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考查看高二语文学习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期,在这一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避免盲目学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轻松应对高三复习。要想避免盲目性,且有针对性地学习,就必须了解高考考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高考语文。
  一、试卷基本构成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的试卷构成基本稳定,大体有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部分。其中现代文阅读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即通俗所说的科普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即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即人物传记阅读)三篇;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词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则考查成语、病句,一般设置为三个客观题和两个主观题。
  阅读+写作+语言文字应用,这就是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的构成,其中阅读所占分值比重最多,所以,学生在步入高三之前若能够有意识,且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就占了部分先机。
  高二下半年,大部分学校完成了必修课程,将要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启动阅读提升计划——认真用心地听老师上课的解析的讲解思路,做好笔记,并及时地做好知识整理、思路梳理;在平时的考试中兼顾其他类型阅读的学习;语文也需要感觉和领悟,所以要多看多读、多感受、多思考。
  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时要学会披文入理,把握每种类型文本阅读的特点。比如,论述性文本强调语言的精确和逻辑的严密;传记阅读,把握作者所写传主的人生轨迹、重要事迹及其性格特点;诗词阅读则要注意把握三个层次——依次解读诗(词)人“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二、试卷变化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自2014年起就呈现出一种稳中求变的特点,对学生具体的知识掌握要求有了一定的变动。
  1.默写。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古诗文默写篇目仍为之前规定的64篇。但考查方式却从2014年起,由原来的补写上(下)句变成语境理解性默写且一直保持到现在。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背熟要求篇目,还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赏析这些基本篇目。
  另外,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看,背熟并理解这64篇经典古诗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得到默写的5分(2017年默写分值改为5分),还在于可以做好文言文阅读题和诗词鉴赏题。这些经典篇目包含了高考语文所要考查的基本的文言词汇、文化常识、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等内容。可以说,如果学生能把这64篇古诗文经典吃透,那么学生在应对高考的古诗文阅读时就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按时完成相应学期的背诵任务,并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掌握到位,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未来紧张的高三学习中减轻学习的压力,增强自身学习的信心,为高三学习的拔高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代文阅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7年高考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了比较大的变动。
  第一,题量变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不再以选考题的形式出现,而设置为必考题,试卷由原先的20题左右固定为22题;
  第二,分值变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原先的25分,变为14分和12分两个分值,共计26分。而试卷总分还是150分,考试时间也仍为150分钟。这就意味着在同等时间里,学生的阅读量加大了。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阅读质量,还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而这需要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类型文本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断的训练和思维磨合中提高阅读效率。
  3.文言文阅读。选材基本是古代人物传记,题型是从2015年开始变动的,去掉了词语解释题和人物性格分析题,变为文化常识题和断句题(断句题是国家为回归文言文学习的本色,改变之前文言文学习的弊端和提高文言文朗读的重要性而设置的)各一个,内容理解题没变还是一个,翻译题两个,分值则从原来的8分增至10分。
  回归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高考改革的强烈的呼声,文化常识题的增设体现了这一点。在必修课文和64篇经典古诗文中有大量的文化常识,需要学生每学一篇就做一下整理积累,这样可以为高三的系统复习做准备。
  翻译文句,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的原则,不依赖参考书的译文,因为那毕竟是用来辅助理解的,并不适合高考的考查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通过口头通译全文的方式加强训练,提升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古代诗歌阅读。2017年增设新题型分值不变。新题型中,将第一个简答题变为多选题,也就是说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由一个多选题和一个简答题构成,多选题5分,简答题6分,总分仍为11分。其中,简答题题型或是内容题或是手法鉴赏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宽泛。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本诗前两句写景的作用,这首诗所使用的主要手法等。而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可能会稍微简单,但也会更加细致、全面。如:
  公安县怀古①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这个题中就涉及了诗歌体式、表达侧重点、炼字、用典手法、结构思路等考查内容。A选项,既然“对仗”,有“诗律”说明是律诗,是近体诗,不是“古体诗”;B选项,题目“公安县怀古”已经提示是怀古诗,由注释和颈联又可知所怀之人是刘备君臣和吕蒙,所以首联“山野”之“旷”,“江水”之“深”只是衬托,这首诗“着力表现”的是“吕蒙营”“刘备城”,也就是刘备和吕蒙。E选项,“次写想象之景”判断有误,应为“眼前之景”,所以正确答案是CD项。
  从上面的例子所考查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做诗词的阅读鉴赏题必须要有真功夫,若想把握诗词文本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就要加强诗词阅读训练。
