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相关教学内容提问,学生回答错误,偏离了教师的规定预设,教师宣布学生回答错误并直接说出事先设计的正确答案。例如,下面是某教师上《故都的秋》一文时与学生之间的问答:
师:“驯鸽的‘飞声’与驯鸽的‘叫声’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生1:“‘叫声’太直白了,不如‘飞声’含蓄委婉。”
生2:“区别不大,看不出来什么不同。”
生3:“用‘叫声’太难听了。”
生4:“‘叫声’是鸽子叫而发出的的声音,‘飞声’是鸽子飞动而产生的声音。”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准确。‘飞声’是飞的声音,是翅膀拍击扑腾,发出的声音,显出鸽子飞出时的迅疾、轻快,衬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偏向”了,教师“快刀斩乱麻”,否定了学生所答,并居高临下地给出了预设的答案。这样,教师自问自答,没有注意“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没有“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显然,这里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答案本身,而应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通过品味语言,调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的清、静、悲凉的美,感受作者郁达夫独特的心灵美,感受语言的形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就上述实例看,几位同学的“拙答”表明他们没有体会到“飞声”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他们可能缺乏对“放飞驯鸽”生活现象的认知,缺乏对有关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缺乏对语言的细致品味,缺乏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不宜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应根据学生的“拙状”,作出针对性的引导,以利于学生积极“补拙”:或自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来“完型”补拙;或合作,利用生与生、师与生的思维碰撞激趣释疑,使学生豁然开朗来补拙;或点拨,启发诱导,拨乱反正,帮助学生补拙;或创境,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适时补入学生欠缺的关键知识,实现补拙。
一、自读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出现“无知”的情况多数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生疏。试想:学生甚至课文一遍都没有读过,对于提出的问题又怎么能够一下子明白呢?如果让学生充分自读,认识自然会得到补充、完善,课堂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读是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通过自读,品析语言,吸收信息,调动已有经验,理解阅读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自读之前,教师可对自读的范围和重点提出要求,自读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读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圈点勾画,积极思考。自读,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出声诵读。默读,读出见解,要潜下心来,与作者对话,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诵读,读出情感,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示例中,教师可先要求:“请同学们先默读本段文字,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景物来。”待学生有了思考,议论纷纷之际,教师再提出要求:“那么,驯鸽的飞声算不算呢?”“请同学们把‘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段话诵读诵读,品味‘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的形象之美”。这样,学生不难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不难发现“飞声”的妙用了。
二、合作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往往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能较好地改变、弥补学生理解的偏差。合作探究中,每个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一定的任务分工,争相有所发现,帮助对方。在探究中出现意见分歧、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又会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继续深入地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针对示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对本段文字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品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句中“飞声”一词的表达效果,探究“飞声”与“叫声”的不同。待组内同学提出各自的发现和见解,经过充分的合作交流后,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整合组员意见,代表小组发言,由组内交流扩大为组际交流。教师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进行过程调控,引导学生丰富各自的理解,弥补各自的不足。
三、点拨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面对学生的“朴拙”表现,教师需要通过语言启发诱导,拨开学生思维上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当学生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时,教师应顺势点拨,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当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造阶搭梯,指点迷津;当学生因经验、知识等不足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或发散,或聚合,得出准确答案;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简单否定,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回答中导出明显的错误,然后幡然醒悟。
示例中,针对学生对于“飞而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不能深入探究的情况,教师可借助有启发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作更进一步的思考:
师:“‘飞而发出的声音’是由翅膀扑腾、拍击空气而发出的声音,那么,由此又可以想见环境的特点吗?”
学生不难想象出环境的清幽与安静。
师:“这是听觉形象,我们再想象能看到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不难想见驯鸽奋力展翅的迅捷身影,以及深秋时节,北方秋高气爽,环境澄澈空明的情形。
师:“相形之下,‘叫声’会给我们什么印象呢?”
