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编:周琦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快速兴起,不仅侵蚀了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地,更是对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极大冲击。如何实现转型,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迫切问题。
在西北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眼中,金融科技成为推动兰州银行创新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据悉,兰州银行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指静脉存取款、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全能自助银行、百合生活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作为全国城商行首家全功能智慧银行,硅谷支行集聚了兰州银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产品,高清的“九联屏”实时呈现利率、股市、理财等信息,屏幕上方的人脸识别系统可立即捕捉、识别客户身份信息……硅谷支行成为许多银行同业口中的“5A级景区”。
业内人士认为,兰州银行的创新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体系,正在成为国内银行业的样本。
物理网点少,科技转型弥补
2012年,兰州银行主动拥抱金融科技,较早地提出了科技兴行战略。
“跟随跟不出差异化,拿来拿不来核心竞争力,外包包不出创新能力。” 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此前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奉行外包、跟随、拿来策略,无法从根本上获得核心竞争力。面对金融科技大潮的趋势,兰州银行确定了“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系统集成”的信息科技发展道路,决定每年拿出2%的营业收入来做科研,培养自己的金融科技团队。
数据显示,兰州银行科技投入由2013年的1.28亿元增至2017年的2.4亿元,累计超过10亿元。科技人员也从最初的15人增至目前的160余人,加上合作的开发公司驻场研发人员,常驻科技人员达300多人。
持续的投入成效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末,兰州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39.87亿元,较上年增长132.78亿元,增幅6.30%,占全省份额的12.6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09亿元,较上年增长181.28亿元,增幅14.77%,占全省份额的7.96%。房向阳介绍,如今,兰州银行存款中零售、对公分别占55%和45%,结构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
而與此同时,兰州银行的网点并未大幅增加。2010年,该行网点共计85家。兰州银行电商金融部总经理陈广师透露,目前兰州银行仅在甘肃省内设立了152个网点,远少于其他大型银行在甘肃省的网点数量,“在物理网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正是由于科技转型,才让我们能够发展客群和经营。”
“科技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是需要长时间的人才、技术积累和储备的。”房向阳说,随着科技对业务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兰州银行不仅要在与同业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还要拉开与本地银行的差距。
以平台思维改造业务模式
据介绍,兰州银行通过平台战略,构建了“平台体系 支付体系 终端体系 线上线下体系 服务体系”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单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或产品,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超越,只有建立起集支付、理财、信贷、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兰州银行行长助理何力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和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体系和生态之中。
何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在成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兰州银行与兰州房地产交易中心、汽车交易市场联合,打造了专业服务交易平台,平台与房产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了房屋的在线发布、身份校验、在线支付、资金监管、贷款申请、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模式,可有效保障交易者资金安全。
“平台上线后,一年内规模就达到了20亿元。”何力说,自银行向互联网转型后,无论是获客渠道还是对客户的服务本身,都在从线下向线上转。通过平台去拓展客户,效果显著。
此外,该行面向所有银行开放的农村产权信息化综合服务云平台,截至2017年12月末,已发放线上抵押贷款共计956笔、4.82亿元,其中兰州银行发放贷款685笔、3.38亿元;农村产权登记3526笔、2.98万亩;农村产权交易1984笔、金额981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兰州银行从运用互联网思维、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水平,到通过平台思维改造现有业务模式,再到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形成竞争优势,为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样本。
监控系统发现非法集资风险
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离不开业务信息监控系统的支持。兰州银行业务信息监控系统的电子大屏上可实时更新着各分支机构的存贷款、利润数据和各类业务活动变动图表,柜面业务状况、支付系统实时流转、ATM指静脉交易数据、手机银行服务点击量等数据均可实时监控。
兰州银行互联网风险监测系统启用于2015年,由兰州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可采集包括工商企业信用信息、最高法判决文书、国家政府网站等数据,围绕银行贷款等业务风险开展全方位的风险识别,辅助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危机应对。
“之前科技在产品上的应用只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2015年开始,科技的作用逐渐渗透到内部管理和风控上来。”房向阳说。以异常行为监控为例,通过对高风险地区登录、第三方当日交易频次、当日跨行转账频次等17项指标的跟踪监测、异常行为分析,能够及时鉴别异常行为,防控风险。此前,系统发现一家企业连续几个月交易额忽然放大,银行随即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其有非法集资的可能后及时报告监管部门,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
“未来,我们要把更多的技术应用到风险防控上去。”房向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兰州银行将会继续深耕前沿金融科技,升级风控机制和技术。
