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你最后挣了多少钱,拥有了多高的职位,你发现,你最终追寻的,只是一个能够安妥灵魂的地方。
——马德《你可以是最漂亮的人》
书是一个教师吃饭的家什,啃书自然就成了我每日必习之功。大半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与书结伴,一路走来,直到退休。自己又喜欢读书,喜欢买书、订阅书报杂志,业余还喜欢写作。当年梦寐以求的,就是何时能有间书房,有张书桌,还有个书架,能安静地读书和写作。
当民办教师那几年,就住在家里,卧室就兼书房,饭桌也是书桌。没有书柜,连个简易书架也没有,书就放在几个破纸箱里,和些烂鞋臭袜一起,塞在床底下,难免有鼠咬虫蛀也顾不得了。在一个嗜书如命的读书人心目中,这简直就是亵渎。那时的主流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出身”不好,到处讨人嫌,升学、参军、就业,甚至找对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我失之交臂。那种近乎“生而有罪”的困境,书的主人没有尊严,它们也不可能有尊严。
那时候,我感到迷茫和苦闷。我的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我没法跟别人一样过正常的、有尊严的生活。我虽然喜爱诗和远方,但在我的现实里,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没有诗、远方,也没有我的位置;我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我受不了交往中那种被人鄙视、被人怜悯、疑惑与嫌恶混杂的神情,让你整个心为之颤栗不已。虽然受到那么多的伤害,但我并不自怜,也不需要别人的悲悯。人的天性,本来就惧怕孤独,只要不是行尸走肉,都是需要寄托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孤独。那时候,我的寄托就是拼命地找书看,书能把我带入另一个世界,让我燃起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只有游走在字里行间,我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找到一份安定,还有思想可以跟着这些书籍去随意飞翔的自由,才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没有把读书当作任务,而是作为对抗生活、对抗平庸的一种方式,从未放弃建立尊严的努力。书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足以让我抵抗我所经历的黑暗、残暴和绝望,同时获得思考和挣脱的力量,顶住生活的压力,期待着明天崭新的开始。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我总觉得我的生活还在别处。
我当民办教师(身份依然是农民)那16年,报酬是每天10个工分,每月到生产队领3元补助,报销1公斤煤油。我们生产队是个穷队,分红最多的那一年,10个工分分到了0.28元钱,那时刚好能够买到一包“金沙江”牌香烟。自由市场(因不合法,那时叫“黑市”)大米0.5元左右一斤(那时粮食交易计量用“升”,每升大米6斤,价3元多),只能买到半斤多大米。大多数年成,10个工分只能分0.20元左右。分了口粮,生产队年底结算,反倒成了欠生产队债的“超支户”。
在那个极端的年代里,在社会的底层,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是阅读帮我渡过了人生的难关,不自卑、不沉沦,咬定精神救赎的理念,在无望中希望,在卑微中自尊,艰难地迈向有灵魂的生活。而今,还有谁能理解,1978年以及那以前漫长的岁月里,一个乡村“智识者”(鲁迅语)内心的希冀、绝望、痛苦和挣扎?内心深处那一点从未熄灭的萤火般的光亮,那就是他浪漫的理想和对自己命运的憧憬。这理想和憧憬在愚妄的时代喧嚣中显得那样另类、荒谬和孱弱,然而,这却是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人有人的命运,书也有书的命运。
“文化大革命”初始,1966年8月,红卫兵挨家挨户抄家“破四旧” (破除所谓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书籍除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外,其他不分青红皂白,统统被列为“四旧”,抄没烧毁。比如,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系旧版竖排繁体字,且书页发黄,红卫兵小将不识,竟把它们当黄色书刊抄去烧毁了——这是事后才知道的。当时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在县城搞运动,我并不在家,但我的书竟一本也没被抄走。据家里人说,是我们村红卫兵的头,一位叫“四海”的铁姓姑娘,对那些外村来抄家的红卫兵铁铁地甩去一句:“这是我们张老师的书,你们别动!”一句话,救了我的这些书。有《红楼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和《裴多菲诗选》,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中下三册一套的《古代散文选》、汝龙先生译的平明版契诃夫小说《恐怖集》,已被报纸点名批判的当代作家艾芜、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等人的作品,好险哦!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用人唯才是举,不讲关系,也不讲出身、资历、学历。县里民办教师转正,公开考试,公平竞争。通过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得以转正。没错,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我平时就喜欢读书,本来就热爱教育工作,有幸碰上了这历史大变革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当年,像我这样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又何止千万!
