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岵山大大小小几百栋古厝中,最受推崇的莫过于福兴堂。不仅是因为福兴堂拥有保留完好的古厝形态,以及古厝中不计其数、跨越宗教性质的石雕与木雕,更因为福兴堂内居住的李姓后人对宅邸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有人居住,生活的习性得以延续,房子也变得更有人情味起来。
文化和摆设都是死的,唯有保留完好的生活生产方式,能让整个村落“活”起来,古厝亦是如此。“如果这里没人居住,相信这里破损得一定会更快。”李家的第四代孙女李冬梅说到。作为唯一一个留在岵山的第四代,李冬梅对这栋已经被评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厝,无疑最多地移植了父辈们的情感。
福兴堂又称“李家大院”,是1942年由李冬梅的曾祖父李武宗、李武庸三兄弟共同出资所建,原本也是作为李氏的家庙。这座耗时5年建成的民国古宅,最有特色的便是建筑雕刻,当时李家直接从南京请来了建造总统府和中山陵的工匠原班人马,而也是因为南京请来的工匠,接触过不同的文化,所以宅子内罕见地拥有石雕、木雕、砖雕、透雕、剪瓷雕,佛教、道教、民俗文化,甚至基督教的雕刻,都能在堂内找到。房檐上、梁柱中,几乎每一抬头都能看到令人惊叹的工艺。在福兴堂内部,地板铺的是当时罕见的英式花砖,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根柱石和每一面墙壁上都雕刻着名家题写的联句和家训,每一扇窗户都嵌着栩栩如生的石浮雕人物故事图。这几年福兴堂接待了不少专家学者,也都对福兴堂的建筑工艺有着相当积极和正面的评价。
对于家族的故事,李冬梅甚至能够像事件的亲历者那样娓娓道来。李家大院度过了一个混乱的年代,1948年竣工之后,李家后人进驻,一直到1969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福兴堂被迫充公,这栋两进、双护龙,拥有一十六个房间的闽南大宅,曾经被用作村公所、村中的粮站,甚至当时有部队驻扎于此。除此之外,这里还分别充当过私塾、小学以及高中。一直到1986年,国家下发华侨接待与安置政策,李氏后人才得以重返李家大院。重返福兴堂的李冬梅一家,总共四户人,一直从1986年到现在都居住在福兴堂内。李冬梅的爷爷李鸿良今年已逾90高龄,当年作为李家大院的监工,他也见证了福兴堂从荒芜的小山丘,变成一座华丽的大宅院。而李冬梅的故事,更多的则是小时候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段子。
在整个岵山镇,如同福兴堂这样的古宅总计三百五十多间,但像福兴堂这样,保存完整、做工精致、同时又有着浓浓生活气息的老宅,无人能出其右。在李冬梅看来,这不但有赖于李家后人对大院的妥善保护,也因为李家自古传承的良好家风。福兴堂内的石柱上便有诗为证:“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孝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福兴堂里二十多幅对联中的这一幅言简意赅地传递着家训:勤俭、耕读。
自1986年李鸿良率领众儿孙十几口人搬进李家大院,他们珍爱这座饱满李家人心血的屋子。“武宗武庸的母亲是我的姑母,原本我们是表兄弟。但是,因为武宗的大哥年轻时就去世,没有后代,我从小过继给他为儿,因此我成了武宗的侄儿。”今年已94岁高龄的李鸿良虽有点儿耳背,但对往事,他记得一清二楚。
李鸿良说,17岁起,他就常随二叔去泉州、福州,“开始建福兴堂时,我回家协助三叔,平整土地运土时,我负责称土、记工、看工地。后来开始建了,我负责一两百个师傅的伙食。”
搬进福兴堂之后,李家发现几十年没有维护的大院有了许多破落之处。李冬梅说,小时候的记忆中,大到家具、小到地砖,都被破坏地相当严重。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地修补,“虽然我们不是太懂这些木雕、石雕、砖雕,但是它们肯定是难得的艺术品。我们李家人有责任保护它们。”“勤俭、耕读”,李鸿良与他的子孙们谨守家训。如今,住在福兴堂里的李家子辈孙辈多有人才出,读书的有、经商的有、务农的也有。近几年,福兴堂越来越被重视,2013年初还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的子孙都觉得蔚为欣慰。
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福兴堂来说是喜事,却也添了不少麻烦。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不知道这里还是私人宅邸,常常“不请自来”,但又因为李家人温良恭俭的家风,也便让来客们免费参观。一直到今年开始,福兴堂才有了新变化。李冬梅的导游朋友为她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既然参观者众多,为何不将福兴堂作为一个可以接纳团队游客的地方?这里不是景点、不收门票,却又能让访客看到精美的古厝工艺。身为幼儿园老师的李冬梅,只接待亲子游的游客,为大小朋友讲解古厝内的精美雕刻工艺,同时也能够亲身体验打糍粑、做榜舍龟等等在城市里见不到的活动。李冬梅说,与其宅子放着,还不如做一些活动,既能够贴补一些家用,也让老宅子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冬梅没有太多的想法,“一家那么多口人,也没办法一份一份地分。”李冬梅笑到,“反而现在这种状态还算挺好的,既让古厝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家里的老人家还能找点事做。”如果说乡村的活化关键在于文化给予的养分,那么在这中间扮演关键角色的,则由无数类似李冬梅这样的在地居民构成。
海峡旅游×李家大院第四代 李冬梅
海峡旅游:住在这么大的古厝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李冬梅:特别大,厅、房都大,小时候我们在这里有很大的空间玩,现在轮到我儿子了,小孩子在这里从来不缺玩伴。
海峡旅游: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福兴堂的历史?