  5.作文。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所给材料多具时评性,且切口小、话题大,指向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或时代强音。如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其表达的主题“合作共赢”影射出当时的大国关系;2015年是“女儿举报父亲违规开车”,反映了日益突出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情与法”的关系;2016年“漫画奖惩之后”,反映的是社会上的功利性教育问题。关注社会动态,是高考的考查取向,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力、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所以关注时事、总结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培养思考的高度和深度是写作积累的重要内容。
  6.其他。主观题的语言文字应用基本圈定在填空和流程图图文转化两方面;成语2016年考查的是八选三,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并理解成语的含义;填空题考查的是连贯,包含内容的连贯和句式的连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多體会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的关系;病句题保持不变。
其他文献
龙哥死的那个夏日清晨,天那么蓝,蓝得让人以为自己会上天堂。  林招娣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她不想为别人而活,所幸厂里很少有人叫她的名字,他们只叫她:“喂。”林招娣的朋友很少,不,她没有朋友。因为她觉得她很快就能离开这里,去做更好的工作。因着这骨子里的一点傲气,这个黑瘦的乡下姑娘,竟也散发出一点与众不同的气质来。  她是在夜宵摊上认识的龙哥。那晚,龙哥请她喝了一碗西瓜刨冰,红红的西瓜汁从冰花上一层层慢慢
期刊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痛苦,不可能是完美的。面对痛苦要同对待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把心放宽,那痛苦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广阔胸怀里的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后半生受尽世人的白眼,他的遭遇即使不放大,内心的痛苦也足以使他郁郁而终。但宽阔的心胸与坚强的意志却使他握起那杆沉甸甸的史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他那坚毅的眼神似
期刊
【技法梳理】  论据典型是指论据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并且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正如列宁所说:“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作用的,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论据的典型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论据要真实。论据只有真实可信,才能充分证明论点。如果论据是假的,那么文章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当然,我们讲论据要真实,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而不是没有扬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少于800
期刊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它的容器,容器若为一杯水,那么将会咸得发苦;容器若为湖水,那么这痛苦将会变得微不足道。罗素曾说过,累累伤痕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礼物。面对苦痛,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都以宽广平和的心态对待,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弹出惊世绝唱”,这难道不能启迪我们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这首《出塞》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正是他在
期刊
【例文展示一】  近日,北京大学冷门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已是“六代单传”的古生物学专业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而毕业照主人公安永睿,为圆儿时对古生物学喜爱的梦,毅然选择了冷门的古生物学专业。  安永睿的做法令我深感钦佩。我认为,追梦路上,即使困难重重,只要不忘初心,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便可得始终。  不忘初心,不受利益所诱。安永睿怀着对古生物学热爱的初心,不被热门专业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诱惑。
期刊
一、成语中的宾语前置  1.“疑问句宾语”前置。比如: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代词宾语“焉”提到“附”之前;②何去何从:即“去何从何”,代词宾语“何”提到动词“去”“从”之前。  2.“否定句宾语”前置。比如:①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我”提到动词“待”之前;②人莫予毒:即“人莫毒予”,宾语“予”提在动词“毒”之前。  3.通过“是”“之”强调“宾语”前置。比如:①
期刊
【例文展示二】  毕业之际,北大古生物学专业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专业从创办至今已是“六代单传”。而毕业照的主人公安永睿则表示,自己的选择完全是始于初心,为的就是圆自己从儿时起坚守至今的梦。对此我禁不住想起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这样一个纯粹、为梦想不惧独行的人,除了敬佩和感动,难言其他。  那颗最初的心,不应该迫于时势而改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
期刊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而在古老的东方,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着这样一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不约而同地指出,拥有宽广的胸怀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智慧。  他,完璧归赵后,位在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爽,到处放话说见其“必辱之”。但是他顾全大局,每次都引车避匿于廉颇。而且他常
期刊
导语: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会想到它,失意时也会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都会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一座叫枫林的村庄又一次在我纸上展开:朝霞微漾的饶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暂的停留,恋恋不舍地去了远方,茶花遍野的灵山吹来了秋天的郁香,两个橘子卿卿耳语,像一对小情侣,缱绻、羞涩,缠绵在一枝丫上。  一只灰雀剪开薄雾,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