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半径和空间承载力的城市公园服务力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城市居民公平地享用公园绿地效益,该文基于GIS缓冲区分析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公园绿地进行了服务力和空间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于2015年,2017年昌平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了9.15%。公园绿地服务盲区主要分布于回龙观、东小口、沙河镇和南口镇。(2)500m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4个尺度中服务效果最好,服务面积占比为55.18%。(3)昌平区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北部地区,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大多数居民都处在1000m服务范围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较高,但存在人均公园面积过小、公园绿地承载压力过大的区域。因此,在今后的公园建设中,昌平区不仅应关注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合理规划与布局,还应充分考虑街区人口密度,合理调控公园绿地的空间承载力。
  关键词: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空间承载力;可达性;GIS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58-04
  Urban Park Service 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ervice Radius and Carrying Capacity in 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
  Zhao Songting et al.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Function Assessment and Regula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Space,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urban park green space,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let urban residents enjoy the benefits of park green space equitably. Based on GIS,this paper studies the accessibility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in 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2015,the coverage rate of the 500-meter service radius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in Changping district increased by 9.15% in 2017. The blind areas of park green space service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Huilongguan,Dongxiaokou,Shahe town and Nankou town. 2) The 500 m service radius of park was the best among the four scales with a service area ratio of 55.18%.3)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south of Changping distric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in areas with relatively high population density,most residents are in the 1000m service range,the accessibility of park green space was higher,but there existed areas where the per capita park area was too small and the park green space bears too much pressure. It was concluded that,in the future of park construction,Changping district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essibility of park green space,reasonable planning and layout,but also fully consider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district,reasonable regulation of park green space carrying capacity.
  Key words:Urban park;Service radius;Carrying capacity;Accessibility;GIS
  城市公園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它是构成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能否平等和方便地享受城市公园绿地的各项功能与服务,即公园绿地资源享用的公平性与可达性,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3]。
  在北京市昌平区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时,应结合本区公园绿地现状分布及公园绿地可达范围外的盲区分布情况,尤其要加强公园绿地位置的合理规划布局,以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城市居民平等地和方便地享用公园绿地效益。本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公园绿地和居住区数据资料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缓冲区分析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公园绿地进行了服务力及空间承载力的研究,以期为昌平区的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昌平区位于首都西北部,北与延庆区、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地理坐标为115°50′17″~116°29′49″E、40°2′18″~40°23′13″N之间,全区区域面积1343.5km2。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0.8万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風气候。昌平区是北京的新城和科教新区,是首都西北部生态屏障,2018年启动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八口、官牛坊郊野公园开工建设,新建成3处小微绿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4]。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公园绿地本底数据为北京市昌平区第8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数据,居住区本底数据为北京市昌平区居住区二类调查数据,并结合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增加了2016年和2017年新建公园绿地,最终形成了最新昌平区公园绿地。分析时剔除面积小于1000m2的公园绿地,并以属性“绿地类别”对公园绿地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采用ArcGIS软件计算公园绿地斑块面积。
  1.3 研究方法
  1.3.1 缓冲区分析法 研究采用ArcGIS 10.2软件中的“Buffer”命令生成500m的缓冲区[5],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分析不同年份昌平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盲区的动态变化情况。选用“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和“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盲区面积”2项指标,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500m服务半径覆盖情况及盲区分布情况。其中,“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是对公园绿地进行500m缓冲区分析,计算缓冲区内居住用地占总居住用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R(%)=(S总-S盲)/S总×100 (1)
  式中:R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S总为研究区域内居住用地总面积;S盲为研究区域内500m服务半径盲区面积。
  1.3.2 服务力分析 分析公园绿地的服务力,首先要确定服务半径[6-9]。本研究分别采用500m、1000m、1500m和2000m4个尺度作为其服务半径,计算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并将生成的公园绿地不同半径服务范围图层与昌平区行政区划图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叠加处理,消除研究区范围外的盲区,得到昌平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布图。通过以下2个指标评价昌平区城市公园的服务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服务面积比(%)=公园的服务居住区面积/研究区居住区总面积×100; (2)
