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喜欢从国外购买手表、化妆品、皮包、电饭锅、奶粉甚至于马桶盖等等。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开放、经济繁荣的重要时期,那么,唐代中国从国外购买些什么呢?
“朝贡”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正史里很多所谓的“朝贡” 实际上是各地将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物品贩运到中国来销售给最高统治者的一种途径,唐朝也不例外。皇族、权贵豪门、富人常常从外商手中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奢侈品
与唐代同时的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当时中国称之为大食国,唐朝初年,大食商人即开始由海、陆两条线路来华经商,销售价格昂贵的药材、香料、珠宝,大食商人在当时名气很大。
到中国贩卖香料、珠宝的还有波斯商人,他们在唐人小说中频频出现。东南亚各国也都与唐朝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往来,他们分别把香料、珠宝、犀牛、大象等运销中国。可见,由国外“进口”的香料、珠宝深得唐朝权贵和有钱人的欢迎。
唐朝廷在广州、扬州两个商港城市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广州市舶司,经常为皇族购买从东南亚等水途而来的外国珍奇商品。揚州市舶司购买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以及西域外商的商品,尤其是珠宝美玉。
唐代京城长安的东、西两市非常繁荣,不仅店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管理有序,而且从传统特产、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种奇珍异宝,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其中,就包括外商开的“外企”珠宝店,这些外商在当时被统称为“蕃商”,他们主要经营的是能获暴利的金银、珠宝、玉石、香料等奢侈品。显然这些物品的消费对象都是皇族和权贵豪门、富户,非一般百姓所敢问津。
不仅来自西域的珍珠等奢侈品成了大唐帝国宫廷贵妇富女们的必备行头,同时,西域的很多稀罕物也成了皇宫大内喜爱的玩意儿。唐宣宗大中年间,“女王国(古泰国)贡龙油绢,形特异,与常缯不类”,据说,这种绢是用某种油浸染丝线织成的,能防雨不漏,深得宫廷喜爱,下雨天常常用得上。实际上,现在下雨天满大街的雨伞就具备了这种功能,但在当时是物以稀为贵。唐德宗建中年间,大林国还卖了把火精剑给皇帝,据说该剑“有光如电,切金玉如泥”,厉害得不得了。
异国情调的“服务”
唐朝初年,南方小国昆仑国(古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运送男女奴隶给唐朝宫廷权贵之家,号为“昆仑奴”,其人黑小。唐德宗的宫中就有一位“昆仑奴”,被时人称为康昆仑,他弹得一首好琵琶,深受皇族权贵们的追捧。
上行下效,唐代社会以家中蓄养“昆仑奴”为地位身份的象征,不仅豪门权贵买“昆仑奴”作仆人,有钱的人家也竞相购买“昆仑黑奴”以炫富。这些“昆仑奴”,主人并不要他们做苦工,而是养在家中摆阔气,就像如今做生意的人喜欢买名车一样,唐朝富贵人家养“昆仑奴”大概也是这种心态。在考古发掘出的唐朝富贵人家墓葬所得的陪葬明器物中,赫然就有镂刻的昆仑奴塑像。
在北宋初年成书的《南部新书》中还记载了唐朝繁盛的天宝年末期,西域的康居国还贩运舞伎卖给唐朝宫廷,号为“胡旋女”,她们擅长跳一种左旋右转的舞蹈,节奏感强,为当时权贵要人们所喜爱,成为高级重要宴会上的保留节目。唐代皇族、豪门权贵热衷于“昆仑奴”“胡旋女”具有异国情调的服务,刺激了外商贩卖奴隶到唐朝的行为,显然,这也是当时商人重利不义的一个表现,卑鄙无情而充满血泪。
战略物资——战马
《古山笔麈》中记载,在开元年间,突厥毗伽可汗遣使入贡唐朝,向唐朝廷请求互市贸易。唐代的贸易使用铜钱和缣帛等丝织品,一般被称为实物货币。唐朝政府每年用数十万匹(唐制:每匹为四丈)缣帛同突厥交换良种军马,“以资军旅”,大大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是唐朝强军的一项重要措施。
见卖马给唐朝能赚大钱,唐肃宗乾元年间,回纥也主动提出了卖战马给唐朝的要求。回纥一匹马的报价是四十匹缣,每次交易额都价值数万匹缣,有史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唐代宗时,回纥要卖一万匹马给唐朝,总价四十万缣,其时,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国力已然衰落,为了不得罪回纥只得忍气吞声地照单全收,而且,在支付高额马价之外,朝廷还另外有赏赐。尽管这样,回纥要钱但也耍刁,送来交易的都是病弱无用的老马。史料描述,回纥装卖马的财物要用数千辆车子运输,使得“唐之帑藏坐而一空矣”,加速了晚唐帝国的崩溃。
