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镇球:体验多彩人生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b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老民族,华夏儿女被视为龙的传人,他们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新的千禧之年已然过去,中华这部史书变得更为厚重,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中华儿女从没有忘记母亲的伟大和光辉,今天,他们依然用勤劳和智慧,继续书写着传奇。
  与其说甘镇球先生是一个培训师,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人。他注重文化在人身上潜移默化的作用,他重视道德在为人处世中的影响。无论是做培训,还是自身学习,他都不忘“修身”,在文化的浸润下寻求快乐的因子。
  
  文明是永远的光明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所有炎黄子孙骄傲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曾给世界带去了文明的曙光,现在,它依然燃烧着旺盛的生命力,并蔓延至世界各地。与甘镇球先生交谈时,你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种平和中正的气场,让人觉得十分舒坦。他的声音淳厚,语速不紧不慢,表情从容淡定,与他对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甘镇球先生能给人以享受欣赏的交谈氛围,源于他身上中西方文化的熏染和交融。
  整个采访过程,甘镇球先生的言辞中,流露出最多的就是文化熏陶对一个人的影响。其实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罗万象,对人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浸润。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概可以概括文化的这种气场。甘镇球先生接受过完整的国情教育,再加上他对文化本身的兴趣,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会在他身上留有烙印。他又在美国学习生活过六年,研习西方的文化历史,这些无疑也加深了他的文化涵养。
  他说:“我对美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有很多好东西,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精华,毕竟我们有悠久的历史,那些经典古籍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尽管现在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少国人的精神,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他们的精神处于迷惘状态,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完全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没有精神文明就只能是虚有其表,这时就需要精神生活的同步提高,简言之就是需要从文化、文艺中获取快乐和满足。”甘镇球先生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令笔者不由得想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合,和谐、和平、祥和;结合、合作、融合。
  唐太宗品评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甘镇球先生为人处世的标准则是:礼、诚、忠、信、勤、智、恒、和。从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崇高的人格修养,人与人之间要以礼相待,要忠诚守信,要用勤力和智慧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且坚定中和。这八字箴言,说起来简单轻巧,做起来却难于上青天。甘镇球先生说:“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水平,如果他没有好的德行,也不能称之为人才。”其对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视和坚定,由此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的特征,这些在国人的身上一点一点地渗透,并最终成为中国人的品格。
  
  言传身教激情不退
  甘镇球先生还不到十岁时,就和父母从广东中山来到了香港,在香港读完高中课程后,他转而去了美国的大学继续深造,修读会计专业。或许是源于对文化的执着,他毕业后只在会计的岗位上,停留了短暂的时间,遂走上了培训的行列。他先是给人做工业科技方面的培训,而后就是他现在的工作,企业文化培训。如今已是资深企业文化培训师的他说:“我不喜欢数字,我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人有感情,与人群在一起有生命的激情,并从中获取生活的乐趣。所以,培训是我最理想的工作。”
  甘镇球先生不言自己是资深企业文化培训师,他更宁愿自己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自己的学生探讨交流,教学相长。他很注重实际经验的积累,他希望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实践体验,给学生以最有价值的参考。他说:“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实践也同样不可忽视。要学以致用,否则就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人的无能。”我们学习就是为了改造社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从1998年开始,甘镇球先生就参与到了培训的工作中。他曾四处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从中获取营养,增长见闻,开拓视野,以利于自己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从表面上看,这些与企业文化培训毫无关系,实际上甘镇球先生是谨记“人是第一资源”,他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尝试着用文化去化人。他说:“我的第一课都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才能有自己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利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自始至终,甘镇球先生都不忘一种文化气息的营造。
  他不仅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还亲自参与社会实践。他说:“培训师对人生要有多的体验,去不同的地方感受生活,不能闭门造车。我也经常去外地考察,做投资顾问,这样教授学生时更有说服力。”甘镇球先生的言行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他成为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帮他们理清思路,使之少走弯路。“一个好老师很重要,课程贵精不贵多,要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更是不简单。”做了十几年老师的甘镇球先生如是说。
  师生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和谐,即使是学生挑战老师,教学相长更能激发双方智慧的火花。这么多年以来,甘镇球先生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就是《师说》里的“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他说:“希望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能人云亦云。我讲的不一定全部正确,可那是我的经验,我曾参与其中,可以给你有实际价值的参考。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好,但也要尊师重道。”与学生无话不谈,同时又不失师者的庄重,在张弛有度中,甘镇球先生的培训在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对祖国的信心永存
  甘镇球先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这不仅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有说服力的实践,更是源于他对祖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先哲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置身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或许我们才能更真实感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雄奇与自豪,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香港回归之前,我就认定中国会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甘镇球先生说的很是欢快,语气中难掩其喜悦之情。“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落后也只不过一百年,这不算什么。”他接着说道,扬眉吐气之情溢于言表。问及他哪里来的信心,他笑着说:“我相信中国。中国人很勤劳,有智慧,不怕吃苦,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可以生存,一个拥有这么多坚韧品格的民族,怎么会不强大呢?”一个热爱祖国母亲的人,一个对他的民族始终抱有信仰的人,一个始终将德育放在智育之前的人,怎能不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爱戴呢?
  一天站在讲台上讲课四到八小时的甘镇球先生,不但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并还积极参与社团工作,他是现任香港六西格玛学会干事,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SRC前主席。除此之外,他还在孔子学院做学术研讨,还要常回家看看。面对自己紧密的工作行程,甘镇球先生怡然自乐说道:“我不累,这是我的工作,它们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可以从中获取快乐和满足。”
  甘镇球先生坚持以“礼、诚、忠、信、勤、智、恒、和”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说:“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追求快乐,同时对你生存的社会,有所贡献,倘人人都如此,这个世界怎会不美好?”他平和的心态仿佛与世无争,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让人容易接受。一个老师、一个爱国者,秉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人动容。
  甘镇球先生最后还说道:“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去内地走走,把自己从国外和香港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带去内地,让祖国更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所有殷切期盼祖国繁荣昌盛的中华儿女一样 ,甘镇球先生也相信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
  
