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去的僵化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政治教学过程科学地引入“辩论”是一条很好的实现优效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辩论;应用
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师精心设置疑问,学生分组形成正反两方,按照规定的辩论程序对本方观点发表见解,并尽力驳倒对方观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实施辩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通过查阅、搜集资料来对我方观点进行事实支撑,而对对方观点进行辩驳,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经过不同思想的碰撞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辩论中能迅速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对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辩识能力和自我的思想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辩论式教学呢?
一、精心设置辩题,做好教学准备
辩题的设置是开展辩论式教学的第一步,辩题设置得是否合理、恰当,是决定辩论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基础,通常辩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辩题应具备趣味性
辩论式教学的展开需要人人都参与,才能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一点,设置辩题时需要考虑趣味性,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可以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际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或令其产生激烈争议的话题等作为辩题,例如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等,这样的辩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符合学生生活趣味,能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第二、辩题要有教育性
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此,辩题的设置必须要保证教育性。初中阶段的学生,价值观正处于逐步建立且不稳定的阶段,具有教育性的辩题,可以帮助他们辨清是非黑白,认清事实的真相,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建立。
第三、辩题要有可辩性
可辩性是指辩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考虑学生的学识能力,难度要适宜。如果辩题设置得太难,学生无从下手, 容易产生挫败感,失去辩论的信心;如果辩题设置得太容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辩出结论,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
二、遵守辩论程序,顺利展开教学
严格遵守辩论程序是辩论教学顺利展开的保证,对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遵守辩论程序,把握辩论规则。一般而言,辩论程序要遵循以下顺序:
第一步,学生根据辩题自主选择观点, 教师按照学生的观点立场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所选观点搜集资料。资料搜集途径可多样化,常用的有互联网、书籍、报刊查阅或人物采访等,获取资料后选择有利信息。
第二步,组内成员之间交流讨论,从对方角度出发,反思我方的论据是否有漏洞,适当增减论據资料,归纳内容,整理发言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步,进行辩论,这个环节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 但规定一人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宏观把控辩论过程、辩论秩序,做好辩论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辩题核心展开辩论,切勿偏题或者离题。对于学生发表的观点,教师不可马上打断或者做出评论。另外,对于辩论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教师要做好应急预备方案,如学生表现太过于积极,造成严重超时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强调辩论要有针对性,鼓励学生把辩论活动延伸到课后进行。诸如此类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教师要学会保持从容的心态,冷静、快速处理问题,促使辩论教学顺利进行。
例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能否两全”
正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可以两全
反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可以两全
正反方,经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如下辩论:
正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看似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矛盾双方,实则只要调节好两者的关系,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可以两全的。
反方:在战争年代,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要牺牲部分人的财产利益,甚至是生命利益,因此,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两全。
正方:在此我要解释一下,两全指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可以保全,是一个趋势,不要求完美无缺,不要求在同一时间都能实现。另外,利益是有大小之分的,就像对方所说,在战争年代,放弃了财产,就能获得生命,那你能说他没有收获利益么?
这时,反方的小组只有几个学生踊跃参与辩论,其他学生则表现出“搭便车”的状态,甚至一度出现冷场的局面,对此,应迅速采取干预对策,让“搭便车”的同学参与进来。
在以上过程中,双方学生各抒己见,向对方辩驳,辩论的氛围热烈活跃,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辩论过程突发冷场情况时, 教师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使得辩论教学按程序继续展开,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做好辩论延伸
有了辩论目标和辩论方式的配合并不够,在学生辩论之后,教师要将各种不同的见解综合、归纳,对所论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做出明确的解答,同时对辩论的过程给予评价,肯定主流,指出偏激,坚持真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总结对真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如对上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能否两全”的辩论,可总结为:正方同学首先对辩题中的一些词语做出解释,把“两全”中的“可以”解释为“不等于必然”,这就是正方的漏洞之处,也就是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之下绝对没有例外。反方就把这个“两全”解释为《词典》中的“完全”,这就占了有利地位,于是,他们就一直强调个人与群体是对立的,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不能两全的。做好了辩论评价,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外,弥补课堂讨论的不足,真正将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总之,辩论式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不再单调,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综合能力、口头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辩论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辩论,将知识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和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著:(英国)阿拉斯泰尔博尼特 译者:魏学明 《学会辩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07月出版
关键词:课堂辩论;应用
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师精心设置疑问,学生分组形成正反两方,按照规定的辩论程序对本方观点发表见解,并尽力驳倒对方观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实施辩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通过查阅、搜集资料来对我方观点进行事实支撑,而对对方观点进行辩驳,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经过不同思想的碰撞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辩论中能迅速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对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辩识能力和自我的思想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辩论式教学呢?
