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中国攀登运动的发展和新西兰,瑞士,美国,法国等传统阿尔卑斯强国去比是没有意义的,国情,传统文化本不同,而且中国攀登现在进步很大……这些观点隐晦地承认了一个事实:中国攀登比这些国家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亚洲高端攀登最突出的国家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的高山区域有能力出众的夏尔巴,西藏藏队成员,罕萨人等,但他们在亚洲也属于第二梯队。所谓国际攀登界的真正精神核心、所受推崇的是一种探险精神,如对于一个6000米山峰的技术新线路的开拓。阿尔卑斯式的攀登所体现的创新攀登是攀登界的时尚与推崇。而夏尔巴等为生活生存的努力更局限在工匠型的体力付出。
亚洲攀登的最高荣誉是亚洲金冰镐奖迄今,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的攀登者包揽了每届荣誉和提名。2008年,来自日本的佐藤裕介、一村文隆和天野和明三人凭借印度卡兰卡峰北壁新路线获得第三届亚洲金冰镐奖。如果中国攀登者能入围该候选单,都将是具有历史突破的。从人种和文化方面比较,东亚三国相当接近,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和日韩已相当接近。中国的山岳资源更可谓世界第一,但为什么中国的攀登发展,无论是群众普及,还是高端实力,都要落后很多?中国和日韩差距在哪里?什么是中国攀登的发展现状?中国落后但也在发展中,其现状背后到底受什么制约?看到这些制约点,中国攀登社区有无可能自省而改变,革新或更好更快些发展,迎接一个越来越好的未来?
一个事件或单个原因可能影响甚至扭转历史发展,但没有一个因素能完全决定现实。影响攀登的发展,一般无非是以下这些因素
攀登历史:各国都曾有过为政治机器国家而登山。政治登山带起了中国攀登的历史,而真正使攀登开始在民间传播是在1990年代。日本的现代登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虽然不少人认为日本攀登者个人能力一般,更多以大团队极地式攀登见长,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也常常有植村直己,山野井泰史,山田升等世界级攀登者,有新路线、冬季攀登大岩壁、阿尔卑斯式等相当有内容的创举。从1970年开始,繁荣的日本经济可以使得攀登频繁到海外实现首登,同时受到刚兴起的高海拔商业登山的影响,类似“旅行”的登山队伍也出现在日本。
韩国攀登的腾飞其实就是20年来的事情,他们几乎是一走上自由攀登之路就开起攀登快车。攀登历史比中国还短浅的韩国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历史影响了我们,但不能决定我们。
社会观念: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相当多的登高习俗,但更偏重于休闲、健身,不强调野蛮其体魄与好勇之心。而日本每年死于登山的人数高达二百多人,其中因中低海拔技术攀登的起码有50人之多。攀登是有风险的事,在中国更多社会观念会因此“因噎废食”,如深圳七娘山多次发生群众迷路甚至死亡,这样就影响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致使每次公安武警出动大量人力寻找与救援,于是政府干脆禁止攀登。
日本人认为在家庭与学校里,孩子跟老师出去野营运动等,因客观原因甚至技术原因遇难,家长不会归罪于老师和学校,把它更看做一个自然事件。而中国,绝大多数学校不敢组织有一定风险,体力要求的攀登活动。东亚三国都有儒家氛围,但在内质上各国风气却差别甚大,日韩的观念中更多了一些尚勇与包容。
中国山区里的孩子生活艰苦,意志坚强,但家庭往往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个人和家庭目标更在于走出农村和大山,进入城市而非攀登,他们事实上生活在主流城市文化的影子里,没机会参与昂贵的攀登运动,他们被社会摒置在边缘。
参与人群:中日韩及哈萨克斯坦攀登人群基础还是民间爱好者,如果成绩突出也有通过攀登来谋生的,比如品牌赞助,广告代言等。大多还是普通的人群。相对国家人口,把攀登当成运动方式和兴趣爱好的,日韩比例就比中国要普及。如果计算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攀登运动,如中国经常参与运动攀岩(基本每月保证2~3次或一年10天/次以上)不超过3000人,传统攀岩不超过50人,大岩壁攀登不超过20人。高海拔攀登参与者人次一年估计最多在1200人次,技术型登山不超过100人次,阿尔卑斯式技术路线不超过10人次。日本,韩国的数据比例,应是中国数倍。
