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为员工创造归属感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ngy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以公司为家,时时刻刻想着为公司做贡献。但是在拜耳看来,公司只有真正在乎员工,把员工当作家人来看待,员工才会在乎公司,产生归属感,与公司有情感的共鸣。
  
  有着146年历史的拜耳公司,在医药保健、作物营养、高科技材料等化工领域已经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领先地位,它也为10.86万名员工提供了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工作场所。在德国总部,祖孙三代在拜耳工作的员工并不鲜见,公司文化已经融入到很多员工的家庭生活里。拜耳为员工创造的这种归属感,也带到了中国,从员工流动率即可看出一斑。据拜耳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归梅萍介绍,拜耳的员工流动率均在行业水平的50%左右。
  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的同时,如何留住好的人才?归梅萍说:“我们对员工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但这个词也是非常多的公司都在用的,只是口头说说没有用,员工要看你是不是真的那么做了。”
  
  “以人为本”不是口号
  
  王倩是拜耳的新员工,5月底刚刚加入公关传媒部,从事内部沟通工作。自接到面试电话开始,她就切实地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很多细节。“人力资源部同事电话通知我面试的时候,我觉得她的语气非常客气,一些细节还不断征求我的意见。比如给我几个面试时间候选。王倩说,从接到电话那一刻起就对拜耳产生了好感。特别期待加入这家公司。
  归梅萍认为,为员工着想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人力资源部就是要为员工提供贴心服务的:“大家都说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如果当一个应聘者准备成为‘重要资产’的时候,你不是以服务的心态来对待他,那显然你说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
  王倩并不是一个喜欢跳槽的人。之前她已经在一家瑞典公司工作了5年时间,所以她选择拜耳也很谨慎:“公司的声誉好不好,我很看重。在进入拜耳之前,尽管更专业、更细节的信息并不了解,但总的来说我知道这是一家声誉很好的公司。比如阿司匹林是拜耳出品的非常有名的药品;我以前的工作中,在与供应商谈光盘制作的时候,他们也总是用拜耳的原材料当卖点——这些点滴的事总会让你知道这是一家拥有很好产品的公司。拜耳有‘最佳雇主’、‘最佳工作场所’这些评选的肯定,这些信息在决定加入公司之前也都是听说过的。”
  在进入公司之后,从办公室的布局方面。王倩就发现公司为员工愉快、舒适工作的确花了很多心思。拜耳的办公室就在黄浦江畔,窗外就是美丽的江景。“大多数公司都是把管理层的办公室设置在靠窗的、视野好的位置,普通员工的办公区设置在中间。拜耳是反过来的,普通员工是靠窗的,抬起头就可以看到风景,管理层的办公室都是靠中间位置的。”
  拜耳办公室的隔断,也比一般公司的要矮很多。坐在那里,不论是看看外面风景,还是与相邻同事聊几句,都可以很轻松地做到。
  归梅萍讲述了一个月前一个中层经理换办公室的经历。“刚搬到一间新办公室,开始当然很高兴啊,不过他很快发现办公室里有一个通风口,总是发出嗡嗡的声音,安静的时候特别明显。物业将这个通风口处理得很漂亮,在办公室里实际都看不到的,所以行政部门也不知道这件事。他直接找到他的主管来反映这个问题,主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先搬到旁边的一个空办公室。这个员工就很开心,觉得公司很在意他的感受。然后他的主管向行政部门提出这个问题,最后我们确认,确实不能降低噪音,宁可空着那间办公室,也不能让员工在里面办公。”归梅萍说,“这样的问题在办公室太常见了。如果着眼点不在员工身上,有的公司会说,有一间独立办公室就不错了,这么点声音都忍受不了;也有的公司会说,办公室租金这么贵,空着太可惜了,要不要换一个忍受能力强的人试试。”
  
  自下而上的动力
  
  前段时间,拜耳中国区计划更换公司的slogan。拜耳决定,从员工中产生这个新slogan。公司一共收到了1000多条投稿,评审委员会选出了几十条,然后再由员工来投票。“同事们对这样的活动都特别热心,发自内心地想为公司想出一个好创意。”拜耳采购部的白欣晔对记者说,“我想了好几天之后提出了一条,可惜没有被采纳。尽管最后入选的不是‘我’提出的,但是想想这是‘我们’提出的,那也让人很兴奋。”在公司的管理中,拜耳更强调这样自下而上的动力,而不是由上往下来施加压力。
  在材料科技做销售工作的许志华,则向记者讲述起他引以为豪的拜耳团队合作:“可以说我们的每一笔订单都是完美的团队合作的结果。很多公司都面临销售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的矛盾。这些内耗会花费员工很多精力,但在拜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和技术部门的同事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首先有个基本的信任,就是大家的目标都是让公司发展,而不是在争什么部门、个人利益。”在拜耳的员工测评中,不只是有上级对下属的测评,还包括下属对上司、不同部门同事之间的测评。这样多角度的测评,让员工不只是满足领导
  
