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现代化工程建设的今天,质量与进度的完美结合成为了建设工程追求的目标。在建筑施工时出现的裂缝是最令施工人员头痛的问题,经常需要返工修复,这大大延误了施工的进度,质量也得不到体现。但是,通过实践证明,利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裂缝的出现,这种技术在施工中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进行论述,再对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193
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方法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这种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运用其可以改善以往的施工形式,解决建筑工程出现的诸多问题。本篇文章是笔者对于建筑工程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整个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概述。
1后浇带的概念及其分类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自身收缩和沉降不均而出现裂缝,主要是通过建设工程中的自然物理的原理进行使用的。在使用该技术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来规范,在基础建设的底板、墙体、横梁留出施工缝。将其结构分成若干个部分,让构件内部在一定得时间内进行收缩后,再进行混凝土的填充,把多个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争取最大程度避免裂缝的出现。后浇带可分为沉降带、温度带、收缩带这三大类,其分别作用于结构不均匀沉降、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的情况。但是,这些后浇带的设置需要满足各项指标的要求,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来使用,一般适应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施工的中。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功能作用
2.1后浇带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技术是由于钢筋混凝土自身的原因,不均匀的受力和温度变化等都会导致低级出现不均匀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的施工预先留下可以操作的缝隙。原理说明:整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根据组件的收缩特性,当完成其中一部分后在通过建筑预先流出的施工缝将另一部分连接起来。应用条件:浇筑的温度必须设置在较低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增加一定强度。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条件以及材料特性确定后浇带的预定模板。
2.2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具有结构优化和提高基础强度的优点。在建筑物的一般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受损,基础地基就会发生沉降现象,同时还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后浇带施工重建技术可以计算和验证阻力参数,例如浇筑时间和建筑结构等强度参数,并模拟整个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关于平台结构和建筑基本结构优化的问题。
2.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后浇带结构施工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和结构不当造成的建筑结构性的收缩和膨胀。当在浇注混凝土期间产生较大的温差时,会引起一定的张力,这也会引起一定的挤压力,从而导致结构的强烈变形甚至出现严重的裂缝。后浇带的构造目的是给施工的部位保持预留裂缝的模式,充分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产生的热负荷,在混凝土结构裂缝收缩和冷凝的过程中,保护整个建筑结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分析
3.1正确的选择时间
后浇带需要在两侧的混凝土基本收缩变形后再进行施工,这个收缩变形的过程一般为38天左右就可以稳定下来,当然,如果工期不紧张的话,这个变化的过程越长越好。除了满足这项要求外,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需要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对整体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检测,要在地基变形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确定,并且对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化值进行预估。当沉降实际值与计算后期沉降差都满足设计要求后,就可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了。
3.2合理的选择材料
确定施工时间的同时,也需要对浇筑的材料做一个充分的准备。在进行浇筑施工前,应该把后浇带周围的浮浆、石子、松软的混凝层清楚干净,并保持后浇带的两侧处于湿润状态,但是不能存在积水,如果是遇到积水较多的情况,则需要在施工前就加入强减水剂。最佳的材料选择是具有无收缩性的特点,可采用无收缩的砼浇筑,砼的强度比普通水泥的性能高一个等级。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膨胀水泥或者是在普通的水泥中掺和一些外加剂。对于水泥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最好就是选择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在采购时必须要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以及复试报告。最常使用的外加剂就是FJ-1泵送剂,其掺量也应该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为了加强后浇带的质量,在浇筑时需要不断的振捣材料,防止材料之间存在空隙,确保材料原本的防水功能。
3.3后浇带的前期准备
在施工的前期,施工人员需要搭建好使用所需的钢丝网,在后浇带的位置用绑丝将钢丝网牢固好。应该在事先计算好网格的间距,以承载浇筑混凝土时对钢丝网的压力为参考標准,防止其断裂、错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因为一旦进行浇筑后,钢丝网就很难取出来的了,出现问题后,只能从头开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施工时间,更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第一步。
3.4施工间距与施工宽度
后浇带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宽度与间距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为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做好保障。对于具有很高高度的建筑物,如果发现在埋设过程中有应力钢筋,由于这个位置的钢筋不能切断,就需要合理设置具有大跨度的后浇带,等到后浇带完成之后,在对钢筋进行必要的切割,切割之后进行焊接工作,减少后浇带出现异常情况。一般来说,后浇带的宽度需要设置在7m,然后根据开发部来明确后浇带间距的设置。如果建工程建设的位置比较炎热或者是潮湿时,需要根据气候适当的将间距减少。如果施工工队所处的区域天气干旱或者是寒冷,就需要根据施工要求适当的将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间距加大。
3.5模板支护施工
模板支护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时间进行准确控制。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方面的施工要保障在建筑主体施工完毕之后再去进行浇筑工作。间隔时间的设置需要以施工现场的气候为主要依据。在间隔时间之内,施工人员可以对裙房进行施工,直到施工结束,裙房主体建筑物之间会出现一个具体的梁板结构,对于这种情况,施工人员需要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对整个建筑重量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结语
浇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会受到相关影响,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技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后浇带间距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合理设置模板与配筋、科学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垂直浇筑施工技术、模板支护施工等方式来施工,以施工规定标准为依据,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同时,也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智刚.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5):108-109.
