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复习阶段,尤其是考试前的备考阶段的学习方法,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默想法复习备考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感到诧异,放松——默想法一直是道教、佛教传统的某些派别的修炼方法,怎么会跟学数学搭上边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用默想法进行修习技艺的例子。如学太极拳有默拳的方法。在传统的太极拳中,判断一个练习者是否学有所成,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看他打拳能否发出劲,或者说发出“整”劲。要达到这个目标,则要求练习者在达到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基础上达到“内外相合”,只有身手内外协调一致,才能发出整劲。这个要求对于一般的练习者特别是初学者而言,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具体操作起来不仅复杂,而且要同时照顾到各个方面,往往顾此失彼。老套的方法是分别练习内三合与外三合,事倍功半。为此,一些武术家在练拳的过程中总结出了“默拳”的练习法,直接在内外相合上做文章,舍弃了分开练内三合和外三合的老路,使练习者较快步入太极拳的殿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进入高层次的武术修炼打下基础。默拳的练习法,就是采用站(或坐、或卧)的姿势,先放松全身,在不运动肢体的情况下,完全用想象(意识)打拳,这个过程也在解决习武者最容易碰到的问题——难以入静(即思想不集中)。这是因为用想象完成一个动作的过程需要高度思想集中,用默拳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套路动作,而且可以培养练习者养成集中思想,做事专一的好习惯。默拳的练习要有个逐步进阶的过程,从默想一个简单的动作开始,熟练以后再一点一点添加新的内容,当练到可以完全靠想象打出完整一套拳的时候,就达到了默拳的目标。在掌握默拳的基础上,用意识打拳的同时用肢体打拳,当意识打拳与肢体打拳完全协调一致时,就达到了“内外相合”,就能发出整劲。
又如学习书法,习字中就有一种练习的方法叫默帖,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想象自己正面对一本字帖,同时手握着一管毛笔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出头脑中的字帖上的字。这个阶段也是学习书法中从对临到有所创新的意临的一个必经过程。又如学象棋有所谓默盘的方法,即下盲棋,就是在头脑想象一个棋局,然后一来一往在脑海里演练己方和对方可能出现的各个招式,找出己方的最佳进攻手段或防守方法。再如教师备课有默备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有经验的教师,在面临要在重要的场合讲课的情况下,会提前自己默讲一遍,即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或躺着,按一节课的时间的节奏,在头脑中将自己想象成站在讲台前,将要讲的内容默讲一遍,这样自己到实际讲课时就能做到成竹在胸。
上面这些例子,在经验的层面上,实践者自己对其做法的有效性是持肯定态度的。问题是,能否在比经验更高的层次上加以确认呢?美国的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将一群体能技术水平差不多的篮球队员分成A、B、C三个组,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三个组按统一的体能训练计划每天都进行体能训练。另准备一份技术训练计划,A组按此计划每天在篮球场上进行技术训练;B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技术训练;C组的技术训练计划与训练时间与A组相同,但安排在一个温度适中、光线柔和、环境安静的室内进行(由教练用轻柔声音引导):球员躺在地毯上,尽可能详细地想象自己就在球场上做着要求的技术动作。一个月训练结束后,对A、B、C三个组进行技术测验,结果显示:A组与C组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基本上看不出差别;而B组的技术水平则明显落后于其他两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意念训练在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回到我们的主题——数学学科的默想法学习,在此将其作为一种方法向感兴趣的学生作介绍。作为学的一方——学生,可以在哪个环节采用默想法进行自我训练和自我学习呢?我认为第一次采用这种方法应在上完课后、开始写作业之前进行,这时学生不应急着看书,而应掩卷静坐,头脑中想象刚学过部分内容的脉络结构:定义、定理、推论、例子、方法、图像、图表;与以前所学知识、所解过的习题的联系。所有都应在脑中编织成网状的资源库。也许有些知识想不起来,但可以通过努力回想老师讲这部分的表情、动作,甚至当时班里的气氛等生动的印象将那些知识勾连出来。如果你的网络已经构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写作业了,如果作业中还是有过不去的坎,就说明你的知识网络还有问题,你需要再发挥想象力将解题所需的知识或技能勾连出来,实在不行才看书查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突破直接看书的障碍:即你拿起书,不懂的要看,懂的也要看。从而将注意力放在你没有掌握好的知识或技能上。按心理学的规律,你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会记得很牢;相反,不费多少努力而得来的知识,往往是“水过地皮湿”,很快就会忘记。要真正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将精力放在真正需要解决的节点上,再做笔记或在书上做眉批就轻松多了。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如果并列的知识点超过7个,则可做适当处理,将其分层处理,使并列的知识点不超过7(或5个)个。因为人的注意力宽度为7,即平均宽度为7,具体到个体,则长者为9,短者为5,如果并列的对象太多,则容易顾此失彼,对于记忆提取也相当不利。
当然,这个方法还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应用,特别适用于考试前的备考,其最大的优点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心静就可以进行。而且,这样做能排除用眼睛看书时只能一行一行扫描的限制,可以在知识的空间任意跳跃驰骋,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至此,我想起自己念大学的时候,有过一位室友,有时在路上碰到他,可以看到他嘴在轻轻地动,似乎在念念有词。我问他是不是在整理书中的内容,他说是,我又再问他,有没有包括习题,他也给予肯定。很显然,他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资源库。后来他到了美国,读完博士后留在美国任教,不久就因解决了一个著名的难题而扬名数学界。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
