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评判精品课程的重要依据,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本文在对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2007年1号文件,提出基于评审指标体系导向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展望和启示。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评审指标 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教育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以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评判申报课程是否具有精品课程“五个一流”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和建设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因此,详细分析比较和研究2006~2008年这三年来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利于我们全面解读指标内涵,正确把握国家精品课程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建设路径的范式。
一、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1.基本构成部分有3个地方发生变化
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由评审指标说明和评审指标及内涵构成,纵观这三年评审指标体系的构成,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在评审指标说明、指标数量、计分方式等三方面发生变化。
评审指标说明是对评审指标高度理论概括,在指标说明第三点上,2007年以后的指标均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科学地指出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一切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指标数量的设计上,5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数量不变,15个二级指标和15个观测点在2008年相应减为14个。精品课程计分采用百分制,评审总分由综合评审和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组成,其中综合评审由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组成。两部分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交替升降,2006年综合评审分占总分70%,特色及政策支持分数占30%,2007年后则加大综合评审分比例,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分数则相应下调为20%,表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特色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等5项建设并重的理念。2008年,指标增加“共享辐射”一项,表明我国精品课程在经历5年建设周期后,转入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阶段,着力打造基于网络运行的优质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新局面。
2.一级指标分值分布变化明显,二级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
对各级指标权重分值不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体系的变化,抓住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对2006~2008年评审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进行仔细比对,我们发现,一级指标分值分布变化明显,二级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
从指标赋值情况来看,在一级指标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分值分布最稳定,分别占20分和18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三者波动最大;从分值来看,课程特色所占分值最高,表明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而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分值虽然每年有些变化,但连续三年分值和教学队伍分值一样,占20分以上,说明这三方面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指标中的政策支持和辐射共享分值同等,表明国家要求各高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激励更多的一线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从事本科教学研究工作,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发展态势。二级指标分值分布较为稳定,2008年指标中有3处发生变化,一是教学条件中的“网络教学环境”由原来的5分增到10分,表明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评价将由知识静态呈现向动态利用转变,课程资源的共享、开放程度将成为人们关注精品课程的亮点,二是教学效果的同行评价分降低2分,三是课堂录像资料评价增加2分,表明在评审时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课堂能力和素质等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3.评估标准表述更具体,更具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指标评估体系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观测点的评估标准表述措辞更为严谨、科学。在教学内容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将2007年指标的实践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内容设计,细化课程分类,明确课程分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明确规范理论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标准;突破学科交叉设定课程内容设计总体目标,强调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表述上,侧重考察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成效,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当前国家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在“教学条件”中,对“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的表述,强调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对“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的表述,由前两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转变为2008年的建有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这个观测点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和共享的初衷,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精品课程数字化共享进程的决心。
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指标项的描述,强调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表明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敢于打破多媒体教学的神话,而是适应不同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实际,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能看出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而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它在践行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日臻完善,并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引导作用。
二、基于评审指标体系导向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展望和启示
1.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是精品课程建设重点
纵观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教学队伍分值在整个评审指标体系保持稳定且所占分值居高不下20分,可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建设精品课程必须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建成一支由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明显的教授作为带头人,在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等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教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发挥团队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着力培养课程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提高课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时,在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经典性、知识结构科学性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課程体系中,有效实现知识更新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课堂内容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教学互动,使大学课堂焕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网络教学资源环境建设和共享开放程度将成为评估精品课程的亮点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载体。教育部1号文件中关于精品课程二期建设的阐述,再次强调了资源共享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使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2008年指标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对精品课程资源在网络应用、共享、开放性程度方面的评价,因此,必须在网络资源教学环境方面着手抓好以下两点:
第一,不断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注重课程网站师生互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培养一批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加大技术指导和支持,教学大纲、网络课件、教案、习题、实践教学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BBS方式、电子邮件、实时答疑、教学博客等多种形式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在线讨论、答疑、作业批改、考核、评价等网上师生教学互动。
第二,注重特色系列教材和课件、案例、习题等辅助教学材料的建设。教育部1号文中启动“万种的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扩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這标志着对精品课程教材的关注点由教材的选用向教材的建设转变。教材建设和选用要注意立体化,注意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材等配套使用,强调不仅是国内外优秀教材或自编的选用,而且要广大教师投身教材建设当中,注意积累和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局部优势领域编写出校本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李慧仙.“精品课程”评审体系: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45-47.
[2]李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6):14-16.
