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有成功也有不足的地方。其改编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缺陷:其一,影片中主人公背景缺失导致观众无法深入理解人物;其二,单线索叙事图解了小说主题;其三,影片对细节的屏蔽造成人物形象扁平。如果线下补充人物背景,导演适度控制个人审美喜好,传者注重小说与影视的双向互动,则能使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艺;严歌苓;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小说《芳华》到电影《芳华》
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小说《芳华》极具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它以第一人称描写作者严歌苓当年亲身经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电影《芳华》的故事源于2013年导演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一个约定——因为二人都曾在部队文工团服役,成长的年代也相似,所以约定好创作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电影。2016年4月严歌苓以小说的形式写完了初稿,同年5月份冯小刚导演就决定按照小说中的主人公设定来挑选演员。冯小刚将《芳华》定为电影名称,芳是芳香、芳姿,华是华彩、华丽,二字均代表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人们脑海中对美的理解。相较于严歌苓的原著,电影《芳华》的改编有其成功之处,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电影《芳华》改编的不足之处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改编成影视剧提升了作家的知名度,拓展了小说的生存空间,但是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失去原著中的细节问题,这冲击着观众对原著的认知。
(一)主人公背景缺失导致观众无法深入理解人物
作者在原著中用大量笔墨铺垫了何小萍的身世背景。但在电影中对何小萍身世的铺垫过少,不足以推动情节发展。电影集中展示了集体排斥对小萍的伤害,而弱化了家庭因素,小萍的母亲几乎都没有出场,这绝对是不够的,集体排斥带给小萍的是对文工团彻底的失望,而真正让小萍难以释怀的是母亲,原著几次写到小萍想在母亲的子宫里回炉,她渴望在母亲的爱里重生,这么多年来母亲对她不闻不问,唯一寄了一次零食还是为了求她去黑市给家里买油,母亲的不在意让她彻底寒了心,可就在她成为英雄楷模的时候她母亲竟然不远千里从上海来看她,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把这个因素弱化了,强化了战争对她的影响,以此来说明她精神失常的原因,但观众在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突兀,何小萍怎么突然就疯了?这是一个文本理解的问题,侧重点不应该仅在小萍遭到了集体排斥,不被善待。导演把小萍的形象简单化了,而家庭身世的因素才最能体现小萍内心复杂的情感层次,使她的形象丰满起来。这些因素灌注到小萍性格里的是是自卑,她在文胸里塞海绵,是对身体的自卑,跟郝淑雯那“有料”的身体比起来,跟高干子弟的家庭比起来,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已经让她自卑到尘土里了,这些她不想承认,撒谎就是在笨拙而倔强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而电影没有深挖这点,只呈现到这个程度:“她偷拿军装也不承认,撒谎精。”
小萍在精神失常后忘记了一切,还能记住刘峰和她练舞的那些动作,是因为她的家庭身世让她极度渴望被爱,她从刘峰那里得到的温暖对她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在电影中只有草坪上独舞的段落被诠释出来了。小萍跳这段舞的时候,神情很是宁静与幸福,观众看了也为之动容,她心里盈满了那份从刘峰的善良中攫取的温柔拯救了她。当然那段舞含义不止于此,影片对小萍身世铺垫的不足,会使观众发掘不到这层含义,也不足以推动后面小萍精神失常这一情节。
(二)单线索叙事简单化图解了小说主题
小说《芳华》其实描绘的是人性中最古老的话题:善与恶。善的主线是刘峰的作为以及人们对待刘峰的态度;恶的主线是人们对待何小曼的态度以及背后的原因。人性上演的地点发生在部队文工团,这个地点集中了不同身份背景、性格的年轻人,利于表现人物矛盾与冲突,在冲突中彰显人性。时间聚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最为典型的社会时期。无论是写善还是写恶,小说都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符合大时代背景,符合人们的生活逻辑,更符合人性的本色。