转正后,我被调到一个乡镇初级中学任教,卧室不仅要兼书房,自己做饭吃,还要兼厨房,摆放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所幸有了一张书桌,能备课改作业,还能摆放几本工具书和订阅的书报杂志。那是间土木结构的瓦房,我在床头的土墙上钉了两根木桩,搭上一块木板,把一部分中外名著放在上面。其他的大部分书仍委屈在几个包装箱里,堆放在靠书桌一面的墙角旮旯里。要看一本什么书,或查找点什么参考资料,仍然不方便。
那时正赶上拨乱反正,一大批古今中外名著重新出版,我不吸烟、不喝酒,转正后待遇有所提高,买书便也大方起来,几年下来,狭小的家中塞满了书。那时,白天忙工作,晚上勤阅读,这日子不知有多惬意。有时,为了读一本好书,时常夜以继日,丝毫也不觉得累。教学相长,日积月累,厚蓄而发,其来有自,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业余创作把触摸生活肌理的体验内化并诉诸文字,也有了收获。践约自己的憧憬和向往,在省、州报刊发表了文学作品,并获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调到县完中宾川三中任教后,学校给我安排的住房是个套間,二十来平方米,还有个简易的小书架,书桌是三屉两柜的,我和我的那些书的境遇有所改观。那些自学生时代以来,一二十年间省吃俭用陆续购置的书,其中几十册,还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破四旧”抄家,幸运地得以存留下来的。它们是我的“隐形伴侣”,不离不弃,陪伴着我,熏陶着我,和我一路前行。我把它们视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让书香承载着梦想,直抵灵魂和远方。就是它们,在我最落寞的时候,温暖了我的生活,构成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盲从,没有失去自我,没有沉沦堕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帮我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找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据说有文件规定,县级机关及学校职工福利分房,县处级干部才能享有50平方米的住房。那年月,一个县能有几个县处级干部!后来我在一本什么杂志上无意中读到了,1980年,著名作家后官至文化部长的王蒙住房即为40平方米,才晓得那个“有文件规定”的据说,并非空穴来风。
1987年,学校修建了教师宿舍十五套,40平方米的九套,30平方米的六套——显然就是按这一“文件规定”办的,当年年底建成。福利分房,我分到一套3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住房。虽然没有一间书房,但把卧室和厨房分开了。而且,在设计修建这些教师宿舍时,学校考虑周到,利用空间,在每套住房的隔墙上装修了一个小书柜。我又跟后勤要了两个小书架摆放在卧室里。我的工作条件,也是我和书的境遇又大为改善。我在一篇散文里戏称它为“半缘居”,取唐朝诗人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之诗意以明志。
1998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时,州教育局的领导到我们学校调研,跟我们座谈。谁也没有想到,该领导座谈中竟问到每个教师的藏书,有没有800册?他说,读书是每个人的内在需要,是自我修养的完成,它关乎一个人的人生品质与生活质量,关乎一个人的成长。他强调,在这件事上,学校和教师负担着起承传续的角色。对此,近年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的说法则是:“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
进入新世纪,住房实施商品化政策,学校组织教职工集资建房,每套120平方米,四室两厅。我终于可以给自己设置一间书房了。装修时,我在书房里特意做了两个高齐屋顶的大书柜,书桌呢,与时俱进,直接就做成了电脑桌。有一间书房,有书桌、书柜,看着那些伴我大半辈子一路走来的书,静静地列队站在我的书柜里。时光流逝,书页已经泛黄,文字却依然是崭新的;潮流可以过时,而思想却永远活着。心被这特定处所的气场渗透,感觉特别踏实而充实。每次看到有那么多的好书,还没能来得及阅读和重读,总会有一种被鞭策、被鼓励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大半生憧憬和向往的有文化品位的生活,终成现实。
退休之后,有间书房,安妥心灵,弃绝浮华。无事静坐,有福读书,一卷中外名著在手,在此即可与千载之上、千里之外的大师们,进行跨时空的心灵沟通和对话,分享他们的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在全然属于自己生命的空间,为自己的心灵“美容”。偶有所感,作文遣兴。现实的情境虽然无趣,但内心的情景是最美好的。我的内心是我的梦,是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向往。
择友与读书
小学毕业的孙女回家说,老师说了,你们找男朋友、女朋友,要到图书馆、阅览室里去找。听了让我吃了一惊。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不妥,这个成长的年龄段给他们提个醒,也是必须的,意在鼓励他们读书学习。一般来说,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人品不会太差。再说,图书馆、阅览室,还有书店,不比公园、饭店、歌舞厅、游乐园、棋牌室、烧烤摊人员复杂。在那里,能找到有理想信念的朋友,还能找到你自己。应该说,它们本身就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新华书店就是我一生亲近守望的老友,说来话长。
1951年,新政权在宾川建政的第二年,新华书店落户宾川,在古镇州城南街的旧天主堂内,和县文化馆在同一个院子里。那一年,我刚好开蒙入学。那时,我常和祖母去赶州城街。祖母就在南街摆摊,出售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没我的事。我就自个儿溜进了临街的天主堂,去文化馆借小人书看。在那里,第一次见到新华书店代销处,两条板凳、三塊木板搭的摊子,出售新书新报刊。
两年后,代销处改为“新华书店宾川支店”,迁至州城西街南侧,铺面临街,在一坊瓦屋面楼房的底层。白底红字的木牌上,繁体行书“新华书店”四个大字,神采飞扬。人家说,那是毛主席题写的。还记得父亲在那里给我买过一本《人民画报》,奖励三年级期末考试名列榜首的我。画报封面上端画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鸽;白鸽下,是天安门和广场上庆祝国庆浩浩荡荡游行的群众队伍,是彩照。封面题为《和平的天安门》。1950年,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特意挥毫,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鸽子是那个时代供奉的“和平”的图腾。
古镇州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华书店的这两处遗址,至今仍在。
