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化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倡民族化,并不是走民族主义之路,不是狭隘的闭关锁国,不是抗拒全球化,不是抵制西方化,而是如何积极应对、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创作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不论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学习、了解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借鉴以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优势,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化;中国精神
  一、全球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自1840年以来,中国实际上已经纳入到全球化的历史浪潮中。经济带动政治与文化的发展。西方工业革命的广泛成功,奠定了以工业文明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共融发展模式中。中国与西方的全球化冲突在于中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延续性经济体,而西方是以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的爆发性经济体,因此,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会产生依附与反差。
  首先,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开放的文化思潮渗透到人们的意识里,逐渐形成政治上全球化的格局。全球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发展刺激了经济发展,带动了物质文明的高速前进,具体表现在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开放。但同时,在全球化格局下必然产生发达经济体制约与影响本土文化发展的现象,以致于本土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产生同化,或者被打压,面临消失的危机。
  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西方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却还存有相当程度的依附。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化地域民族性还不明显,并没有以完全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文化本体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所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做着自觉或不自觉的迎合,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对文化的发言权与评判权。
  二、西方化的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
  一方面,西方文化艺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文化精神的缺失正成为当下这一时期主要特征。中国文化精神的缺失主要反映在:(1)在作品语言、作品形式等方面模仿西方。(2)没有对民族本土艺术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将本地域文化进行消化和理解。(3)艺术家本身的问题,现代艺术家大多都是自西方写实主义的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他们很难逃脱西方文化的影响。(4)人民大众对当代艺术的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当代艺术家西方化思想的影响的。(5)中国的当代艺术反映的仍然是西方文艺的精神。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所建立起来的规律,无不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文化霸权的影响。
  三、中西哲学之比较
  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文明,其延续性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谐共存的发展之道
  人类的存在要顺应宇宙的规律。其规律表现在老子的“无为”理念中,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艺术的认识上,主张通过生命的感悟以达到精神的永恒,提出很多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辩证思想。
  2.阴阳五行”的处事原理
  中国哲学辩证的阴阳观归纳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反映在艺术上,强调相向相背之间的关系,以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和谐共存的理念。墨分五色的理论也是中国水墨精神的完美体现,强调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写意精神。中国的本土道教思想将五行与阴阳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与阴阳关系相呼应。“天人合一”的生命永恒不仅仅是生命机体现象,“万物有灵”也是世界范围内原始宇宙观的共鸣。
  3.“重神轻形”的艺术人文观
  重神轻形的理论源自于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不重视客观、视觉、现象的反映,重视对事物的感悟,对于世界本体的认知来自于经验。“神”具有永恒性、共性,具体在艺术形式上注重线条运行的气韵精神。张彦远提出艺术品的四重境界,即“逸、神、妙、能”四品,“逸”代表艺术的最高境界,具有精神的永恒性与共性。
  西方文明是在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建立的,整个欧洲文明最显著的特征是征服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关系。西方最早的哲学是从对自然的分解入手,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通过现象与本质的逻辑思辨关系来进行本体论的研究,其特征是二元论,即生命本体与生命存在的划分。
  在艺术方面,西方的科学思维模式与哲学思辨体系,带动了艺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对解剖结构的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直接对尸体进行解剖。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在哲学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反映在文化理念、思维模式上就有着巨大的不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仅仅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何在当前西方化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何在全球化形势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再认识,从而创作出符合中国人视觉思维习惯、具有民族气质、反映当下中国人精神内涵的作品,是当代中国艺术从业人员的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热射病是其中最严重的阶段。中暑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最终可能引
本文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调查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现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分析影响高中生篮球课上团队精神培养的因素,通过篮球教学手段强化中学生的团队精神。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典型的薄壁结构,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对结构的初始缺陷十分敏感,这导致圆柱
随着线上评论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大,消费者可以搜寻购前信息的路径越来越多。在线评论成为了当前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决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线评论是否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或实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取决于消费者是否采纳在线评论中的信息,因此,研究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信息采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和整理在线评论对信息采纳影响的相关文献后发现,除了个体层因素会影响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外,平台因素也会对二
近年来问题疫苗案件的频频发生不仅给民众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让国民对国家免疫系统的维护产生质疑,影响我国的免疫规划的实施,也不利于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监管实施困境中,披露出了对生产环节的监管短板。本文通过对中外的疫苗监管制度的对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对疫苗生产的行政监管的问题为研究视角,为我国的立法和监管实践提出建议,以弥补对疫苗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并成为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大国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民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粮食生产补贴作为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干预农村经济的主要手段,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补贴存在着主体过多、规范性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因此,在遵从预算法的前提下,调整和规范粮食生产补贴的主体、程序、标准并加强监管,对提高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