而电影《芳华》中用了大量镜头展现刘峰爱慕林丁丁的场面,如为丁丁下面条,打靶时吃醋等。这就为刘峰的“触摸事件”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他触摸林丁丁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自己内心一直对丁丁的喜欢,只不过是听了邓丽君歌曲才更加激起了他想对丁丁表露心迹的欲望。这就把小说中刻画的禁欲主义环境下人炽烈紧张的情感淡化了。小说中在“触摸事件”之前,文工团的男兵对刘峰就不乏揶揄之情。“触摸事件”发生后,书中这样描写到:“我们高不了,我们要靠一个一直高的人低下去来拔高自己,要靠互相借胆来体味我们的高。”在批斗刘峰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落井下石,这其中也包括那个刘峰为之亲手做沙发的那名战友,直至刘峰亲口承认自己是个下流的人。电影中他则与其他男兵相处融洽,这就使得电影后面男兵对刘峰落井下石的态度略显突兀,简单化图解人们对待“好人”表现出来人性本性的恶。
再说“恶”这条线。何小萍长相平庸,身材在文工团也排不到前列,自卑的性格缺陷导致她做出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偷偷拿走战友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用搓澡海绵垫胸,把别人的靶子当成自己的射击等等。何小萍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笑话,文工团的男女大多数是合起来取笑侮辱她。甚至她的舞伴当场“罢工”不与她合练,原因是嫌弃她身上有馊味。原生家庭使何小萍感到绝望,而彻底压垮她的其实是她当兵后的集体。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卑鄙,人阴暗的一面藏在潜意识中,体现在细枝末节。何小萍目睹了平日战友对刘峰落井下石之后,自己也被组织冷酷的抛弃,她被发送到战地医院,却又突然被讴歌成战地英雄。令何小萍真正发疯的原因电影里没有交待,在这方面呈现出内容过于简单不足以说服观众。
(三)电影对细节的屏蔽导致小说人物形象扁平
作为慢节奏的情怀电影还是要突破情节的俗气与乏味,因为观众不仅仅是为了看一个完整的故事,更要感受那份情感,只有找到更微妙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情感酝酿过程细腻地呈现出来,才对得起观众对它文學美感的期待,当然不否认呈现这部分的确是有难度的,这个故事本身结构松散,时间跨度大,电影时长也不允许。 电影把林丁丁这个人弱化了,在这一部分,原著表现得更加细腻,丁丁柔弱娇媚,嗓音悠扬,天真美丽,却总是一副不协调地要摔倒的样子,病恹恹地需要被照顾,这就是诱因。刘峰爱上了丁丁,有一见钟情,也有这种情愫的累积,情潮的悸动与暗涌,最终情感的爆发也水到渠成,这样才足够细细回味。可是在电影里刘峰强抱住丁丁这一情节就显得生硬突兀。这种呈现少了一个情感催生的过程,还使他的形象變得下流了。而事实上刘峰的这一抱是有深情的,更是有某种意义的,一种对集体枷锁的挣脱,一种释放,但电影展现地是生猛赤裸的欲望,几乎有些猥琐和兽性。原著对刘峰感情线的处理,就在于它贴合了小说的环境。刘峰是道德的楷模,是集体公认的好人,是供人学习和仰望的。集体和组织年年给刘峰评标兵,赋予他“好人”的标签,可这个标签就像牢笼和枷锁一般困住了刘峰,让他成为了一个固定化的形象而不是一个有自己情欲的真正的人。所以他很难像一个普通的男青年一样去触碰爱情,就算表白也要等丁丁的入党申请书通过。刘峰的爱是隐忍的,克制的,细腻且不能被人察觉的,在那个时代,集体主义大于个人的情欲,这里就是严歌苓为我们展现出的一个尖锐的矛盾,集体压抑与个体人性的矛盾,原著在开篇就写了萧穗子因为精神恋爱被组织批评,被集体排斥,也在说明这一点。但是电影却没有呈现出来,仅从这一点看它的思想高度就不够。
小说在改编成为影视剧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审美转化具有开放性。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成为该领域的成功典范,小说改编成影视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多方面进行协调安排,通过线下补充交代人物背景,导演适度控制自己的审美喜好,传者注重小说和影视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慧瑜.《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J].文学理论与批评,2012(2):22.
[2]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与影视作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2014.
[3]樊露露,刘砚群.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谈电影《归来》 对原著小说的改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4):81.
[4]焦勇勤.不识焉识岂能归来——评电影《归来》及小说《陆犯焉识》[J].创作与评论,2014(20):94.
[5]张磊.从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电影《归来》的得与失[J].中国电影市场,2014(6):39.
[6]辛谊蕾.浅谈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J].电影文学,2015(6):81.