据悉,兰州银行与海致技术公司合作的文本识别技术将落地,该技术通过利用机器自动采集、解析互联网文本、信贷文本等数据,建立关联,迭代模型,可提升风控和精准营销等方面的效能。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快速兴起,不仅侵蚀了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地,更是对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极大冲击。如何实现转型,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迫切问题。
在西北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眼中,金融科技成为推动兰州银行创新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据悉,兰州银行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指静脉存取款、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全能自助银行、百合生活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作为全国城商行首家全功能智慧银行,硅谷支行集聚了兰州银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产品,高清的“九联屏”实时呈现利率、股市、理财等信息,屏幕上方的人脸识别系统可立即捕捉、识别客户身份信息……硅谷支行成为许多银行同业口中的“5A级景区”。
业内人士认为,兰州银行的创新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体系,正在成为国内银行业的样本。
物理网点少,科技转型弥补
2012年,兰州银行主动拥抱金融科技,较早地提出了科技兴行战略。
“跟随跟不出差异化,拿来拿不来核心竞争力,外包包不出创新能力。” 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此前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奉行外包、跟随、拿来策略,无法从根本上获得核心竞争力。面对金融科技大潮的趋势,兰州银行确定了“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系统集成”的信息科技发展道路,决定每年拿出2%的营业收入来做科研,培养自己的金融科技团队。
数据显示,兰州银行科技投入由2013年的1.28亿元增至2017年的2.4亿元,累计超过10亿元。科技人员也从最初的15人增至目前的160余人,加上合作的开发公司驻场研发人员,常驻科技人员达300多人。
持续的投入成效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末,兰州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39.87亿元,较上年增长132.78亿元,增幅6.30%,占全省份额的12.6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09亿元,较上年增长181.28亿元,增幅14.77%,占全省份额的7.96%。房向阳介绍,如今,兰州银行存款中零售、对公分别占55%和45%,结构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
而與此同时,兰州银行的网点并未大幅增加。2010年,该行网点共计85家。兰州银行电商金融部总经理陈广师透露,目前兰州银行仅在甘肃省内设立了152个网点,远少于其他大型银行在甘肃省的网点数量,“在物理网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正是由于科技转型,才让我们能够发展客群和经营。”
“科技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是需要长时间的人才、技术积累和储备的。”房向阳说,随着科技对业务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兰州银行不仅要在与同业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还要拉开与本地银行的差距。
以平台思维改造业务模式
据介绍,兰州银行通过平台战略,构建了“平台体系 支付体系 终端体系 线上线下体系 服务体系”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单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或产品,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超越,只有建立起集支付、理财、信贷、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兰州银行行长助理何力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和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体系和生态之中。
何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在成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兰州银行与兰州房地产交易中心、汽车交易市场联合,打造了专业服务交易平台,平台与房产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了房屋的在线发布、身份校验、在线支付、资金监管、贷款申请、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模式,可有效保障交易者资金安全。
“平台上线后,一年内规模就达到了20亿元。”何力说,自银行向互联网转型后,无论是获客渠道还是对客户的服务本身,都在从线下向线上转。通过平台去拓展客户,效果显著。
此外,该行面向所有银行开放的农村产权信息化综合服务云平台,截至2017年12月末,已发放线上抵押贷款共计956笔、4.82亿元,其中兰州银行发放贷款685笔、3.38亿元;农村产权登记3526笔、2.98万亩;农村产权交易1984笔、金额981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兰州银行从运用互联网思维、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水平,到通过平台思维改造现有业务模式,再到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形成竞争优势,为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样本。
监控系统发现非法集资风险
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离不开业务信息监控系统的支持。兰州银行业务信息监控系统的电子大屏上可实时更新着各分支机构的存贷款、利润数据和各类业务活动变动图表,柜面业务状况、支付系统实时流转、ATM指静脉交易数据、手机银行服务点击量等数据均可实时监控。
兰州银行互联网风险监测系统启用于2015年,由兰州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可采集包括工商企业信用信息、最高法判决文书、国家政府网站等数据,围绕银行贷款等业务风险开展全方位的风险识别,辅助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危机应对。
“之前科技在产品上的应用只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2015年开始,科技的作用逐渐渗透到内部管理和风控上来。”房向阳说。以异常行为监控为例,通过对高风险地区登录、第三方当日交易频次、当日跨行转账频次等17项指标的跟踪监测、异常行为分析,能够及时鉴别异常行为,防控风险。此前,系统发现一家企业连续几个月交易额忽然放大,银行随即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其有非法集资的可能后及时报告监管部门,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
“未来,我们要把更多的技术应用到风险防控上去。”房向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兰州银行将会继续深耕前沿金融科技,升级风控机制和技术。
据悉,兰州银行与海致技术公司合作的文本识别技术将落地,该技术通过利用机器自动采集、解析互联网文本、信贷文本等数据,建立关联,迭代模型,可提升风控和精准营销等方面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