生活物资和生产技术
日本商人经常将本国“文细密,如刷丝”的松木和杉木、罗木,运到唐朝进行销售,深受欢迎。此外,唐朝从日本购进的物品还有黄金、白银、珍珠、鹿茸、茯苓、硫磺、铜器等。
朝鲜的新罗国商人经常携带朝鲜特产,包括牛黄、人参、朝霞油、鱼牙锦、海豹皮以及木材、木炭、药材、铜等物资来大唐销售。在当时唐朝同其它国家进行的土特产贸易中,对新罗国物品进口量居第一。为了接待第一土特产贸易国的商人,唐朝政府特地在沿黄海的山东、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设立了“新罗馆”“新罗坊”专供新罗商人居住,以方便他们来往两国做生意。
《新唐书》卷251还记载了唐太宗曾派遣使者去西域摩揭陀国考察引进了制作蔗糖的方法,“即诏扬州上诸蔗”参考方法炼制中原蔗糖,并做了些改进,据说改良后的蔗糖味道比西域制出来的还要好。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罗(今尼泊尔)运来本国的三种菜蔬波稜、酢菜、浑提葱以及菜种,在唐朝播种。
唐朝的对外贸易以外来经商为多,但是为获得巨额利润,唐朝商人出海经商的也不少。唐代诗人李白写有这样的句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诗句中的“海客”,很有可能就是大唐到海外做贩运生意的唐商。“求(珍)珠驾沧海……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也是唐朝商人“出国”四处搜寻货物进口以赚取高利润的一个写实。
另外,在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有唐朝商人从广州驾乘铜制货船载着国产货物前往安南(今越南),进行易货贸易,换取安南特产再回唐朝销售。由史料和时人诗句可以想象得出,在唐代的东南沿海,满载货物的商船进进出出的繁忙景象。
唐代的对外贸易之繁荣,既让唐朝人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使中外商人在国际贩运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而甘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做生意,同时也增加了唐政府的税收,比如唐朝的广州、扬州两个市舶司每年收抽的船脚(费),就为政府增加了可观的财政税收,这显然比后世的“海禁”要高明得多。
“朝贡”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正史里很多所谓的“朝贡” 实际上是各地将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物品贩运到中国来销售给最高统治者的一种途径,唐朝也不例外。皇族、权贵豪门、富人常常从外商手中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奢侈品
与唐代同时的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当时中国称之为大食国,唐朝初年,大食商人即开始由海、陆两条线路来华经商,销售价格昂贵的药材、香料、珠宝,大食商人在当时名气很大。
到中国贩卖香料、珠宝的还有波斯商人,他们在唐人小说中频频出现。东南亚各国也都与唐朝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往来,他们分别把香料、珠宝、犀牛、大象等运销中国。可见,由国外“进口”的香料、珠宝深得唐朝权贵和有钱人的欢迎。
唐朝廷在广州、扬州两个商港城市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广州市舶司,经常为皇族购买从东南亚等水途而来的外国珍奇商品。揚州市舶司购买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以及西域外商的商品,尤其是珠宝美玉。
唐代京城长安的东、西两市非常繁荣,不仅店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管理有序,而且从传统特产、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种奇珍异宝,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其中,就包括外商开的“外企”珠宝店,这些外商在当时被统称为“蕃商”,他们主要经营的是能获暴利的金银、珠宝、玉石、香料等奢侈品。显然这些物品的消费对象都是皇族和权贵豪门、富户,非一般百姓所敢问津。