  服务人口比(%)=公园可达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研究区内总人口数量×100 (3)
  1.3.3 公园绿地空间承载力分析 由于昌平区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具有相同可达性程度的城市公园会产生不同的服务效率[10]。因此,本研究在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人口分布进行公园空间承载力的探讨,进一步评价城市公园的服务力。根据北京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元,计算北京市昌平区各街道的人口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P=N人口/S街道 (4)
  式中,P为人口密度,N人口为各街道人口数量,S街道为各街道行政面积。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园服务盲区的动态变化 昌平区2015年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为44.98%,公园绿地面积5160.22hm2,全区盲区共计35处,总面积3435.09hm2。2017年公园绿地面积5284.69hm2,相比2015年,新增公园面积124.47hm2,消除盲区1处,消除盲区面积614.71hm2,2017年最新盲区面积2820.38hm2,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9.15%(现为53.83%),公园绿地服务盲区主要分布于回龙观,东小口,沙河镇和南口镇,盲区面积均在180hm2以上(如图1所示)。
  2.2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 统计得出,昌平区公园绿地面积共计5283.41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3%;居住区面积总计6215.90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3%。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昌平区整体空间可达性较好,4个尺度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共覆盖了99.35%的居住区。其中,500m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4个尺度中服务效果最好,总计服务居住区面积3429.69hm2,服务面积占比为55.18%,超过50%的居住区均可达到《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中500m服务半径的指标。随着服务半径尺度的增大,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降低,这说明昌平区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的建设在供需上较为平衡。
  2.3 绿地空间的承载力 从图3可以看出,东小口地区、回龙观地区和城北街道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其次是城南街道和北七家镇,昌平区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北部地区。可见,昌平中心城区、靠近北京市中心城区以及交通便捷的地方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区域。将各街道(乡镇)人口密度与4个尺度的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相叠加,得到各街道公园绿地服务人口。结果显示(如表2),研究区内大部分人口处于公园绿地服务范围之内,在2000m服务半径的服务人口比达到了88.16%。处于4个尺度服务区内的人口比分别为87.22万人、49.72万人、26.57万人、11.66万人,研究区公园绿地基本处于空间可达范围内,并呈现出服务人口数量随着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特征。500m服务区内的人口占到 43.89%,1000m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比为68.91%,大多数街区人口都在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内,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这与研究区公园绿地的分布有一定关系,即公园绿地较多的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就有利于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居民的效果。虽然街区人口基本处于绿地服务范围内,但有的街道(乡镇)人口密度较高,如回龙观地区、东小口地区、北七家镇、小汤山镇、城北街道,这些街道(乡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未达到生态城市达标值11m2,公园绿地服务人口量较大,承载压力较大;而流村镇和南口镇人口密度并不高,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仍很低,是由于该区域公园绿地总面积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居民。显然,公园绿地生态服务能否高效发挥与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有较大关系,同时公园绿地的承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体来看,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大多数居民都处在1000m服务范围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较高,但存在人均公园面积过小、公园绿地承载压力过大的区域。因此,在今后的公园建设中,昌平区不仅应关注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合理规划与布局,还应充分考虑街区人口密度,合理调控公园绿地空间承载力。只有在公园绿地承载力范围内,才能高效发挥公园绿地的各项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对公园绿地服务的需求。   3 对策建议
  3.1 结合控规地块,推进规划公园绿地的建设,满足覆盖要求 结合昌平区公园现状,将控规确定的绿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落位。一是梳理可利用土地,结合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盲区位置,提出公园绿地布局的建议。在研究区域内梳理尚未开发建设的可利用土地,综合考虑用地条件,周边用地性质及人口情况,结合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盲区位置,提出公园绿地布局和规模的建议。二是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清理违法建设、清理违法占地等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利用拆违还绿、拆迁建绿等形式,进行精准建绿,有针对性地消除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盲区。
  3.2 对于非规划绿地,采用“挖潜增绿、见缝插绿” 利用居民区周边废弃地、边角地和拆违等,采取“挖潜增绿、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小微绿地建设。小微绿地面积较小,分布较散,将切实提高城市景观效果,优化局部生态环境,形成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带,部分地块还兼顾游憩和隔离防护功能。加强城中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的建设,昌平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盲区大多数分布在具有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地区,如回龙观地区、东小口地区、城南街道,很难开发较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因此口袋公园的建设与完善是提升此区域公园服务的有效途径。根据实际调研、昌平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现状以及相关规划,充分利用片区的“边角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完善城市公园绿地整体布局。
  3.3 提升改造现状绿地,使其具备公园绿地功能 改造提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两侧的狭长形绿地(单侧绿地宽度12m以上),修建一定的游憩设施,建设成为带状公园,如北苑南路、新华南北路及东西街等两侧绿带;对片林进行改造,修建一定的游憩设施,使其具备公园绿地功能。
  3.4 其他措施
  3.4.1 开放小区和院所绿地 规划响应中央城市会议精神,开放现有封闭式小区及院所等附属绿地,将小区和院所内大于0.2hm2的绿地纳入开放游园内。
  3.4.2 城周边低密度区社区公园的建设 昌平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盲区仍有一部分分布在昌平区周边地区,即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如南口镇、十三陵镇、兴寿镇、小汤山镇、马池口镇等。这些区域虽然有较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但服务效率很低,基本上不能辐射到周边的居住区,而该区域社区公园的分布却相对稀疏。因此,可以在该区域内适当增加社区公园的建设,增加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提高昌平区公园绿地的总体服务覆盖率。
  3.4.3 基于绿地形态提升公园服务 相关研究表明,在面积相近的前提下,与块状城市公园相比,带状城市公园有着更高的服务效率。带状绿地多以主干道、河流作为载体,在充分考虑带状绿地密度与宽度的基础上,于服务盲区合理增建和改造带状绿地,可以有效消除服务盲区,提高公园绿地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卢宁,李俊英,闫红伟,等.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0):2951-2958.
