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过去,新加坡在金融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今天的新加坡拥有进一步发展金融业的有利环境。
如今的新加坡日益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新加坡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本文旨在从机构、市场、产品、业务、监管、人才以及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全面剖析这一问题。
一、新加坡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1840~1903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成为泛马来半岛地区设立的首家银行。该行于1884年在新加坡开立代表处,数年后业务暂停。1846年,英国人出资管理的东方银行(The Oriental Bank)在新加坡开立,并开始发钞。直至19世纪50年代,利华银行(Asiatic Banking Corporation)和今孖索银行(Commercial Bank of India)先后在新加坡成立。然而1865~1866年发生的一次金融危机导致了利华银行和今孖索银行的倒闭。接下来1884年咖啡及糖价的暴跌,导致东方银行因过多投资农园农业而倒闭。
1840~1903年,有利银行(the Mercantile Bank)、渣打银行以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3家英资外汇银行入驻新加坡,同时崛起的还有荷兰和美资银行,如尼德兰贸易公司(荷兰银行的前身)、纽约第一国民银行。这段时期的特点是:
(1)银行业机构全部为外资银行;
(2)银行负责发钞,在货币供应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3)银行倒闭现象频发;
(4)银行为鸦片、胡椒、香料、锡、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产品贸易提供融资,贸易往来多集中在泛马来半岛及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
1903~1941年(战前),本地华人银行逐渐进入视野,3家英资银行影响力扩大。第一家本地华人银行广益银行(Kwong Yik Bank)在新加坡成立,创始人为著名的建筑承包商及农场主黄亚福。这一时期,英属海峡殖民地引入银币作为流通货币。1913年,广益银行倒闭,主因是该行董事占用巨额贷款。这一事件引发政府修订《银行条例》,限制银行向其董事及高管垫款,以保护存款人权益。而该时期最重要的进展是3家本地华人银行在新加坡成立,即华商银行(1912年)、汇丰银行(1917年)以及华侨银行(1919年),其创始人均为福建帮成员。之后,数家本地华人银行也相继开立,包括利华银行(1920年)、马来亚银行(1920年)、峇都巴辖银行(1920年)、万兴利银行(1935年)和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1935年)。1932年,华商银行、和丰银行和华侨银行合并成为现在的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上述本地华人银行由杰出的华人地方团体创立,出资人及董事多为著名的橡胶及锡贸易商。鉴于银行收入严重依赖橡胶和锡产业,他们对于贷款和垫款实施审慎政策以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头寸。这段时期的特点是:
(1)本地华人银行和本地印度银行开始发展;
(2)货币局体系支持的3家英资银行的规模继续扩大;
(3)英资银行和本地银行两大集团体系并行发展。
1946~1960年的后战争期间,受日本军队发行军用钞票、日资银行掠夺东南亚资源以资助军队等因素的影响,新加坡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发展发生临时性中断。但战后银行体系继续扩大,新的本地华人银行陆续设立,包括华联银行(Overseas Union Bank,1947年)、崇侨银行(1947年)、工商银行(1953年)以及新加坡银行(1954年,现为华侨银行子公司)。鉴于银行业属盈利性行业,这一时期很多外国银行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及代表处,包括联合银行(1948年)、印度银行(1951年)、广东银行(1953年)、美国银行(1955年)、印度尼西亚银行(1955年)以及东京银行(1957年)。
二、20世纪60年代至亚洲金融危机前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发展
新加坡独立后,于1967年与马来西亚的货币制度分离。新加坡支票清算归属新加坡会计署管理。独立进一步刺激了本地银行发展,如1958年远东银行成立,1959年亚洲商业银行集团成立以及1968年星展银行成立。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是东南亚贸易中心。凭此优势,新加坡自独立后,积极促进金融业发展,着手建设外汇离岸交易中心。亚洲美元市场(ADM)在新加坡成立后,外国银行迅速参与外汇交易。除建立交易中心之外,新加坡政府还把握机会,致力于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优势:
(1)时区优势,在新加坡交易可弥合美国收市和欧洲开市之间的时间缺口,有助于实现全球24小时不间断货币和银行业服务;
(2)良好的电信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连接以及稳定的宏观政治经济环境;
(3)地处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以及快速工业化的亚洲,有利于为资金流动提供中介服务,为区域经济提供资金。