[7]陶东风.被抽空了社会历史内涵的爱情绝唱——也谈电影《归来》对《陆犯焉识》的改编电影[J].当代文坛,2014(4):13.
[8]邹建.视听语言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靳雅洁(1995-),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关键词】文艺;严歌苓;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小说《芳华》到电影《芳华》
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小说《芳华》极具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它以第一人称描写作者严歌苓当年亲身经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电影《芳华》的故事源于2013年导演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一个约定——因为二人都曾在部队文工团服役,成长的年代也相似,所以约定好创作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电影。2016年4月严歌苓以小说的形式写完了初稿,同年5月份冯小刚导演就决定按照小说中的主人公设定来挑选演员。冯小刚将《芳华》定为电影名称,芳是芳香、芳姿,华是华彩、华丽,二字均代表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人们脑海中对美的理解。相较于严歌苓的原著,电影《芳华》的改编有其成功之处,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电影《芳华》改编的不足之处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改编成影视剧提升了作家的知名度,拓展了小说的生存空间,但是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失去原著中的细节问题,这冲击着观众对原著的认知。
(一)主人公背景缺失导致观众无法深入理解人物
作者在原著中用大量笔墨铺垫了何小萍的身世背景。但在电影中对何小萍身世的铺垫过少,不足以推动情节发展。电影集中展示了集体排斥对小萍的伤害,而弱化了家庭因素,小萍的母亲几乎都没有出场,这绝对是不够的,集体排斥带给小萍的是对文工团彻底的失望,而真正让小萍难以释怀的是母亲,原著几次写到小萍想在母亲的子宫里回炉,她渴望在母亲的爱里重生,这么多年来母亲对她不闻不问,唯一寄了一次零食还是为了求她去黑市给家里买油,母亲的不在意让她彻底寒了心,可就在她成为英雄楷模的时候她母亲竟然不远千里从上海来看她,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把这个因素弱化了,强化了战争对她的影响,以此来说明她精神失常的原因,但观众在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突兀,何小萍怎么突然就疯了?这是一个文本理解的问题,侧重点不应该仅在小萍遭到了集体排斥,不被善待。导演把小萍的形象简单化了,而家庭身世的因素才最能体现小萍内心复杂的情感层次,使她的形象丰满起来。这些因素灌注到小萍性格里的是是自卑,她在文胸里塞海绵,是对身体的自卑,跟郝淑雯那“有料”的身体比起来,跟高干子弟的家庭比起来,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已经让她自卑到尘土里了,这些她不想承认,撒谎就是在笨拙而倔强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而电影没有深挖这点,只呈现到这个程度:“她偷拿军装也不承认,撒谎精。”
小萍在精神失常后忘记了一切,还能记住刘峰和她练舞的那些动作,是因为她的家庭身世让她极度渴望被爱,她从刘峰那里得到的温暖对她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在电影中只有草坪上独舞的段落被诠释出来了。小萍跳这段舞的时候,神情很是宁静与幸福,观众看了也为之动容,她心里盈满了那份从刘峰的善良中攫取的温柔拯救了她。当然那段舞含义不止于此,影片对小萍身世铺垫的不足,会使观众发掘不到这层含义,也不足以推动后面小萍精神失常这一情节。
(二)单线索叙事简单化图解了小说主题
小说《芳华》其实描绘的是人性中最古老的话题:善与恶。善的主线是刘峰的作为以及人们对待刘峰的态度;恶的主线是人们对待何小曼的态度以及背后的原因。人性上演的地点发生在部队文工团,这个地点集中了不同身份背景、性格的年轻人,利于表现人物矛盾与冲突,在冲突中彰显人性。时间聚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最为典型的社会时期。无论是写善还是写恶,小说都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符合大时代背景,符合人们的生活逻辑,更符合人性的本色。
而电影《芳华》中用了大量镜头展现刘峰爱慕林丁丁的场面,如为丁丁下面条,打靶时吃醋等。这就为刘峰的“触摸事件”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他触摸林丁丁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自己内心一直对丁丁的喜欢,只不过是听了邓丽君歌曲才更加激起了他想对丁丁表露心迹的欲望。这就把小说中刻画的禁欲主义环境下人炽烈紧张的情感淡化了。小说中在“触摸事件”之前,文工团的男兵对刘峰就不乏揶揄之情。“触摸事件”发生后,书中这样描写到:“我们高不了,我们要靠一个一直高的人低下去来拔高自己,要靠互相借胆来体味我们的高。”在批斗刘峰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落井下石,这其中也包括那个刘峰为之亲手做沙发的那名战友,直至刘峰亲口承认自己是个下流的人。电影中他则与其他男兵相处融洽,这就使得电影后面男兵对刘峰落井下石的态度略显突兀,简单化图解人们对待“好人”表现出来人性本性的恶。