关键词: 数学教学默想法复习备考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感到诧异,放松——默想法一直是道教、佛教传统的某些派别的修炼方法,怎么会跟学数学搭上边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用默想法进行修习技艺的例子。如学太极拳有默拳的方法。在传统的太极拳中,判断一个练习者是否学有所成,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看他打拳能否发出劲,或者说发出“整”劲。要达到这个目标,则要求练习者在达到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基础上达到“内外相合”,只有身手内外协调一致,才能发出整劲。这个要求对于一般的练习者特别是初学者而言,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具体操作起来不仅复杂,而且要同时照顾到各个方面,往往顾此失彼。老套的方法是分别练习内三合与外三合,事倍功半。为此,一些武术家在练拳的过程中总结出了“默拳”的练习法,直接在内外相合上做文章,舍弃了分开练内三合和外三合的老路,使练习者较快步入太极拳的殿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进入高层次的武术修炼打下基础。默拳的练习法,就是采用站(或坐、或卧)的姿势,先放松全身,在不运动肢体的情况下,完全用想象(意识)打拳,这个过程也在解决习武者最容易碰到的问题——难以入静(即思想不集中)。这是因为用想象完成一个动作的过程需要高度思想集中,用默拳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套路动作,而且可以培养练习者养成集中思想,做事专一的好习惯。默拳的练习要有个逐步进阶的过程,从默想一个简单的动作开始,熟练以后再一点一点添加新的内容,当练到可以完全靠想象打出完整一套拳的时候,就达到了默拳的目标。在掌握默拳的基础上,用意识打拳的同时用肢体打拳,当意识打拳与肢体打拳完全协调一致时,就达到了“内外相合”,就能发出整劲。
又如学习书法,习字中就有一种练习的方法叫默帖,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想象自己正面对一本字帖,同时手握着一管毛笔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出头脑中的字帖上的字。这个阶段也是学习书法中从对临到有所创新的意临的一个必经过程。又如学象棋有所谓默盘的方法,即下盲棋,就是在头脑想象一个棋局,然后一来一往在脑海里演练己方和对方可能出现的各个招式,找出己方的最佳进攻手段或防守方法。再如教师备课有默备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有经验的教师,在面临要在重要的场合讲课的情况下,会提前自己默讲一遍,即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或躺着,按一节课的时间的节奏,在头脑中将自己想象成站在讲台前,将要讲的内容默讲一遍,这样自己到实际讲课时就能做到成竹在胸。
上面这些例子,在经验的层面上,实践者自己对其做法的有效性是持肯定态度的。问题是,能否在比经验更高的层次上加以确认呢?美国的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将一群体能技术水平差不多的篮球队员分成A、B、C三个组,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三个组按统一的体能训练计划每天都进行体能训练。另准备一份技术训练计划,A组按此计划每天在篮球场上进行技术训练;B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技术训练;C组的技术训练计划与训练时间与A组相同,但安排在一个温度适中、光线柔和、环境安静的室内进行(由教练用轻柔声音引导):球员躺在地毯上,尽可能详细地想象自己就在球场上做着要求的技术动作。一个月训练结束后,对A、B、C三个组进行技术测验,结果显示:A组与C组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基本上看不出差别;而B组的技术水平则明显落后于其他两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意念训练在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回到我们的主题——数学学科的默想法学习,在此将其作为一种方法向感兴趣的学生作介绍。作为学的一方——学生,可以在哪个环节采用默想法进行自我训练和自我学习呢?我认为第一次采用这种方法应在上完课后、开始写作业之前进行,这时学生不应急着看书,而应掩卷静坐,头脑中想象刚学过部分内容的脉络结构:定义、定理、推论、例子、方法、图像、图表;与以前所学知识、所解过的习题的联系。所有都应在脑中编织成网状的资源库。也许有些知识想不起来,但可以通过努力回想老师讲这部分的表情、动作,甚至当时班里的气氛等生动的印象将那些知识勾连出来。如果你的网络已经构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写作业了,如果作业中还是有过不去的坎,就说明你的知识网络还有问题,你需要再发挥想象力将解题所需的知识或技能勾连出来,实在不行才看书查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突破直接看书的障碍:即你拿起书,不懂的要看,懂的也要看。从而将注意力放在你没有掌握好的知识或技能上。按心理学的规律,你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会记得很牢;相反,不费多少努力而得来的知识,往往是“水过地皮湿”,很快就会忘记。要真正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将精力放在真正需要解决的节点上,再做笔记或在书上做眉批就轻松多了。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如果并列的知识点超过7个,则可做适当处理,将其分层处理,使并列的知识点不超过7(或5个)个。因为人的注意力宽度为7,即平均宽度为7,具体到个体,则长者为9,短者为5,如果并列的对象太多,则容易顾此失彼,对于记忆提取也相当不利。
当然,这个方法还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应用,特别适用于考试前的备考,其最大的优点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心静就可以进行。而且,这样做能排除用眼睛看书时只能一行一行扫描的限制,可以在知识的空间任意跳跃驰骋,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至此,我想起自己念大学的时候,有过一位室友,有时在路上碰到他,可以看到他嘴在轻轻地动,似乎在念念有词。我问他是不是在整理书中的内容,他说是,我又再问他,有没有包括习题,他也给予肯定。很显然,他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资源库。后来他到了美国,读完博士后留在美国任教,不久就因解决了一个著名的难题而扬名数学界。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