李冬梅:我从小听我阿公(李鸿良)讲古,他特别喜欢跟我们说故事,而且头脑很灵活,别看他年纪大,事情都记得很清楚。 海峡旅游:是什么原因开始将福兴堂与旅游结合在一起?
李冬梅:当时我有个导游朋友,说反正客人也是来参观,我们这里地方又这么大,可以让他们有一种农家乐的体验,我们这么大的宅子,可以容纳超过一百人用餐。
海峡旅游:福兴堂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冬梅:谁也不敢想,但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么好的宅子,我们当然要尽力去保护它。
不可错过的岵山古厝
福兴堂·岵山镇塘溪村
建筑年份:1937年
福兴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是著名爱国商人李武宗所建。建于1937年,历时6年完成,占地面积5380平方米,建筑主体面积157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西南朝东北,由正门、门厅、天井、两厢、正厅和左右护厝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木结构,悬山顶。整座建筑是由业主精心挑选材料,聘请各地能工巧匠精雕细作而成。该建筑物所饰精美木雕、石雕、泥雕出自参与建造“中山陵”的师傅之手,做工之精细,为闽中闽南地区所罕见。
其间的辉绿岩、花岗岩石雕,樟木、桧木雕,砖雕和泥塑,刻划出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书法绘画更显大家气派,近代著名画家李霞,书法家、诗人、末代举人郑翘松和著名瓷画家陈尧民等都在此留下了墨迹和画卷。整座建筑的装饰集中反应了地域文化与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华侨文化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碰撞和融合,是民国后期闽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福茂寨·岵山镇茂霞村
建筑年份:明朝嘉靖末年
福茂寨,位于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始建于明嘉靖末,寨主人讳思澄,字希清,号员渠,曾任职泉户司粮。此人一生慷慨好义,造福黎庶,精通地脉山象,购地建寨筑祠,坐壬向丙兼亥巳。现寨墙高三丈,方圆四里有余,环寨一周,立寨上放眼四周,岵山美景尽收眼底。祠前掘池塘一口,尽收环山四水旖旎风光,并于南山林造“瓢寨”,以求子孙万代繁衍兴旺,福水不竭。
陈氏宗祠·岵山镇铺上村
建筑年份:1400年
陈氏宗祠,位于永春县岵山镇铺上村,始建于1400年,为南山陈氏十五世优道公之长子(字德修)所建,系二进歇山式建筑,总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陈氏宗祠主要用于宗亲联谊、供奉先祖,其繁衍出去的子孙至优道公传至今已有24世,达十数万之多,分布在福鼎、浙江、漳平、永安、仙夹、桃城、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可谓遍布世界各地。宗祠每年的冬至祭冬堪称规模盛大,五湖四海的宗亲回家祭拜,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敦福堂·岵山镇茂霞村
建筑年份:1926年
修建于公元1926年,为陈氏华侨陈敦下菲律宾谋生发达后,寄钱回来修建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亩,共有大小房间72间。建筑风格上充分吸收了欧式的华美浪漫和中式的古朴清雅,不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红砖灰瓦,同时增加了西式的绿釉廊柱护栏,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房屋整体风貌、形态,内部构件如雨挡、木雕、石雕、栏杆等都保存较为完好。敦福堂也是永春第一座用钢筋水泥修筑的民居。
世德堂·岵山镇铺下村
建筑年份:1927年
世德堂,位于铺下村87号,建于1927年,二进五开间两护厝格局,砖木结构。该建筑前临农田,背靠荔枝林,后面还带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台,环境良好。目前总体格局、外立面、建筑总体形象以及内部的梁架结构与细部装饰都保留得很完整。该厝右侧以下场的天井连接有一座三开间加但护厝的四合院,作为私塾,该私塾与主厝平行,都面向正面正门,保留完整。
文化和摆设都是死的,唯有保留完好的生活生产方式,能让整个村落“活”起来,古厝亦是如此。“如果这里没人居住,相信这里破损得一定会更快。”李家的第四代孙女李冬梅说到。作为唯一一个留在岵山的第四代,李冬梅对这栋已经被评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厝,无疑最多地移植了父辈们的情感。