  [2]趙兵,李露露,曹林.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J].中国园林,2015,3:95-99.
  [3]Sarah Nicholls.Measuring the accessibility and equity of public parks:a case study using GIS[J].Managing Leisure,2001,6(4):201-219.
  [4]何兴东,薛苹苹,张宁,等.北京市昌平区生态适宜性评价[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5):50-56.
  [5]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23(8):8-11,43.
  [6]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4):618-624.
  [7]肖华斌,袁奇峰,徐会军.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J].规划师,2009,25(2):83-88.
  [8]Alexis Comber,Chris Brunsdon,Edmund Green.Using a GIS-based network analysis to determine urban greenspace accessibility for different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86: 103-114.
  [9]Kyushik Oh,Seunghyun Jeong.Asses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s using GI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2:25-32.
  [10]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29(3):1554-1562.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氨基酸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正交优化实验,对梵净山绿茶氨基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氨基酸的工艺优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0%、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35℃、超声功率325W,在此条件下,绿茶氨基酸的提取率为1.974%,红茶(发酵茶)的提取率为2.221%;该优化方案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梵净山绿茶氨基酸时间
期刊
摘 要:药用植物是指已广泛应用于藏药、中药及其他民族药领域的具有一定疗效的植物。近年来,在回归自然、崇尚天然思潮下,市场对药用植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物种自身繁殖条件、过度采挖及人工栽培局限性等原因,导致许多药用植物资源匮乏,甚至濒临灭绝,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有效缓解种质资源问题、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手段。该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部分代表性药用植织培养研究现状,探讨了建立培养体系的
期刊
摘 要:该文从授课前增强美育意识、提高审美素养、明确美育目标,授课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紧扣主题协同育人,以及授课后进行美育小结和知识应用等3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风景园林艺术》课程渗透美育的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开展美育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艺术;美育;教改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35-02  《风景园林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对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建筑设施、植物配置、雕塑小品、水体等进行调研分析,在认识了解蚌埠市地域文化和景观设计糅合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蚌埠地域文化的特色,并将其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以期提高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蚌埠;地域文化;景观;张公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62-03  Research on
期刊
摘 要:2017年1月上旬至5月上旬,通过对广州市儿童公园春季常见木本观花植物的种类及其病虫害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春季常见木本观花植物41种,分属22科32属,常见虫害28种,病害10种。建议从生态学观点和儿童公园专类公园特性出发,对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控,建立绿色生态公园。  关键词:春季;常见木本观花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
期刊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打叶复烤产品质量数据分析,了解打叶复烤产品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探讨综合评价试验的最佳方案,以期实现对产品质量数据分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判断。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打叶复烤;产品质量;应用  Abstract: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期刊
摘要:该文从葡萄冬季修剪的作用、修剪时间、修剪部位、修剪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葡萄冬季修剪技术,以保证有足够的养分供给结果母枝,为来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冬季修剪;结果母枝;修剪方法;更新修剪;注意事项  合肥市地处皖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合种植的农作物非常广泛。目前,葡萄在合肥市果树产业中,是仅次于草莓和桃之后的第3大水果,栽培面积和
期刊
摘要:基层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该文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那丽分场为例,浅谈了那丽分场绿化环境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搞好绿化环境的对策,旨在为基层绿化美化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林业单位;绿化环境  基层林业单位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其办公及居住点是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的重要场地[1]。基层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期刊
摘要:丰乐235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F105为母本,L504E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耐密优质、适应广等特点。该文介绍了丰乐235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丰乐235;品种选育  玉米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夏播作物中面积最大的一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农村
期刊
摘要:树莓是近年国内新兴的小浆果,在我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综合了解树莓近年在国内的研究现状,该文基于百度学术搜索引擎,利用“树莓”、“悬钩子”、“覆盆子”3个关键词对其不同年份论文发表数量、相关研究热点、学科渗透及对应研究主题、主要参与学者及参与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树莓相关研究起始于1983年前后,发文量次序为:“覆盆子”>“悬钩子”>“树莓”。树莓研究多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