一、精心设置辩题,做好教学准备
辩题的设置是开展辩论式教学的第一步,辩题设置得是否合理、恰当,是决定辩论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基础,通常辩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辩题应具备趣味性
辩论式教学的展开需要人人都参与,才能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一点,设置辩题时需要考虑趣味性,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可以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际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或令其产生激烈争议的话题等作为辩题,例如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等,这样的辩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符合学生生活趣味,能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第二、辩题要有教育性
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此,辩题的设置必须要保证教育性。初中阶段的学生,价值观正处于逐步建立且不稳定的阶段,具有教育性的辩题,可以帮助他们辨清是非黑白,认清事实的真相,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建立。
第三、辩题要有可辩性
可辩性是指辩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考虑学生的学识能力,难度要适宜。如果辩题设置得太难,学生无从下手, 容易产生挫败感,失去辩论的信心;如果辩题设置得太容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辩出结论,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
二、遵守辩论程序,顺利展开教学
严格遵守辩论程序是辩论教学顺利展开的保证,对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遵守辩论程序,把握辩论规则。一般而言,辩论程序要遵循以下顺序:
第一步,学生根据辩题自主选择观点, 教师按照学生的观点立场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所选观点搜集资料。资料搜集途径可多样化,常用的有互联网、书籍、报刊查阅或人物采访等,获取资料后选择有利信息。
第二步,组内成员之间交流讨论,从对方角度出发,反思我方的论据是否有漏洞,适当增减论據资料,归纳内容,整理发言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步,进行辩论,这个环节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 但规定一人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宏观把控辩论过程、辩论秩序,做好辩论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辩题核心展开辩论,切勿偏题或者离题。对于学生发表的观点,教师不可马上打断或者做出评论。另外,对于辩论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教师要做好应急预备方案,如学生表现太过于积极,造成严重超时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强调辩论要有针对性,鼓励学生把辩论活动延伸到课后进行。诸如此类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教师要学会保持从容的心态,冷静、快速处理问题,促使辩论教学顺利进行。
例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能否两全”
正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可以两全
反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可以两全
正反方,经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如下辩论:
正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看似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矛盾双方,实则只要调节好两者的关系,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可以两全的。
反方:在战争年代,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要牺牲部分人的财产利益,甚至是生命利益,因此,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两全。
正方:在此我要解释一下,两全指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可以保全,是一个趋势,不要求完美无缺,不要求在同一时间都能实现。另外,利益是有大小之分的,就像对方所说,在战争年代,放弃了财产,就能获得生命,那你能说他没有收获利益么?
这时,反方的小组只有几个学生踊跃参与辩论,其他学生则表现出“搭便车”的状态,甚至一度出现冷场的局面,对此,应迅速采取干预对策,让“搭便车”的同学参与进来。
在以上过程中,双方学生各抒己见,向对方辩驳,辩论的氛围热烈活跃,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辩论过程突发冷场情况时, 教师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使得辩论教学按程序继续展开,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做好辩论延伸
有了辩论目标和辩论方式的配合并不够,在学生辩论之后,教师要将各种不同的见解综合、归纳,对所论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做出明确的解答,同时对辩论的过程给予评价,肯定主流,指出偏激,坚持真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总结对真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如对上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能否两全”的辩论,可总结为:正方同学首先对辩题中的一些词语做出解释,把“两全”中的“可以”解释为“不等于必然”,这就是正方的漏洞之处,也就是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之下绝对没有例外。反方就把这个“两全”解释为《词典》中的“完全”,这就占了有利地位,于是,他们就一直强调个人与群体是对立的,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不能两全的。做好了辩论评价,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外,弥补课堂讨论的不足,真正将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总之,辩论式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不再单调,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综合能力、口头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辩论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辩论,将知识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和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著:(英国)阿拉斯泰尔博尼特 译者:魏学明 《学会辩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0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