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唐帝国的消亡,大明宫渐渐变成了废墟,并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诗人杜甫、岑参、贾至、白居易永恒的诗文中窥探到她模糊、远去的背影。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目睹了其衰落,历史跨度达两百多年。而实验艺术先锋冯峰则以大自然的生命唤醒人们对于大明宫的幻想。冯峰的艺术世界充满着未知的精彩。
以大自然重现历史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复原设计中,冯峰放弃了搭建建筑的方法,而是选择在两千多平方的宫殿位置上种植树林,然后,将茂密的树冠修剪成考古复原的宫殿形状,待枝叶茂盛时,宫殿的形象渐渐模糊、消失,之后再通过修剪的方式使建筑的形象重现。以一年为单位,周而复始,时隐时现。在这里,建筑是一个时有时无的形象,是一个不断生长中的建筑。“时间性”在此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四季、色彩、生长、阳光、新芽、密枝、落叶、枯枝、鸟巢、积雪……将以与自然最贴近的方式诠释关于大明宫的一切:
P:树木作为大明宫的主体,那你当时是选择了什么树来完成这个使命?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树?
冯峰:准确地说,《时间中的宫殿》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的宣政殿和紫宸殿。可惜建好后宣政殿就被拆了。现在只剩下了紫宸殿。当时,我是和IAPA一起合作的这个设计方案,我的设想是选用当地的树种,混杂树种,有灌木也有乔木,能在这70米长30多米宽的林子里面形成一个小生态和中国古典园林式的景观,但要冬季全落叶的树种,要看出四季的变化;尤其是冬季的肃穆和落雪后的宫殿形象,肃静、凄美。就像是望着消失了的大明宫。
但是很可惜的是,最后实施方并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设计去做,所以最后树种相对单一,也没做园林的部分。不能不说这是个遗憾。所以我总觉得最后的实施只做了一半。它一直像是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大明宫是大唐兴荣与衰落的历史见证,但世人却无法明确地见识到她的真面目,而你却赋予了她另一个生命的载体,你是如何看待自然生命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冯峰:大明宫消亡了一千多年,没有人知道它准确的形象,可以说,任何一种百分之一百的复原都必定是错误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模糊的历史记忆之中。这个方案正是把人们的这种想象很好地保护了起来。任何一种虚假的复制都是对人们的想象和历史记忆的粗暴的破坏。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延长生长的生命体,要唤醒曾经的记忆有时需要想象力,这里建筑的存在与消失之间给了人们贯穿古今的想象。
P:在参观大明宫时,是否也能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般“行走中看”?在里面能“看”到些什么?
冯峰:方案设计中的园林的部分最终没有实施。还有最初设计中的声音装置,播放风的声音、下雨和流水的声音,这些都被忽略了。所以我说,它对于我就像是一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你除了用树木重现大明宫,还把修剪下来的树枝刻下时间给游客留作纪念,这让大家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在大脑中共同参与大明宫的想象重建,那在你自己的脑海里,大明宫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通过大家对于大明宫的共同想象片段,将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记忆空间?
冯峰:大明宫中轴线上三个宫殿的形象都有考古复原形象作为参照依据。“时间中的宫殿”只是提供了人们想象大明宫形象的一个通道,它就像是一把启动想象力和记忆的钥匙。它必须是一个既变换又相对稳定的形象。太过变幻不定,记忆无从着落;搭建的固态建筑又会堵死人们的记忆和想象力。
传统的气韵生长
在大明宫的复原设计中,冯峰让我们领略了四季的变幻、生命更迭的气息。此外,他实验性创造的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所升起的袅袅之烟,均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隐秘魅力。
P: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气”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如中医里所讲个体生命的的“气血”,同时也是万千世界内在循环的抽象概括,可否简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气”的?
冯峰:其实,“时间中的宫殿”这件作品里,那个虚的记忆和那个捕捉不到的生长变化就是你说的这个“气”。它真实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个活的东西。我所理解的中国的“气”是一个整体观。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整体观。
P:我觉得在你的艺术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主线:1.对于身体的实验探索;2.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验性延伸。大明宫就是传统文化的最佳实例。而对于身体的探索,如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充满东方的禅意,你是如何理解“禅宗”的?