1954年,我从乡下老家到古镇州城上学,新华书店就成了我学生时代时常光顾的“阅览室”。我究竟在那儿买过多少书,大体上还是记得的,毕竟都是我当年心爱之物。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大都已淘汰散佚了。让我感慨的是,在我的数千册藏书中,现在还能找到在那儿买的一本《谁是最可爱的人》,青年出版社1952年出版,那种繁体字竖排右侧装订的老版本。而影响了我一生的那本《高尔基的青少年时代》,却再也无法找到。还记得这本书是根据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改写的。
1956年,新华书店随县委、政府迁往牛井镇,三间铺面,仍然是土木结构瓦屋面的老宅,就在下窝铺南面,牛井镇老中心街的下段。至今还面目沧桑地守望在那里。每当我从它身旁走过,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它,向它行注目礼。多少往事随之涌上了心头。
1958年的一天,我们在新村坡原宾川一中分校建校劳动。那天,在那儿买到刚出版的《烈火金刚》的那个同学,得意洋洋的神气,让穷学生的我,羡慕得要死。我拿不出那1.20元书钱,当时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0.17元,那是我们一星期的伙食费。还记得那个买了《苦菜花》读了的同学,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给我们讲述土匪头子柳八爷和八路军于团长比试枪法那一章,听得大家如醉如痴为之倾倒,让他大出了风头。
我也在那儿买过一些书,大多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如《山乡巨变》《长长的流水》《南行记》《播火记》《战斗的青春》《李自成》等。那时,新华书店给像我这样手头并不宽裕,而又特别喜欢读书的读者不少优惠和方便。过一段时间,书店就把一部分存书打折出售,特别是有的读者因调动搬迁,或清理旧物清理出来的旧书,还可以在那儿寄售,价格便宜。我买的大多就是这两类书。现在还有一部分藏在我的书橱中,上面还有原主人的签名。比如,余冠英选注的《乐府诗选》,苏仲翔选注的《李杜诗选》,刊载何其芳《论<红楼梦>》的《文学研究集刊》,蒋天佐译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还有普希金的《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高尔基的《给青年作者》,艾青的《诗论》,魏巍的《黎明的风景》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色恐怖”让读书人心有余悸,“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紧箍咒言犹在耳,我仍在它开设于宾居街的门市部里,买到“文化大革命”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它至今仍是我的枕边书之一。这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关于佛教起源及其各宗派的论述,道出的宗教真相,让我震惊不已。数十年对真理真相的追寻和探索,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心中的不少疑窦,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1972年,新华书店告别栖身10余年的民房老宅,迁往新村坡,建盖了自己崭新的楼房铺面。这里曾是上世纪宾川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我在这里获得的精神食粮就更为丰厚了。我至今仍珍藏着的,1977年《世界文学》复刊内部发行的1、2两期,就是朋友私下领我到书库里买到的。上面连载了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巴金选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让当时因书荒十年“精神贫血”的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了它们。有些书你读了好多本其实就等于读了一本。比如我曾经读了很多本描写战争的小说,但直到读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才算是读到了第二本,直到读了巴别尔的《骑兵军》才算是读到了第三本。中学时代,我曾不止一遍地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不知有多少次翻开书中“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一段“警语”,默默诵读。它成为我所崇尚的人生观,引导着我探求人生的道路。但直到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读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知道人生的真谛绝不止这些,还有爱,还有丰富的人性,让我豁然开朗,明白应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力所能及地购买了解禁出版的一部分经典名著,一个个大师站在了我的书架上。缕缕书香,似阵阵清风,轻轻拂面,缓缓抚平我因生活奔波而浮躁起皱的心页。那是我读书受益最多的一段人生。
我喜欢的书,同一种版本,有购置了两套的。比如,傅雷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一套放在枕边,一套藏于书橱。同一外国名著,我喜欢购置不同的译本比较阅读。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草婴译;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高长荣译、范晔译;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张秉衡译,蓝英年、谷羽译;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吴劳译、殷惟本译。让我购置珍藏阅读的不只文学作品,还有《通往奴役之路》《万历十五年》一类学术名著。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无论何时何地,与它们邂逅,总会有一种潜在的与之凝视与对话的感觉,给我以信心、定力和底气,一下子振奋起来,心里泛起生活的激情。
半个多世纪,一路走来,新华书店伴我成长,与之交往,即使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那个年代,也从未间断。只因一生敬重知识,崇仰文化,而读书的价值又绝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人性无法改變,读书却能扩大认知,纠正偏见,唤起你的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当一个人无知的时候,可能会做出没有人性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怕的。在一个喧闹的世界里,多读书,多思考,不随波逐流,就是活在了人生的高地。有些东西是至死也不能丢的,比如内心的善良,比如正直,比如骨头,丢了,我们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还指望谁能做你的朋友!