再说“恶”这条线。何小萍长相平庸,身材在文工团也排不到前列,自卑的性格缺陷导致她做出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偷偷拿走战友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用搓澡海绵垫胸,把别人的靶子当成自己的射击等等。何小萍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笑话,文工团的男女大多数是合起来取笑侮辱她。甚至她的舞伴当场“罢工”不与她合练,原因是嫌弃她身上有馊味。原生家庭使何小萍感到绝望,而彻底压垮她的其实是她当兵后的集体。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卑鄙,人阴暗的一面藏在潜意识中,体现在细枝末节。何小萍目睹了平日战友对刘峰落井下石之后,自己也被组织冷酷的抛弃,她被发送到战地医院,却又突然被讴歌成战地英雄。令何小萍真正发疯的原因电影里没有交待,在这方面呈现出内容过于简单不足以说服观众。
(三)电影对细节的屏蔽导致小说人物形象扁平
作为慢节奏的情怀电影还是要突破情节的俗气与乏味,因为观众不仅仅是为了看一个完整的故事,更要感受那份情感,只有找到更微妙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情感酝酿过程细腻地呈现出来,才对得起观众对它文學美感的期待,当然不否认呈现这部分的确是有难度的,这个故事本身结构松散,时间跨度大,电影时长也不允许。 电影把林丁丁这个人弱化了,在这一部分,原著表现得更加细腻,丁丁柔弱娇媚,嗓音悠扬,天真美丽,却总是一副不协调地要摔倒的样子,病恹恹地需要被照顾,这就是诱因。刘峰爱上了丁丁,有一见钟情,也有这种情愫的累积,情潮的悸动与暗涌,最终情感的爆发也水到渠成,这样才足够细细回味。可是在电影里刘峰强抱住丁丁这一情节就显得生硬突兀。这种呈现少了一个情感催生的过程,还使他的形象變得下流了。而事实上刘峰的这一抱是有深情的,更是有某种意义的,一种对集体枷锁的挣脱,一种释放,但电影展现地是生猛赤裸的欲望,几乎有些猥琐和兽性。原著对刘峰感情线的处理,就在于它贴合了小说的环境。刘峰是道德的楷模,是集体公认的好人,是供人学习和仰望的。集体和组织年年给刘峰评标兵,赋予他“好人”的标签,可这个标签就像牢笼和枷锁一般困住了刘峰,让他成为了一个固定化的形象而不是一个有自己情欲的真正的人。所以他很难像一个普通的男青年一样去触碰爱情,就算表白也要等丁丁的入党申请书通过。刘峰的爱是隐忍的,克制的,细腻且不能被人察觉的,在那个时代,集体主义大于个人的情欲,这里就是严歌苓为我们展现出的一个尖锐的矛盾,集体压抑与个体人性的矛盾,原著在开篇就写了萧穗子因为精神恋爱被组织批评,被集体排斥,也在说明这一点。但是电影却没有呈现出来,仅从这一点看它的思想高度就不够。
小说在改编成为影视剧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审美转化具有开放性。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成为该领域的成功典范,小说改编成影视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多方面进行协调安排,通过线下补充交代人物背景,导演适度控制自己的审美喜好,传者注重小说和影视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慧瑜.《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J].文学理论与批评,2012(2):22.
[2]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与影视作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2014.
[3]樊露露,刘砚群.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谈电影《归来》 对原著小说的改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4):81.
[4]焦勇勤.不识焉识岂能归来——评电影《归来》及小说《陆犯焉识》[J].创作与评论,2014(20):94.
[5]张磊.从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归来》——电影《归来》的得与失[J].中国电影市场,2014(6):39.
[6]辛谊蕾.浅谈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J].电影文学,2015(6):81.
[7]陶东风.被抽空了社会历史内涵的爱情绝唱——也谈电影《归来》对《陆犯焉识》的改编电影[J].当代文坛,2014(4):13.
[8]邹建.视听语言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靳雅洁(1995-),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