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车司机 张丽
张丽是在父亲开的卡车上长大的,她笑称自己是“卡二代”。也正是这个特殊的名号,让大学毕业后的张丽,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成为白领、工人或公职人员,而是考了大货车驾驶证,成为铁岭市为数不多、拥有高学历的女货车司机。
起初父母强烈反对张丽干这行,尤其是身为货车司机的父亲,他深知干这行的艰辛和危险。父亲却不知道,他这份长时间奔波在高速路上、易疲劳驾驶的高危职业,早已在女儿心中埋下了担忧和牵挂。为让父亲多一份安全保障,她花费了很长时间说服父母,终于如愿成为父亲的副驾驶。
车一旦上了路,就得日夜兼程,父女俩每4小时换一次班,进入人歇车不停的状态。这些年,她陪着父亲安全行驶了120万公里,在川藏南线征服了让人望而生畏的怒江72道拐……
修线工 王华
“我这是借工作之便,达到夫妻团圆的目的。”关于原因,修线工王华只说了一半。
两年前,塔里木油田重点项目启动,因使用收集地震波的大線、小线特别多,环境恶劣易损坏,导致修线工作繁重,不得不增加人手,于是,“不受欢迎”的修线女工从辽河物探、吐哈物探等地被调入,王华就在其中。
“丈夫也是油田工人,我们的父辈同是辽河油田第一代工人,所以儿时都特想成为父辈那样为国家工业开疆拓土的人。”在丈夫主动奔赴项目后,王华也开始期盼一个时机。
时机真来了,王华主动请缨,安顿好孩子后,便踏上“旅途”。可这不是去度假。修线劳动强度大且费眼睛,工人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多时一天修200多串线。所谓的夫妻团圆,也不过是晚饭后在营地遛弯,入睡前看孩子照片唠家常。可在王华心里,却成了最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塔吊工人 田海燕
“没错,我就是90后女塔吊工人。”田海燕总喜欢这样介绍自己,南方口音的她特别咬重“工人”二字的发音,透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
田海燕出生在西南地区的大山里,初中时第一次走出大山。“家里很穷,又不重视教育,我只好和村里的很多孩子一样,读完初中就进城打工,减轻负担。”
2011年,田海燕来到沈阳,做过服务员、支过早餐摊、当过保洁工,随着时间推移,她越发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总是靠不住的。”
于是,她托老乡帮忙谋一份能学技术的差事,就这样,她来到了工地,在男人堆里成为一名高空作业的塔吊工人。
如今从业6年,参与过很多地方高楼建设的田海燕,每天都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作业,“我从心底喜欢塔吊,因为在这个位置,能看到自己为城市建起的每一座高楼,超级有成就感。”
入殓师 小林
“为何会从事这行?”总有人问小林,小林也总是搬出奶奶去世的情景,告诉他们,她只想那些逝者“不要像我奶奶去世时那般面色惨白,全身僵直……”
小林18岁时,奶奶去世,因久病而面目全非,而且,来处理的护工对身体已经冰凉的奶奶动作很粗暴,让她难受且印象深刻。后来表哥的意外身亡,护工粗暴的处理方式更在小林心中产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便成了小林的不二之选。可这遭到全家反对, “没出息,太脏了”,这是小林父母的直接反应。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尘埃落定时,父亲仍脸色难看,破口大骂。小林说,家人不懂自己。
暑假实习,小林第一次接触到尸体,也打了退堂鼓,本想和母亲诉苦,结果被将了一军:这不是你选的吗?那个夏天很特殊,如果没有这一将,小林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坚定自己的选择——她随师父及入殓师团队奉命赶赴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她站在遇难者前,看到为保护儿童而支离破碎的列车员,“暗暗发誓,驻守生命的终点站,让逝者体面地离开,我无怨无悔。”
焊工 唐其沙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火红的焊花丛中,90后焊工唐其沙正在钢板包围的船舱里,焊接着高难度的船身外板缝。
当年因贫困,唐其沙家是村里唯一尚未住进砖房的人家。作为家里唯一年轻劳力的唐其沙,为了给家里仅有的、快塌掉的泥土房翻新,她不到20岁便来到城里,在众多招工信息中,选择了当时工资最高的船厂焊工。
由于电焊的弧光和火花容易造成烫伤,唐其沙腿上、手上甚至脸上都有疤痕,新伤叠旧伤,挡也挡不住。为了挣钱养家,从未想过辞职,每当坚持不下去时,她就反复默念:家里要建新房,家里只有我一个经济来源。
从菜鸟到如今的大师傅,唐其沙用了9年时间,并拿下了很多男性焊工都很难拿到的船级社焊工最高级别认证,她还在直播平台分享电焊知识,已有94万粉丝。
钢筋工 郭珊珊
迎着朝阳,郭珊珊和丈夫又上工了,他们想趁着早上凉快多干点活儿,这样下午天热时,就可以早点儿下工休息。
郭珊珊原是本溪农村的务农女孩,与丈夫结婚后,因上有老人下有俩娃,还要帮衬妹妹上学,生活拮据。为了生活,丈夫开始去外地的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常年聚少离多。郭珊珊不忍丈夫为了养家如此辛苦,更不愿两地分居,3年前,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老人后,跟着丈夫来到建筑工地,学习支模板。
支模用的模板、钢管要肩扛臂抱,身高1.55米的她,因为力量不够,经常把钢管砸到自己身上,手指甲被磕掉碰掉,更是家常便饭。为了陪着丈夫,帮他分担,郭珊珊一直咬牙坚持,现在她挣的工钱跟丈夫差不多,夫妻俩夫唱妇随,缓解了家里很大的经济压力。
