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私藏。”
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像镜子一样活着
王雨卉
有一种东西可以容下世间万物,不是天空,不是时间,而是镜子。因为它可以以有限包容无限,拥有而不占有。
我们是有限的,无论是走过的路途还是度过的时间,仿佛一切都在指缝间匆匆流逝,似乎我们只有一种选择——追赶。奔跑中我们忘记了风景,忘记了思考,天地间好像就只有那一个目标。其实不是这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生命的长度无法再伸展,不如将它拓宽,道旁的风景依旧,我们也不再忙碌。世界是无限的,我们总想用有限的生命去揽下无限的世界,但是这办不到。我们不是镜子,镜子平,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接收一切。镜子直,可以不加任何修饰去表达出它所容纳的。我们忙碌是为了什么?生活!但到最后我们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完全地传给后人,所以我们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也不要太强求,只要我们自己欣赏就足够了。生命之路是不同的,有道旁插遍广告信息牌的冰冷的柏油路,也有绽放野花尘土飞扬的土路,选择什么全凭我们的喜好。
和珅阿谀谄媚一辈子,他对金钱的贪婪注定他成为黑洞而不是镜子,搜刮万贯家财最终还是悉数被抄又落一身骂名。陶渊明喜归田园,采菊话桑不问官场,留下千古名章。因为他们脚下的路不同,和绅是奔跑着穿过一条黄金大道,一直跑到嘉庆帝的利刃之下。陶渊明则优哉游哉,漫不经心赏花,赏到了后人仰视的目光之中,他鄙视官场,他淡泊名利,他知道欲望使人痛苦,所以他享有自己所应得的,却不肆意占有,他笑看万物各得生存之道,尽显盎然生机,所以说他像一面镜子,所有映入的东西都完整地映出,不带任何歪曲。他有慷慨激昂也有抑郁悲伤,但这都不是他要表现的,他要表现的是他的生命,平静如水的生命,而他仅仅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有人说: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自己的生命是奋斗争得的。想必这就是“挣命”一词的来历吧。但我不是这么想的:生命就是用来度过的,就像海是用来听的,天是用来看的一样。没必要把一切都订成目标,就像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流下去的就越多,不如松松散散一捧,飞扬天地间,万物随之变幻,不论天是晴是阴。
我们人生的戏剧,用天籁之音作配乐,用大地苍生作道具,海阔天空作背景,我们只要像镜子一样活着,活得惬意,活得自然。比我潇洒?谁敢放言!
评语我觉得这篇文章总体说来比较成功。话题材料中提示出的镜子的特点“包容”“无私”均涵盖在了文章中。我觉得类似的话题是不大容易把握的,因为话题内容相对来讲比较抽象,抽象的东西大多侧重于“理”的述说,如果要表达的东西是“抽象”深刻的,而用来表达的东西是具体可感的,那应该是写作的很高的一个境界。文章的开端部分,说理更具象一些会更好吧……深入浅出最是理想。
(蒋文心)
明镜吟
田 林
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
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
江山不受吊,寒月下西原。
——徐屯田《过杜工部坟》
江流有声,却夹杂了无边的落寞;天地无语,却传递了历史的叹息。一位诗人的离开,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色彩,一颗巨星的陨落,让我们至今仍在哀叹。
杜甫,那面历史的镜子。
杜甫一生坎坷,后逢战乱,奔波辗转,游离故国,目睹了破国百姓的伤心苦难,感受了山河破碎的抑郁苍凉。远望“城春草木深”,沉吟“群云惨岁阴”,遥想“乾坤含疮痍”,只得“凭轩涕泗流”。这是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啊!就是这颗赤子之心成就了他诗歌艺术的顶峰,成就了他千古不衰的“诗圣”之名,让他在垂暮之年仍是心系社稷,最终疾病缠身,郁郁而终。
我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因为他的诗作包容乾坤,回旋天地,有如一幅浩瀚的历史画卷,将那个时代的苦难呈现在我们眼前。都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而那历史兴亡、繁华遗梦、狼烟浩荡、风雨飘摇全都化成了他诗中一行行冷峻的文字,宛若明镜,照耀着世人,传诵了千古。