福兴堂又称“李家大院”,是1942年由李冬梅的曾祖父李武宗、李武庸三兄弟共同出资所建,原本也是作为李氏的家庙。这座耗时5年建成的民国古宅,最有特色的便是建筑雕刻,当时李家直接从南京请来了建造总统府和中山陵的工匠原班人马,而也是因为南京请来的工匠,接触过不同的文化,所以宅子内罕见地拥有石雕、木雕、砖雕、透雕、剪瓷雕,佛教、道教、民俗文化,甚至基督教的雕刻,都能在堂内找到。房檐上、梁柱中,几乎每一抬头都能看到令人惊叹的工艺。在福兴堂内部,地板铺的是当时罕见的英式花砖,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根柱石和每一面墙壁上都雕刻着名家题写的联句和家训,每一扇窗户都嵌着栩栩如生的石浮雕人物故事图。这几年福兴堂接待了不少专家学者,也都对福兴堂的建筑工艺有着相当积极和正面的评价。
对于家族的故事,李冬梅甚至能够像事件的亲历者那样娓娓道来。李家大院度过了一个混乱的年代,1948年竣工之后,李家后人进驻,一直到1969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福兴堂被迫充公,这栋两进、双护龙,拥有一十六个房间的闽南大宅,曾经被用作村公所、村中的粮站,甚至当时有部队驻扎于此。除此之外,这里还分别充当过私塾、小学以及高中。一直到1986年,国家下发华侨接待与安置政策,李氏后人才得以重返李家大院。重返福兴堂的李冬梅一家,总共四户人,一直从1986年到现在都居住在福兴堂内。李冬梅的爷爷李鸿良今年已逾90高龄,当年作为李家大院的监工,他也见证了福兴堂从荒芜的小山丘,变成一座华丽的大宅院。而李冬梅的故事,更多的则是小时候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段子。
在整个岵山镇,如同福兴堂这样的古宅总计三百五十多间,但像福兴堂这样,保存完整、做工精致、同时又有着浓浓生活气息的老宅,无人能出其右。在李冬梅看来,这不但有赖于李家后人对大院的妥善保护,也因为李家自古传承的良好家风。福兴堂内的石柱上便有诗为证:“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孝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福兴堂里二十多幅对联中的这一幅言简意赅地传递着家训:勤俭、耕读。
自1986年李鸿良率领众儿孙十几口人搬进李家大院,他们珍爱这座饱满李家人心血的屋子。“武宗武庸的母亲是我的姑母,原本我们是表兄弟。但是,因为武宗的大哥年轻时就去世,没有后代,我从小过继给他为儿,因此我成了武宗的侄儿。”今年已94岁高龄的李鸿良虽有点儿耳背,但对往事,他记得一清二楚。
李鸿良说,17岁起,他就常随二叔去泉州、福州,“开始建福兴堂时,我回家协助三叔,平整土地运土时,我负责称土、记工、看工地。后来开始建了,我负责一两百个师傅的伙食。”
搬进福兴堂之后,李家发现几十年没有维护的大院有了许多破落之处。李冬梅说,小时候的记忆中,大到家具、小到地砖,都被破坏地相当严重。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地修补,“虽然我们不是太懂这些木雕、石雕、砖雕,但是它们肯定是难得的艺术品。我们李家人有责任保护它们。”“勤俭、耕读”,李鸿良与他的子孙们谨守家训。如今,住在福兴堂里的李家子辈孙辈多有人才出,读书的有、经商的有、务农的也有。近几年,福兴堂越来越被重视,2013年初还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的子孙都觉得蔚为欣慰。
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福兴堂来说是喜事,却也添了不少麻烦。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不知道这里还是私人宅邸,常常“不请自来”,但又因为李家人温良恭俭的家风,也便让来客们免费参观。一直到今年开始,福兴堂才有了新变化。李冬梅的导游朋友为她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既然参观者众多,为何不将福兴堂作为一个可以接纳团队游客的地方?这里不是景点、不收门票,却又能让访客看到精美的古厝工艺。身为幼儿园老师的李冬梅,只接待亲子游的游客,为大小朋友讲解古厝内的精美雕刻工艺,同时也能够亲身体验打糍粑、做榜舍龟等等在城市里见不到的活动。李冬梅说,与其宅子放着,还不如做一些活动,既能够贴补一些家用,也让老宅子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冬梅没有太多的想法,“一家那么多口人,也没办法一份一份地分。”李冬梅笑到,“反而现在这种状态还算挺好的,既让古厝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家里的老人家还能找点事做。”如果说乡村的活化关键在于文化给予的养分,那么在这中间扮演关键角色的,则由无数类似李冬梅这样的在地居民构成。
海峡旅游×李家大院第四代 李冬梅
海峡旅游:住在这么大的古厝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李冬梅:特别大,厅、房都大,小时候我们在这里有很大的空间玩,现在轮到我儿子了,小孩子在这里从来不缺玩伴。
海峡旅游: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福兴堂的历史?