上述几点是新加坡建设金融业的催化因素。金融中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无形因素。新加坡坚信,依法治国和诚信早已成为该国发展金融中心的基石。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信任新加坡监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司法公正以及官员的职业素养。
同时,在政府的鼓励下,本地银行实施了数次合并,以抗衡国际性大型银行。1971年6月,崇侨银行被出售给大华银行,提供中介服务的是伦敦一家国际投资机构——史莱特渥克(Slater Walker);1972年12月,大华银行兼并利华银行;同月,华侨银行收购四海通银行;1984~1987年,大华银行再次分别收购远东银行和工商银行;1983~1984年,华联银行分别收购亚洲商业银行和新加坡工业银行。上述并购活動结束之后,新加坡形成了四大本地银行集团,分别是华侨银行(OCBC)、大华银行(UOB)、华联银行(OUB)以及星展银行(DBS)。 1.亚洲美元市场
新加坡秉承服务本地区的宗旨,一直以来寻求向外发展以促进本国金融业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起,当局便提出发展离岸银行业的理念,即可聚集、交易并更高效地运用亚洲居民所持有的外汇资产。1968年11月,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率先获得新加坡政府批准创设的“亚洲货币单位(ACU)”,在新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ADM)中吸纳新元以外的外汇存款。亚洲货币单位,指在该行内部创设的、独立于新元计价交易及资产之外的账户,旨在确保流入亚洲美元市场的资金不会影响到新加坡的货币管理。
1968年,为促进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政府对ACU账户中非居民存款人的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部分收入和活动享有优惠税率,ACU账户内某些交易可免征印花税和遗产税。ACU账户存款也无须满足新加坡金管局和《法定流动性要求》规定的最低现金余额等条件。ACU账户的资产规模,1968年仅有3316万美元,但3年内迅速增长至超过10亿美元。2011年,亚洲美元市场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
亚洲美元市场的成功发展和外汇交易的增长带动了银行业的强劲增长。1971年1月,新加坡金管局(MAS)正式设立,负责货币管理、发展及监管新加坡金融业。为吸引国际性银行来新开展业务,同时避免本国银行业过度竞争,MAS开始针对具体的银行活动发放各类新型牌照。1971年,MAS创设了“限制持牌”银行类别以扩大银行体系的基础,且进一步便利商业银行准入。“限制持牌”银行可以和“完全牌照”银行一样从事国内银行业务,但仅能开立一家主要分行,同时不能运营新元储蓄账户,并且只能从非银行客户处吸收25万新元以上的定期存款。
1973年,鉴于吸引外国银行入驻可促进新加坡实现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MAS促成了新型银行即“离岸银行”的设立。离岸银行大多在亚洲美元市场和外汇市场中运营,主要从事非居民的批发银行业务。虽然离岸银行在外汇存款业务领域享有与完全牌照银行同等的权利,但在新元零售市场中的经营范围更加受限。
1997年,新加坡成为离岸银行中心,亚洲美元市场规模达到5572亿美元,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12%。
2.外汇市场
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意味着新加坡外汇市场很有潜力成为繁荣市场。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大多数以往挂钩美元的货币均转向盯住黄金。新加坡于1972年正式废止银行间外汇报价中存在的卡特尔联盟,于1973年允许新元汇率浮动,银行能够自由对外汇汇率进行报价。MAS视此举为新加坡在全球外汇交易领域争取一席之地的机会。1978年,MAS放开所有外汇管制。
MAS發展外汇交易的动议受惠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环境的改善。那时,国际贸易快速扩张,主要工业国家放松金融监管,导致汇率波动性增加。
1984年7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SIMEX)设立,增加了外汇期货合约交易品种,进一步扩大了外汇市场。SIMEX是亚洲首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是亚洲首家提供欧洲美元期货合约产品的交易所。SIMEX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签订了共同冲销体系(MOS)合作项目,交易商可在其中一家交易所开仓,在另一家交易所清算。该做法属于此类国际期货联合交易的首例,被誉为消除隔夜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弥合双城13小时时差的创新之举。新加坡外汇市场由此成为24小时市场中的一员,数家国际领先银行还为此在交易室设立了夜班岗位。
1992年,新加坡超过瑞士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
3.股市
