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信管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目前高校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湖南工业大学信管专业为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趋于科学合理,顺应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信管专业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在当今社会实践中,随着我国各产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日趋宽阔。因此,根据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社会输送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调整与优化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信管专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部分高校就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管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我国,经过近15年的发展,目前信管专业已具备了多种办学层次。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以及办学资源的差异,允许不同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办学近十年来,信管专业一直侧重于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主要探讨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尝试对本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专业人才。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及基本的教育思想理论,将培养人才的所有活动进行合理组织与运行而产生的样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工业大学信管专业已有毕业学生约300人,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从事本专业对應工作的人数不到60%。针对以上状况,我们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反复细致的研究,归纳总结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从我院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内总学分19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8学分;大类专业课程(必修)总学时92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就占到了914课时,而上机实验只有14课时;专业课程(必修)总学时416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96课时,实验也只有20课时。
2.重管理轻计算机应用。一般高校都把信管专业划入管理学院(系),以致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开设比重过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使得管理类的课程几乎都开设了,以至于不少学生误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纯管理学科类专业。
3.过分强调必修课程而忽视了选修课程。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大类专业课程928学时,占总学分比率为36%,没有选修课;专业课程必修课416学时,26学分,占总学分比率为17%,选修课程160学时,占总学分比率为6%。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重过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优化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高校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求。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信管专业处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它综合应用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基于此,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创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注重个性化教育,扩展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开拓创新;其次,根据学生的喜好与个性特点,将开设的课程分成几个不同方向的模块,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自己的模块,这样就可以采用弹性学分制与主辅修制;最后就是要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力度。
3.加强专业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创新建设。通过塑造企业版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工作环境,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信管专业的实践实验涉及到很多部门行业,因此我院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创建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让信管专业学生到企业各部门跟班实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环境和广阔的校外辅导资源。
湖南工业大学信息管理系一直试图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着眼,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入手,配合人才培养活动基本要素的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情况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着力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信管专业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在当今社会实践中,随着我国各产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日趋宽阔。因此,根据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社会输送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调整与优化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信管专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部分高校就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管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我国,经过近15年的发展,目前信管专业已具备了多种办学层次。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以及办学资源的差异,允许不同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办学近十年来,信管专业一直侧重于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主要探讨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尝试对本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专业人才。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基本办学条件以及基本的教育思想理论,将培养人才的所有活动进行合理组织与运行而产生的样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工业大学信管专业已有毕业学生约300人,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从事本专业对應工作的人数不到60%。针对以上状况,我们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反复细致的研究,归纳总结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从我院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内总学分19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8学分;大类专业课程(必修)总学时92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就占到了914课时,而上机实验只有14课时;专业课程(必修)总学时416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96课时,实验也只有20课时。
2.重管理轻计算机应用。一般高校都把信管专业划入管理学院(系),以致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开设比重过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使得管理类的课程几乎都开设了,以至于不少学生误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纯管理学科类专业。
3.过分强调必修课程而忽视了选修课程。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大类专业课程928学时,占总学分比率为36%,没有选修课;专业课程必修课416学时,26学分,占总学分比率为17%,选修课程160学时,占总学分比率为6%。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重过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优化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高校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求。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信管专业处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它综合应用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基于此,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创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注重个性化教育,扩展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开拓创新;其次,根据学生的喜好与个性特点,将开设的课程分成几个不同方向的模块,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自己的模块,这样就可以采用弹性学分制与主辅修制;最后就是要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力度。
3.加强专业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创新建设。通过塑造企业版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工作环境,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信管专业的实践实验涉及到很多部门行业,因此我院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创建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让信管专业学生到企业各部门跟班实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环境和广阔的校外辅导资源。
湖南工业大学信息管理系一直试图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着眼,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入手,配合人才培养活动基本要素的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情况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着力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