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术要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就必须建设强有力的学术创新团队,就是说要强化创新科研团队、科研基地、科技公用平台等要素建设,理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建立更加合理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唯有如此,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推动高校自身学术力量的发展。本文基于以财经类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文科院校的特色,首先分析了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的现状、问题、内涵和任务,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学术团队改革、加快高校学术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术创新团队;机制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构,同时承担着发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同样应该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建立符合当今大学发展要求的学术创新团队运作的新机制,这样才能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团队可谓形式多样,有以课题为核心的任务性团队,也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稳定的团队,有同一学科组成的团队,也有跨学科组成的团队。相比较而言,在文科院校中,存在一些团队,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虽然竖起了“团队”的招牌,但其实是形式重于内容,不利于高校学术创新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在申报国家或省社科项目时,多数是临时组成“虚拟团队”,人员没有磨合,探讨交流的更少,有的甚至滥竽充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2)这种临时组建的所谓创新团队,其持续的时间都很短,不仅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学术人才,而且造成浮躁的学术风气,对学校有限的科研资源也是一种浪费;(3)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大多是自发组建的,其目的主要是为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相对于自上而下的长远规划而言,更容易产生科研不端行为,而学校缺少相应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4)学术创新团队的另一问题就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少数跨学科的团队中,文科和理工科的大交叉更是少见,这样就难以整合学校的科研力量,形成科研优势项目。
2.影响因素分析
2.1项目带头人因素:作为高校学术创新主体的项目带头人,对项目的运作、团队的建设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方向、职业经历、家庭情况、助手情况、文化修养、研究投入、研究条件等,都会对整个团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科研的发展对创新团队带头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团队因素:包括团队的人员构成、团队文化氛围与团队的激励机制,这也会造成明显差异。另外,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目标规划、战略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3政策因素:学校政策是重要的创新宏观影响因素。对于高校的学术创新项目而言,政策影响表现为来自行政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以及理性的资源配置,从而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与此直接相关的科研资金方面,一般高校的科研资金来源有四类:国家科研资金投入、省内科研资金投入、产业界资助、自筹经费。不同角度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和持续性,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4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严格的科研评估制度,尚未建立严格、规范、科学、并被学界普遍认同的评估体系,尤其是文科类基础性研究成果,更缺少科学评估体系。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团队组建时的目标往往不是创新成果,而演变成为争夺资源的工具。
以上方面,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创新,影响到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1.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高校科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建设好一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学科前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而创新团队建设是对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持项目,是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在科研工作中凝聚人才,打造学术团队,发挥整体功能,又能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以明确的前沿科研方向为先导,又支持学科交叉,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才能提升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能力。有专家指出,创新团队有三个特点 :团队成员相互依靠且积极交往;共同的研究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共同制定的规范。
要想建设一支具有以上特点的创新团队,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还必须明确团队的任务,那就是所有的研究最终都应该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科院校也是如此。高校要通过建设学术创新团队的新机制,在原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知识创新。就是说,创新团队的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对所在学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瞄准有发展前景,且成果可以预期的学科生长点,不断追踪、推进、深化学科发展,创造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2.国外的做法及其借鉴
国外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如何教会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在自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也是贯穿了这一理念。如纽约科技大学强调研究人员不应只是在实验室埋头工作,而应该能与其他人交流和配合,有团队精神,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多学科交叉情况下成功的条件。加州理工学院则以卓著的名声、强大的凝聚力及资金后盾,保持了创新团队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研究与教学并重的特色。当申请研究基金时,捐资机构会同时要求数个团队就同一课题提交项目方案,而基金只会选择给最优秀的方案。所以竞争激烈又活跃的学术气氛,也是创新团队的动力。对于在学术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学院建立了专门的命名奖励机制,即学院用私人捐赠建立一项基金,基金命名权及使用权由该团队或个人支配,以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术创新团队;机制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构,同时承担着发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同样应该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建立符合当今大学发展要求的学术创新团队运作的新机制,这样才能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团队可谓形式多样,有以课题为核心的任务性团队,也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稳定的团队,有同一学科组成的团队,也有跨学科组成的团队。相比较而言,在文科院校中,存在一些团队,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虽然竖起了“团队”的招牌,但其实是形式重于内容,不利于高校学术创新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在申报国家或省社科项目时,多数是临时组成“虚拟团队”,人员没有磨合,探讨交流的更少,有的甚至滥竽充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2)这种临时组建的所谓创新团队,其持续的时间都很短,不仅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学术人才,而且造成浮躁的学术风气,对学校有限的科研资源也是一种浪费;(3)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大多是自发组建的,其目的主要是为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相对于自上而下的长远规划而言,更容易产生科研不端行为,而学校缺少相应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4)学术创新团队的另一问题就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少数跨学科的团队中,文科和理工科的大交叉更是少见,这样就难以整合学校的科研力量,形成科研优势项目。
2.影响因素分析
2.1项目带头人因素:作为高校学术创新主体的项目带头人,对项目的运作、团队的建设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方向、职业经历、家庭情况、助手情况、文化修养、研究投入、研究条件等,都会对整个团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科研的发展对创新团队带头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团队因素:包括团队的人员构成、团队文化氛围与团队的激励机制,这也会造成明显差异。另外,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目标规划、战略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3政策因素:学校政策是重要的创新宏观影响因素。对于高校的学术创新项目而言,政策影响表现为来自行政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以及理性的资源配置,从而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与此直接相关的科研资金方面,一般高校的科研资金来源有四类:国家科研资金投入、省内科研资金投入、产业界资助、自筹经费。不同角度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和持续性,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4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严格的科研评估制度,尚未建立严格、规范、科学、并被学界普遍认同的评估体系,尤其是文科类基础性研究成果,更缺少科学评估体系。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团队组建时的目标往往不是创新成果,而演变成为争夺资源的工具。
以上方面,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创新,影响到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1.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高校科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建设好一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学科前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而创新团队建设是对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持项目,是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在科研工作中凝聚人才,打造学术团队,发挥整体功能,又能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以明确的前沿科研方向为先导,又支持学科交叉,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才能提升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能力。有专家指出,创新团队有三个特点 :团队成员相互依靠且积极交往;共同的研究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共同制定的规范。
要想建设一支具有以上特点的创新团队,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还必须明确团队的任务,那就是所有的研究最终都应该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科院校也是如此。高校要通过建设学术创新团队的新机制,在原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知识创新。就是说,创新团队的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对所在学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瞄准有发展前景,且成果可以预期的学科生长点,不断追踪、推进、深化学科发展,创造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2.国外的做法及其借鉴
国外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如何教会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在自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也是贯穿了这一理念。如纽约科技大学强调研究人员不应只是在实验室埋头工作,而应该能与其他人交流和配合,有团队精神,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多学科交叉情况下成功的条件。加州理工学院则以卓著的名声、强大的凝聚力及资金后盾,保持了创新团队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研究与教学并重的特色。当申请研究基金时,捐资机构会同时要求数个团队就同一课题提交项目方案,而基金只会选择给最优秀的方案。所以竞争激烈又活跃的学术气氛,也是创新团队的动力。对于在学术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学院建立了专门的命名奖励机制,即学院用私人捐赠建立一项基金,基金命名权及使用权由该团队或个人支配,以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