编辑手记:
李维丽的《云龙的河流》是作者在写作上的一个突破,“河流”,就这两个字似乎就能预想到这将会是一篇大气磅礴、奔流澎湃的文章,而且她不只写一条河流,而是将云龙境内的几条河流并在一起写,这本身就是一大挑战,何况是对于一个惯常写“细”、写“轻”、写“情”的女性作者而言。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大题材”与“小写法”之间的关系。面对云龙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奔流不息的河流,作者很巧妙、很真实地避开了地理大散文的写作,没有洋洋洒洒、旁征博引的引用及感叹,她很注意写她看到的,旧州的那一座古戏台、通京桥头那一户准备早饭的人家、皂角达用小麻织布的女人、漕涧老街打瞌睡的小猫……这些活生生的场景犹如一个个衔着烟斗“讲古”的老人,历史烟云也好、沧海桑田也罢,都能于一呼一吸间为我们和盘托出。澜沧江之奔腾不息、沘江之质朴宁静、关坪河之原生态,漕涧河之古秀烂漫,每一条河都展现了自己的气质和灵气,但都无一例外地以奔流的形态流了千年,滋养着云龙那一方土地及所有生命。忆苏的《蔬笋记》则关照日常和人们最为亲密的东西,葱、韭、白菜、蕨菜这些充满烟火气息的“俗物”,在作者精、雅、灵的笔下也变得典雅灵秀了起来,一个个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本真气韵。作者笔力老道,每一个蔬笋都有着不同的气质,它们或者是水灵清秀的小姑娘,或者是敦实朴素的妇人,或者是从远古走来自带清气的女子,有着灵慧之气、澄明之质,且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都是与生俱来又浑然天成。
——马德《你可以是最漂亮的人》
书是一个教师吃饭的家什,啃书自然就成了我每日必习之功。大半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与书结伴,一路走来,直到退休。自己又喜欢读书,喜欢买书、订阅书报杂志,业余还喜欢写作。当年梦寐以求的,就是何时能有间书房,有张书桌,还有个书架,能安静地读书和写作。
当民办教师那几年,就住在家里,卧室就兼书房,饭桌也是书桌。没有书柜,连个简易书架也没有,书就放在几个破纸箱里,和些烂鞋臭袜一起,塞在床底下,难免有鼠咬虫蛀也顾不得了。在一个嗜书如命的读书人心目中,这简直就是亵渎。那时的主流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出身”不好,到处讨人嫌,升学、参军、就业,甚至找对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我失之交臂。那种近乎“生而有罪”的困境,书的主人没有尊严,它们也不可能有尊严。
那时候,我感到迷茫和苦闷。我的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我没法跟别人一样过正常的、有尊严的生活。我虽然喜爱诗和远方,但在我的现实里,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没有诗、远方,也没有我的位置;我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我受不了交往中那种被人鄙视、被人怜悯、疑惑与嫌恶混杂的神情,让你整个心为之颤栗不已。虽然受到那么多的伤害,但我并不自怜,也不需要别人的悲悯。人的天性,本来就惧怕孤独,只要不是行尸走肉,都是需要寄托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孤独。那时候,我的寄托就是拼命地找书看,书能把我带入另一个世界,让我燃起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只有游走在字里行间,我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找到一份安定,还有思想可以跟着这些书籍去随意飞翔的自由,才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没有把读书当作任务,而是作为对抗生活、对抗平庸的一种方式,从未放弃建立尊严的努力。书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足以让我抵抗我所经历的黑暗、残暴和绝望,同时获得思考和挣脱的力量,顶住生活的压力,期待着明天崭新的开始。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我总觉得我的生活还在别处。
我当民办教师(身份依然是农民)那16年,报酬是每天10个工分,每月到生产队领3元补助,报销1公斤煤油。我们生产队是个穷队,分红最多的那一年,10个工分分到了0.28元钱,那时刚好能够买到一包“金沙江”牌香烟。自由市场(因不合法,那时叫“黑市”)大米0.5元左右一斤(那时粮食交易计量用“升”,每升大米6斤,价3元多),只能买到半斤多大米。大多数年成,10个工分只能分0.20元左右。分了口粮,生产队年底结算,反倒成了欠生产队债的“超支户”。
在那个极端的年代里,在社会的底层,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是阅读帮我渡过了人生的难关,不自卑、不沉沦,咬定精神救赎的理念,在无望中希望,在卑微中自尊,艰难地迈向有灵魂的生活。而今,还有谁能理解,1978年以及那以前漫长的岁月里,一个乡村“智识者”(鲁迅语)内心的希冀、绝望、痛苦和挣扎?内心深处那一点从未熄灭的萤火般的光亮,那就是他浪漫的理想和对自己命运的憧憬。这理想和憧憬在愚妄的时代喧嚣中显得那样另类、荒谬和孱弱,然而,这却是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人有人的命运,书也有书的命运。