就是这面明镜,照出了士兵在烽火中对家书的祈盼,照出了破败宫苑无尽的荒凉,照出了百姓思念亲人的忧虑和感伤,照出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他的喜怒哀乐无不与国家天下相关,他饱含血泪的诗作无不充斥着历史的沉重之感。他遥望故国,不禁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想为国征战沙场,不禁悔憾自己到垂暮之年。或许,他本身就是一面包容无私的明镜,彻体通透,不含一丝杂质,才能映照出那个天崩地坼的时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江汉》
这是杜甫逝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独立茫茫世间,诗人深深地悲哀着自己的孤独与无力,而我却从这孤独中看到了他真诚豪迈的诗情和包容乾坤的胸怀。他的浅吟低唱,他的举酒高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一字字一声声,如急雨如沉雷,在我的心头轰响和敲奏。
今天,我们通过那些沉郁顿挫的文字,仰望着千年前的那段历史。一座座朱门坍塌,一顶顶皇冠落地,昔日的狼烟渐渐淡去,只剩下寥寥烟意熏浸了整整一部中国史。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这样叹息李白,不知他对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叹。古人已作黄土,只有青碑一块、野草一蓬,但千古兴亡、百年悲笑,却仍能从石碑上找到历史的遗迹,那石碑也仍如明镜,至今指引着我们前行。
评语这篇文章设计得巧!较之上一篇文章,它让我们更直接明了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镜子”。镜子是包容,是对世间万物的“尽收眼底”,杜甫笔下即是苍凉的晚唐真实的世象;镜子是无己无私,杜甫则即便屋上被卷三重茅,也依旧惦念天下寒士是否有千万“广厦”安身……杜甫的身影在历史中老去远去,可伟大的诗人杜甫也在历史中获得了永生……将深刻的道理用具象的形式如此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真是难能可贵!
(蒋文心)
编辑/姚晟
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私藏。”
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像镜子一样活着
王雨卉
有一种东西可以容下世间万物,不是天空,不是时间,而是镜子。因为它可以以有限包容无限,拥有而不占有。
我们是有限的,无论是走过的路途还是度过的时间,仿佛一切都在指缝间匆匆流逝,似乎我们只有一种选择——追赶。奔跑中我们忘记了风景,忘记了思考,天地间好像就只有那一个目标。其实不是这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生命的长度无法再伸展,不如将它拓宽,道旁的风景依旧,我们也不再忙碌。世界是无限的,我们总想用有限的生命去揽下无限的世界,但是这办不到。我们不是镜子,镜子平,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接收一切。镜子直,可以不加任何修饰去表达出它所容纳的。我们忙碌是为了什么?生活!但到最后我们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完全地传给后人,所以我们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也不要太强求,只要我们自己欣赏就足够了。生命之路是不同的,有道旁插遍广告信息牌的冰冷的柏油路,也有绽放野花尘土飞扬的土路,选择什么全凭我们的喜好。
和珅阿谀谄媚一辈子,他对金钱的贪婪注定他成为黑洞而不是镜子,搜刮万贯家财最终还是悉数被抄又落一身骂名。陶渊明喜归田园,采菊话桑不问官场,留下千古名章。因为他们脚下的路不同,和绅是奔跑着穿过一条黄金大道,一直跑到嘉庆帝的利刃之下。陶渊明则优哉游哉,漫不经心赏花,赏到了后人仰视的目光之中,他鄙视官场,他淡泊名利,他知道欲望使人痛苦,所以他享有自己所应得的,却不肆意占有,他笑看万物各得生存之道,尽显盎然生机,所以说他像一面镜子,所有映入的东西都完整地映出,不带任何歪曲。他有慷慨激昂也有抑郁悲伤,但这都不是他要表现的,他要表现的是他的生命,平静如水的生命,而他仅仅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有人说: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自己的生命是奋斗争得的。想必这就是“挣命”一词的来历吧。但我不是这么想的:生命就是用来度过的,就像海是用来听的,天是用来看的一样。没必要把一切都订成目标,就像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流下去的就越多,不如松松散散一捧,飞扬天地间,万物随之变幻,不论天是晴是阴。
我们人生的戏剧,用天籁之音作配乐,用大地苍生作道具,海阔天空作背景,我们只要像镜子一样活着,活得惬意,活得自然。比我潇洒?谁敢放言!