学生不难体会出“叫而发出的声音”显得单调、缺乏美感。
经过系列点拨性的问题的造阶搭梯,学生感受“飞声”二字所创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美妙的北国之秋的意境。
四、造境补拙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视频、音频展示或动作模拟来创造情境,提供认知背景和停靠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思维,以生活中的视觉、听觉形象辅助学生更真切地品味语言形象,进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示例中面对学生缺乏对“放飞驯鸽”生活现象的认知,教师可以展示放飞训鸽的视频、音频,或模拟训鸽奋飞时翅膀扑腾的情景,这些“造境”手段可以增进学生对训鸽“飞声”的认知,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造境补拙还可以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实现。示例中,面对学生的朴拙回答,教师可以对“庭院静对”的整段文字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尽显本段语言的独特形象。在听读中,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飞,如闻其声,头脑中浮现青天下驯鸽奋飞的情境,感受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驯鸽的‘飞声’与驯鸽的‘叫声’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生1:“‘叫声’太直白了,不如‘飞声’含蓄委婉。”
生2:“区别不大,看不出来什么不同。”
生3:“用‘叫声’太难听了。”
生4:“‘叫声’是鸽子叫而发出的的声音,‘飞声’是鸽子飞动而产生的声音。”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准确。‘飞声’是飞的声音,是翅膀拍击扑腾,发出的声音,显出鸽子飞出时的迅疾、轻快,衬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偏向”了,教师“快刀斩乱麻”,否定了学生所答,并居高临下地给出了预设的答案。这样,教师自问自答,没有注意“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没有“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显然,这里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答案本身,而应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通过品味语言,调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的清、静、悲凉的美,感受作者郁达夫独特的心灵美,感受语言的形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就上述实例看,几位同学的“拙答”表明他们没有体会到“飞声”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他们可能缺乏对“放飞驯鸽”生活现象的认知,缺乏对有关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缺乏对语言的细致品味,缺乏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不宜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应根据学生的“拙状”,作出针对性的引导,以利于学生积极“补拙”:或自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来“完型”补拙;或合作,利用生与生、师与生的思维碰撞激趣释疑,使学生豁然开朗来补拙;或点拨,启发诱导,拨乱反正,帮助学生补拙;或创境,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适时补入学生欠缺的关键知识,实现补拙。
一、自读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出现“无知”的情况多数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生疏。试想:学生甚至课文一遍都没有读过,对于提出的问题又怎么能够一下子明白呢?如果让学生充分自读,认识自然会得到补充、完善,课堂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读是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通过自读,品析语言,吸收信息,调动已有经验,理解阅读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自读之前,教师可对自读的范围和重点提出要求,自读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读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圈点勾画,积极思考。自读,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出声诵读。默读,读出见解,要潜下心来,与作者对话,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诵读,读出情感,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示例中,教师可先要求:“请同学们先默读本段文字,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景物来。”待学生有了思考,议论纷纷之际,教师再提出要求:“那么,驯鸽的飞声算不算呢?”“请同学们把‘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段话诵读诵读,品味‘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的形象之美”。这样,学生不难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不难发现“飞声”的妙用了。
二、合作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往往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能较好地改变、弥补学生理解的偏差。合作探究中,每个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一定的任务分工,争相有所发现,帮助对方。在探究中出现意见分歧、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又会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继续深入地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针对示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对本段文字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品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句中“飞声”一词的表达效果,探究“飞声”与“叫声”的不同。待组内同学提出各自的发现和见解,经过充分的合作交流后,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整合组员意见,代表小组发言,由组内交流扩大为组际交流。教师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进行过程调控,引导学生丰富各自的理解,弥补各自的不足。
三、点拨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面对学生的“朴拙”表现,教师需要通过语言启发诱导,拨开学生思维上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当学生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时,教师应顺势点拨,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当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造阶搭梯,指点迷津;当学生因经验、知识等不足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或发散,或聚合,得出准确答案;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简单否定,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回答中导出明显的错误,然后幡然醒悟。
示例中,针对学生对于“飞而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不能深入探究的情况,教师可借助有启发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作更进一步的思考:
师:“‘飞而发出的声音’是由翅膀扑腾、拍击空气而发出的声音,那么,由此又可以想见环境的特点吗?”
学生不难想象出环境的清幽与安静。
师:“这是听觉形象,我们再想象能看到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不难想见驯鸽奋力展翅的迅捷身影,以及深秋时节,北方秋高气爽,环境澄澈空明的情形。
师:“相形之下,‘叫声’会给我们什么印象呢?”
学生不难体会出“叫而发出的声音”显得单调、缺乏美感。
经过系列点拨性的问题的造阶搭梯,学生感受“飞声”二字所创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美妙的北国之秋的意境。
四、造境补拙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视频、音频展示或动作模拟来创造情境,提供认知背景和停靠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思维,以生活中的视觉、听觉形象辅助学生更真切地品味语言形象,进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示例中面对学生缺乏对“放飞驯鸽”生活现象的认知,教师可以展示放飞训鸽的视频、音频,或模拟训鸽奋飞时翅膀扑腾的情景,这些“造境”手段可以增进学生对训鸽“飞声”的认知,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造境补拙还可以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实现。示例中,面对学生的朴拙回答,教师可以对“庭院静对”的整段文字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尽显本段语言的独特形象。在听读中,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飞,如闻其声,头脑中浮现青天下驯鸽奋飞的情境,感受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