  晋升不看资历
  ——专访拜耳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归梅萍
  
  拜耳希望能够让员工拥有终身的雇佣能力,在这里员工会受到业内最好的培训,在拜耳的工作经历将成为业内最好的工作简历。在拜耳,很大比例的一线操作工都有出国培训的机会,一线经理出国接受培训和轮训的机会长期存在。
  当拜耳提出了塑造员工“终身可雇佣能力”之后,就有人质疑,这难道不会增加公司的员工流失率吗?拜耳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归梅萍的回答是,这必然会增加员工的“市场热门程度”,然而员工流失的关键并不在于其能力高低,而在于整体环境是否优秀。
  在拜耳,人力资源经理们用3P(Pay,行业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Personal Development,个人发展空间;Position,职位)1E(Environment,企业文化与环境)来营造整体留用人才的环境。
  “在业内,大家都会说要培训到拜耳,这说明拜耳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和有效性已经具有了‘黄埔军校’的美称。在拜耳,我们更愿意提供一些比他的能力要高一些的职位。人们都喜欢快速发展、快速学习,而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岗位,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学习精神。这也使得优秀人才更愿意留在拜耳。”企业文化与环境,则被归梅萍列为一个统筹整合的工程。只有安全、快乐、融合的环境,才能让员工更为踏实地工作。
  “这就像是一个物理作用力。当内部工作环境恶劣的时候,本身就是把员工往外推,这时候,外部只要有好的条件一拉,人自然就走了。如果内部环境非常好,企业存在着拉力,这时候,员工自然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归梅萍说。
  在拜耳,晋升的关键参考标准在于 对4个C的考核,即Competency,岗位职能所要求的资质;Character,个人品格;Comfort,与周围的同事是否相处融洽,善于合作:Change,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
  如何在4个C的基础上打造员工的可雇佣能力,拜耳提出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一概念。“我们会要求员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在此之前,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价值?现在,你站在什么样的位子上?将来,你期望自己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就?为了达到这个方向,目前你需要面对什么挑战?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源支持?最后,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提出后,员工的直接上司会帮助员工来实现他们的个人计划。整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实施的细节,你眼睛看到的并不等于你能够做到的。”归梅萍说,“在拜耳,晋升不看资历,而是看你的成绩和行为。”的要求,还让整个工作氛围都变得十分和谐。
  除了每个员工都可以向自己的主管、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拜耳也建立了一些员工与公司的沟通渠道,包括与中国区最高层面对面的沟通。比如拜耳中国区总裁会定期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与员工进行交流。“我们很鼓励在这些沟通渠道中,员工对公司有什么不满意都坦率地讲出来。但是我们也发现。员工提出的很多问题,并非是关于个人的,而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对公司未来、公司发展很关心,这样的问题由中国区最高层专门来回复,显然比一般的管理层更合适。”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也为拜耳中国区带来了一些压力。“那时同事们会有一些担心、疑虑,一方面是关于个人的一公司是不是会有裁员、减薪等这些对个人产生较大影响的举措;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特别关注公司如何来应对金融危机。公司的战略会产生哪些改变和调整。”白欣晔说,当不断听到朋友同学所在的很有名气的公司传来坏消息的时候,工作情绪难免会受到影响,但是公司很快就做出举措稳定军心了,“1月中旬,我们每个员工都收到了中国区总裁的邮件,讲到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所以看到这封邮件之后,大家的心马上安稳了,并全心投入到正常工作中。”
  事实上,整个2009年度,拜耳中国并没有遭遇到想象中的如许艰难,唯一受到影响的是材料科技子集团。不过,拜耳还是很乐观。随着欧美市场开始复苏,他们认为将给予这一业务大幅反弹的空间。
  
