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不但要求我们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同样也要求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富有人文色彩。但是,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作业设计问题却一直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着,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 针对性 灵活性 简洁性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传统的作业设计客观性太强,过多考虑作业量的大小,过多的单一化、机械性作业内容,学生往往被动接受,忽视了作业额质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些作业,偏重书本,不但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其有效性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更需要有效地作业设计。因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作业设计应能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灵活性
传统教学将作业视为课堂教学强化知识的工具,偏重于重复训练。而我认为,作业应当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1.设计自主性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这就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1)教师考虑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设计生活化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1)结合家庭生活,给家长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或练习上网发电子信件。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不仅了解到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精彩。
(2)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如,快到国庆节了,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小国旗,搜集诗、办电子小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学,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3.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语文作业要讲究形式丰富、多样,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如:
(1)描一描。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文本资料让学生把燕子的外形及它们在电线杆上休息的形态画出来,感受这种小动物的可爱。
(2)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如,学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
三、作业设计应体现其针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自由练习”型。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四、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简洁性
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能力也越高,这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误区。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的写、机械的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寓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的开放性、实效性作业。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应该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懂语文,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顺利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 针对性 灵活性 简洁性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传统的作业设计客观性太强,过多考虑作业量的大小,过多的单一化、机械性作业内容,学生往往被动接受,忽视了作业额质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些作业,偏重书本,不但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其有效性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更需要有效地作业设计。因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作业设计应能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灵活性
传统教学将作业视为课堂教学强化知识的工具,偏重于重复训练。而我认为,作业应当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1.设计自主性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这就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1)教师考虑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设计生活化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1)结合家庭生活,给家长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或练习上网发电子信件。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不仅了解到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精彩。
(2)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如,快到国庆节了,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小国旗,搜集诗、办电子小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学,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3.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语文作业要讲究形式丰富、多样,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如:
(1)描一描。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文本资料让学生把燕子的外形及它们在电线杆上休息的形态画出来,感受这种小动物的可爱。
(2)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如,学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
三、作业设计应体现其针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自由练习”型。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四、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简洁性
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能力也越高,这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误区。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的写、机械的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寓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的开放性、实效性作业。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应该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懂语文,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顺利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