“文化大革命”初始,1966年8月,红卫兵挨家挨户抄家“破四旧” (破除所谓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书籍除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外,其他不分青红皂白,统统被列为“四旧”,抄没烧毁。比如,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系旧版竖排繁体字,且书页发黄,红卫兵小将不识,竟把它们当黄色书刊抄去烧毁了——这是事后才知道的。当时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在县城搞运动,我并不在家,但我的书竟一本也没被抄走。据家里人说,是我们村红卫兵的头,一位叫“四海”的铁姓姑娘,对那些外村来抄家的红卫兵铁铁地甩去一句:“这是我们张老师的书,你们别动!”一句话,救了我的这些书。有《红楼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和《裴多菲诗选》,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中下三册一套的《古代散文选》、汝龙先生译的平明版契诃夫小说《恐怖集》,已被报纸点名批判的当代作家艾芜、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等人的作品,好险哦!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用人唯才是举,不讲关系,也不讲出身、资历、学历。县里民办教师转正,公开考试,公平竞争。通过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得以转正。没错,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我平时就喜欢读书,本来就热爱教育工作,有幸碰上了这历史大变革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当年,像我这样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又何止千万!
转正后,我被调到一个乡镇初级中学任教,卧室不仅要兼书房,自己做饭吃,还要兼厨房,摆放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所幸有了一张书桌,能备课改作业,还能摆放几本工具书和订阅的书报杂志。那是间土木结构的瓦房,我在床头的土墙上钉了两根木桩,搭上一块木板,把一部分中外名著放在上面。其他的大部分书仍委屈在几个包装箱里,堆放在靠书桌一面的墙角旮旯里。要看一本什么书,或查找点什么参考资料,仍然不方便。
那时正赶上拨乱反正,一大批古今中外名著重新出版,我不吸烟、不喝酒,转正后待遇有所提高,买书便也大方起来,几年下来,狭小的家中塞满了书。那时,白天忙工作,晚上勤阅读,这日子不知有多惬意。有时,为了读一本好书,时常夜以继日,丝毫也不觉得累。教学相长,日积月累,厚蓄而发,其来有自,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业余创作把触摸生活肌理的体验内化并诉诸文字,也有了收获。践约自己的憧憬和向往,在省、州报刊发表了文学作品,并获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调到县完中宾川三中任教后,学校给我安排的住房是个套間,二十来平方米,还有个简易的小书架,书桌是三屉两柜的,我和我的那些书的境遇有所改观。那些自学生时代以来,一二十年间省吃俭用陆续购置的书,其中几十册,还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破四旧”抄家,幸运地得以存留下来的。它们是我的“隐形伴侣”,不离不弃,陪伴着我,熏陶着我,和我一路前行。我把它们视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让书香承载着梦想,直抵灵魂和远方。就是它们,在我最落寞的时候,温暖了我的生活,构成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盲从,没有失去自我,没有沉沦堕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帮我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找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据说有文件规定,县级机关及学校职工福利分房,县处级干部才能享有50平方米的住房。那年月,一个县能有几个县处级干部!后来我在一本什么杂志上无意中读到了,1980年,著名作家后官至文化部长的王蒙住房即为40平方米,才晓得那个“有文件规定”的据说,并非空穴来风。
1987年,学校修建了教师宿舍十五套,40平方米的九套,30平方米的六套——显然就是按这一“文件规定”办的,当年年底建成。福利分房,我分到一套3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住房。虽然没有一间书房,但把卧室和厨房分开了。而且,在设计修建这些教师宿舍时,学校考虑周到,利用空间,在每套住房的隔墙上装修了一个小书柜。我又跟后勤要了两个小书架摆放在卧室里。我的工作条件,也是我和书的境遇又大为改善。我在一篇散文里戏称它为“半缘居”,取唐朝诗人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之诗意以明志。
1998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时,州教育局的领导到我们学校调研,跟我们座谈。谁也没有想到,该领导座谈中竟问到每个教师的藏书,有没有800册?他说,读书是每个人的内在需要,是自我修养的完成,它关乎一个人的人生品质与生活质量,关乎一个人的成长。他强调,在这件事上,学校和教师负担着起承传续的角色。对此,近年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的说法则是:“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
进入新世纪,住房实施商品化政策,学校组织教职工集资建房,每套120平方米,四室两厅。我终于可以给自己设置一间书房了。装修时,我在书房里特意做了两个高齐屋顶的大书柜,书桌呢,与时俱进,直接就做成了电脑桌。有一间书房,有书桌、书柜,看着那些伴我大半辈子一路走来的书,静静地列队站在我的书柜里。时光流逝,书页已经泛黄,文字却依然是崭新的;潮流可以过时,而思想却永远活着。心被这特定处所的气场渗透,感觉特别踏实而充实。每次看到有那么多的好书,还没能来得及阅读和重读,总会有一种被鞭策、被鼓励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大半生憧憬和向往的有文化品位的生活,终成现实。
