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439-01
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初中美术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辟出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渠道和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活用教材,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1.灵活、合理地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容。在课程范围内,把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贺卡制作的章节安排在教师节、母亲节,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有用处,既能服务于社会,又能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热情。
2.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且还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是必须尊重现实,所以教师要多带学生走出教室学会观察,以现实为师,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业训练中,要求学生在模仿参照物的基础上,结合场景进行适当的艺术想象,力求不脱离生活真实就行。如讲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通过介绍市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烈士雕像、人民公园大型雕塑以及儿童乐园里的一组雕塑群像等,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这样杜绝了学生僵死的思维状态,扭转了作业呆板的现象,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如果学生画出同一种风格,同一个模式,那么就是我们教学的失败。
二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关键。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求绘画技能训练,未能同培养学生个性有机结合,培养出来的是“工匠”式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即使相同的题材,也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去表现。那么表现出来的也是“百花齐放”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具体方法:
1.教会学生观察。
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而视觉是以表现物体的形态美和揭示自然现象规律为基础。美术离不开观察,观察是造型、表现的起点。如:在教七年级下册《校园的春天》时,我先简介学校的有关情况(包括建校历史、现有班级、重点校园布置等),让学生对本校有所了解,再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用摄影来表达,另外一组写生。引导学生由室内到室外并选好各自的角度,进行多侧面观察,以便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提醒写生一组的学生留意透视变化的感觉。完成作业后,再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应该怎么取景、构图才能有个性的表达校园风景,也是他们对校园风景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
2.抓牢美术基础。
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还是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夯实绘画的基本功。首先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体、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其次是让他们领悟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不要限制他们对工具、材料使用。
3.作好示范引导。
一般的学生面对实物无所适从,难以动笔。所以示范是个很重要的感性认识的过程。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静物写生》时,先把画室布置好,在画室里多布置些相应的杰作,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了解其过程,同时伴以适当练习,避免简单的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真正让学生体会造型表现的整个流动过程,帮助他们掌握要领。
4.关注学生个性表现。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主观愿望去大胆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在教学生《紫薇公园》写生时,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工具材料进行自我表现,用线可粗放、细腻,可画局部一角或者全貌,因人而定,不拘形式。由于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自主选择的方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 密切学科间的联系,延伸学生的创新空间
初中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审美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学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如:中国画就是书画同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那么,我們也可以根据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通过文与画构成学生的创新桥梁,从而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拓宽了学生的创新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美术老师既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又要行动上锐意进取,立志改革,努力开辟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初中美术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辟出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渠道和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活用教材,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1.灵活、合理地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容。在课程范围内,把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贺卡制作的章节安排在教师节、母亲节,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有用处,既能服务于社会,又能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热情。
2.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且还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是必须尊重现实,所以教师要多带学生走出教室学会观察,以现实为师,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业训练中,要求学生在模仿参照物的基础上,结合场景进行适当的艺术想象,力求不脱离生活真实就行。如讲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通过介绍市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烈士雕像、人民公园大型雕塑以及儿童乐园里的一组雕塑群像等,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这样杜绝了学生僵死的思维状态,扭转了作业呆板的现象,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如果学生画出同一种风格,同一个模式,那么就是我们教学的失败。
二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关键。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求绘画技能训练,未能同培养学生个性有机结合,培养出来的是“工匠”式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即使相同的题材,也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去表现。那么表现出来的也是“百花齐放”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具体方法:
1.教会学生观察。
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而视觉是以表现物体的形态美和揭示自然现象规律为基础。美术离不开观察,观察是造型、表现的起点。如:在教七年级下册《校园的春天》时,我先简介学校的有关情况(包括建校历史、现有班级、重点校园布置等),让学生对本校有所了解,再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用摄影来表达,另外一组写生。引导学生由室内到室外并选好各自的角度,进行多侧面观察,以便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提醒写生一组的学生留意透视变化的感觉。完成作业后,再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应该怎么取景、构图才能有个性的表达校园风景,也是他们对校园风景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
2.抓牢美术基础。
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还是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夯实绘画的基本功。首先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体、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其次是让他们领悟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不要限制他们对工具、材料使用。
3.作好示范引导。
一般的学生面对实物无所适从,难以动笔。所以示范是个很重要的感性认识的过程。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静物写生》时,先把画室布置好,在画室里多布置些相应的杰作,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了解其过程,同时伴以适当练习,避免简单的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真正让学生体会造型表现的整个流动过程,帮助他们掌握要领。
4.关注学生个性表现。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主观愿望去大胆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在教学生《紫薇公园》写生时,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工具材料进行自我表现,用线可粗放、细腻,可画局部一角或者全貌,因人而定,不拘形式。由于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自主选择的方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 密切学科间的联系,延伸学生的创新空间
初中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审美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学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如:中国画就是书画同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那么,我們也可以根据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通过文与画构成学生的创新桥梁,从而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拓宽了学生的创新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美术老师既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又要行动上锐意进取,立志改革,努力开辟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