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患者减轻痛苦,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锻炼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对29例病人术前进行健康指导,术后预防并发症,积极正确康复锻炼,均获得满意疗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为治疗成功提供了保证,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护理 锻炼指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21
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29例,进行系统护理及锻炼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29例(31髋),男17例,女12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59岁;股骨头坏死4例,股骨颈骨折19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4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均获满意疗效,髋关节稳定,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90~120°。
护理:⑴术前护理:①全面评估:术前对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1]。②心理护理:髋关节疾患的病人多伴有跛行,影响形象,且病程长,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护士应多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类病人的康复经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鼓励吸烟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运动方法。⑵术后护理: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病人术后返回病房,立即在其患肢下垫一软枕,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直至病人可以下地活动。并给患肢穿高弹袜(长度从足部到大腿根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病人麻醉清醒后,嘱病人深呼吸10次,上肢屈伸10次。指导病人尽早活动患肢,初始可被动推动按摩下肢肌肉,然后逐渐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股四头肌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皮下注射。术后早期使用抗凝药物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防止继发出血。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等。护士在输液时不要选择患肢,以免发生静脉炎。②预防出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且术后一般使用抗凝剂,使出血的可能性增加。所以,术后必须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协助医生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定时挤压负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防止出血过多。术后24小时出血量一般在200~400ml,色淡红。若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出血,色鲜红,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持续48~72小时,出血量24小时<50ml即可拔管。③预防脱位:病人术后保持仰卧位,足尖向上,穿防旋鞋,两腿间放三角枕,患肢保持15~30°外展中立位,翻身时要注意两腿间应垫枕头,防止髋关节内收、旋转,以免脱位。密切观察病情,倾听病人主诉,如患肢剧烈疼痛,双下肢出现长度不等或呈过度外旋,则高度怀疑脱位,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④术后预防感染:术后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导致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败。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后持续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袋低于伤口的位置,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协助病人活动及翻身,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发生。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防止粪便、尿液等污染伤口。病人若出现体温上升,切口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发生,应及时处理,本组病人未发生感染现象。
功能锻炼: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原则。训练方法:①术后第1天功能训练;指导病人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5秒,然后放松5秒,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每组20~30次,每天2~3组。指导病人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②术后第2天的康复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但不能>30°,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秒再放下,如此反复。每组30~50次,每天3~4组。术后3~5天开始CPM运动。患肢抬高一般从20°~30°开始,2次/日,每次1~2小时,以后每天增加°5~10°,术后2周达到屈髋90°。③坐立练习:术后2~3天护士协助病人坐床边,患肢做直腿抬高动作,患肢抬高维持5~10秒。④上下床练习:病人采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⑤站立训练及行走练习:术后3~4天,病人在床边练习站立,当病人床边持续站立>30分钟而没有不适感时就可以进行行走训练。⑶出院指导:①预防脱位:无论站立还是坐着,弯腰不要超过90°。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转身时要整个身体转动,不要只转动上身,不要弯腰屈髋拾物,不能坐马桶或下蹲,勿坐沙发或矮椅(马桶、方凳高度以座位时髋关节屈曲90°、足底踏地为宜)。②预防及控制感染:对拔牙或插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术或治疗措施应及时预防,防止细菌血运传播导致关节感染。③爱护关节:不在不平整、光滑路面行走,避免重体力活动及需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如奔跑、登山,减少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半脱位、假体松动等问题,并要控制体重。④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以后每年复诊1次。出现髋关节的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复查或与医生联系。
结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成功的手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病人、不同训练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成功。本组病例病人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功能锻炼,结果显示疗效满意,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赖风新.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现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6:17.
2 殷晓红.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0.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护理 锻炼指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21
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29例,进行系统护理及锻炼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29例(31髋),男17例,女12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59岁;股骨头坏死4例,股骨颈骨折19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4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均获满意疗效,髋关节稳定,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90~120°。
护理:⑴术前护理:①全面评估:术前对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1]。②心理护理:髋关节疾患的病人多伴有跛行,影响形象,且病程长,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护士应多与病人交谈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类病人的康复经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鼓励吸烟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运动方法。⑵术后护理: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病人术后返回病房,立即在其患肢下垫一软枕,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直至病人可以下地活动。并给患肢穿高弹袜(长度从足部到大腿根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病人麻醉清醒后,嘱病人深呼吸10次,上肢屈伸10次。指导病人尽早活动患肢,初始可被动推动按摩下肢肌肉,然后逐渐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股四头肌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皮下注射。术后早期使用抗凝药物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防止继发出血。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等。护士在输液时不要选择患肢,以免发生静脉炎。②预防出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且术后一般使用抗凝剂,使出血的可能性增加。所以,术后必须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协助医生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定时挤压负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防止出血过多。术后24小时出血量一般在200~400ml,色淡红。若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出血,色鲜红,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持续48~72小时,出血量24小时<50ml即可拔管。③预防脱位:病人术后保持仰卧位,足尖向上,穿防旋鞋,两腿间放三角枕,患肢保持15~30°外展中立位,翻身时要注意两腿间应垫枕头,防止髋关节内收、旋转,以免脱位。密切观察病情,倾听病人主诉,如患肢剧烈疼痛,双下肢出现长度不等或呈过度外旋,则高度怀疑脱位,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④术后预防感染:术后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导致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败。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后持续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袋低于伤口的位置,活动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协助病人活动及翻身,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发生。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防止粪便、尿液等污染伤口。病人若出现体温上升,切口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发生,应及时处理,本组病人未发生感染现象。
功能锻炼: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原则。训练方法:①术后第1天功能训练;指导病人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5秒,然后放松5秒,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每组20~30次,每天2~3组。指导病人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②术后第2天的康复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但不能>30°,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秒再放下,如此反复。每组30~50次,每天3~4组。术后3~5天开始CPM运动。患肢抬高一般从20°~30°开始,2次/日,每次1~2小时,以后每天增加°5~10°,术后2周达到屈髋90°。③坐立练习:术后2~3天护士协助病人坐床边,患肢做直腿抬高动作,患肢抬高维持5~10秒。④上下床练习:病人采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⑤站立训练及行走练习:术后3~4天,病人在床边练习站立,当病人床边持续站立>30分钟而没有不适感时就可以进行行走训练。⑶出院指导:①预防脱位:无论站立还是坐着,弯腰不要超过90°。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转身时要整个身体转动,不要只转动上身,不要弯腰屈髋拾物,不能坐马桶或下蹲,勿坐沙发或矮椅(马桶、方凳高度以座位时髋关节屈曲90°、足底踏地为宜)。②预防及控制感染:对拔牙或插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术或治疗措施应及时预防,防止细菌血运传播导致关节感染。③爱护关节:不在不平整、光滑路面行走,避免重体力活动及需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如奔跑、登山,减少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半脱位、假体松动等问题,并要控制体重。④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以后每年复诊1次。出现髋关节的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复查或与医生联系。
结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成功的手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病人、不同训练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成功。本组病例病人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功能锻炼,结果显示疗效满意,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赖风新.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现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6:17.
2 殷晓红.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