退休之后,有间书房,安妥心灵,弃绝浮华。无事静坐,有福读书,一卷中外名著在手,在此即可与千载之上、千里之外的大师们,进行跨时空的心灵沟通和对话,分享他们的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在全然属于自己生命的空间,为自己的心灵“美容”。偶有所感,作文遣兴。现实的情境虽然无趣,但内心的情景是最美好的。我的内心是我的梦,是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向往。
择友与读书
小学毕业的孙女回家说,老师说了,你们找男朋友、女朋友,要到图书馆、阅览室里去找。听了让我吃了一惊。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不妥,这个成长的年龄段给他们提个醒,也是必须的,意在鼓励他们读书学习。一般来说,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人品不会太差。再说,图书馆、阅览室,还有书店,不比公园、饭店、歌舞厅、游乐园、棋牌室、烧烤摊人员复杂。在那里,能找到有理想信念的朋友,还能找到你自己。应该说,它们本身就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新华书店就是我一生亲近守望的老友,说来话长。
1951年,新政权在宾川建政的第二年,新华书店落户宾川,在古镇州城南街的旧天主堂内,和县文化馆在同一个院子里。那一年,我刚好开蒙入学。那时,我常和祖母去赶州城街。祖母就在南街摆摊,出售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没我的事。我就自个儿溜进了临街的天主堂,去文化馆借小人书看。在那里,第一次见到新华书店代销处,两条板凳、三塊木板搭的摊子,出售新书新报刊。
两年后,代销处改为“新华书店宾川支店”,迁至州城西街南侧,铺面临街,在一坊瓦屋面楼房的底层。白底红字的木牌上,繁体行书“新华书店”四个大字,神采飞扬。人家说,那是毛主席题写的。还记得父亲在那里给我买过一本《人民画报》,奖励三年级期末考试名列榜首的我。画报封面上端画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鸽;白鸽下,是天安门和广场上庆祝国庆浩浩荡荡游行的群众队伍,是彩照。封面题为《和平的天安门》。1950年,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特意挥毫,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鸽子是那个时代供奉的“和平”的图腾。
古镇州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华书店的这两处遗址,至今仍在。
1954年,我从乡下老家到古镇州城上学,新华书店就成了我学生时代时常光顾的“阅览室”。我究竟在那儿买过多少书,大体上还是记得的,毕竟都是我当年心爱之物。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大都已淘汰散佚了。让我感慨的是,在我的数千册藏书中,现在还能找到在那儿买的一本《谁是最可爱的人》,青年出版社1952年出版,那种繁体字竖排右侧装订的老版本。而影响了我一生的那本《高尔基的青少年时代》,却再也无法找到。还记得这本书是根据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改写的。
1956年,新华书店随县委、政府迁往牛井镇,三间铺面,仍然是土木结构瓦屋面的老宅,就在下窝铺南面,牛井镇老中心街的下段。至今还面目沧桑地守望在那里。每当我从它身旁走过,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它,向它行注目礼。多少往事随之涌上了心头。
1958年的一天,我们在新村坡原宾川一中分校建校劳动。那天,在那儿买到刚出版的《烈火金刚》的那个同学,得意洋洋的神气,让穷学生的我,羡慕得要死。我拿不出那1.20元书钱,当时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0.17元,那是我们一星期的伙食费。还记得那个买了《苦菜花》读了的同学,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给我们讲述土匪头子柳八爷和八路军于团长比试枪法那一章,听得大家如醉如痴为之倾倒,让他大出了风头。
我也在那儿买过一些书,大多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如《山乡巨变》《长长的流水》《南行记》《播火记》《战斗的青春》《李自成》等。那时,新华书店给像我这样手头并不宽裕,而又特别喜欢读书的读者不少优惠和方便。过一段时间,书店就把一部分存书打折出售,特别是有的读者因调动搬迁,或清理旧物清理出来的旧书,还可以在那儿寄售,价格便宜。我买的大多就是这两类书。现在还有一部分藏在我的书橱中,上面还有原主人的签名。比如,余冠英选注的《乐府诗选》,苏仲翔选注的《李杜诗选》,刊载何其芳《论<红楼梦>》的《文学研究集刊》,蒋天佐译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还有普希金的《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高尔基的《给青年作者》,艾青的《诗论》,魏巍的《黎明的风景》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色恐怖”让读书人心有余悸,“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紧箍咒言犹在耳,我仍在它开设于宾居街的门市部里,买到“文化大革命”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它至今仍是我的枕边书之一。这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关于佛教起源及其各宗派的论述,道出的宗教真相,让我震惊不已。数十年对真理真相的追寻和探索,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心中的不少疑窦,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1972年,新华书店告别栖身10余年的民房老宅,迁往新村坡,建盖了自己崭新的楼房铺面。