[2]李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244.
[3]张双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125.
[4]汪飞.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环球市场,2017(14):259.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193
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方法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这种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运用其可以改善以往的施工形式,解决建筑工程出现的诸多问题。本篇文章是笔者对于建筑工程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整个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概述。
1后浇带的概念及其分类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自身收缩和沉降不均而出现裂缝,主要是通过建设工程中的自然物理的原理进行使用的。在使用该技术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来规范,在基础建设的底板、墙体、横梁留出施工缝。将其结构分成若干个部分,让构件内部在一定得时间内进行收缩后,再进行混凝土的填充,把多个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争取最大程度避免裂缝的出现。后浇带可分为沉降带、温度带、收缩带这三大类,其分别作用于结构不均匀沉降、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的情况。但是,这些后浇带的设置需要满足各项指标的要求,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来使用,一般适应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施工的中。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功能作用
2.1后浇带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技术是由于钢筋混凝土自身的原因,不均匀的受力和温度变化等都会导致低级出现不均匀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的施工预先留下可以操作的缝隙。原理说明:整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根据组件的收缩特性,当完成其中一部分后在通过建筑预先流出的施工缝将另一部分连接起来。应用条件:浇筑的温度必须设置在较低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增加一定强度。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条件以及材料特性确定后浇带的预定模板。
2.2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具有结构优化和提高基础强度的优点。在建筑物的一般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受损,基础地基就会发生沉降现象,同时还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后浇带施工重建技术可以计算和验证阻力参数,例如浇筑时间和建筑结构等强度参数,并模拟整个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关于平台结构和建筑基本结构优化的问题。
2.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后浇带结构施工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和结构不当造成的建筑结构性的收缩和膨胀。当在浇注混凝土期间产生较大的温差时,会引起一定的张力,这也会引起一定的挤压力,从而导致结构的强烈变形甚至出现严重的裂缝。后浇带的构造目的是给施工的部位保持预留裂缝的模式,充分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产生的热负荷,在混凝土结构裂缝收缩和冷凝的过程中,保护整个建筑结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分析
3.1正确的选择时间
后浇带需要在两侧的混凝土基本收缩变形后再进行施工,这个收缩变形的过程一般为38天左右就可以稳定下来,当然,如果工期不紧张的话,这个变化的过程越长越好。除了满足这项要求外,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需要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对整体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检测,要在地基变形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确定,并且对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化值进行预估。当沉降实际值与计算后期沉降差都满足设计要求后,就可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了。
3.2合理的选择材料
确定施工时间的同时,也需要对浇筑的材料做一个充分的准备。在进行浇筑施工前,应该把后浇带周围的浮浆、石子、松软的混凝层清楚干净,并保持后浇带的两侧处于湿润状态,但是不能存在积水,如果是遇到积水较多的情况,则需要在施工前就加入强减水剂。最佳的材料选择是具有无收缩性的特点,可采用无收缩的砼浇筑,砼的强度比普通水泥的性能高一个等级。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膨胀水泥或者是在普通的水泥中掺和一些外加剂。对于水泥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最好就是选择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在采购时必须要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以及复试报告。最常使用的外加剂就是FJ-1泵送剂,其掺量也应该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为了加强后浇带的质量,在浇筑时需要不断的振捣材料,防止材料之间存在空隙,确保材料原本的防水功能。
3.3后浇带的前期准备
在施工的前期,施工人员需要搭建好使用所需的钢丝网,在后浇带的位置用绑丝将钢丝网牢固好。应该在事先计算好网格的间距,以承载浇筑混凝土时对钢丝网的压力为参考標准,防止其断裂、错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因为一旦进行浇筑后,钢丝网就很难取出来的了,出现问题后,只能从头开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施工时间,更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第一步。
3.4施工间距与施工宽度
后浇带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宽度与间距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为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做好保障。对于具有很高高度的建筑物,如果发现在埋设过程中有应力钢筋,由于这个位置的钢筋不能切断,就需要合理设置具有大跨度的后浇带,等到后浇带完成之后,在对钢筋进行必要的切割,切割之后进行焊接工作,减少后浇带出现异常情况。一般来说,后浇带的宽度需要设置在7m,然后根据开发部来明确后浇带间距的设置。如果建工程建设的位置比较炎热或者是潮湿时,需要根据气候适当的将间距减少。如果施工工队所处的区域天气干旱或者是寒冷,就需要根据施工要求适当的将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间距加大。
3.5模板支护施工
模板支护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时间进行准确控制。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方面的施工要保障在建筑主体施工完毕之后再去进行浇筑工作。间隔时间的设置需要以施工现场的气候为主要依据。在间隔时间之内,施工人员可以对裙房进行施工,直到施工结束,裙房主体建筑物之间会出现一个具体的梁板结构,对于这种情况,施工人员需要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对整个建筑重量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结语
浇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会受到相关影响,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技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后浇带间距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合理设置模板与配筋、科学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垂直浇筑施工技术、模板支护施工等方式来施工,以施工规定标准为依据,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同时,也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智刚.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5):108-109.
[2]李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244.
[3]张双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125.
[4]汪飞.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环球市场,2017(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