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园林设计不仅能够与自然融合,达到城市绿化的效果,还能够发挥其艺术性,让人们心灵得以净化。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其艺术特征与绿化功效,为促进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园林环境;艺术;特点;绿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和工程技术,通过对地形、建筑、道路、树木等因素进行改造而成的居住场所或环境。在园林中保存了大量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权力、文化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园林的绿化功能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园林艺术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而且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状态,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应正视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园林的绿化功能,加强对园林艺术特点的研究。这样才能设计出兼具艺术美感和绿化功能的园林艺术,美化城市环境。
一、园林艺术形式的分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民族文化与地理条件因素的作用,其艺术形式也是根据当地富有特色的环境/建筑来设计的。从空间处理与平面布局上来看,园林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别,即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与规则式园林。
1、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是指在设计上融合了自然式与规则式的特点,整个林园不设置主要中轴线或是副轴线,只有建筑与景区呈现中轴对称的布局。还有一种混合式园林没有一个轴线的对称,而是通过设置自然山水,以山水的骨架为主线,来形成一个自然格局。混合式格局融合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的艺术特点,利用自然环境特征来发挥想象的建造。由于这种园林的艺术性较强,早在吴国古代,就有了《洛阳名园记》、《长物志》之类的书籍,为今后的造园提供了有力参考。
2、自然园林
自然园林也可以被叫做是“风景式园林”,是指尽量减少人工改动,以自然本身呈现出的山水为基础来进行创作,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多的园林。由于自然本身环境的设定,因此自然是园林还可以被叫做是不规则式园林。早在我国周代,就有了以山水园林为源流的的建筑设计。受“菲薄人为,返求自然”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建筑上注重洗染形态的仿效,利用人造树石与山水,来达到创造自然与回复自然的目的。在隋唐时期,人们较为注重树石的自然美,这也带动了盆景园林的发展。唐代的园林中已经加入了亭台楼阁,在民间,一些富商也可以在家中庭院布设私家园林。园林艺术的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无论是官商还是皇家,都非常热衷于园林建造。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盆景与园林才能够构成最美的以示境界。最能体现园林艺术的建筑出现在我国清代,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三园。
3、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主要是指有主线,并按照一定建筑规律修建的园林,因此又称为“建筑式园林”、“几何式园林”、“整体式园林”。早在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埃及与古希腊,规则市园林就已经被修建得优美华丽。虽然绝大多数建筑已经随着战乱损毁,但其建筑风格是设计师们长期争相模仿的对象。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世界园林设计达到巅峰,形成法国式园林的风格。
二、园林环境艺术特点
我国园林艺术由于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较深,因而在园林艺术呈现出于西方园林不同的艺术特点。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自然联系紧密,由于我国园林自古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园林中对自然环境的体现,在设计上强调恢复自然面貌,因而我国的园林多是自然式园林设计,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上都会遵照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进行设计;
2、人为制造自然园林景色,在园林改造过程中,会以自然景色作为参照物,然后运用人工开凿的方法对园林进行改造;
3、园林设计中离不开水元素。并且为了强调自然和谐,还会在湖泊或是河流周围布置山石、花草等元素。针对相对比较封闭的园林,则会用水池代替湖泊、河流;
4、园林中亭台建筑的设计样式简单独特,而其内部的隔墙、花窗设计样式比较繁复;
5、园林中一般没有大片草地,通常会采用移栽树木或花卉等形式点缀在草地中间;
6、我国的园林设计多偏爱假山设计,通过堆土造山的形式将园林分割成几个区域,假山不仅能够将园林景色进行分割,而且还能形成独立景观,以供观赏。 三、园林绿化功能及对人们的影响
利用园林来装饰环境、绿化环境的做法,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园林的绿化功能主要有:园林环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可以美化心灵,满足人们对艺术、对美的精神需求;园林内的山水、树木、花鸟等自然环境,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具体来说,园林的绿化作用及对人们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煤烟和有毒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园林中栽种的树木、花草等大量植被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车辆、工厂生产及人类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消除空气中的杂质,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使空气清洁新鲜,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城市环境中由于人口增加,氧气消耗大,二氧化碳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
2、园林绿化是减弱噪声的“消声器”。现代工业和城市噪声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噪聲,这些噪声不仅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园林中的树木等植物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能够有效隔离和吸收噪音,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干扰,改善生活环境。
3、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夏季树木枝叶繁茂,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墙面、地面等的反射热,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将大量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能够明显降低周围环境热量,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为人们提供清新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4、由于园林内大量绿色植物的覆盖,地面不受裸露,在遇风时可适当减少扬尘,保持空气清洁;在晴天时地面不被曝晒,降低土壤内水分蒸发速度;在雨天时由于降水先落到植被上,再逐渐渗入地面,可大大减慢地面径流,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使降水深入到土壤深处,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
5、园林内的大量树木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鸟类既能够消灭掉自然环境中的害虫,还可以消耗掉一部分城市垃圾,此外,其还能够传播树种和花粉,对保持生态平衡、加快城市绿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园林中的景观,如山石、流水、树木、花草等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上和心灵上起到振奋、陶冶的作用,人们在花草、流水交融的环境里娱乐、消遣,有利于身心健康。此外,在以纵横交错的道路、繁华的商业街、林立的高楼大厦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环境中,不同性质的园林,能够给人们提供活动交流和情感依托的场所。
结束语:
中国的园林绿化和园林环境艺术,以自然精神为指引,深浸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和宝贵的民族瑰宝,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正视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继续推进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锋安,永冯影. 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研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2).
[2] 张华颖,章祎,范桂花. 园林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天津市和平区园林建设为例. 园林,2012(12).
[3] 柯于锴. 浅谈现代化居住区与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在居住区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12(35).
