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施工作业重视程度的提升,适时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提高其施工技术,对于促进建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引起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各级建筑管部门的重视,并且加强监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施工质量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因为他们毕竟是最终产品的实现者,承包单位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施工措施,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采取积极稳妥的组织措施。在监理单位的密切监督和合作下,一定能顺利地完成混凝土地浇筑工作。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水泥。在选用水泥时应结合工程强度要求及水泥性能和使用方法选择其型号和品种,普通混凝土多采用硅酸盐水泥,无论选用何种水泥应保证其强度等级及各龄期强度不可低于设计及规范规定,而对于承重结构或有特殊要求的特殊部位则应在选用前进行复试,并结合试验报告进行选择;骨料。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水泥用量,并可影响混凝土造价。粗骨料选择时应重点检查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含泥量和最大粒径等,一般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粒径在1~4cm,在选用粗骨料时应控制其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应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选择细骨料时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并应重点检测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一般细度模数控制在0.7~1.6 范围内,含泥量不应超过3%,有害物质含量则应控制在2%内;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尽量采用可饮用水,对于不能引用的水则在选用前进行水质化验及抗腐蚀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对于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PH低于4 的酸性水或硫酸含量较高的水以及沼泽水等应避免采用,若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则严禁采用海水;外加剂。外加剂选用时应保证生产厂家具有相应资质并可出具性能检测报告,在正式选用前应进行试配及试验检验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是否同水泥相适应,及其是否符合混凝土相关性能要求和相关设计指标,同时应保证其处于有效期内以保证其性能,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用量,在拌合时因掺加外加剂所以应适当延长拌合时间以保证拌合均匀。
二、混凝土拌合
配合比控制。在确定材料后应对其进行见证取样后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适配,而应避免采用经验适配,同时应避免漏配、少配或错配而影响最终混凝土质量;适配完成后应对混凝土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并由实验室出具配比单,之后方可根据配比单进行大量混凝土拌合,即便是经过确定的配比在施工中尚应经常检测骨料含水率并及时调整;搅拌。在选用合理搅拌机具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一次投料量、拌合时间及投料顺序。因不同类型搅拌机械均有一定的进料容量,且搅拌机不易超载过多而影响拌合物的均匀性,因此应控制投料量在额定容量以下;必须给拌合设备配备水表而避免单纯凭经验或感覺来调整用水量;对外掺剂应逐盘称量投加,严禁随意投加;对粗细骨料应每次过磅称量,尽量避免采用小车标记的体积法;拌合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拌合物的坍落度以及是否存在离析现象。
三、混凝土运输
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则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搅拌则多采用小型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运输,垂直运输则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以及提升架等进行,在楼地面上的运输则多采用手推车进行;混凝土运输途中应保证其均质性以免产生离析、沁水或砂浆流失以及流动性降低等现象,应尽量减少运输的周转次数以保证最短运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尤其对于采用滑模或不允许留施工缝的构件则必须保证运输的连续性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
四、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先确定浇筑方法以保证合理性,并应检查模板和钢筋工程是否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保证混凝土自下料口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3m,若超过该值则应采用串筒、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洞等措施;若采用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则应结合结构特点和钢筋疏密程度决定每层高度,施工中一般控制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 倍,最大不可超过500mm,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控制其分层厚度不超过200mm;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必须间歇则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恢复施工,若时间再长则应结合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采取措施,或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以及插筋有无变位或堵塞现象,如存在该类问题则应及时整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将附近受污染的钢筋擦洗干净;竖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应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均匀密实并充满整个模板空间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浇筑墙体预留洞口时应保证洞口两侧混凝土等高,对于尺寸较大的梁体可单独浇筑,与柱和墙体连接的梁板等浇筑时应在其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 待其初步沉实后方可继续浇筑梁和板;对不能实现连续浇筑的部位应设置施工缝,施工缝预留部位应在剪力较小且易于施工。
五、混凝土振捣
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振捣以实现入模后的混凝土及时充满每个角落,使拌合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振捣分为人工和机械振捣,只有当采用塑性混凝土或缺少机械或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下方可采用人工振捣;当前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开动振捣棒后应手握棒体上端软轴胶管快速插入混凝土内部,振捣过程中应上下小幅度抽动振捣棒,一般同一部位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最终以表面无气泡冒出,无显著下沉并表面泛浆或水平为宜;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并按照顺序进行,避免出现漏振现象,各点的移动半径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在靠近模板部位应不超过200mm,插入振捣棒时应保证其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100mm 以免两层间出现缝隙;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控制其移动间距能保证平板能够覆盖已经真实的部分的边缘。
六、混凝土养护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这种混凝土优点很多,比如说可以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等。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混凝土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对工期的要求比较严格,养护时间严重不足。这是一个十分矛盾和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对建筑材料的养护措施,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出现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造成的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具体而言,混凝土养护应该联系养护,且养护的时间不宜少于28d。
总而言之, 混凝土的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强. 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2) .
[2]叶湛源. 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1,(03) .