这里曾是上世纪宾川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我在这里获得的精神食粮就更为丰厚了。我至今仍珍藏着的,1977年《世界文学》复刊内部发行的1、2两期,就是朋友私下领我到书库里买到的。上面连载了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巴金选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让当时因书荒十年“精神贫血”的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了它们。有些书你读了好多本其实就等于读了一本。比如我曾经读了很多本描写战争的小说,但直到读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才算是读到了第二本,直到读了巴别尔的《骑兵军》才算是读到了第三本。中学时代,我曾不止一遍地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不知有多少次翻开书中“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一段“警语”,默默诵读。它成为我所崇尚的人生观,引导着我探求人生的道路。但直到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读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知道人生的真谛绝不止这些,还有爱,还有丰富的人性,让我豁然开朗,明白应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力所能及地购买了解禁出版的一部分经典名著,一个个大师站在了我的书架上。缕缕书香,似阵阵清风,轻轻拂面,缓缓抚平我因生活奔波而浮躁起皱的心页。那是我读书受益最多的一段人生。
我喜欢的书,同一种版本,有购置了两套的。比如,傅雷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一套放在枕边,一套藏于书橱。同一外国名著,我喜欢购置不同的译本比较阅读。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草婴译;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高长荣译、范晔译;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张秉衡译,蓝英年、谷羽译;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吴劳译、殷惟本译。让我购置珍藏阅读的不只文学作品,还有《通往奴役之路》《万历十五年》一类学术名著。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无论何时何地,与它们邂逅,总会有一种潜在的与之凝视与对话的感觉,给我以信心、定力和底气,一下子振奋起来,心里泛起生活的激情。
半个多世纪,一路走来,新华书店伴我成长,与之交往,即使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那个年代,也从未间断。只因一生敬重知识,崇仰文化,而读书的价值又绝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人性无法改變,读书却能扩大认知,纠正偏见,唤起你的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当一个人无知的时候,可能会做出没有人性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怕的。在一个喧闹的世界里,多读书,多思考,不随波逐流,就是活在了人生的高地。有些东西是至死也不能丢的,比如内心的善良,比如正直,比如骨头,丢了,我们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还指望谁能做你的朋友!
编辑手记:
李维丽的《云龙的河流》是作者在写作上的一个突破,“河流”,就这两个字似乎就能预想到这将会是一篇大气磅礴、奔流澎湃的文章,而且她不只写一条河流,而是将云龙境内的几条河流并在一起写,这本身就是一大挑战,何况是对于一个惯常写“细”、写“轻”、写“情”的女性作者而言。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大题材”与“小写法”之间的关系。面对云龙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奔流不息的河流,作者很巧妙、很真实地避开了地理大散文的写作,没有洋洋洒洒、旁征博引的引用及感叹,她很注意写她看到的,旧州的那一座古戏台、通京桥头那一户准备早饭的人家、皂角达用小麻织布的女人、漕涧老街打瞌睡的小猫……这些活生生的场景犹如一个个衔着烟斗“讲古”的老人,历史烟云也好、沧海桑田也罢,都能于一呼一吸间为我们和盘托出。澜沧江之奔腾不息、沘江之质朴宁静、关坪河之原生态,漕涧河之古秀烂漫,每一条河都展现了自己的气质和灵气,但都无一例外地以奔流的形态流了千年,滋养着云龙那一方土地及所有生命。忆苏的《蔬笋记》则关照日常和人们最为亲密的东西,葱、韭、白菜、蕨菜这些充满烟火气息的“俗物”,在作者精、雅、灵的笔下也变得典雅灵秀了起来,一个个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本真气韵。作者笔力老道,每一个蔬笋都有着不同的气质,它们或者是水灵清秀的小姑娘,或者是敦实朴素的妇人,或者是从远古走来自带清气的女子,有着灵慧之气、澄明之质,且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都是与生俱来又浑然天成。
张旗的《一个安妥心灵的地方(外一篇)》是作者对其读书的一个总结和体悟,人生大半辈子,沉浮起落间始终与书为伴,一步步找到生活的位置,“让书承载着梦想,直抵灵魂和远方。”作者阅读环境的变化,以小见大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之际,作者作为国家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以浓浓的家国情怀展现这个时代属于“读书人”的幸福感,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信心和自豪。