冯峰:禅宗,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不是宗教,也不完全是哲学,它又有修行的内容,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生活方式。
其实“大明宫”也有身体实验的探索,只不过这个身体延伸到了自然,转化成了植物。“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两件作品里也有我们刚才说的“气”,就是那个时有时无的飘忽不定的烟——它既实实在在地存在,但你又把握不住,它是活的灵魂,而固态的作品只是个躯壳。你使用它的时候,它才活着,平时它是死的。它需要使用者去唤醒它。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物体观。传统中国是把物件看作活物,是有生命的。
我现在非常着迷于这种“虚无的物质”,例如:烟、水、气味、阳光、植物的生长等等,我的作品里越来越多地使用这样的东西。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古人说的“气”。那是个活的,不能被切割的,软的、虚的,不强硬霸道却有容纳的能量,但又不占据的,那种东西。刚才说到“禅宗”让我想到一个词:水滴石穿。
P:你如何看待“崇洋媚外”的观点?这是否也响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式微的警号?
冯峰:如果说式微的话,从八国联军的时候就式微了。战败导致的文化自卑。“崇洋媚外”是对历史不了解。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历史判断当下,不了解历史甚至无法分得出东西的好坏。我们今天经常把低劣加浪费当做奢华,其实,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个奢华的时代,而是个平民的时代,我们如果不看历史都不知道“奢华”为何物,我们今天说的所谓的都市豪宅其实就是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准单位的劳工住宅。以为装个金马桶就奢华了。你知道吗,元代的画家倪瓒,曾经在他家厕所的马桶(那个时候不是马桶了,是厕所地板下一个瓮)里放入大量的飞蛾翅膀,垂粪于其上。用飞蛾翅膀当做粪纸以代替沙子。粪团落下,无数蛾翅烟雾一般升腾起来,那些干爽的蛾翅含蕴着金色的底光,又薄又亮,就像云母的碎片,瞬间把粪团包裹起来,看不见了。想象着就很美。连拉屎都要这么浪漫。你想,这得多少翅膀,每次一遍一遍地换。可见,要一大批人扑捉成千上万的蛾子,储存起来备一年用。这种极尽豪奢的事儿,只有在古代的中国才会发生。
奢华,不只是物质的事,还要有想象力。
P: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否也如你的实验艺术般有多种可能?
冯峰:传承不是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只得个表皮没了灵魂,那就是一具僵尸。那不能叫传承。传承,是一种生长。灵魂活着却变了摸样。中国古人最谙熟这种智慧:为了解救赵国,却去了别处,去围攻魏国,而去别处的同时却正好解救了赵国;郎中为了给病人退烧,不是用冰,而是给你吃大黄,让你拉稀;六祖慧能用手指着月亮让你看,是为了让人忘掉他的手指;教人顿悟,不说话,却用棒子打你的头。
P:在探索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你还想尝试什么?
冯峰:像“水滴石穿”一样的艺术。
以大自然重现历史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复原设计中,冯峰放弃了搭建建筑的方法,而是选择在两千多平方的宫殿位置上种植树林,然后,将茂密的树冠修剪成考古复原的宫殿形状,待枝叶茂盛时,宫殿的形象渐渐模糊、消失,之后再通过修剪的方式使建筑的形象重现。以一年为单位,周而复始,时隐时现。在这里,建筑是一个时有时无的形象,是一个不断生长中的建筑。“时间性”在此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四季、色彩、生长、阳光、新芽、密枝、落叶、枯枝、鸟巢、积雪……将以与自然最贴近的方式诠释关于大明宫的一切:
P:树木作为大明宫的主体,那你当时是选择了什么树来完成这个使命?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树?
冯峰:准确地说,《时间中的宫殿》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的宣政殿和紫宸殿。可惜建好后宣政殿就被拆了。现在只剩下了紫宸殿。当时,我是和IAPA一起合作的这个设计方案,我的设想是选用当地的树种,混杂树种,有灌木也有乔木,能在这70米长30多米宽的林子里面形成一个小生态和中国古典园林式的景观,但要冬季全落叶的树种,要看出四季的变化;尤其是冬季的肃穆和落雪后的宫殿形象,肃静、凄美。就像是望着消失了的大明宫。
但是很可惜的是,最后实施方并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设计去做,所以最后树种相对单一,也没做园林的部分。不能不说这是个遗憾。所以我总觉得最后的实施只做了一半。它一直像是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大明宫是大唐兴荣与衰落的历史见证,但世人却无法明确地见识到她的真面目,而你却赋予了她另一个生命的载体,你是如何看待自然生命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冯峰:大明宫消亡了一千多年,没有人知道它准确的形象,可以说,任何一种百分之一百的复原都必定是错误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模糊的历史记忆之中。这个方案正是把人们的这种想象很好地保护了起来。任何一种虚假的复制都是对人们的想象和历史记忆的粗暴的破坏。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延长生长的生命体,要唤醒曾经的记忆有时需要想象力,这里建筑的存在与消失之间给了人们贯穿古今的想象。
P:在参观大明宫时,是否也能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般“行走中看”?在里面能“看”到些什么?