[3]赵盼,陶涛. 夏季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 2011,(10) .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提高其施工技术,对于促进建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引起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各级建筑管部门的重视,并且加强监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施工质量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因为他们毕竟是最终产品的实现者,承包单位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施工措施,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采取积极稳妥的组织措施。在监理单位的密切监督和合作下,一定能顺利地完成混凝土地浇筑工作。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水泥。在选用水泥时应结合工程强度要求及水泥性能和使用方法选择其型号和品种,普通混凝土多采用硅酸盐水泥,无论选用何种水泥应保证其强度等级及各龄期强度不可低于设计及规范规定,而对于承重结构或有特殊要求的特殊部位则应在选用前进行复试,并结合试验报告进行选择;骨料。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水泥用量,并可影响混凝土造价。粗骨料选择时应重点检查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含泥量和最大粒径等,一般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粒径在1~4cm,在选用粗骨料时应控制其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应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选择细骨料时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并应重点检测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一般细度模数控制在0.7~1.6 范围内,含泥量不应超过3%,有害物质含量则应控制在2%内;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尽量采用可饮用水,对于不能引用的水则在选用前进行水质化验及抗腐蚀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对于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PH低于4 的酸性水或硫酸含量较高的水以及沼泽水等应避免采用,若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则严禁采用海水;外加剂。外加剂选用时应保证生产厂家具有相应资质并可出具性能检测报告,在正式选用前应进行试配及试验检验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是否同水泥相适应,及其是否符合混凝土相关性能要求和相关设计指标,同时应保证其处于有效期内以保证其性能,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用量,在拌合时因掺加外加剂所以应适当延长拌合时间以保证拌合均匀。
二、混凝土拌合
配合比控制。在确定材料后应对其进行见证取样后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适配,而应避免采用经验适配,同时应避免漏配、少配或错配而影响最终混凝土质量;适配完成后应对混凝土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并由实验室出具配比单,之后方可根据配比单进行大量混凝土拌合,即便是经过确定的配比在施工中尚应经常检测骨料含水率并及时调整;搅拌。在选用合理搅拌机具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一次投料量、拌合时间及投料顺序。因不同类型搅拌机械均有一定的进料容量,且搅拌机不易超载过多而影响拌合物的均匀性,因此应控制投料量在额定容量以下;必须给拌合设备配备水表而避免单纯凭经验或感覺来调整用水量;对外掺剂应逐盘称量投加,严禁随意投加;对粗细骨料应每次过磅称量,尽量避免采用小车标记的体积法;拌合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拌合物的坍落度以及是否存在离析现象。
三、混凝土运输
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则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搅拌则多采用小型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运输,垂直运输则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以及提升架等进行,在楼地面上的运输则多采用手推车进行;混凝土运输途中应保证其均质性以免产生离析、沁水或砂浆流失以及流动性降低等现象,应尽量减少运输的周转次数以保证最短运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尤其对于采用滑模或不允许留施工缝的构件则必须保证运输的连续性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
四、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先确定浇筑方法以保证合理性,并应检查模板和钢筋工程是否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保证混凝土自下料口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3m,若超过该值则应采用串筒、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洞等措施;若采用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则应结合结构特点和钢筋疏密程度决定每层高度,施工中一般控制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 倍,最大不可超过500mm,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控制其分层厚度不超过200mm;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必须间歇则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恢复施工,若时间再长则应结合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采取措施,或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以及插筋有无变位或堵塞现象,如存在该类问题则应及时整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将附近受污染的钢筋擦洗干净;竖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应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均匀密实并充满整个模板空间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浇筑墙体预留洞口时应保证洞口两侧混凝土等高,对于尺寸较大的梁体可单独浇筑,与柱和墙体连接的梁板等浇筑时应在其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 待其初步沉实后方可继续浇筑梁和板;对不能实现连续浇筑的部位应设置施工缝,施工缝预留部位应在剪力较小且易于施工。
五、混凝土振捣
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振捣以实现入模后的混凝土及时充满每个角落,使拌合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振捣分为人工和机械振捣,只有当采用塑性混凝土或缺少机械或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下方可采用人工振捣;当前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开动振捣棒后应手握棒体上端软轴胶管快速插入混凝土内部,振捣过程中应上下小幅度抽动振捣棒,一般同一部位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最终以表面无气泡冒出,无显著下沉并表面泛浆或水平为宜;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并按照顺序进行,避免出现漏振现象,各点的移动半径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在靠近模板部位应不超过200mm,插入振捣棒时应保证其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100mm 以免两层间出现缝隙;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控制其移动间距能保证平板能够覆盖已经真实的部分的边缘。
六、混凝土养护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这种混凝土优点很多,比如说可以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等。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混凝土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对工期的要求比较严格,养护时间严重不足。这是一个十分矛盾和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对建筑材料的养护措施,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出现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造成的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具体而言,混凝土养护应该联系养护,且养护的时间不宜少于28d。
总而言之, 混凝土的施工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强. 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2) .
[2]叶湛源. 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1,(03) .
[3]赵盼,陶涛. 夏季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