张丽是在父亲开的卡车上长大的,她笑称自己是“卡二代”。也正是这个特殊的名号,让大学毕业后的张丽,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成为白领、工人或公职人员,而是考了大货车驾驶证,成为铁岭市为数不多、拥有高学历的女货车司机。
起初父母强烈反对张丽干这行,尤其是身为货车司机的父亲,他深知干这行的艰辛和危险。父亲却不知道,他这份长时间奔波在高速路上、易疲劳驾驶的高危职业,早已在女儿心中埋下了担忧和牵挂。为让父亲多一份安全保障,她花费了很长时间说服父母,终于如愿成为父亲的副驾驶。
车一旦上了路,就得日夜兼程,父女俩每4小时换一次班,进入人歇车不停的状态。这些年,她陪着父亲安全行驶了120万公里,在川藏南线征服了让人望而生畏的怒江72道拐……
修线工 王华
“我这是借工作之便,达到夫妻团圆的目的。”关于原因,修线工王华只说了一半。
两年前,塔里木油田重点项目启动,因使用收集地震波的大線、小线特别多,环境恶劣易损坏,导致修线工作繁重,不得不增加人手,于是,“不受欢迎”的修线女工从辽河物探、吐哈物探等地被调入,王华就在其中。
“丈夫也是油田工人,我们的父辈同是辽河油田第一代工人,所以儿时都特想成为父辈那样为国家工业开疆拓土的人。”在丈夫主动奔赴项目后,王华也开始期盼一个时机。
时机真来了,王华主动请缨,安顿好孩子后,便踏上“旅途”。可这不是去度假。修线劳动强度大且费眼睛,工人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多时一天修200多串线。所谓的夫妻团圆,也不过是晚饭后在营地遛弯,入睡前看孩子照片唠家常。可在王华心里,却成了最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塔吊工人 田海燕
“没错,我就是90后女塔吊工人。”田海燕总喜欢这样介绍自己,南方口音的她特别咬重“工人”二字的发音,透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
田海燕出生在西南地区的大山里,初中时第一次走出大山。“家里很穷,又不重视教育,我只好和村里的很多孩子一样,读完初中就进城打工,减轻负担。”
2011年,田海燕来到沈阳,做过服务员、支过早餐摊、当过保洁工,随着时间推移,她越发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总是靠不住的。”
于是,她托老乡帮忙谋一份能学技术的差事,就这样,她来到了工地,在男人堆里成为一名高空作业的塔吊工人。
如今从业6年,参与过很多地方高楼建设的田海燕,每天都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作业,“我从心底喜欢塔吊,因为在这个位置,能看到自己为城市建起的每一座高楼,超级有成就感。”
入殓师 小林
“为何会从事这行?”总有人问小林,小林也总是搬出奶奶去世的情景,告诉他们,她只想那些逝者“不要像我奶奶去世时那般面色惨白,全身僵直……”
小林18岁时,奶奶去世,因久病而面目全非,而且,来处理的护工对身体已经冰凉的奶奶动作很粗暴,让她难受且印象深刻。后来表哥的意外身亡,护工粗暴的处理方式更在小林心中产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便成了小林的不二之选。可这遭到全家反对, “没出息,太脏了”,这是小林父母的直接反应。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尘埃落定时,父亲仍脸色难看,破口大骂。小林说,家人不懂自己。
暑假实习,小林第一次接触到尸体,也打了退堂鼓,本想和母亲诉苦,结果被将了一军:这不是你选的吗?那个夏天很特殊,如果没有这一将,小林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坚定自己的选择——她随师父及入殓师团队奉命赶赴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她站在遇难者前,看到为保护儿童而支离破碎的列车员,“暗暗发誓,驻守生命的终点站,让逝者体面地离开,我无怨无悔。”
焊工 唐其沙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火红的焊花丛中,90后焊工唐其沙正在钢板包围的船舱里,焊接着高难度的船身外板缝。
当年因贫困,唐其沙家是村里唯一尚未住进砖房的人家。作为家里唯一年轻劳力的唐其沙,为了给家里仅有的、快塌掉的泥土房翻新,她不到20岁便来到城里,在众多招工信息中,选择了当时工资最高的船厂焊工。
由于电焊的弧光和火花容易造成烫伤,唐其沙腿上、手上甚至脸上都有疤痕,新伤叠旧伤,挡也挡不住。为了挣钱养家,从未想过辞职,每当坚持不下去时,她就反复默念:家里要建新房,家里只有我一个经济来源。
从菜鸟到如今的大师傅,唐其沙用了9年时间,并拿下了很多男性焊工都很难拿到的船级社焊工最高级别认证,她还在直播平台分享电焊知识,已有94万粉丝。
钢筋工 郭珊珊
迎着朝阳,郭珊珊和丈夫又上工了,他们想趁着早上凉快多干点活儿,这样下午天热时,就可以早点儿下工休息。
郭珊珊原是本溪农村的务农女孩,与丈夫结婚后,因上有老人下有俩娃,还要帮衬妹妹上学,生活拮据。为了生活,丈夫开始去外地的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常年聚少离多。郭珊珊不忍丈夫为了养家如此辛苦,更不愿两地分居,3年前,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老人后,跟着丈夫来到建筑工地,学习支模板。
支模用的模板、钢管要肩扛臂抱,身高1.55米的她,因为力量不够,经常把钢管砸到自己身上,手指甲被磕掉碰掉,更是家常便饭。为了陪着丈夫,帮他分担,郭珊珊一直咬牙坚持,现在她挣的工钱跟丈夫差不多,夫妻俩夫唱妇随,缓解了家里很大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