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升本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学习经历和教育生活背景,使其在进入本科院校后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例如行为上的实用主义、心理上的自信与自卑、观念上的相对稳定。仔细研究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提高专升本学生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专升本学生;综合征;对策
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专升本教育政策,为更多优秀的专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机。得益于这项政策,每年都有一大批专升本学生经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到更高水平的院校接受再教育。但是,由于本科与专科在各方面的种种差异,使专升本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专升本学生综合征”。
一、专升本学生综合征的表现
1.行为上的实用主义。专科学校生活会让大部分专升本学生经历高校的很多事情,觉得事情也就是那样,再加上专升本学生一来就跟着大三学生一起上课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所以,大部分专升本学生都不会很积极地参与学校活动,即使参与活动,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虽然他们对新学习也有期盼和憧憬,但是与本科新生相比,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更多的专升本学生会围绕考研、就业、考证等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参与活动的目的性很明确。这些行为特点都表现出浓厚的功利化色彩。
2.心理上的自信与自卑。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都是教师、同学、家人、亲戚眼中的“优等生”。他们有幸在众多专科生中取得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资格,并成为专升本考试成功者中的一员。所以,他们自信满满。但是,来到本科院校以后,他们则会有一种自信和自卑并存的矛盾心理。他们会慢慢发现:他们的学习基础、对校园的适应程度、评优评先的机会等都不如本科生……原因是他们是专升本学生,他们被贴上了“专升本”的标签。这又让他们感到信心不足,让他们有理由感到自卑。
3.观念上的相对稳定。专科院校生活让专升本学生已经形成了对专科院校文化的认同。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专升本学生用旧有的一套文化价值观去分析、判断新学校的人和事,出现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是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反映到专升本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冲突。
二、解决专升本学生综合征的若干对策
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为了更好地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教育工作,针对专升本学生的这些典型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好入学教育。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以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初到本科院校,专升本学生都会拿本科院校与原来的专科院校做一比较,如果觉得本科院校不如专科院校,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难以找到归属感。
专升本学生的专科学生经历让人以为专升本学生就不必进行入学教育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很多本科院校让刚入校的专升本学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本科学习生活中,结果出现了学习压力大、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因此,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考虑到专升本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专题座谈会或谈话的形式,帮助专升本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学生们共同关心的话题相互讨论,给出建议,帮助其与其他本科生尽快融入到一起,克服其心理上存在的心理落差,为专升本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2.抓好班级建设。班级是专升本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由于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年限只有二年,所以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不像本科生那样密切。所以,抓好专升本学生的班级建设,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塑造班级文化,凝聚学生们的向心力,有助于专升本学生健康地成长。例如,可以就专升本学生关心的考研、就业等问题开展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而且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互信,达成共识,塑造整个班级的文化,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3.抓好人本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強调要以学生为主导,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重视对学生的人本教育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关注专升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升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突出对学生的人本教育。例如,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帮助专升本学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更要倍加关心和教育,从思想上、心理上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和困惑,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体会到师生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
当然,要想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教育工作,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提高教育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索.2006,(2).
关键词:专升本学生;综合征;对策
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专升本教育政策,为更多优秀的专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机。得益于这项政策,每年都有一大批专升本学生经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到更高水平的院校接受再教育。但是,由于本科与专科在各方面的种种差异,使专升本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专升本学生综合征”。
一、专升本学生综合征的表现
1.行为上的实用主义。专科学校生活会让大部分专升本学生经历高校的很多事情,觉得事情也就是那样,再加上专升本学生一来就跟着大三学生一起上课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所以,大部分专升本学生都不会很积极地参与学校活动,即使参与活动,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虽然他们对新学习也有期盼和憧憬,但是与本科新生相比,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更多的专升本学生会围绕考研、就业、考证等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参与活动的目的性很明确。这些行为特点都表现出浓厚的功利化色彩。
2.心理上的自信与自卑。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都是教师、同学、家人、亲戚眼中的“优等生”。他们有幸在众多专科生中取得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资格,并成为专升本考试成功者中的一员。所以,他们自信满满。但是,来到本科院校以后,他们则会有一种自信和自卑并存的矛盾心理。他们会慢慢发现:他们的学习基础、对校园的适应程度、评优评先的机会等都不如本科生……原因是他们是专升本学生,他们被贴上了“专升本”的标签。这又让他们感到信心不足,让他们有理由感到自卑。
3.观念上的相对稳定。专科院校生活让专升本学生已经形成了对专科院校文化的认同。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专升本学生用旧有的一套文化价值观去分析、判断新学校的人和事,出现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是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反映到专升本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冲突。
二、解决专升本学生综合征的若干对策
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为了更好地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教育工作,针对专升本学生的这些典型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好入学教育。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以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初到本科院校,专升本学生都会拿本科院校与原来的专科院校做一比较,如果觉得本科院校不如专科院校,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难以找到归属感。
专升本学生的专科学生经历让人以为专升本学生就不必进行入学教育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很多本科院校让刚入校的专升本学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本科学习生活中,结果出现了学习压力大、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因此,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考虑到专升本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专题座谈会或谈话的形式,帮助专升本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学生们共同关心的话题相互讨论,给出建议,帮助其与其他本科生尽快融入到一起,克服其心理上存在的心理落差,为专升本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2.抓好班级建设。班级是专升本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由于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年限只有二年,所以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不像本科生那样密切。所以,抓好专升本学生的班级建设,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塑造班级文化,凝聚学生们的向心力,有助于专升本学生健康地成长。例如,可以就专升本学生关心的考研、就业等问题开展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而且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互信,达成共识,塑造整个班级的文化,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3.抓好人本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強调要以学生为主导,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重视对学生的人本教育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关注专升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升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突出对学生的人本教育。例如,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帮助专升本学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更要倍加关心和教育,从思想上、心理上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和困惑,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体会到师生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
当然,要想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教育工作,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提高教育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