其他文献
李达伟的散文总是独特和新颖的,不同于春风沐雨的轻柔,不同于深情低吟的温婉,不同于宏大恢弘的震撼。他的散文是让人迷失和沉入的“迷宫”。初读起来艰涩,因为他那不同于一般散文的表达,他的散文不是内心情感的表现,不是对物对情的歌咏。他的散文一如他的人一样会让人捉摸不透,在散文写作上手法的突破、形式结构上的拓展、语言表述上的独特以及其后思想的深邃和思辨,都是让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与他相识多年,经常呈现出的
期刊
我的家在云龙县宝丰古镇老街的小巷深处。 时光荏苒,生命悄悄流逝着,而在我心灵深处,宝丰古镇的幽深小巷,从我走出古镇那天起,就一直是我生命灵魂的摇篮。长年出门在外,我很少回到老宅小巷里,有时在都市里感觉累了,就想着回到那大山环抱的清幽小巷中去休闲几日,在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霓虹灯闪烁和音乐热舞狂躁的憩静之中,孤独地享受一份纯朴自然的生命时光,让心绪与古镇的灵魂一起搏动,让沘江水洗涤生命旅途中的
期刊
离别云南大理四十多年后寻访旧地,自山东来到下关,与部队发小相约,前往看望40多年前收获知识和充满学习乐趣的母校——下关一中。 母校还在原址,却已经完全认不出来。 原来双开的大铁门两边砖砌的一米多高的围墙被高大厚重的门楼取代,门楼正中上方,凸出的“下关一中”标识特别醒目,有一种庄严感。 记忆里,进入校园大门后以路为界,动、静分区,左边为运动场所,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右边是教室、食堂、花园
期刊
禅位,在尧舜禹时代,是美谈,是盛举。那时,帝王年老了,觉得精力不行了,脑筋迟钝了,就找一个能力好的,深得民望、智力出众的人,将帝王之位传给他。这样,避免出现不称职的君王,出现昏庸之人,能够让自己的美政得以继续进行,得以发扬广大,流传史册。 这,是百姓的幸运,是民族的幸运。 这,是国家的幸运,是历史的幸运。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禅位就变了味道,变成血淋淋的夺位了。可是,
期刊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普及国学知识的重要窗口,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明确提出要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历史责任的地方高校圖书馆并不多,在这方面的潜力挖掘得很不够。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大有可为。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沙坡头区灌区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现状,分析了沙坡头区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灌区农业灌溉难题的對策。 关键词:灌区;灌溉管理;问题;对策;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163-01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与甘、蒙两省区接壤,是黄河上中游第一个得黄河灌溉之利的地区,灌区灌溉面积48.2万亩,引
期刊
摘 要:在种植核桃的过程中,早春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核桃春季管理措施包括肥水管理、整修修剪、病虫防治等,针对这些管理措施,要科学操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早实核桃;春季管理;整修修剪;水土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250-01 1 整形修剪 核桃树春季的整修可以保证各类枝条的分布合理,保证冠内通
期刊
摘 要: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论述了其环保核查内容,分析了环保核查工作实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环保核查工作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保核查;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373-01 前 言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污染防治将仍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工业污染防治仍然是污染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现有企业环保核查、新
期刊
摘 要:当今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探索观点普遍认为,将物质回归本源后,量子带有正负两类电荷。但笔者根据物质的中性表象进行另一角度的思考:有没有可能量子本身不带电,且粒子带电的性质只是量子运动表现出来的性质?对此,仅以个人观点:最微观的构成量子是不带电的量子,或者认为,粒子的电性其实质是最微观量子运动的表现。而我们所观测到的粒子实质是低矢量光量子集群。暂且不论这个观点是否能经得住考验,该观点的提出只是为了
期刊
李维丽的散文集《流淌的时光》是关于云龙的散文集。云龙是大理滇西北的县城,以山地为主,兼有澜沧江河谷地带。此地虽然偏僻而贫穷,却历史悠久,旧时盐业丰沛,有明代“云龙五井”、清代“云龙八井”之说,西汉武帝时置比苏县,“比苏”在白语里就是“盐”的意思,县境内的“沘江”在白语中也是“盐河”之意。盐业的兴盛带动文化的繁荣,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县域,写一部散文集,决非易事。就我有限的视野中,还没有哪位作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