不仅来自西域的珍珠等奢侈品成了大唐帝国宫廷贵妇富女们的必备行头,同时,西域的很多稀罕物也成了皇宫大内喜爱的玩意儿。唐宣宗大中年间,“女王国(古泰国)贡龙油绢,形特异,与常缯不类”,据说,这种绢是用某种油浸染丝线织成的,能防雨不漏,深得宫廷喜爱,下雨天常常用得上。实际上,现在下雨天满大街的雨伞就具备了这种功能,但在当时是物以稀为贵。唐德宗建中年间,大林国还卖了把火精剑给皇帝,据说该剑“有光如电,切金玉如泥”,厉害得不得了。
异国情调的“服务”
唐朝初年,南方小国昆仑国(古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运送男女奴隶给唐朝宫廷权贵之家,号为“昆仑奴”,其人黑小。唐德宗的宫中就有一位“昆仑奴”,被时人称为康昆仑,他弹得一首好琵琶,深受皇族权贵们的追捧。
上行下效,唐代社会以家中蓄养“昆仑奴”为地位身份的象征,不仅豪门权贵买“昆仑奴”作仆人,有钱的人家也竞相购买“昆仑黑奴”以炫富。这些“昆仑奴”,主人并不要他们做苦工,而是养在家中摆阔气,就像如今做生意的人喜欢买名车一样,唐朝富贵人家养“昆仑奴”大概也是这种心态。在考古发掘出的唐朝富贵人家墓葬所得的陪葬明器物中,赫然就有镂刻的昆仑奴塑像。
在北宋初年成书的《南部新书》中还记载了唐朝繁盛的天宝年末期,西域的康居国还贩运舞伎卖给唐朝宫廷,号为“胡旋女”,她们擅长跳一种左旋右转的舞蹈,节奏感强,为当时权贵要人们所喜爱,成为高级重要宴会上的保留节目。唐代皇族、豪门权贵热衷于“昆仑奴”“胡旋女”具有异国情调的服务,刺激了外商贩卖奴隶到唐朝的行为,显然,这也是当时商人重利不义的一个表现,卑鄙无情而充满血泪。
战略物资——战马
《古山笔麈》中记载,在开元年间,突厥毗伽可汗遣使入贡唐朝,向唐朝廷请求互市贸易。唐代的贸易使用铜钱和缣帛等丝织品,一般被称为实物货币。唐朝政府每年用数十万匹(唐制:每匹为四丈)缣帛同突厥交换良种军马,“以资军旅”,大大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是唐朝强军的一项重要措施。
见卖马给唐朝能赚大钱,唐肃宗乾元年间,回纥也主动提出了卖战马给唐朝的要求。回纥一匹马的报价是四十匹缣,每次交易额都价值数万匹缣,有史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唐代宗时,回纥要卖一万匹马给唐朝,总价四十万缣,其时,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国力已然衰落,为了不得罪回纥只得忍气吞声地照单全收,而且,在支付高额马价之外,朝廷还另外有赏赐。尽管这样,回纥要钱但也耍刁,送来交易的都是病弱无用的老马。史料描述,回纥装卖马的财物要用数千辆车子运输,使得“唐之帑藏坐而一空矣”,加速了晚唐帝国的崩溃。
生活物资和生产技术
日本商人经常将本国“文细密,如刷丝”的松木和杉木、罗木,运到唐朝进行销售,深受欢迎。此外,唐朝从日本购进的物品还有黄金、白银、珍珠、鹿茸、茯苓、硫磺、铜器等。
朝鲜的新罗国商人经常携带朝鲜特产,包括牛黄、人参、朝霞油、鱼牙锦、海豹皮以及木材、木炭、药材、铜等物资来大唐销售。在当时唐朝同其它国家进行的土特产贸易中,对新罗国物品进口量居第一。为了接待第一土特产贸易国的商人,唐朝政府特地在沿黄海的山东、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设立了“新罗馆”“新罗坊”专供新罗商人居住,以方便他们来往两国做生意。
《新唐书》卷251还记载了唐太宗曾派遣使者去西域摩揭陀国考察引进了制作蔗糖的方法,“即诏扬州上诸蔗”参考方法炼制中原蔗糖,并做了些改进,据说改良后的蔗糖味道比西域制出来的还要好。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罗(今尼泊尔)运来本国的三种菜蔬波稜、酢菜、浑提葱以及菜种,在唐朝播种。
唐朝的对外贸易以外来经商为多,但是为获得巨额利润,唐朝商人出海经商的也不少。唐代诗人李白写有这样的句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诗句中的“海客”,很有可能就是大唐到海外做贩运生意的唐商。“求(珍)珠驾沧海……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也是唐朝商人“出国”四处搜寻货物进口以赚取高利润的一个写实。
另外,在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有唐朝商人从广州驾乘铜制货船载着国产货物前往安南(今越南),进行易货贸易,换取安南特产再回唐朝销售。由史料和时人诗句可以想象得出,在唐代的东南沿海,满载货物的商船进进出出的繁忙景象。
唐代的对外贸易之繁荣,既让唐朝人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使中外商人在国际贩运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而甘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做生意,同时也增加了唐政府的税收,比如唐朝的广州、扬州两个市舶司每年收抽的船脚(费),就为政府增加了可观的财政税收,这显然比后世的“海禁”要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