[4] 孟宪华. 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环境设计的空间构成——以苏州园林为例.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7).
关键词:园林环境;艺术;特点;绿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和工程技术,通过对地形、建筑、道路、树木等因素进行改造而成的居住场所或环境。在园林中保存了大量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权力、文化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园林的绿化功能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园林艺术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而且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状态,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应正视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园林的绿化功能,加强对园林艺术特点的研究。这样才能设计出兼具艺术美感和绿化功能的园林艺术,美化城市环境。
一、园林艺术形式的分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民族文化与地理条件因素的作用,其艺术形式也是根据当地富有特色的环境/建筑来设计的。从空间处理与平面布局上来看,园林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别,即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与规则式园林。
1、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是指在设计上融合了自然式与规则式的特点,整个林园不设置主要中轴线或是副轴线,只有建筑与景区呈现中轴对称的布局。还有一种混合式园林没有一个轴线的对称,而是通过设置自然山水,以山水的骨架为主线,来形成一个自然格局。混合式格局融合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的艺术特点,利用自然环境特征来发挥想象的建造。由于这种园林的艺术性较强,早在吴国古代,就有了《洛阳名园记》、《长物志》之类的书籍,为今后的造园提供了有力参考。
2、自然园林
自然园林也可以被叫做是“风景式园林”,是指尽量减少人工改动,以自然本身呈现出的山水为基础来进行创作,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多的园林。由于自然本身环境的设定,因此自然是园林还可以被叫做是不规则式园林。早在我国周代,就有了以山水园林为源流的的建筑设计。受“菲薄人为,返求自然”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建筑上注重洗染形态的仿效,利用人造树石与山水,来达到创造自然与回复自然的目的。在隋唐时期,人们较为注重树石的自然美,这也带动了盆景园林的发展。唐代的园林中已经加入了亭台楼阁,在民间,一些富商也可以在家中庭院布设私家园林。园林艺术的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无论是官商还是皇家,都非常热衷于园林建造。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盆景与园林才能够构成最美的以示境界。最能体现园林艺术的建筑出现在我国清代,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三园。
3、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主要是指有主线,并按照一定建筑规律修建的园林,因此又称为“建筑式园林”、“几何式园林”、“整体式园林”。早在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埃及与古希腊,规则市园林就已经被修建得优美华丽。虽然绝大多数建筑已经随着战乱损毁,但其建筑风格是设计师们长期争相模仿的对象。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世界园林设计达到巅峰,形成法国式园林的风格。
二、园林环境艺术特点
我国园林艺术由于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较深,因而在园林艺术呈现出于西方园林不同的艺术特点。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自然联系紧密,由于我国园林自古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园林中对自然环境的体现,在设计上强调恢复自然面貌,因而我国的园林多是自然式园林设计,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上都会遵照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进行设计;
2、人为制造自然园林景色,在园林改造过程中,会以自然景色作为参照物,然后运用人工开凿的方法对园林进行改造;
3、园林设计中离不开水元素。并且为了强调自然和谐,还会在湖泊或是河流周围布置山石、花草等元素。针对相对比较封闭的园林,则会用水池代替湖泊、河流;
4、园林中亭台建筑的设计样式简单独特,而其内部的隔墙、花窗设计样式比较繁复;
5、园林中一般没有大片草地,通常会采用移栽树木或花卉等形式点缀在草地中间;
6、我国的园林设计多偏爱假山设计,通过堆土造山的形式将园林分割成几个区域,假山不仅能够将园林景色进行分割,而且还能形成独立景观,以供观赏。 三、园林绿化功能及对人们的影响
利用园林来装饰环境、绿化环境的做法,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园林的绿化功能主要有:园林环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可以美化心灵,满足人们对艺术、对美的精神需求;园林内的山水、树木、花鸟等自然环境,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具体来说,园林的绿化作用及对人们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煤烟和有毒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园林中栽种的树木、花草等大量植被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车辆、工厂生产及人类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消除空气中的杂质,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使空气清洁新鲜,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城市环境中由于人口增加,氧气消耗大,二氧化碳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
2、园林绿化是减弱噪声的“消声器”。现代工业和城市噪声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噪聲,这些噪声不仅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园林中的树木等植物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能够有效隔离和吸收噪音,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干扰,改善生活环境。
3、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夏季树木枝叶繁茂,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墙面、地面等的反射热,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将大量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能够明显降低周围环境热量,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为人们提供清新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4、由于园林内大量绿色植物的覆盖,地面不受裸露,在遇风时可适当减少扬尘,保持空气清洁;在晴天时地面不被曝晒,降低土壤内水分蒸发速度;在雨天时由于降水先落到植被上,再逐渐渗入地面,可大大减慢地面径流,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使降水深入到土壤深处,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
5、园林内的大量树木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鸟类既能够消灭掉自然环境中的害虫,还可以消耗掉一部分城市垃圾,此外,其还能够传播树种和花粉,对保持生态平衡、加快城市绿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园林中的景观,如山石、流水、树木、花草等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上和心灵上起到振奋、陶冶的作用,人们在花草、流水交融的环境里娱乐、消遣,有利于身心健康。此外,在以纵横交错的道路、繁华的商业街、林立的高楼大厦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环境中,不同性质的园林,能够给人们提供活动交流和情感依托的场所。
结束语:
中国的园林绿化和园林环境艺术,以自然精神为指引,深浸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和宝贵的民族瑰宝,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正视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继续推进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锋安,永冯影. 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研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2).
[2] 张华颖,章祎,范桂花. 园林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天津市和平区园林建设为例. 园林,2012(12).
[3] 柯于锴. 浅谈现代化居住区与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在居住区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12(35).
[4] 孟宪华. 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环境设计的空间构成——以苏州园林为例.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