  【人物简介】
  甘镇球先生,力生企业培训资深企业文化培训师,香港六西格玛学会干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SRC前主席。他以“礼、诚、忠、信、勤、智、恒、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寻求道德和人格上的光明;他教授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验,给他们最有价值的参考;他对祖国的信心,不需要理由去说服,只因一个中国人心中繁荣昌盛的梦。
其他文献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舞台上合唱演员们振奋人心的和声响起,台前的指挥家踩着节拍向观众踏进,活像一位伴舞的士兵,忽一转身,他又面向合唱队伍尽情地指挥着。他看似唐突的举止,让台上演员情绪高涨,更惹来台下观众连声叫好,随声附和,跃跃欲试。  舞台上这位用特殊的肢体语言,将观众和演员的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挥家,便是在合唱圈中被认为最激情四溢的指挥家——
期刊
对公益事业的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有人认为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有人认为盖楼能够助人摆脱贫困,但吴秉坚先生却坚定地认为,只有注重培养和帮助青少年,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带着这一理念,吴秉坚先生很早就与海南结下浓浓的情意结,他与父亲吴多泰博士一起,长期关注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海南具有很深的感情。其父亲吴多泰博士是香港资深地产发展商、著名的琼籍侨领,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享有极高的知名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曾经远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有这样一群人,曾经望断天涯,同为一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人,他们有同一个母亲——中国。  过去,由于祖国贫弱,无力保护在母亲羽翼之外的中华儿女,因而华侨饱受苦难,他们有“海外孤儿”之感。但是,在广大华侨心中,无不希望祖国母亲富强,使他们得以扬眉吐气。因此,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为了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康乐,社会的安宁,出钱出力,竭尽其赤子之心
期刊
彭永开先生——众人眼中的平民会长,口碑载道,从印度尼西亚新及侨友会的会员,到好运清洁公司的员工,无不对彭永开先生的为人交口称赞。在彭永开先生和蔼慈祥的面孔下,包容着的正是一颗慈善的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彭永开先生都是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捐资捐物,并亲赴现场慰问受难同胞。在公司里,最难做最危险的工作,彭永开先生总是一马当先,亲力亲为。他的人生苦难与快乐同行,但是他以顽强不息的斗志,笑面风雨人生,他引用
期刊
万水千山走过,有一种情怀总让人心动,那就是不惧风雨,任尔东南西北风,依旧向前冲。丘沛民先生就是在内地、台湾、香港辗转几十年的行程中潇洒地走过了一回又一回。“东南西北”纵横四方,三十多年间见证香港旅游业的起起伏伏,至今依然生意兴隆,而且正朝着更美好的明天昂首阔步。  有人认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身边的人做点实事会让人神清气爽,觉得生活更加有滋味。丘沛民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自己从事服务业,还在
期刊
大凡听过郑慧博士演奏钢琴曲的人,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心旷神怡的感受:如耳边有微风起伏,如眼前有千帆飘散,如身隔沧海茫茫,体验波澜壮阔,又或如身临清泉细流,侧听溪水潺潺,唤起人们无数的暇想,带领人们领略音乐中不同美妙的旖旎风光……  郑慧博士,这位曾经在练琴时也开过小差、偷过懒的六岁小女孩;这位曾经是香港演艺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以过硬扎实的基础功底打败过许多参赛选手的佼佼者;这位曾经在16岁时获得美国
期刊
《扁鹊心书》言:“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症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经络学说历来为中医学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经络之奥妙渊源流长。其中香港的中医师曾镇屏先生,于二十多年的中医生涯中,在临床上总结整脊经验,领悟人体经络之奥妙,探知人体经络、阴阳平衡的深意,开创了经络整脊的先河。  曾镇屏中医师在经络学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融汇传统中医学和现代整脊技术,创
期刊
从童军工程师辅警到服务社区的议员,一路走来,梁志坚先生走得踏实和精彩。喜欢挑战的他,自认是一名“草根”议员,既然是来自基层,也就必须和民众一起同呼吸、共快乐。  长年生活和工作在沙田这片风景悠美的热土上,梁志坚先生多年来兢兢业业,把他人生最灿烂宝贵的岁月,无私奉献给了沙田的基层社区事业,但他无怨无悔,并继续快乐前行。    沙田“草根”议员  梁志坚先生对我们谈到:“沙田区位于九龙半岛以北,面积6
期刊
生命中有许多感动,这种感动不仅仅是用话语来表现,而是发自内心的触动,更是欣赏,敬佩与尊重!作为获得香港首届杰出义工奖的姚佑雄先生,便拥有这种感动他人的力量。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四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情:义务工作。  当义工朋友们提及姚佑雄先生时,会亲切地称呼他为“姚姚”,而他身上的多重身份也使人对他刮目相看——香港摄影艺术协会副会长、电讯盈科员工、日本切边丝带花艺协会一级专业导师等,而在他的心目
期刊
与冯海风先生交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你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他身上所洋溢的执着、敬业、踏实的专业品格。作为一名专业会计学硕士、执业会计师,他倾其所学,在十余载的从业道路上笃行前程,沉淀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于是,在自我条件成熟后,他又毅然走上了独立创业的征途,开办冯海风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会计核数业务,以专业服务广大客户,并在诚信坚守中赢得良好口碑,称誉业界。冯海风先生信奉“尽力而为”的处世之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