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术后处理策略和内固定翻修适应证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90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初次经皮椎体成形术(PKP/PVP)术后处理策略和内固定翻修的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单节段PKP/PVP术676例患者资料。其中637例未做处理常规康复,其余39例初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分为3个组:保守治疗组19例(含拒绝翻修手术患者3例),KP/VP翻修组12例,内固定翻修组8例。提取所有患者原始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 17.0软件计算骨水泥弥散减积率(Vx)。对翻修率与Vx近似量化值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对39例初次手术后"失败"患者均进行意识状态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然后对于翻修患者手术策略拟定流程。KP/VP翻修组和内固定翻修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和记录脊柱后/侧凸角度(cobb角)、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偏移(SV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各指标差值,分别用Δcobb、ΔPI、ΔPT、ΔSS、ΔSVA、ΔVAS表示。

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应用内固定翻修策略病例发病率为1.18%(8/676)。椎体骨水泥弥散减积率Vx与翻修率符合相关关系y=0.53+0.04x(P<0.05)。对翻修率进行回归分析可知Vx与翻修率成正相关关系(r2=0.860,P=0.001);拟合曲线呈相关关系分布(r2=0.916,P=0.001)。39例患者GSC评分:正常31例,轻度意识障碍6例,中度意识障碍2例。KP/VP翻修组和内固定翻修组PKP/PVP术后"失败"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性别、年龄、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P/VP翻修组和内固定翻修组Δcobb(6.3°±7.5° vs.19.2°±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ΔPI(4.1°±5.2° vs.3.3°±6.7°)、ΔPT(0.7°±4.6° vs.0.4°±3.2°)、ΔSS(3.7°±6.2° vs. 3.1°±5.3°)、ΔSVA[(-3.2±11.9)mm vs.(-7.9±9.5)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首次PKP/PVP手术结果对内固定翻修决策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初次椎体骨水泥灌注弥散方式、程度,其与再次翻修率有相关性。手术翻修方案应依据临床症状及进展程度分级分路径选择,内固定手术翻修方案应在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以"解决症状"和"适度矫型"为原则个体化制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扫描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原位股骨髁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11例原位股骨髁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52例;年龄20~59岁,平均47岁。根据患者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分为2组:观察组74例患者在获得三维图像后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手术,男38例,女36例;年龄(44.5±4.7)岁;骨
目的探讨动脉顽固性痉挛时采用静脉移植桥接指固有动脉与桡动脉进行改良再植离断拇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治疗的9例(9指)离断拇指再植时发生双侧指固有动脉顽固性痉挛且不能缓解的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55岁,平均39.2岁。右拇指2例2指,左拇指7例7指。采用改良前臂浅静脉游离移植端端或端侧吻合桥接拇指尺侧指固有动脉与鼻烟窝处桡动脉供血。末次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35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3岁)。均为单侧脱位,左侧20例,右侧26例。按照Rockwood脱位分型:Ⅲ型18例,Ⅳ型24例,Ⅴ型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2例(锁骨钩钢板组)
期刊
目的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胫骨平台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后5年2组: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
期刊
目的提出难复性胫骨干骨折的概念,并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术中需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的21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2l~66岁,平均34.9岁;左侧15例,右侧6例。所有患者均首先闭合复位,通过牵引折叠旋转等手法,反复多次不能顺利复位、插入导针,改为局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收集患者的
目的探讨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引导精准经皮骶骨成形术(PSP)治疗骶骨功能不全骨折(SI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治疗的12例SIF患者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为55~76岁,平均67.5岁。所有患者采用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下PS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暴露辐射量。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PKP连续治疗的44例(共71个骨折椎体)OVCF患者资料。男2例,女42例;年龄55~89岁,平均68.6岁。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患者按接受手术日期先后平均分成4组(n=11):组1、组
目的比较2种人工真皮Lando®与Pelnac®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家兔双侧股骨创伤的疗效。方法选用27只雄性家兔,体重1.92~2.21 kg,平均2.04 kg。所有家兔双侧股骨创伤造模手术后,随机选择9只家兔双侧股骨采用Lando®联合诱导膜技术处理(Lando®组);9只家兔双侧Pelnac®联合诱导膜技术处理(Pelnac®组);9只家兔左侧仅采用诱导膜技术处理(对照组);对照组9只家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