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喜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让它焕发“生命”,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和期待的目标,而数学课堂学习作为一个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平台,更应先溶入“生命”的光环之中,只有这样的课堂孩子才更喜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落实,在课堂首先表现为给学生平等,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平等的心理,没有愉快的学习情感,就谈不上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学有所成。在“平等、民主”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例如,我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体现出这样的语言“ 大家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按以下内容学习乐意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老师的这个想法,你们同意吗”、“你们还有什么建议?”等,以征求意见形式或将学生提到与教师同等地位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看重,自己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员,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这些语言大大提高学生民主的意识,让学生打心里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学生说话的胆量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焕发的色彩。
  二、从生活和经验出发,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找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最佳切入点,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以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距离,那将大大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低年级可以写买卖的计算问题、中年级可以写生活中碰到的买彩票、摸奖等可能性的概率问题、高年级中的打折、利息等实际问题。当然,具体要根据各个年级所学的知识点有目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把近来所学的知识点联系到生活实际。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肤浅可笑。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再加上正确巧妙地引导,积极实践让学生“会问”的教学策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会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
  由于学习材料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活动中去,当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作出解释时,真正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只是书本数学,而更是“生活数学”,体验到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使学生在接触和感受各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的过程中把握科学认识的真谛。当下每一个场景都成为学生激情动魄的体验和终生难忘的经历,成为学生积极的生命流程中温暖的驿站。
  三、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课堂富有生命气息
  在学习活动中,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思路和解决办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创造的空间,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黄爱华老师执教的《认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请学生拿出剪好的平面图形。按要求自学:
  (1)先判断一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汇报时要求说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为什么?
  (2)动手操作验证。其中重点讨论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通过对折来逐一验证,折的时候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学到别的折法,并找出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全班交流整理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发生争议。
  师: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大家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赞成的要说明理由,反对的要摆出证据。
  赞成学生: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都完全相同。
  反对学生:他们能完全重合吗?
  赞成学生:能!只要把其中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就行了。
  反对学生:照你这样说,“羽”字也是轴对称图形了。
  師:大家从他们的争辩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我们现在都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轴对称图形只讲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而不是旋转后。
  师:说得好。一定是对折后,而且两边要完全重合。
  平面几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经历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这里黄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大胆猜想、辨别争论、实践验证,充分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课堂中涌动着浓浓地生命气息。
  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生命化数学教育最好的注解,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
  【作者单位:滨海县东坎镇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情景的创设是联系数学与生活、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平台,有效的数学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那么如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教”为主,强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作用,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结合教材,教学方法多以“灌输”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本目标,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教学质量。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规范了基本要求,要落实这些要求,还需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并结合对新课改的认识
<正>在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孩子,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
期刊
开放式创新2.0要求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基于该背景,构建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型,将五个主体归为四大创新要素,设计构建协同创新"正四面体"模型。通过对正四面体各要素间动
小学生不爱护书的现象屡见不鲜,最近批阅《语文天天练》的时候我感到很痛心,练习册都会不同程度的脱胶、散架甚至掉页码。我感慨于当今书的印刷质量差,同时想的最多的是我们的学生对书缺乏敬畏感:没有一位同学会想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补来解决。在他们看来书本脱胶、损坏与他们无关,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他们只需要把该完成的作业写好就是了。这是我不愿想的,更是我不愿看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阶段更是强调以听说为主。听说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英语语音教学,由此可见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音教学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能为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