吃苦,精神及技术训练:攀登风格中,东亚三国的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的传统都是相似的。而日韩的各登山协会、社团等更具有极浓厚的民间氛围,相对于个体攀登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及知识源,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可能的技术训练。中国这几年也有中登协及地方协会开办一些攀登训练班,这也是比较积极的事件。而西藏登协等举办的商业登山大会形式,也是对高海拔攀登的训练与普及。但从总体比较,一个攀登爱好者在日韩更有机会去学习和训练,更容易找到组织、找到伙伴更早更快地走上自由攀登之路。
个体经济支持:中国攀登者平均收入比日本韩国要低,虽然在中国的攀登活动费用也相对略低,但更多时对于攀登者也是不容忽视的开支。登山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绝对非“贵族运动”,高海拔攀登在理论上人人皆有可能。登山的最大门槛在于心理认识观念。而日韩许多项尖攀登者的生活也是相当不易的。经济支持对于中国攀登者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
攀登中的收益及攀登市场体系:攀登及户外运动人群扩张,有商业品牌、市场,攀登者就会有更多可能通过攀登来维持生活,其实在西方发达地区,通过攀登来维持攀登的人,也屈指可数。市场体系发达至少意味着参与者多,市场体系更可能支持高水平者的产生。韩国制造的世界杯攀冰锦标赛新科女状元申允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怎样做才能用攀岩这项体育竞技维持生计?”“成为世界第一就可以。”“那我就要成为世界第一”。申允善还算成功地以攀登来维持生活。
登山组织结构:日韩登山协会是民间组织,类似于欧美的攀登俱乐部。它是种技术引导体系、知识与信息传播机构、爱好者沙龙,它有权利但并不具备权力,它在“理”而不是“管”。这种结构给予人群一种尊重,攀登协会以志愿者的形式在山野进行道路修缮,保护点开辟、信息资料共享,攀登者之间是朋友与搭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志愿者……因此,日本,韩国的广大山区、攀岩路线的警示牌和标记等都是攀登者自发完成。前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的话比较实在:我们的任务一个是考察和开发一些山峰,另外一个主业就是搞培训,打基础,为全国的登山爱好者服务,引导他们,我们会很好地引导他们培育这个市场。
中国的山野资源往往难以有充分保护,甚至很多硬性利益陷阱打压攀登者的积极性。许多地方的当地群众,旅游企业,以攀登资源作为摇钱树,收取不合理的费用,甚至急功近利地毁坏,异变着攀登资源。
个体,人群(及数目),攀登组织,社会,文化与观念,攀登山地资源,经济与市场,训练与实践……犹如项目管理中的要素般,这些因素综合交错、互为作用,造就了一个中国攀登生态环境,这一环境是好是坏?不能简单以好坏言之。好的环境下,给好的攀登者的诞生提供了更大可能。这个环境,也可以表述为机制,包括体制、文化、社会氛围、市场等等。
无论是什么样的现实,中国攀登都将在时代的混沌潮流下向前发展。没有一个人能代表、能有革命性的推力,即使登山协会也只能是一个引导与调整的推手。每个攀登者都是一个能动力,这都是中国攀登时代的希望。
亚洲高端攀登最突出的国家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的高山区域有能力出众的夏尔巴,西藏藏队成员,罕萨人等,但他们在亚洲也属于第二梯队。所谓国际攀登界的真正精神核心、所受推崇的是一种探险精神,如对于一个6000米山峰的技术新线路的开拓。阿尔卑斯式的攀登所体现的创新攀登是攀登界的时尚与推崇。而夏尔巴等为生活生存的努力更局限在工匠型的体力付出。
亚洲攀登的最高荣誉是亚洲金冰镐奖迄今,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的攀登者包揽了每届荣誉和提名。2008年,来自日本的佐藤裕介、一村文隆和天野和明三人凭借印度卡兰卡峰北壁新路线获得第三届亚洲金冰镐奖。如果中国攀登者能入围该候选单,都将是具有历史突破的。从人种和文化方面比较,东亚三国相当接近,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和日韩已相当接近。中国的山岳资源更可谓世界第一,但为什么中国的攀登发展,无论是群众普及,还是高端实力,都要落后很多?中国和日韩差距在哪里?什么是中国攀登的发展现状?中国落后但也在发展中,其现状背后到底受什么制约?看到这些制约点,中国攀登社区有无可能自省而改变,革新或更好更快些发展,迎接一个越来越好的未来?