[3]王根顺,孟子博.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6):27-3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本科.2006,2007,2008.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评审指标 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教育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以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评判申报课程是否具有精品课程“五个一流”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和建设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因此,详细分析比较和研究2006~2008年这三年来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利于我们全面解读指标内涵,正确把握国家精品课程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建设路径的范式。
一、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1.基本构成部分有3个地方发生变化
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由评审指标说明和评审指标及内涵构成,纵观这三年评审指标体系的构成,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在评审指标说明、指标数量、计分方式等三方面发生变化。
评审指标说明是对评审指标高度理论概括,在指标说明第三点上,2007年以后的指标均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科学地指出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一切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指标数量的设计上,5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数量不变,15个二级指标和15个观测点在2008年相应减为14个。精品课程计分采用百分制,评审总分由综合评审和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组成,其中综合评审由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组成。两部分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交替升降,2006年综合评审分占总分70%,特色及政策支持分数占30%,2007年后则加大综合评审分比例,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分数则相应下调为20%,表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特色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等5项建设并重的理念。2008年,指标增加“共享辐射”一项,表明我国精品课程在经历5年建设周期后,转入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阶段,着力打造基于网络运行的优质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新局面。
2.一级指标分值分布变化明显,二级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
对各级指标权重分值不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体系的变化,抓住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对2006~2008年评审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进行仔细比对,我们发现,一级指标分值分布变化明显,二级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
从指标赋值情况来看,在一级指标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分值分布最稳定,分别占20分和18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三者波动最大;从分值来看,课程特色所占分值最高,表明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而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分值虽然每年有些变化,但连续三年分值和教学队伍分值一样,占20分以上,说明这三方面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指标中的政策支持和辐射共享分值同等,表明国家要求各高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激励更多的一线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从事本科教学研究工作,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发展态势。二级指标分值分布较为稳定,2008年指标中有3处发生变化,一是教学条件中的“网络教学环境”由原来的5分增到10分,表明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评价将由知识静态呈现向动态利用转变,课程资源的共享、开放程度将成为人们关注精品课程的亮点,二是教学效果的同行评价分降低2分,三是课堂录像资料评价增加2分,表明在评审时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课堂能力和素质等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3.评估标准表述更具体,更具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指标评估体系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观测点的评估标准表述措辞更为严谨、科学。在教学内容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将2007年指标的实践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内容设计,细化课程分类,明确课程分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明确规范理论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标准;突破学科交叉设定课程内容设计总体目标,强调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表述上,侧重考察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成效,将第一、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当前国家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在“教学条件”中,对“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的表述,强调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对“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的表述,由前两年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转变为2008年的建有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这个观测点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和共享的初衷,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精品课程数字化共享进程的决心。
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指标项的描述,强调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表明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敢于打破多媒体教学的神话,而是适应不同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实际,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能看出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而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它在践行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日臻完善,并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引导作用。
二、基于评审指标体系导向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展望和启示
1.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是精品课程建设重点
纵观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教学队伍分值在整个评审指标体系保持稳定且所占分值居高不下20分,可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建设精品课程必须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建成一支由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明显的教授作为带头人,在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等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教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发挥团队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着力培养课程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提高课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时,在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经典性、知识结构科学性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課程体系中,有效实现知识更新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课堂内容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教学互动,使大学课堂焕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网络教学资源环境建设和共享开放程度将成为评估精品课程的亮点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载体。教育部1号文件中关于精品课程二期建设的阐述,再次强调了资源共享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使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2008年指标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对精品课程资源在网络应用、共享、开放性程度方面的评价,因此,必须在网络资源教学环境方面着手抓好以下两点:
第一,不断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注重课程网站师生互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培养一批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加大技术指导和支持,教学大纲、网络课件、教案、习题、实践教学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BBS方式、电子邮件、实时答疑、教学博客等多种形式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在线讨论、答疑、作业批改、考核、评价等网上师生教学互动。
第二,注重特色系列教材和课件、案例、习题等辅助教学材料的建设。教育部1号文中启动“万种的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扩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這标志着对精品课程教材的关注点由教材的选用向教材的建设转变。教材建设和选用要注意立体化,注意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材等配套使用,强调不仅是国内外优秀教材或自编的选用,而且要广大教师投身教材建设当中,注意积累和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局部优势领域编写出校本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李慧仙.“精品课程”评审体系: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45-47.
[2]李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6):14-16.
[3]王根顺,孟子博.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6):27-3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本科.2006,2007,2008.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