  归属感创造更高的效率
  
  拜耳为员工创造的归属感,对于公司的正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员工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归梅萍也做了很多思考,她将员工与公司的归属感分为四个层面:“最低层面。是员工认为公司好坏与他无关,他来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资就好了;第二个层面,员工觉得公司做得好他会很开心,因为他可以有机会涨工资、多拿奖金;第三个层面,他的头脑和公司是联系到一起的,除了认真做自己的工作,还会主动出主意来让公司更好;第四个层面,一般公司都达不到,是精神层面上的,员工和公司已经融入到一起,像德国总部那些几代人都在拜耳工作的员工就已经达到这个层面,他们甚至觉得哪天没来上班心里都不舒服,已经把拜耳当成精神支柱了。”
  “每家公司、每个老板当然都希望员工可以达到第三个、第四个层面,希望他们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公司做贡献。但是换个角度说,公司只有真正在乎员工,把员工当作家人来看待,对他有感情,员工才会在乎公司,产生归属感,与公司有情感的共鸣。”归梅萍表示。
其他文献
也许是从小练琴以及5年职业钢琴师的经历,让王彬做事专注,姿态优雅,最重要的是,心态始终平和。    失败没关系    “失败没关系。要是努力工作也不能胜任这个职位的话,还可以继续弹钢琴。”这是王彬在19年前刚进入安永法律事务部做助理时对自己的宽慰,因为,当时的她除了弹钢琴,没有任何其他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带着中国式除暴扶弱的心态,她天真地以为学法律能够帮助到那些受
期刊
研究表明,女性的前瞻能力可能逊于男性,唯有努力建立更强大的人际网络、接触不同意见以及发现新趋势,才能培养自己的前瞻能力。    针对高层主管的一项研究结果对女性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多个方面女性表现优于男性。忧的是女性的“远见”逊于男性。  INSEAD学院教授哈米尼亚·伊瓦拉和博士生奥蒂利娅·奥博达鲁的研究表明,女性高管的前瞻能力以及基于远见为机构制订战略方向的能力逊于男性。这究竟只是人们的
期刊
面试官提出此问题,无非想要以下三方面的信息:求职者之前是否对公司、职位、行业有所了解;进一步判断此人的思维深入性与全面性;了解求职者真正关心的点。    “您还有问题要问吗?”通常这是在面试尾声你会被问及的。如大家所知,面试是平等和双向选择的过程,公司和我们相互考查与评价,其中充满了简单博弈。迫于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求职者在忙于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时候,往往忘记了面试时他们还有考查公司的“任务
期刊
2009年的[四大]并不平静,作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在渡过一段高速成长之后的调整期。我们有请安永中国人力资源合伙人王彬与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安永中国高级审计师沈利对话,学习如何平和面对外在与内心的波涛。    王彬 沈利    导师小档案  王彬  安永中国人力资源合伙人、安永远东区人力资源总监  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中生长,王彬说自己是一个“被保护得很好”的人,只用顾好读
期刊
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来临。然而今年的记者节也许会更加意味深远。在全球经济动荡的环境下,媒体也在经历着转型的巨痛。  9月底,道琼斯旗下的《远东商业评论》在创办63年后倒闭;10月,中国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出版物《财经》杂志经营团队及编辑团队高层集体辞职;同时,《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已于国庆前宣布去职拟办新刊;而硬币的另一面,财讯集团已经上市;今年8月底,现代传播集团发布了准备香
期刊
人说每天生活在身边,再伟大的传奇人物也会显得平庸。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算得一个伟大人物,但他这一生有着太多传奇。他曾用这些传奇不断提醒我他绝不平庸。    从小到大,我对“爸爸”这一重大历史人物经历了如下心路历程:先是无比高大。无所不能,骑马定车,演戏绘画,泥瓦木工。抽烟喝酒,总之没他拿不起来的。这样一个爸比哪个同学的都拿得出手。后来他就失踪了,也不知是干了特务还是反革命,反正让人民政府给抓起来了。当
期刊
Excel图表复制到PPT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如何避免文件尺寸过火?如何启用图表动画,让图表内容按照重点依次呈现?  如何确保从Excel导出到PPT时图表不变形?  教个秘诀,邦尼消除工作中的烦恼!  花点时间掌握这些功能有助于你成为图表高手!  复制Excel图表到PPT中防止文件尺寸过大  难度:★★☆☆☆  特点:保持文件尺寸小巧,同时内容可编辑。不需要的内容不会出现
期刊
如果晚互联网行业的销售与传统媒体的销售相比有什么特质被放大的话,那就是他们更像一个专业的媒介广告投放分析领域的咨询顾问,是网站广告资源的策划、管理与研发者,而不是一个广告版位和执行手段的推销者。  徐嘉鼎的太太最近刚在淘宝网上托代购买了一对儿某奢侈品牌的金表,“比国内店里便宜了整1.2万元。”这事儿于公于私对徐嘉鼎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儿。于私自不必说,于公是因为这笔交易又可以成为徐嘉鼎他们分析淘宝用户
期刊
俞敏洪在新浪“围脖”中评价李开复是“企业界抛弃成功”的最好代表。一转身,老师开复变成了老板开复。离开谷歌中国的李开复,带着他的创新工场和大把的资金开始了“老板”的生涯。这次,他是真正会做一次“最好的自己”,还是会成全更多人“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说:“在创新工场的工作每天都不一样,都很快乐、很充实。”当还有人在为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唏嘘的时候,开复老板早已经忙不迭地开始新一轮的融资了。  这
期刊
清华大学台柱子    我第一次上台演戏是在“圣路易”,有一位神甫组织了一台戏,戏名叫《地窖之门》。是以奥匈帝国为社会背景的一出情节剧。剧中描写一帮不安分的修道士们,偷偷去地窖里喝得酩酊大醉。我的同学们扮演这些去地窖偷酒的修道士,而我则负责把他们都杀光。我的角色也是位修道士。  在高中时我并没想过要成为演员,可我成了大学生后就迷上了戏剧。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排了莎士比亚的全本《威尼斯商人》,我也被选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