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美学显得尤为重要。美学是书法的基石,我们只有正视这一认识,不断挖掘美学元素,充实书法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能在书法的世界中走得更远。本文从书法教育中美学的作用、体现、获取三个维度,分析书法美学教育。
【关键词】美学 书法教育 书法美学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我们称之为“书法教育意见化”;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将书法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我们称之为“书法教育课程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完善书法教育的具体工作。我们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书法内涵,提升书法文化素养。本文就从书法教育中美学的作用、体现、获取三个维度,分析书法美学教育。
一、書法美学的作用
1.美学,是书法价值的体现
书法常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它的地位和影响,在世界各种纸面艺术领域之中,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书法受到如此高的赞誉?书法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书法体现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美学的追求、认知与建构,并通过极其有限的笔法、结构和章法等手段的运用与创造,形成了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意境共通的美学标本,造就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态,并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可以这样说,线条,是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美学,则是书法价值的内在体现。
2.美学,是书法教育的支撑
书法教育教什么?站在教学实践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汉字的书写法则。这种答案如果从表象维度来解释,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去剖析:什么是书写法则?这些法则如何诞生的?这些法则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会触及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法则的根源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人类对美学的认知、追求与建构。可以这样说,正因为人类对美学的多样化取向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书写法则。既然美学是书写法则的根源,要想学生获得深远的书法发展,就必须帮助学生找到书法的美学根源,从而帮他支撑起整个书法艺术的世界。
3.美学,是艺术境界的桥梁
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人类都在不断追求“美”,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尽管人类对美的表述不尽相同,尽管人们表现美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人们对美的至高追求却从没停止过脚步,并在一定维度上实现了不断的融合,从而促成了某一类艺术的意境共通,而这意境共通的砝码,就是美学。有了这美学砝码,我们就可以抛弃个人的喜好与偏颇而直达艺术深处,既能领略到王羲之《兰亭序》的清新飘逸,又能感受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大气厚重;既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惟妙惟肖。
二、书法美学的呈现
1.书法美学表现在线条
线条是汉字独有的构成元素,也是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段,更是书法家情感倾诉、意境营造、学养流露的重要载体。如《峄山碑》线条圆润流畅、线形瘦长、风格典雅;《颜勤礼碑》线条端庄豁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大字阴符经》线条方圆并济、藏露集合、笔力劲健…… 这些作品的线条都是书法美学的最好体现。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欣赏它的线条:辨析线条流畅的程度,曲直婉转的角度,力道控制的强弱,运笔节奏的韵律,轻重虚实的强弱等。而学习者或创作者,更要从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的线条入手,慢慢揣摩其中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
2.书法美学表现在结体
汉字的结体,是汉字构成的基本方法。从古到今,不论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不论笔画繁简、字体大小、笔画长短,它们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结体规律,最终表现为一个“方块形”艺术符号。也正因汉字的结体是汉字构成的基本方法,故而也成了书法美学表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例如《九成宫礼泉碑》的结体讲究“严谨中见疏朗,欹险中见平正”;《胆巴碑》的结体则呈现“轻盈流动,亦楷亦行,温润闲雅”。
3.书法美学表现在章法
如果说线条和结体是解决“字的内部”的问题,那么章法就是解决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布局问题。只有它们之间进行合理、艺术化地布局,整体才能呈现起承转接、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等美学气韵,有了这样的章法,一幅书法作品就能呈现别有韵味的风情和灵动活泼的韵律。
三、书法美学的获取
1.剖析书写法则,撷取美学源泉
汉字从浅显的角度来看,它只是由一组组线条组成的一个符号而已,至于这个线条为何这样呈现,为何那样组合布局,不懂的人则会显得一头雾水。为此,书法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剖析汉字的书写法则,并教会他们从看似“约定俗成”的线条中,撷取渗透其中的文化因子和美学基础,比如教学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要参透“避让之道”的谦让之美;教学独体字时,要讲究“巧出险峰”的奇丽之美;教学有“底横”的汉字时,要演示“承重之力”的平衡之美……当我们将汉字中蕴含的文化渊源、艺术浸染、历史选择等逐一剖析出来,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的美学认知。
2.实践书法创作,重塑美学认知
学习书法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实践。书法实践的过程基本遵循着“学习认知, 练习实践,发现不足,不断尝试,达成完美,巩固所得”的规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习书法者对书法美学的认识得到修正、完善和巩固,进而深层次、全方面领悟到书法理论里所阐述的“古拙典雅” “清秀飘逸”等美学风格,最后建构起适合自己的、较为全面的美学认知。
3. 参悟艺术形态,丰厚美学体系
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同的艺术形态就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如金文,书法笔画厚重,结体严谨方正;小篆,圆健遒劲,沉着舒展;隶书,波磔律动,气执古拙;楷书,端庄雄伟,法度森严。这些艺术书体背后,或彰显时代的雄强蓬勃,或宣扬人性的理性克制,或折射追求的灵动飘渺,或反映审美的丰满多样。当我们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研究这些不同的书法艺术形态,就能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美学体系,从而达到更高境界。
美学是书法是基石,我们只有正视这一认识,不断挖掘美学元素,充实书法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能在书法的世界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东双沟小学)