与马来西亚证交所分离之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于1973年开始运营。SES注重建设及升级交易基础设施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1977年,SES引入期权交易(受限形式),使新加坡成为亚洲首个从事有序期权交易的金融中心。1980年,SES最终获得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的认证,体现了IFSE对其规模和专业性的认可。
1982年则发生了更大胆的变化,全球交易室传统的白板被电子交易屏取代。由此,股票报价可通过电脑终端展示,经纪商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即可收到讯息。
1986年,新加坡公积金局允许会员单位使用自有储蓄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贷款债券(loan stock)以及单位信托基金。1987年,SES建立二板市场(SESDAQ),用于发行、交易小企业股票,股票经纪行业向本地和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当马来西亚决定退市马来西亚公司股票时,新加坡证交所引入Clob International,即交易马来西亚股票及其他市场股票的OTC安排。
至20世纪90年代末,SES演变成为区域内现代化、监管良好的资本筹集市场,上市公司海外来源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香港地区。
4.债市
由于新加坡财政通常处于盈余状态,因此无须发行政府债,也就没有强烈动机发展债券市场。企业现金也基本充裕,如果需要资金,通常会向银行或股市寻求支持。
然而1997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MAS基于拓宽金融业的考虑,致力于发展债市。当时李显龙先生即将履任MAS主席,预判新加坡债市将迅猛发展。他指出:“我认为债券市场有发展潜力,即使从新加坡政府角度考虑,如果能拿到优惠利率,也可通过市场融资来支持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从财政盈余中拨款。”
李显龙还补充,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过度依赖银行业加重了借款人负担。一个有深度、高流动性的债券市场,一方面给借款人带来多渠道融资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成为筹集长期资本以匹配资金需求的另一较好来源。
三、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发展和监管体系的回顾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7年8月,高級别“金融部门评估小组”(FSRG)成立,时任副总理李显龙任小组负责人。该小组对新加坡金融业(包括监管和发展等领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评估。
1.开展评估的背景
MAS的监管做法是制定高标准、建立严格法规、落实法规执行以及承担风险最小化。MAS分离了国内银行和离岸银行,对国内银行执行从紧规则。MAS的做法通常是承担最低风险以保护金融体系。MAS甚至尝试通过广泛监管来保护单个金融机构、存款人以及投资者。
然而,科技进步、各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监管与财政动机的趋同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开启,使得竞争日益加剧。
信息科技的进步使金融机构有能力推出新产品和新渠道,从而跨越地域和行业障碍扩大经营。科技促成了更高效金融中介和销售渠道的发展,跨国竞争随之加剧,导致新一波重组并购,进而拥有商业银行、投行、保险及证券业的大型金融集团(数量和规模)增加。例如,伦敦取代苏黎世、巴黎和法兰克福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美国、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监管当局被迫重新审视金融监管,以提升竞争力,吸引金融机构并保持主要金融中心地位。
2.对发展的重新思考
同理,MAS需要重新思考其监管操作。新加坡政府因此于1997年8月设立了金融部门评估小组(FSRG)。该小组吸收了来自英格兰银行、美联储及私人部门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致力于重构新加坡金融业的各个方面。该小组委托麦肯锡公司、理特咨询公司就金融业和金融业IT策略进行相关研究。小组收集了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类建议。
“政府必须……协助将好的业务活动带至新加坡……在竞争时代,最具潜力的业务不总会自行前来新加坡。我们必须自我营销,将它们带到这里。MAS长期以来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是行业的规模和范围已经扩大,MAS需要强化政策发展团队。我们必须做更多的事来使上述非监管职能制度化。”
——时任副总理李显龙1997年11月4日在SESDAQ成立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新加坡金融部门监管与发展的新做法》
FSRG小组一方面建议采取大胆措施放开金融业,另一方面也警示谨慎实施对确保稳定至关重要。MAS决定避免采取“轰动式”做法,而倾向渐进性改变,注意妥善平衡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管理政策风险、维护稳定、维护新加坡金融市场的信心。
“我们计划维持多年以来建立的金融监管高标准……但同时我们将给予私人部门机会和动力来创新、竞争,并紧跟国际最优做法。MAS将与业界更加紧密地合作,更加重视快速发展和业界关切……我们正逐步前进,不是制造轰动,而是渐进变化,逐步打造新加坡金融中心……新做法是政府促进新加坡更积极地成为金融中心……转变MAS过去的做法……”