冯峰:方案设计中的园林的部分最终没有实施。还有最初设计中的声音装置,播放风的声音、下雨和流水的声音,这些都被忽略了。所以我说,它对于我就像是一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你除了用树木重现大明宫,还把修剪下来的树枝刻下时间给游客留作纪念,这让大家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在大脑中共同参与大明宫的想象重建,那在你自己的脑海里,大明宫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通过大家对于大明宫的共同想象片段,将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记忆空间?
冯峰:大明宫中轴线上三个宫殿的形象都有考古复原形象作为参照依据。“时间中的宫殿”只是提供了人们想象大明宫形象的一个通道,它就像是一把启动想象力和记忆的钥匙。它必须是一个既变换又相对稳定的形象。太过变幻不定,记忆无从着落;搭建的固态建筑又会堵死人们的记忆和想象力。
传统的气韵生长
在大明宫的复原设计中,冯峰让我们领略了四季的变幻、生命更迭的气息。此外,他实验性创造的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所升起的袅袅之烟,均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隐秘魅力。
P: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气”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如中医里所讲个体生命的的“气血”,同时也是万千世界内在循环的抽象概括,可否简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气”的?
冯峰:其实,“时间中的宫殿”这件作品里,那个虚的记忆和那个捕捉不到的生长变化就是你说的这个“气”。它真实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个活的东西。我所理解的中国的“气”是一个整体观。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整体观。
P:我觉得在你的艺术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主线:1.对于身体的实验探索;2.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验性延伸。大明宫就是传统文化的最佳实例。而对于身体的探索,如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充满东方的禅意,你是如何理解“禅宗”的?
冯峰:禅宗,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不是宗教,也不完全是哲学,它又有修行的内容,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生活方式。
其实“大明宫”也有身体实验的探索,只不过这个身体延伸到了自然,转化成了植物。“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两件作品里也有我们刚才说的“气”,就是那个时有时无的飘忽不定的烟——它既实实在在地存在,但你又把握不住,它是活的灵魂,而固态的作品只是个躯壳。你使用它的时候,它才活着,平时它是死的。它需要使用者去唤醒它。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物体观。传统中国是把物件看作活物,是有生命的。
我现在非常着迷于这种“虚无的物质”,例如:烟、水、气味、阳光、植物的生长等等,我的作品里越来越多地使用这样的东西。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古人说的“气”。那是个活的,不能被切割的,软的、虚的,不强硬霸道却有容纳的能量,但又不占据的,那种东西。刚才说到“禅宗”让我想到一个词:水滴石穿。
P:你如何看待“崇洋媚外”的观点?这是否也响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式微的警号?
冯峰:如果说式微的话,从八国联军的时候就式微了。战败导致的文化自卑。“崇洋媚外”是对历史不了解。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历史判断当下,不了解历史甚至无法分得出东西的好坏。我们今天经常把低劣加浪费当做奢华,其实,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个奢华的时代,而是个平民的时代,我们如果不看历史都不知道“奢华”为何物,我们今天说的所谓的都市豪宅其实就是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准单位的劳工住宅。以为装个金马桶就奢华了。你知道吗,元代的画家倪瓒,曾经在他家厕所的马桶(那个时候不是马桶了,是厕所地板下一个瓮)里放入大量的飞蛾翅膀,垂粪于其上。用飞蛾翅膀当做粪纸以代替沙子。粪团落下,无数蛾翅烟雾一般升腾起来,那些干爽的蛾翅含蕴着金色的底光,又薄又亮,就像云母的碎片,瞬间把粪团包裹起来,看不见了。想象着就很美。连拉屎都要这么浪漫。你想,这得多少翅膀,每次一遍一遍地换。可见,要一大批人扑捉成千上万的蛾子,储存起来备一年用。这种极尽豪奢的事儿,只有在古代的中国才会发生。
奢华,不只是物质的事,还要有想象力。
P: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否也如你的实验艺术般有多种可能?
冯峰:传承不是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只得个表皮没了灵魂,那就是一具僵尸。那不能叫传承。传承,是一种生长。灵魂活着却变了摸样。中国古人最谙熟这种智慧:为了解救赵国,却去了别处,去围攻魏国,而去别处的同时却正好解救了赵国;郎中为了给病人退烧,不是用冰,而是给你吃大黄,让你拉稀;六祖慧能用手指着月亮让你看,是为了让人忘掉他的手指;教人顿悟,不说话,却用棒子打你的头。
P:在探索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你还想尝试什么?
冯峰:像“水滴石穿”一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