,但仍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此,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当前自身面临的处境,在明晰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顺应和借助媒介融合趋势,扬长避短,不断扩展自身优势,以谋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海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新闻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市场,2015(19):267-268.
[2]王晓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空间的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20.
[3]弓雪.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多元融合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1.
[4]谢燕琼.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新闻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