——时任副总理李显龙1999年4月15日在纪念MAS成立海外推广办公室上的讲话
如今的新加坡日益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新加坡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本文旨在从机构、市场、产品、业务、监管、人才以及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全面剖析这一问题。
一、新加坡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1840~1903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成为泛马来半岛地区设立的首家银行。该行于1884年在新加坡开立代表处,数年后业务暂停。1846年,英国人出资管理的东方银行(The Oriental Bank)在新加坡开立,并开始发钞。直至19世纪50年代,利华银行(Asiatic Banking Corporation)和今孖索银行(Commercial Bank of India)先后在新加坡成立。然而1865~1866年发生的一次金融危机导致了利华银行和今孖索银行的倒闭。接下来1884年咖啡及糖价的暴跌,导致东方银行因过多投资农园农业而倒闭。
1840~1903年,有利银行(the Mercantile Bank)、渣打银行以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3家英资外汇银行入驻新加坡,同时崛起的还有荷兰和美资银行,如尼德兰贸易公司(荷兰银行的前身)、纽约第一国民银行。这段时期的特点是:
(1)银行业机构全部为外资银行;
(2)银行负责发钞,在货币供应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3)银行倒闭现象频发;
(4)银行为鸦片、胡椒、香料、锡、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产品贸易提供融资,贸易往来多集中在泛马来半岛及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
1903~1941年(战前),本地华人银行逐渐进入视野,3家英资银行影响力扩大。第一家本地华人银行广益银行(Kwong Yik Bank)在新加坡成立,创始人为著名的建筑承包商及农场主黄亚福。这一时期,英属海峡殖民地引入银币作为流通货币。1913年,广益银行倒闭,主因是该行董事占用巨额贷款。这一事件引发政府修订《银行条例》,限制银行向其董事及高管垫款,以保护存款人权益。而该时期最重要的进展是3家本地华人银行在新加坡成立,即华商银行(1912年)、汇丰银行(1917年)以及华侨银行(1919年),其创始人均为福建帮成员。之后,数家本地华人银行也相继开立,包括利华银行(1920年)、马来亚银行(1920年)、峇都巴辖银行(1920年)、万兴利银行(1935年)和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1935年)。1932年,华商银行、和丰银行和华侨银行合并成为现在的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上述本地华人银行由杰出的华人地方团体创立,出资人及董事多为著名的橡胶及锡贸易商。鉴于银行收入严重依赖橡胶和锡产业,他们对于贷款和垫款实施审慎政策以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头寸。这段时期的特点是:
(1)本地华人银行和本地印度银行开始发展;
(2)货币局体系支持的3家英资银行的规模继续扩大;
(3)英资银行和本地银行两大集团体系并行发展。
1946~1960年的后战争期间,受日本军队发行军用钞票、日资银行掠夺东南亚资源以资助军队等因素的影响,新加坡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发展发生临时性中断。但战后银行体系继续扩大,新的本地华人银行陆续设立,包括华联银行(Overseas Union Bank,1947年)、崇侨银行(1947年)、工商银行(1953年)以及新加坡银行(1954年,现为华侨银行子公司)。鉴于银行业属盈利性行业,这一时期很多外国银行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及代表处,包括联合银行(1948年)、印度银行(1951年)、广东银行(1953年)、美国银行(1955年)、印度尼西亚银行(1955年)以及东京银行(1957年)。
二、20世纪60年代至亚洲金融危机前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发展
新加坡独立后,于1967年与马来西亚的货币制度分离。新加坡支票清算归属新加坡会计署管理。独立进一步刺激了本地银行发展,如1958年远东银行成立,1959年亚洲商业银行集团成立以及1968年星展银行成立。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是东南亚贸易中心。凭此优势,新加坡自独立后,积极促进金融业发展,着手建设外汇离岸交易中心。亚洲美元市场(ADM)在新加坡成立后,外国银行迅速参与外汇交易。除建立交易中心之外,新加坡政府还把握机会,致力于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优势:
(1)时区优势,在新加坡交易可弥合美国收市和欧洲开市之间的时间缺口,有助于实现全球24小时不间断货币和银行业服务;
(2)良好的电信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连接以及稳定的宏观政治经济环境;
(3)地处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以及快速工业化的亚洲,有利于为资金流动提供中介服务,为区域经济提供资金。
