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哎呦呦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ilov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1月份以来,各地米、面、油价格纷纷上涨,其中北京市场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上海、广州食用油价格上涨15%左右,有些城市餐馆已经纷纷上调米饭、面条、馒头、包子等食品价格。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11月下旬,我国各地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
  
  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长期困扰粮油生产、销售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理应借此得到破解。
  
  三大原因造成粮食“增产涨价”
  
  自2003年底粮油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近3年来国内粮油价格基本维持了稳定。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从2004年起,已连续三年丰收。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8613亿斤,上升到2004年的9388亿斤,2005年的9680亿斤,再到2006年的9860亿斤,已比三年前增产1247亿斤。从数据上看,这次粮油涨价并不是因为国内粮食短缺引起的。
  国内粮油价格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已随行就市,由此形成了区域性直至跨区域的开放性流通大格局。而且自中国入世以来,国内粮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粮油价格的对接。就基本面来说,国内主要品种的粮油价格与国际粮油价格已较顺利地实现了互通互融。因而本轮部分粮油价格趋涨,首先属于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出现波动的结果。
  虽然近三年来我国稻谷持续增产,但世界大米库存持续下降,达近20年来最低水平,而全球小麦库存也下降至30年来的新低。美国农业部于去年11月份预测:2006/2007年全球小麦产量为5.868亿吨,消费量为6.15亿吨,存在着明显的供给缺口。2006年全球小麦主产国中只有中国小麦明显增产,澳大利亚、阿根廷、欧洲和北美等小麦主产区的收成都受到了干旱和热浪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因此,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创下10年新高后,首先带动了国内农产品期货在去年10月出现大涨。进入11月,涨价动力传递到现货市场,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全国多个省市的大米、面粉等价格均出现上涨。同样,当前食用油价格的猛增也是受国际市场转基因大豆价格上涨波及。因为目前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2/3,几乎完全受制于人。
  其次,部分专家分析指出,造成当前粮食“增产涨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最低收购价政策所产生的“托市”作用。这一政策保证了农民不会出现卖粮难,但反过来也使大量粮源被国家控制,即使在产量大增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入市场流通的粮食总量却不一定相应增加。
  江西省粮食局局长熊根泉就认为,当前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不是由于没粮,而是由于我国连续两年多次启动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国家委托中储粮总公司以最低收购价入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仅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商品周转粮在内,仓库里还有粮食约90亿公斤,这个库存量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
  加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粮食消耗量大增是此次粮油涨价的另一主因。
  玉米没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价格也稳定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加工因素。近两年,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口号的推动下,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制品,燃料乙醇、麦芽糖、柠檬酸、赖氨酸等生产不断扩大,项目大规模上马。以玉米生产第一大省吉林为例,玉米的加工能力从2001年的28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50万吨。据吉林粮食部门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年末,全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超过400家,其中12家企业的总加工能力就达到1200万吨,而2006年吉林的玉米产量才达1925万吨。
  