评语我觉得这篇文章总体说来比较成功。话题材料中提示出的镜子的特点“包容”“无私”均涵盖在了文章中。我觉得类似的话题是不大容易把握的,因为话题内容相对来讲比较抽象,抽象的东西大多侧重于“理”的述说,如果要表达的东西是“抽象”深刻的,而用来表达的东西是具体可感的,那应该是写作的很高的一个境界。文章的开端部分,说理更具象一些会更好吧……深入浅出最是理想。
(蒋文心)
明镜吟
田 林
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
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
江山不受吊,寒月下西原。
——徐屯田《过杜工部坟》
江流有声,却夹杂了无边的落寞;天地无语,却传递了历史的叹息。一位诗人的离开,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色彩,一颗巨星的陨落,让我们至今仍在哀叹。
杜甫,那面历史的镜子。
杜甫一生坎坷,后逢战乱,奔波辗转,游离故国,目睹了破国百姓的伤心苦难,感受了山河破碎的抑郁苍凉。远望“城春草木深”,沉吟“群云惨岁阴”,遥想“乾坤含疮痍”,只得“凭轩涕泗流”。这是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啊!就是这颗赤子之心成就了他诗歌艺术的顶峰,成就了他千古不衰的“诗圣”之名,让他在垂暮之年仍是心系社稷,最终疾病缠身,郁郁而终。
我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因为他的诗作包容乾坤,回旋天地,有如一幅浩瀚的历史画卷,将那个时代的苦难呈现在我们眼前。都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而那历史兴亡、繁华遗梦、狼烟浩荡、风雨飘摇全都化成了他诗中一行行冷峻的文字,宛若明镜,照耀着世人,传诵了千古。
就是这面明镜,照出了士兵在烽火中对家书的祈盼,照出了破败宫苑无尽的荒凉,照出了百姓思念亲人的忧虑和感伤,照出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他的喜怒哀乐无不与国家天下相关,他饱含血泪的诗作无不充斥着历史的沉重之感。他遥望故国,不禁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想为国征战沙场,不禁悔憾自己到垂暮之年。或许,他本身就是一面包容无私的明镜,彻体通透,不含一丝杂质,才能映照出那个天崩地坼的时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江汉》
这是杜甫逝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独立茫茫世间,诗人深深地悲哀着自己的孤独与无力,而我却从这孤独中看到了他真诚豪迈的诗情和包容乾坤的胸怀。他的浅吟低唱,他的举酒高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一字字一声声,如急雨如沉雷,在我的心头轰响和敲奏。
今天,我们通过那些沉郁顿挫的文字,仰望着千年前的那段历史。一座座朱门坍塌,一顶顶皇冠落地,昔日的狼烟渐渐淡去,只剩下寥寥烟意熏浸了整整一部中国史。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这样叹息李白,不知他对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叹。古人已作黄土,只有青碑一块、野草一蓬,但千古兴亡、百年悲笑,却仍能从石碑上找到历史的遗迹,那石碑也仍如明镜,至今指引着我们前行。
评语这篇文章设计得巧!较之上一篇文章,它让我们更直接明了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镜子”。镜子是包容,是对世间万物的“尽收眼底”,杜甫笔下即是苍凉的晚唐真实的世象;镜子是无己无私,杜甫则即便屋上被卷三重茅,也依旧惦念天下寒士是否有千万“广厦”安身……杜甫的身影在历史中老去远去,可伟大的诗人杜甫也在历史中获得了永生……将深刻的道理用具象的形式如此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真是难能可贵!
(蒋文心)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