上述几点是新加坡建设金融业的催化因素。金融中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无形因素。新加坡坚信,依法治国和诚信早已成为该国发展金融中心的基石。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信任新加坡监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司法公正以及官员的职业素养。
同时,在政府的鼓励下,本地银行实施了数次合并,以抗衡国际性大型银行。1971年6月,崇侨银行被出售给大华银行,提供中介服务的是伦敦一家国际投资机构——史莱特渥克(Slater Walker);1972年12月,大华银行兼并利华银行;同月,华侨银行收购四海通银行;1984~1987年,大华银行再次分别收购远东银行和工商银行;1983~1984年,华联银行分别收购亚洲商业银行和新加坡工业银行。上述并购活動结束之后,新加坡形成了四大本地银行集团,分别是华侨银行(OCBC)、大华银行(UOB)、华联银行(OUB)以及星展银行(DBS)。 1.亚洲美元市场
新加坡秉承服务本地区的宗旨,一直以来寻求向外发展以促进本国金融业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起,当局便提出发展离岸银行业的理念,即可聚集、交易并更高效地运用亚洲居民所持有的外汇资产。1968年11月,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率先获得新加坡政府批准创设的“亚洲货币单位(ACU)”,在新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ADM)中吸纳新元以外的外汇存款。亚洲货币单位,指在该行内部创设的、独立于新元计价交易及资产之外的账户,旨在确保流入亚洲美元市场的资金不会影响到新加坡的货币管理。
1968年,为促进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政府对ACU账户中非居民存款人的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部分收入和活动享有优惠税率,ACU账户内某些交易可免征印花税和遗产税。ACU账户存款也无须满足新加坡金管局和《法定流动性要求》规定的最低现金余额等条件。ACU账户的资产规模,1968年仅有3316万美元,但3年内迅速增长至超过10亿美元。2011年,亚洲美元市场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
亚洲美元市场的成功发展和外汇交易的增长带动了银行业的强劲增长。1971年1月,新加坡金管局(MAS)正式设立,负责货币管理、发展及监管新加坡金融业。为吸引国际性银行来新开展业务,同时避免本国银行业过度竞争,MAS开始针对具体的银行活动发放各类新型牌照。1971年,MAS创设了“限制持牌”银行类别以扩大银行体系的基础,且进一步便利商业银行准入。“限制持牌”银行可以和“完全牌照”银行一样从事国内银行业务,但仅能开立一家主要分行,同时不能运营新元储蓄账户,并且只能从非银行客户处吸收25万新元以上的定期存款。
1973年,鉴于吸引外国银行入驻可促进新加坡实现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MAS促成了新型银行即“离岸银行”的设立。离岸银行大多在亚洲美元市场和外汇市场中运营,主要从事非居民的批发银行业务。虽然离岸银行在外汇存款业务领域享有与完全牌照银行同等的权利,但在新元零售市场中的经营范围更加受限。
1997年,新加坡成为离岸银行中心,亚洲美元市场规模达到5572亿美元,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12%。
2.外汇市场
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意味着新加坡外汇市场很有潜力成为繁荣市场。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大多数以往挂钩美元的货币均转向盯住黄金。新加坡于1972年正式废止银行间外汇报价中存在的卡特尔联盟,于1973年允许新元汇率浮动,银行能够自由对外汇汇率进行报价。MAS视此举为新加坡在全球外汇交易领域争取一席之地的机会。1978年,MAS放开所有外汇管制。
MAS發展外汇交易的动议受惠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环境的改善。那时,国际贸易快速扩张,主要工业国家放松金融监管,导致汇率波动性增加。
1984年7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SIMEX)设立,增加了外汇期货合约交易品种,进一步扩大了外汇市场。SIMEX是亚洲首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是亚洲首家提供欧洲美元期货合约产品的交易所。SIMEX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签订了共同冲销体系(MOS)合作项目,交易商可在其中一家交易所开仓,在另一家交易所清算。该做法属于此类国际期货联合交易的首例,被誉为消除隔夜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弥合双城13小时时差的创新之举。新加坡外汇市场由此成为24小时市场中的一员,数家国际领先银行还为此在交易室设立了夜班岗位。
1992年,新加坡超过瑞士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
3.股市
与马来西亚证交所分离之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于1973年开始运营。SES注重建设及升级交易基础设施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1977年,SES引入期权交易(受限形式),使新加坡成为亚洲首个从事有序期权交易的金融中心。1980年,SES最终获得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的认证,体现了IFSE对其规模和专业性的认可。