  事关百姓生活
  
  对于这次粮油涨价,目前国内的学者和专家给出的判断基本上都是一个调:“这一轮行情属于恢复性上扬,在正常范围以内,不值得大惊小怪”;“不会引发通胀,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只是短期行为,国家现在稳定粮价的政策和手段已经逐渐成熟和坚定,有能力保持和控制粮油市场的安全”;“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这次上涨是利大于弊”。
  然而与专家们感受“波澜不惊、反应平淡”相反的是,普通群众对这番涨价议论纷纷,忧心忡忡。水涨价了,电涨价了,气涨价了,现在又遭遇粮油涨价,这价涨到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按理说,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在多数市民的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次食品价格上涨的实际负面影响并不大。但此番粮油食品涨价,又确确实实触痛了老百姓已经被涨价涨怕的敏感神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紧张和恐慌,这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深层次矛盾?
  对于国内大多数人而言,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系列开支都要自己扛,而教育收费高得离谱,医疗支出贵得无边,买房使70%的购房者成为“房奴”,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开花,即便是价格的微小变动也可能打破家家户户这种脆弱的收支平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去年12月初联合开展的调查就证实了这一点,81.1%的人明显感觉最近一个月来粮油价格正在上涨。在本次调查中,77.1%的人表示,粮油价格上涨使他们“生活压力增大”,84.0%的人认为,生活成本比1年前又有增加。正如一位受访者坦言:“涨价都把我们涨怕了。”(《中国青年报》12月11日)而从本次调查不到两天即吸引了11118人志愿参加来看,民众对这个问题有着极高关切度。
  “我们害怕涨价,害怕市场,也害怕垄断,说到底是因为社会保障系统脆弱。”参加此次调查的一位网友的留言表明,在对社会保障缺乏信心的心理状态下,民众才会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感到忧心。显然,正常的粮油价格上涨,引发了民众的“大惊小怪”,其背后蕴藏着公共权利和公共福利急需进一步提升保障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将考验着我们公共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而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粮油价格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粮油涨价对高收入阶层的生活确实没多大影响,但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微小的价格涨幅就会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据《现代快报》(12月11日)报道,南京的一个低保户家庭,每月收入只有390元,每次只能拿2元钱买肉,涨价前一次能买到3两肉,涨价后只能买2两。
  而对于农民而言,粮油涨价并不能为他们带来多少收益,因为涨价的收益大部分被中间环节拿走了,而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停上涨中。仅广东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2005年累计高涨5.8%的基础上,2006年1-11月份又有九个月份环比继续上涨,同比指数则连续11个月份走在上涨通道,农业生产活动一直承受着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
  
  着眼深层改革
  
  为平抑粮油涨价,从去年11月25日到12月21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先后6次“开仓放粮”,将2006年早些时候中储粮总公司受委托进行托市收购的部分临时存储粮,在河北、安徽等地的粮油批发交易中心向外竞价销售。累计成交86.8亿斤,约占今年托市收购总量的10.6%。此举充分发挥了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稳定了粮价,保证了市场供应。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各地承储企业不按合同约定向外竞价销售临时存储粮,去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发出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的特急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不按照合同约定出库的承储企业,由国家粮食局取消其承储资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2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粮油供应工作,以稳定粮食市场;通知同时明确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今年粮油供求总量平衡,库存充裕,居民不必担忧生活稳定。
  这是非常及时的信息通告和政策指向,将极大稳定市场和人心,避免不法商家借机哄抬粮油价格。
  当然,政府必须考虑到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实际购买力,可以给他们适当增加补贴,以平抑粮油价格上涨给他们生活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通知明确强调,要落实困难补助政策,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要关心和支持高等院校,做好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工作,落实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
  从更深层看,我们并不主张过多动用行政手段或政府资源,强行平抑粮油价格。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层变革,看到市场环节在这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此不少专家近来纷纷建议,中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固然重要,但有关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特别是与此相关的粮食物流体系、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其实更为关键。
  在粮食丰收之年、并且是库存高峰期出现的这轮粮食涨价,集中反映出了我国粮食购销体制还要不断完善。一方面是流通企业反映收购任务重,仓容不足,另一方面却发生粮食供应紧缺现象,这也暴露了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与需求环节衔接不够灵敏。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总体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粮食消费总量必然不断上升。因此从长远看,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自产粮和进口粮,这就必然使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再加上粮食能源化、用途非粮化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粮源争夺战”很可能进一步升级,这同样要求我们形成更加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避免1988年粮油涨价对整个经济体系严重冲击的重现。
其他文献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负债经营是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最直接的方法。然而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能有效利用会给企业带来超常的杠杠收益,可为企业带来巨大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民主经济,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就在于公平竞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竞争机制.而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行政垄断严重损害了市场的有效竞争模式,然而我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再到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1997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应具有"依法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