李冬梅:我从小听我阿公(李鸿良)讲古,他特别喜欢跟我们说故事,而且头脑很灵活,别看他年纪大,事情都记得很清楚。 海峡旅游:是什么原因开始将福兴堂与旅游结合在一起?
李冬梅:当时我有个导游朋友,说反正客人也是来参观,我们这里地方又这么大,可以让他们有一种农家乐的体验,我们这么大的宅子,可以容纳超过一百人用餐。
海峡旅游:福兴堂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冬梅:谁也不敢想,但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么好的宅子,我们当然要尽力去保护它。
不可错过的岵山古厝
福兴堂·岵山镇塘溪村
建筑年份:1937年
福兴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是著名爱国商人李武宗所建。建于1937年,历时6年完成,占地面积5380平方米,建筑主体面积157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西南朝东北,由正门、门厅、天井、两厢、正厅和左右护厝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木结构,悬山顶。整座建筑是由业主精心挑选材料,聘请各地能工巧匠精雕细作而成。该建筑物所饰精美木雕、石雕、泥雕出自参与建造“中山陵”的师傅之手,做工之精细,为闽中闽南地区所罕见。
其间的辉绿岩、花岗岩石雕,樟木、桧木雕,砖雕和泥塑,刻划出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书法绘画更显大家气派,近代著名画家李霞,书法家、诗人、末代举人郑翘松和著名瓷画家陈尧民等都在此留下了墨迹和画卷。整座建筑的装饰集中反应了地域文化与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华侨文化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碰撞和融合,是民国后期闽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福茂寨·岵山镇茂霞村
建筑年份:明朝嘉靖末年
福茂寨,位于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始建于明嘉靖末,寨主人讳思澄,字希清,号员渠,曾任职泉户司粮。此人一生慷慨好义,造福黎庶,精通地脉山象,购地建寨筑祠,坐壬向丙兼亥巳。现寨墙高三丈,方圆四里有余,环寨一周,立寨上放眼四周,岵山美景尽收眼底。祠前掘池塘一口,尽收环山四水旖旎风光,并于南山林造“瓢寨”,以求子孙万代繁衍兴旺,福水不竭。
陈氏宗祠·岵山镇铺上村
建筑年份:1400年
陈氏宗祠,位于永春县岵山镇铺上村,始建于1400年,为南山陈氏十五世优道公之长子(字德修)所建,系二进歇山式建筑,总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陈氏宗祠主要用于宗亲联谊、供奉先祖,其繁衍出去的子孙至优道公传至今已有24世,达十数万之多,分布在福鼎、浙江、漳平、永安、仙夹、桃城、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可谓遍布世界各地。宗祠每年的冬至祭冬堪称规模盛大,五湖四海的宗亲回家祭拜,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敦福堂·岵山镇茂霞村
建筑年份:1926年
修建于公元1926年,为陈氏华侨陈敦下菲律宾谋生发达后,寄钱回来修建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亩,共有大小房间72间。建筑风格上充分吸收了欧式的华美浪漫和中式的古朴清雅,不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红砖灰瓦,同时增加了西式的绿釉廊柱护栏,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房屋整体风貌、形态,内部构件如雨挡、木雕、石雕、栏杆等都保存较为完好。敦福堂也是永春第一座用钢筋水泥修筑的民居。
世德堂·岵山镇铺下村
建筑年份:1927年
世德堂,位于铺下村87号,建于1927年,二进五开间两护厝格局,砖木结构。该建筑前临农田,背靠荔枝林,后面还带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台,环境良好。目前总体格局、外立面、建筑总体形象以及内部的梁架结构与细部装饰都保留得很完整。该厝右侧以下场的天井连接有一座三开间加但护厝的四合院,作为私塾,该私塾与主厝平行,都面向正面正门,保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