1982年则发生了更大胆的变化,全球交易室传统的白板被电子交易屏取代。由此,股票报价可通过电脑终端展示,经纪商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即可收到讯息。
1986年,新加坡公积金局允许会员单位使用自有储蓄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贷款债券(loan stock)以及单位信托基金。1987年,SES建立二板市场(SESDAQ),用于发行、交易小企业股票,股票经纪行业向本地和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当马来西亚决定退市马来西亚公司股票时,新加坡证交所引入Clob International,即交易马来西亚股票及其他市场股票的OTC安排。
至20世纪90年代末,SES演变成为区域内现代化、监管良好的资本筹集市场,上市公司海外来源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香港地区。
4.债市
由于新加坡财政通常处于盈余状态,因此无须发行政府债,也就没有强烈动机发展债券市场。企业现金也基本充裕,如果需要资金,通常会向银行或股市寻求支持。
然而1997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MAS基于拓宽金融业的考虑,致力于发展债市。当时李显龙先生即将履任MAS主席,预判新加坡债市将迅猛发展。他指出:“我认为债券市场有发展潜力,即使从新加坡政府角度考虑,如果能拿到优惠利率,也可通过市场融资来支持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从财政盈余中拨款。”
李显龙还补充,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过度依赖银行业加重了借款人负担。一个有深度、高流动性的债券市场,一方面给借款人带来多渠道融资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成为筹集长期资本以匹配资金需求的另一较好来源。
三、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发展和监管体系的回顾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7年8月,高級别“金融部门评估小组”(FSRG)成立,时任副总理李显龙任小组负责人。该小组对新加坡金融业(包括监管和发展等领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评估。
1.开展评估的背景
MAS的监管做法是制定高标准、建立严格法规、落实法规执行以及承担风险最小化。MAS分离了国内银行和离岸银行,对国内银行执行从紧规则。MAS的做法通常是承担最低风险以保护金融体系。MAS甚至尝试通过广泛监管来保护单个金融机构、存款人以及投资者。
然而,科技进步、各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监管与财政动机的趋同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开启,使得竞争日益加剧。
信息科技的进步使金融机构有能力推出新产品和新渠道,从而跨越地域和行业障碍扩大经营。科技促成了更高效金融中介和销售渠道的发展,跨国竞争随之加剧,导致新一波重组并购,进而拥有商业银行、投行、保险及证券业的大型金融集团(数量和规模)增加。例如,伦敦取代苏黎世、巴黎和法兰克福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美国、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监管当局被迫重新审视金融监管,以提升竞争力,吸引金融机构并保持主要金融中心地位。
2.对发展的重新思考
同理,MAS需要重新思考其监管操作。新加坡政府因此于1997年8月设立了金融部门评估小组(FSRG)。该小组吸收了来自英格兰银行、美联储及私人部门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致力于重构新加坡金融业的各个方面。该小组委托麦肯锡公司、理特咨询公司就金融业和金融业IT策略进行相关研究。小组收集了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类建议。
“政府必须……协助将好的业务活动带至新加坡……在竞争时代,最具潜力的业务不总会自行前来新加坡。我们必须自我营销,将它们带到这里。MAS长期以来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是行业的规模和范围已经扩大,MAS需要强化政策发展团队。我们必须做更多的事来使上述非监管职能制度化。”
——时任副总理李显龙1997年11月4日在SESDAQ成立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新加坡金融部门监管与发展的新做法》
FSRG小组一方面建议采取大胆措施放开金融业,另一方面也警示谨慎实施对确保稳定至关重要。MAS决定避免采取“轰动式”做法,而倾向渐进性改变,注意妥善平衡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管理政策风险、维护稳定、维护新加坡金融市场的信心。
“我们计划维持多年以来建立的金融监管高标准……但同时我们将给予私人部门机会和动力来创新、竞争,并紧跟国际最优做法。MAS将与业界更加紧密地合作,更加重视快速发展和业界关切……我们正逐步前进,不是制造轰动,而是渐进变化,逐步打造新加坡金融中心……新做法是政府促进新加坡更积极地成为金融中心……转变MAS过去的做法……”
——时任副总理李显龙1999年4月15日在纪念MAS成立海外推广办公室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