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气自动化是我国工业生产进步的标志,它的发展与工业发展相联系,工业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68-01
前言:电气自动化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包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两种技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工科院校都设有相关专业以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本文就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做出探讨。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单单是系统间的相互连接,而是实现了通道共用、信息共享和功能综合等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现实。计算机的简便操作,更方便于电气自动化产业数据的传输,功能的互补,促使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集成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取,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读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当前生产动态画面,第一时间掌握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另一方面则是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集成信息化,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的逐步应用导致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限,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得模糊了,而相对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以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合环境變得举足轻重,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仪表。
1.2 分布式控制应用
现场总线是通过一根电缆连接放置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还有位于现场的远程的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连接起来。利用现场总线可以收集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的大量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并表示出来,还可以接受中央控制器发出的信号从而控制现场设备。分布式控制意味着通过现场总线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传递模块和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使得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的作用。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按地区将未处理机构安装在测量装置与控制执行机构附近,将控制功能尽量分散。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获取数据、直接实现数字控制、交互,以及监控和管理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开放程度高、灵活度大、协调性强和易于维护、控制等特点。
1.3 电气系统的维护变得简易
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标准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中。Windows操作系统直观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用户可以灵活的操作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直观操作,越来越多的用户因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而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控制系统使得自动化系统使用更方便,维护变得更简易。
2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在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电气自动化生产基地,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整体实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尽管我国在电气化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水平还偏下,国际间的竞争力不强。这就要求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引进、消化并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不过关键技术的突破重点在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才是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长远发展的根本力量。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人员应顺应市场变化,并通过市场化的改革給电气自动化技术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推进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积极快速发展。
2.1 自动化产业市场化
我国在不断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中,任何企业的生产都终将直接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因此电气自动化企业必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根据社会与市场的体制改革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要把技术研发和市场研究放到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一方面,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开发研究重大的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的制造技术,逐步提高设施设备的自主制造比重,从而形成产业市场化,进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另一方面,企业在致力于系统集成与开发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社会化的协作与分工情况,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与同类企业进行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带动配套设施以及零部件生产的市场化,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运行措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2.2 自动化产品创新化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并且不断提高开放状态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比例,研发生产出更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相关产品,为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开创了中低档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产品的市场新局面。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3 操作人员专业化
我国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人员相当重视,提供了政策环境方面的支持,但却忽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操作人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有待加强。通常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认为设备运行的培训简便易行,因而忽视了对操作人员及时进行电气自动化技能培训。一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和设备安装时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甚至是设备已经投入运行后才对操作人员开始培训,致使设备在今后运行中增加了受损的可能性,也埋下了将来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隐患。这主要是由因为企业领导者想要使用自动化设备尽早投入生产,他们觉得电气自动化的操作简但方便,工作人员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只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实际上,不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完全的技能培训,可能因操作人员对流程的不熟悉而耽误电气自动化企业的生产进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和安装时,一定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彻底的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悉操作原理及流程,熟悉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并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将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我国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当前的市场竞争力还不足,必须加强电气自动化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是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刚毅.我国电气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27-128.
[2]于洪亮.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民营科技,2011,(12):188.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68-01
前言:电气自动化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包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两种技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工科院校都设有相关专业以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本文就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做出探讨。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单单是系统间的相互连接,而是实现了通道共用、信息共享和功能综合等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现实。计算机的简便操作,更方便于电气自动化产业数据的传输,功能的互补,促使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集成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取,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读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当前生产动态画面,第一时间掌握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另一方面则是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集成信息化,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的逐步应用导致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限,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得模糊了,而相对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以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合环境變得举足轻重,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仪表。
1.2 分布式控制应用
现场总线是通过一根电缆连接放置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还有位于现场的远程的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连接起来。利用现场总线可以收集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的大量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并表示出来,还可以接受中央控制器发出的信号从而控制现场设备。分布式控制意味着通过现场总线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传递模块和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使得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的作用。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按地区将未处理机构安装在测量装置与控制执行机构附近,将控制功能尽量分散。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获取数据、直接实现数字控制、交互,以及监控和管理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开放程度高、灵活度大、协调性强和易于维护、控制等特点。
1.3 电气系统的维护变得简易
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标准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中。Windows操作系统直观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用户可以灵活的操作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直观操作,越来越多的用户因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而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控制系统使得自动化系统使用更方便,维护变得更简易。
2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在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电气自动化生产基地,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整体实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尽管我国在电气化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水平还偏下,国际间的竞争力不强。这就要求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引进、消化并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不过关键技术的突破重点在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才是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长远发展的根本力量。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人员应顺应市场变化,并通过市场化的改革給电气自动化技术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推进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积极快速发展。
2.1 自动化产业市场化
我国在不断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中,任何企业的生产都终将直接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因此电气自动化企业必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根据社会与市场的体制改革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要把技术研发和市场研究放到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一方面,我国电气自动化企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开发研究重大的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的制造技术,逐步提高设施设备的自主制造比重,从而形成产业市场化,进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另一方面,企业在致力于系统集成与开发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社会化的协作与分工情况,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与同类企业进行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带动配套设施以及零部件生产的市场化,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运行措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2.2 自动化产品创新化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并且不断提高开放状态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比例,研发生产出更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相关产品,为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开创了中低档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产品的市场新局面。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3 操作人员专业化
我国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人员相当重视,提供了政策环境方面的支持,但却忽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操作人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有待加强。通常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认为设备运行的培训简便易行,因而忽视了对操作人员及时进行电气自动化技能培训。一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和设备安装时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甚至是设备已经投入运行后才对操作人员开始培训,致使设备在今后运行中增加了受损的可能性,也埋下了将来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隐患。这主要是由因为企业领导者想要使用自动化设备尽早投入生产,他们觉得电气自动化的操作简但方便,工作人员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只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实际上,不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完全的技能培训,可能因操作人员对流程的不熟悉而耽误电气自动化企业的生产进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和安装时,一定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彻底的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悉操作原理及流程,熟悉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并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将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我国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当前的市场竞争力还不足,必须加强电气自动化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是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刚毅.我国电气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27-128.
[2]于洪亮.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民营科技,2011,(1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