【关键词】美学 书法教育 书法美学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我们称之为“书法教育意见化”;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将书法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我们称之为“书法教育课程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完善书法教育的具体工作。我们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书法内涵,提升书法文化素养。本文就从书法教育中美学的作用、体现、获取三个维度,分析书法美学教育。
一、書法美学的作用
1.美学,是书法价值的体现
书法常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它的地位和影响,在世界各种纸面艺术领域之中,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书法受到如此高的赞誉?书法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书法体现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美学的追求、认知与建构,并通过极其有限的笔法、结构和章法等手段的运用与创造,形成了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意境共通的美学标本,造就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态,并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可以这样说,线条,是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美学,则是书法价值的内在体现。
2.美学,是书法教育的支撑
书法教育教什么?站在教学实践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汉字的书写法则。这种答案如果从表象维度来解释,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去剖析:什么是书写法则?这些法则如何诞生的?这些法则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会触及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法则的根源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人类对美学的认知、追求与建构。可以这样说,正因为人类对美学的多样化取向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书写法则。既然美学是书写法则的根源,要想学生获得深远的书法发展,就必须帮助学生找到书法的美学根源,从而帮他支撑起整个书法艺术的世界。
3.美学,是艺术境界的桥梁
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人类都在不断追求“美”,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尽管人类对美的表述不尽相同,尽管人们表现美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人们对美的至高追求却从没停止过脚步,并在一定维度上实现了不断的融合,从而促成了某一类艺术的意境共通,而这意境共通的砝码,就是美学。有了这美学砝码,我们就可以抛弃个人的喜好与偏颇而直达艺术深处,既能领略到王羲之《兰亭序》的清新飘逸,又能感受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大气厚重;既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惟妙惟肖。
二、书法美学的呈现
1.书法美学表现在线条
线条是汉字独有的构成元素,也是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段,更是书法家情感倾诉、意境营造、学养流露的重要载体。如《峄山碑》线条圆润流畅、线形瘦长、风格典雅;《颜勤礼碑》线条端庄豁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大字阴符经》线条方圆并济、藏露集合、笔力劲健…… 这些作品的线条都是书法美学的最好体现。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欣赏它的线条:辨析线条流畅的程度,曲直婉转的角度,力道控制的强弱,运笔节奏的韵律,轻重虚实的强弱等。而学习者或创作者,更要从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的线条入手,慢慢揣摩其中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
2.书法美学表现在结体
汉字的结体,是汉字构成的基本方法。从古到今,不论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不论笔画繁简、字体大小、笔画长短,它们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结体规律,最终表现为一个“方块形”艺术符号。也正因汉字的结体是汉字构成的基本方法,故而也成了书法美学表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例如《九成宫礼泉碑》的结体讲究“严谨中见疏朗,欹险中见平正”;《胆巴碑》的结体则呈现“轻盈流动,亦楷亦行,温润闲雅”。
3.书法美学表现在章法
如果说线条和结体是解决“字的内部”的问题,那么章法就是解决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布局问题。只有它们之间进行合理、艺术化地布局,整体才能呈现起承转接、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等美学气韵,有了这样的章法,一幅书法作品就能呈现别有韵味的风情和灵动活泼的韵律。
三、书法美学的获取
1.剖析书写法则,撷取美学源泉
汉字从浅显的角度来看,它只是由一组组线条组成的一个符号而已,至于这个线条为何这样呈现,为何那样组合布局,不懂的人则会显得一头雾水。为此,书法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剖析汉字的书写法则,并教会他们从看似“约定俗成”的线条中,撷取渗透其中的文化因子和美学基础,比如教学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要参透“避让之道”的谦让之美;教学独体字时,要讲究“巧出险峰”的奇丽之美;教学有“底横”的汉字时,要演示“承重之力”的平衡之美……当我们将汉字中蕴含的文化渊源、艺术浸染、历史选择等逐一剖析出来,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的美学认知。
2.实践书法创作,重塑美学认知
学习书法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实践。书法实践的过程基本遵循着“学习认知, 练习实践,发现不足,不断尝试,达成完美,巩固所得”的规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习书法者对书法美学的认识得到修正、完善和巩固,进而深层次、全方面领悟到书法理论里所阐述的“古拙典雅” “清秀飘逸”等美学风格,最后建构起适合自己的、较为全面的美学认知。
3. 参悟艺术形态,丰厚美学体系
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同的艺术形态就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如金文,书法笔画厚重,结体严谨方正;小篆,圆健遒劲,沉着舒展;隶书,波磔律动,气执古拙;楷书,端庄雄伟,法度森严。这些艺术书体背后,或彰显时代的雄强蓬勃,或宣扬人性的理性克制,或折射追求的灵动飘渺,或反映审美的丰满多样。当我们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研究这些不同的书法艺术形态,就能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美学体系,从而达到更高境界。
美学是书法是基石,我们只有正视这一认识,不断挖掘美学元素,充实书法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能在书法的世界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东双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