一个事件或单个原因可能影响甚至扭转历史发展,但没有一个因素能完全决定现实。影响攀登的发展,一般无非是以下这些因素
攀登历史:各国都曾有过为政治机器国家而登山。政治登山带起了中国攀登的历史,而真正使攀登开始在民间传播是在1990年代。日本的现代登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虽然不少人认为日本攀登者个人能力一般,更多以大团队极地式攀登见长,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也常常有植村直己,山野井泰史,山田升等世界级攀登者,有新路线、冬季攀登大岩壁、阿尔卑斯式等相当有内容的创举。从1970年开始,繁荣的日本经济可以使得攀登频繁到海外实现首登,同时受到刚兴起的高海拔商业登山的影响,类似“旅行”的登山队伍也出现在日本。
韩国攀登的腾飞其实就是20年来的事情,他们几乎是一走上自由攀登之路就开起攀登快车。攀登历史比中国还短浅的韩国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历史影响了我们,但不能决定我们。
社会观念: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相当多的登高习俗,但更偏重于休闲、健身,不强调野蛮其体魄与好勇之心。而日本每年死于登山的人数高达二百多人,其中因中低海拔技术攀登的起码有50人之多。攀登是有风险的事,在中国更多社会观念会因此“因噎废食”,如深圳七娘山多次发生群众迷路甚至死亡,这样就影响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致使每次公安武警出动大量人力寻找与救援,于是政府干脆禁止攀登。
日本人认为在家庭与学校里,孩子跟老师出去野营运动等,因客观原因甚至技术原因遇难,家长不会归罪于老师和学校,把它更看做一个自然事件。而中国,绝大多数学校不敢组织有一定风险,体力要求的攀登活动。东亚三国都有儒家氛围,但在内质上各国风气却差别甚大,日韩的观念中更多了一些尚勇与包容。
中国山区里的孩子生活艰苦,意志坚强,但家庭往往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个人和家庭目标更在于走出农村和大山,进入城市而非攀登,他们事实上生活在主流城市文化的影子里,没机会参与昂贵的攀登运动,他们被社会摒置在边缘。
参与人群:中日韩及哈萨克斯坦攀登人群基础还是民间爱好者,如果成绩突出也有通过攀登来谋生的,比如品牌赞助,广告代言等。大多还是普通的人群。相对国家人口,把攀登当成运动方式和兴趣爱好的,日韩比例就比中国要普及。如果计算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攀登运动,如中国经常参与运动攀岩(基本每月保证2~3次或一年10天/次以上)不超过3000人,传统攀岩不超过50人,大岩壁攀登不超过20人。高海拔攀登参与者人次一年估计最多在1200人次,技术型登山不超过100人次,阿尔卑斯式技术路线不超过10人次。日本,韩国的数据比例,应是中国数倍。
吃苦,精神及技术训练:攀登风格中,东亚三国的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的传统都是相似的。而日韩的各登山协会、社团等更具有极浓厚的民间氛围,相对于个体攀登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及知识源,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可能的技术训练。中国这几年也有中登协及地方协会开办一些攀登训练班,这也是比较积极的事件。而西藏登协等举办的商业登山大会形式,也是对高海拔攀登的训练与普及。但从总体比较,一个攀登爱好者在日韩更有机会去学习和训练,更容易找到组织、找到伙伴更早更快地走上自由攀登之路。
个体经济支持:中国攀登者平均收入比日本韩国要低,虽然在中国的攀登活动费用也相对略低,但更多时对于攀登者也是不容忽视的开支。登山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绝对非“贵族运动”,高海拔攀登在理论上人人皆有可能。登山的最大门槛在于心理认识观念。而日韩许多项尖攀登者的生活也是相当不易的。经济支持对于中国攀登者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
攀登中的收益及攀登市场体系:攀登及户外运动人群扩张,有商业品牌、市场,攀登者就会有更多可能通过攀登来维持生活,其实在西方发达地区,通过攀登来维持攀登的人,也屈指可数。市场体系发达至少意味着参与者多,市场体系更可能支持高水平者的产生。韩国制造的世界杯攀冰锦标赛新科女状元申允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怎样做才能用攀岩这项体育竞技维持生计?”“成为世界第一就可以。”“那我就要成为世界第一”。申允善还算成功地以攀登来维持生活。
登山组织结构:日韩登山协会是民间组织,类似于欧美的攀登俱乐部。它是种技术引导体系、知识与信息传播机构、爱好者沙龙,它有权利但并不具备权力,它在“理”而不是“管”。这种结构给予人群一种尊重,攀登协会以志愿者的形式在山野进行道路修缮,保护点开辟、信息资料共享,攀登者之间是朋友与搭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志愿者……因此,日本,韩国的广大山区、攀岩路线的警示牌和标记等都是攀登者自发完成。前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的话比较实在:我们的任务一个是考察和开发一些山峰,另外一个主业就是搞培训,打基础,为全国的登山爱好者服务,引导他们,我们会很好地引导他们培育这个市场。
中国的山野资源往往难以有充分保护,甚至很多硬性利益陷阱打压攀登者的积极性。许多地方的当地群众,旅游企业,以攀登资源作为摇钱树,收取不合理的费用,甚至急功近利地毁坏,异变着攀登资源。
个体,人群(及数目),攀登组织,社会,文化与观念,攀登山地资源,经济与市场,训练与实践……犹如项目管理中的要素般,这些因素综合交错、互为作用,造就了一个中国攀登生态环境,这一环境是好是坏?不能简单以好坏言之。好的环境下,给好的攀登者的诞生提供了更大可能。这个环境,也可以表述为机制,包括体制、文化、社会氛围、市场等等。
无论是什么样的现实,中国攀登都将在时代的混沌潮流下向前发展。没有一个人能代表、能有革命性的推力,即使登山协会也只能是一个引导与调整的推手。每个攀登者都是一个能动力,这都是中国攀登时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